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座落於東北半球,處東經122度,北緯 24.5度,位於美麗寶島——臺灣之西北部:北連桃園縣、南銜接苗慄縣、西為臺灣海峽、東鄰雪山山脈、大霸尖山。
新竹縣三面環山,土地面積 1,427.5931 平方公裡,以東南部與宜蘭、臺中二縣交界一帶的雪山山脈地勢最高,海拔多在3000米,地形從東南部向西北逐次降低,至竹北市附近僅20至30米間,平原分布於近海地帶及河岸山谷之間,中部有廣大的丘陵、臺地,東南依山丘,北部為伯公岡、湖口臺地,東北部以李崠山及雪山諸山脈,東南以雪山山脈與宜蘭、臺中相鄰,其全縣的地形除鳳山溪、頭前溪河口一帶衝積平原以及部份河川谷地外,其餘大多為丘陵、臺地及山地。
新竹縣縣轄有十三個鄉鎮市:竹北、竹東、新埔、關西、湖口、新豐、芎林、橫山、北埔、寶山、峨眉、尖石、五峰。全年平均溫度21度,最冷月是一月,最熱月則是七月。
根據「憲法」增修條文及地方制度法規定,臺灣地區行政區劃原來包括,一級行政區有2個省(分別為臺灣省與福建省,已虛級化)、2個「直轄市」(分別為北臺灣的臺北市與南臺灣的高雄市),二級行政區有18個縣(其中16個縣是「臺灣省轄縣」,2個是「福建省轄縣」)及5個「省轄市」。三級行政區為鄉鎮市區,四級行政區為村裡。
2個「直轄市」:臺北市、高雄市
5個市:基隆市、臺中市、新竹市、臺南市、嘉義市;
16個縣:臺北縣、臺東縣、澎湖縣、花蓮縣、屏東縣、高雄縣、臺南縣、嘉義縣、雲林縣、南投縣、彰化縣、臺中縣、苗慄縣、桃園縣、宜蘭縣、新竹縣;
2個「福建省轄縣」:馬祖縣(連江縣)、金門縣。
2009年,臺當局通過合併升格「直轄市」的行政區為臺北縣、臺中縣市、臺南縣市、高雄縣市,2010年12月25日將各自正式成為新北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並與未變動的臺北市成為「五都」。其中高雄市為高雄縣與已為「直轄市」的高雄市合併升格。2010年12月25日起,臺灣地區將有5個「直轄市」,其中虛級化的臺灣省改為下轄3市12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