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其字面意思即「天使之城」,自1782年起成為「千佛之國」——泰國的首都。這座城市有著數之不盡的寺廟,處處可見在晨曦中行走化緣的出家人以及保持完好的佛教習俗。
大皇宮也叫大王宮,泰王室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築群,匯集了泰國建築、裝飾、雕刻、繪畫等民族特色的精華,始建於拉瑪一世時期的1782年,曾一直是暹羅王國的皇室居所。現在的皇室已經搬到Chitralada宮,大王宮只用作少數慶典活動。大王宮內的玉佛寺是泰國最神聖的寺廟,是歷代王族舉行重要儀式的地方。
臥佛寺建於1788年,它是泰國最早的大學,是醫學和泰式按摩的發源地,寺廟內供奉著巨大的臥佛,佛像長46米,高15米,幾乎佔據了整個大殿的空間,拍照時很難取到全景。佛身呈金黃色,光芒四射。橫臥表示佛祖的涅槃。臥佛足底裝飾著由貝殼鑲嵌面成的108個吉祥圖案,雕繪得十分精美。
鄭王廟,是泰國境內規模最大的大乘舍利式塔,因此享有「泰國艾菲爾鐵塔」的美稱。
大皇宮,大皇宮位於曼谷市中心區,由一組布局錯落的建築群組成,匯集 了繪畫、雕刻和裝怖藝術的精華。
大皇宮
曼谷王朝開國君主拉瑪一世登基後,於1782年把首都從吞武裡遷至湄南河東岸的曼谷,經歷代不斷擴建。
大皇宮是泰國諸多王宮之一,是歷代王宮保存最完美、規模最大、最有民族特色的王官
大皇宮現僅用於舉行加冕典禮、宮廷慶祝等儀式。
大皇宮主要建是4座各具特色的宮殿,從東向西一字排開,一色的綠色瓷磚屋脊、紫紅色琉璃瓦屋頂、鳳頭飛簷
金碧輝煌的大皇宮建築群
屋頂是典型的泰國「三頂式結構」,集泰國數百年建築藝 術之大成。有人稱此處為「泰國藝術大全」。
臥佛寺,建於1793年大城王朝時代的寺廟。臥佛寺內的臥佛為世界最大臥佛,長46米,高15米。
建於1793年大城王朝時代的寺廟臥佛寺
臥佛寺之中,佛塔林立,大小佛塔加起來近百之多。臥佛寺
鄭王廟,又稱為黎明寺,是紀念泰國第41代君王、民族英雄鄭昭的寺廟。始建於大城王朝
鄭王廟,鄭王鄭昭曾率軍驅逐緬甸敵人,拯救河山,並創建了吞武裡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