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紀念館文化特色街區位於京杭大運河邊的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高郵市。使用現澆清水混凝土建材肌理,基地周邊的老街和巷弄,縱橫交錯,緻密甚至有些擁擠的尺度構成了中國傳統城市中樸實而鮮活的煙火氣息。
這種材料的木紋質感,原始質樸,一次性澆築成型,保留原始的清水混凝土飾面,體現真實的藝術感。
軸側圖+保留樹木
這種是現澆清水混凝土旋轉樓梯,很多建築會用到,並不算稀奇,例如貝津銘的伊弗森美術館、安藤忠雄的冰庫縣立美術館、杭州良渚文化藝術中心,均採用清水工藝,且都有類似的旋轉樓梯。
△伊弗森美術館
△冰庫縣立美術館
△杭州良渚文化藝術中心
紀念館材質的主基調為暖灰色清水混凝土,以此致敬汪老的「人間送小溫」的文學情懷。而細緻的清水混凝土木紋凹凸肌理,則進一步豐富了建築表情,引發文學般的「詩意」。
現場保留材料
細部清水混凝土樣板牆
汪曾祺紀念館文化特色街區,從街區布局到紀念館設計,從空間構成到材料與細部表達,都試圖「貼近」汪曾祺,「貼近」高郵古城,用汪老的話說,「我希望能做到融奇崛於平淡,納外來於傳統,不今不古,不中不西。」這也是建築一般都使用清水混凝土材料的原因,它簡約質樸、自然莊重又不失大氣。
粗壯而又細膩的清水混凝土框架,是舒適的空間,採用清水混凝土飾面和簡單的家居,拒絕複雜累贅,黑白灰的主調構成優雅大氣的室內環境,這就是清水混凝土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