家長覺得孩子矮就真的矮?想讓娃「多長5cm」,不妨注意這3點

2020-12-21 錦鯉媽咪

孩子是不是「長得慢」,可以參考數據判斷,光靠臆想是沒用的。

執筆:張大貓

編輯:張大貓

定稿:歐陽比文

作為父母,幾乎沒人不希望自家的娃能長「大高個」,我們都知道,體重的變化很容易,但身高,一旦錯過了最佳的生長期,想再長可就難了。

家長們每天看著自己的娃,都在琢磨著孩子什麼時候能長起來,可看看牆上身高表標記著的冰冷數字,似乎娃也沒啥變化。

還有些家長不光擔心娃長得不高,還覺得孩子長得慢,擔心是不是存在發育遲緩的問題。甚至疑惑需不需要去看看大夫。

當孩子「年增長」不足這些數的時候,真就需要諮詢醫生了

如今這個年代,家長「恐矮」確實可以理解,有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在乎寶寶的身高問題了。但這也不意味著你覺得「孩子長得慢」孩子真就是長得慢,這其中是存在一定的標準的。

並且有時候孩子長得稍慢也並不意味著就是發育遲緩,到底用不用看醫生,還是要根據標準來大致判斷。

嬰兒時期是孩子生長最快的階段,這時候也確實需要父母注意觀察孩子的生長規律。0~3歲的生長規律大約如下:

0~3個月:3.5cm/月;4~6個月:2cm/月;7~9個月:1.5cm/月;10~12個月:1cm/月;1~2歲,10~11cm/年;大於2歲,4~7cm/年。

一般來說,3歲以下孩子每年身高增長大概在7cm,3歲以後一直到孩子的青春期(13歲)之前,每年身高增長大約在4~5cm,而青春期(13~19歲)之內每年大約增長5.5~6cm。

當然,以上數據都是平均數據,不需要強行對比,僅為參考,並且男孩和女孩的發育節奏也有不同,會存在一定的差異,父母要注意一下。

但如果整體水平差的太多,比如生長的數據和生長的節奏都存在很大偏差,那孩子可能真的是存在生長遲緩的問題,家長可以帶娃去醫院看看。

孩子身高不符合期望,能靠著「生長激素」或者保健品增高嗎?

首先要說明的是,截至目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從未審批過任何帶有「增高」功能的產品。

但有些無良商家為了達到短期內能讓孩子增高的目的,會在一些產品裡添加「性激素」,這確實可以讓娃在短期內長高些,但代價也很大——加速骨癒合,反而影響孩子最終身高。

而至於「生長激素」,這是為了治療確診存在「矮小」疾病的一種手段,但不是為了給娃增高就可以使用的,它存在一定的適應症,並非人人可用。

類似的還有「斷骨增高」法,也是一種治療手段,並不適用普通人長個增高,家長千萬別因小失大,為了幾釐米最後導致孩子落下終身頑疾,得不償失。

想讓娃長高個,家長要做好這3點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身高是「七分天註定,三分靠打拼」,遺傳佔了絕大部分的比例,但我們仍然有30%的機會可以努力,讓娃長成理想身高。

1)確保營養均衡

孩子從出生開始,家長就應該注意娃的營養均衡問題,多數娃生長遲緩都和營養有關,孩子越小的時候,營養對於身高的重要性越大。

攝食不當、餵養不足從最開始就會影響娃的體重增長,久而久之也會影響身高的發育。因此建議寶媽注意一下餵養問題。

純母乳餵養一定要堅持到6個月,之後及時添加輔食,1歲後以輔食為主,哺乳為輔;輔食添加的原則要由少到多、從細到粗、從稀到稠、從一種到多種,注意營養均衡全面;餵養的原則是定時、定量、定點,這樣能從小培養孩子規律又良好的飲食習慣;飯菜儘量多樣化,色香味均要顧及到,以便刺激娃的食慾。2)帶娃合理運動

科學合理的運動可以平衡娃全身的鈣、磷代謝,進而加速礦物質在骨頭內的沉積,並且還能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甚至可以說,運動是能使孩子生長潛力得到最大發揮的最佳手段。

1歲以內的娃建議嘗試抬頭、爬行、翻身等動作,更小的娃可以嘗試「Tummy Time」;2~3歲的娃可以嘗試一些提高運動協調性的活動,比如爬行、快走、拍球等等;孩子再大些,就可以幫他養成一些長期的運動習慣了,比如籃球、跳繩、騎車等等。3)確保充足睡眠

睡眠是影響娃身高的另一個原因,因為睡眠會對孩子的生長激素分泌產生很大的影響,生長激素在白天分泌的很少,主要在娃睡後1-2小時內分泌,所以說,睡眠多少會影響身高。

因此,保證孩子的充足睡眠,也就確保了生長激素的分泌不會少,孩子自然有機會長得更高。

一般來說,2月內的新生兒每天要睡21~22個小時,2月到周歲內的孩子每天要睡14~16個小時,2~3歲的要睡12~14個小時,4~6歲的需要11~12個小時。

錦鯉媽咪有話說

孩子的身高永遠是家長們討論不完的話題,也是家長們最敏感的話題之一,但家長一定要尊重事實,做好自己的該做的,不要太過緊張焦慮,只要做到位,孩子的身高終究不會太矮。

相關焦點

  • 娘矮矮一窩?孩子身高由媽媽身高決定?不!抓住這2點,多長5cm
    01我家孩子長大後真的會很低嗎「爹矮矮一個,娘矮矮一窩,你家孩子真得注意啦,哈哈~~」聽到被從小比到大的同村的朋友這麼說,我心裡很不是滋味但是,不是自己的孩子低,當然不用放在心上了!老師我就特別想問問,孩子身高真的是由媽媽決定的嗎?我家孩子3歲半了,身高95釐米今後還能長高嗎?——苗苗媽媽。首先我要告訴您的是,並不是每個念起來朗朗上口、看起來對仗工整的民間俗語都是與時俱進、都是對的。
  • 一家3娃個子都是個矮,醫生:家長給孩子吃這些,難怪脾虛不長個
    於是父母帶他們去醫院檢查,被告知孩子提前發育,骨骺線有閉合跡象,以後成長空間有限。脾胃虛弱,孩子都有積食。一家3娃個子都是個矮,醫生:家長給孩子吃這些,難怪脾虛不長個1.油炸食品比如漢堡,炸雞腿配薯條等。
  • 孩子身高矮,晚長還是矮小症,3個方法迅速知道答案
    但是,由於目前很多家長擔心孩子長不高。所以許多偏矮的孩子也開始注射生長激素。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打生長激素長個子靠譜嗎?我的孩子必須打嗎?有沒有副作用呢…… 四川省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楊文青評論如果孩子只是單純身高偏矮,沒有生長激素缺乏的問題,則必須由專業醫師檢查評估後方可注射。
  • 父母高,營養也不差,孩子身高卻很矮,原來只因為這3點沒注意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點高挑的身材,女兒又高又瘦兒子高大帥氣。畢竟現如今是一個看顏值的時代,而高個子就是顏值到一個加分項,能夠幫助孩子建立起比較良好的形象,對於以後的工作和生活也非常有利。我們不得不承認身高和遺傳有一定的關係,但是國內很多數據統計發現家庭富裕的孩子身高普遍要高於普通家庭物質8公分左右,這說明了後期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對身高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 孩子缺鈣身體會出現3信號,醫生:在家多吃1物,多長5釐米!
    孩子是我們每個家庭的小天使和希望,為了孩子的健康發育,不少家長都想了各種各樣的辦法,但是因為孩子身體比較嬌嫩和家長的一些疏忽,導致孩子還是會出現生病或者不長個子等問題。
  • 孩子身高進入「猛漲期」,會有3個異常,家長抓住機會,讓娃多長10公分
    孩子身高進入「猛漲期」,會有3個異常,家長抓住機會,讓娃多長10公分! 1、吃得比平時多 當孩子進入身高猛漲期時,食慾會變大,吃得比平時多得多,身體的營養需要也大大增多,孩子也會不定時的想吃東西,父母也不要覺得孩子是不是身體出現了問題,這是正常現象。要是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父母要抓緊這個時機給孩子補充營養,從而促進身體各項發育。
  • 孩子是長得矮還是長個晚?父母從這幾點就可以判斷出來
    身高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家長都希望孩子可以長得很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身高可以體現孩子的成長程度。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長高是有一定條件要求的。有些家長看到孩子長不高,往往容易以為孩子只能長這麼高,但實際上,孩子只是發育比較晚而已。
  • 孩子長得矮瘦?別讓「遺傳」來背鍋
    孩子身高不達標家長壓力大  很多家長遇到親戚朋友或是鄰居家的小孩,都會忍不住拿自己的孩子來比較。家住青秀區的萍萍表示,之前當女兒和小朋友玩的時候,她越看越覺得自己的女兒比其他孩子矮半個頭,心理壓力很大。為此,近日萍萍特地帶女兒到醫院做檢查。
  • 2歲至青春期 孩子身高年增長少於5cm不正常
    當顏值和身高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時,在孩子的成長發育中,身高越來越被家庭所關注,因長得慢、長得矮等問題前來門診諮詢的家長也越來越多。6月1日當天,江蘇省婦幼保健院舉行了多學科大型義診,給孩子們送去了健康大禮。
  • 你長得矮這件事,真的得怪你父母
    很多人都說長得矮這件事,不能怪父母,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一、影響長高的兩大因素首先我們要知道影響身高的兩大因素,遺傳佔據了70%,後天環境的影響則是30%,遺傳是先天的,這點我們無法更改,也不能怪罪父母為什麼長得那麼矮,還要將基因遺傳給自己。
  • 家長矮孩子就一定矮嗎?抓住三個「猛漲期」,想有個大高個不是夢
    有些家長覺得自己高孩子就一定不會矮,即使他現階段比較矮後面也會長高的,還有些家長認為自己本身就不高,孩子長的矮也正常。其實這都是家長思想的一個誤區,在發現孩子的身高不理想時一定要帶他進行相應的檢查,確定到底是天生矮小還是發育緩慢,以便及時採取措施。
  • 想讓娃身高多長5釐米,「這條線」很關鍵,努力爭取才是合格父母
    樂樂爸爸是185的大高個,也不知道孩子的身高具體怎麼遺傳的。不知道沒關係,慢媽我最大的優點就是喜歡學習。這不我有了疑問,立馬就找了專業人士去諮詢。我得到的答案是孩子的身高,一半以上是會遺傳自父母的,至於父母一高一矮,孩子究竟會遺傳自哪一方,這要看誰的遺傳對孩子的影響更大了。
  • 「媽矮矮一窩」?別被騙了,這些方面功課做足,孩子個頭不會太矮
    所以,她就十分擔心自己的孩子將來個子會不高,畢竟在自己的心目中,還是希望豆豆能夠長高一點。可是想歸想,豆豆媽媽總覺得自己的孩子是不可能長到一米七以上的,為什麼呢?因為豆豆媽媽聽人說:「媽矮矮一窩」,孩子的身高取決於父母的身高,要是父母的身高不高,那麼孩子的身高也不會高。
  • 孩子有這些表現,是骨骺線閉合的前兆,發現早了能多長3釐米
    但大多數家長只知道給孩子補鈣、均衡營養,殊不知,在孩子長個子的黃金時期,有許多主要事項都關乎能否讓孩子在遺傳的基礎上有所突破,再多長高几釐米! 現在每每想起這件事情,都悔不當初! 軒軒的遭遇無疑提醒了各位家長們,對於孩子的任何變化都要分外上心,還有孩子成長中的各種變化信號也要了解透徹。比如孩子的「骨骺線」即將閉合的信號,家長們就要有詳細的了解,做到及時幹預或者採取有效的措施,這樣才能讓孩子多長高几釐米! 那麼,孩子的「骨骺線」即將閉合的信號有哪些呢?
  • 一個方法讓娃多長5公分
    孩子的身高一直是家長都關心的,每天帶著寶寶到小區花園裡玩的時候,家長們談論的問題之一就是:我家寶寶多高了,你家寶寶多高了,你家寶寶吃什麼長這麼高啊?小朋友的身高確實需要關注,家長如果做對了,孩子才容易長得高,否則身高容易受到影響。
  • 預示孩子長個的3個徵兆,家長要抓住,孩子身高猛躥一大截
    都說「一高遮百醜」,現代社會帶娃的家長都越來越重視孩子們的身高,孩子將來有個大高個的話,也會有很多便利之處。所以現在的家長在帶娃的時候,基本上都卯足了勁給孩子補充營養,就想著能讓孩子多長几公分。因為大多數家長們其實都清楚,孩子的身高七分天註定,三分靠後天,很多時候這個後天,可能比先天都要重要。小編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父母都是大高個,但孩子確實同齡娃裡面最矮的;也有父母長得不高,但孩子個頭躥得很快。
  • 孩子積食難消化,臉上或有3種變化,不忌口4種食物,娃身高難長
    小海的父母帶孩子去兒科門診掛號,想弄清楚孩子為什麼身高難發育,兒科醫生說:小海已經5歲了,但是身高卻只有98公分,確實是比同齡人矮,經過一系列檢查,醫生發現小海積食嚴重,脾胃已經很虛弱,影響了消化和吸收,這才會導致發育受阻,身高比同齡人矮。
  • 兒子比同齡孩子長得矮,媽媽著急用偏方,結果孩子卻長這樣!
    在如今這個社會,孩子要是長不高的話,真的會錯失很多機會的。家長們看見自己孩子這麼矮,心裡也是著急得不行,真心恨不得自己幫孩子多長十釐米,但是又沒有辦法。特別是對於男生來說,要是太矮了長大以後不僅會被人取笑,可能還不好找對象呢。
  • 想讓娃多長5釐米,有3個誤區一定要避開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高人一等」,但關於長高卻有著太多的誤區。 家長千萬別因為這 3 個誤區,耽誤了孩子長個! 誤區一 爸媽的身高,決定了孩子長多高 很多人都覺得身高全靠遺傳:個子矮的爸媽,覺得孩子一定也高不了,個子高的爸媽則高枕無憂,覺得孩子一定高。
  • 5月長高黃金期,送你一份長個秘笈,孩子輕鬆多長5cm
    導讀:今天帶Ada去海邊遛彎兒,遇到了久未謀面的同學圓圓,圓圓的媽媽一看見我們,就驚呼道:哎呀,你家的又長個兒了呀,是不是得有1米3了。我說:是啊,前幾天爸爸剛給量了,的確1米3了,進各種場所該收半價票了。圓圓媽媽瞅了眼兒子,感慨道:身高差一個頭了,真的不像一個班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