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持續推進山西呂梁市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助力農村經濟發展,近年來,人民銀行呂梁市中心支行發揚呂梁精神,按照山西省《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百縣千村」示範工程實施方案》要求,精心組織,對各金融機構進行分類指導,同縣域經濟特點相結合,採取「一縣一策,分類實施」方式,選取交口、柳林、汾陽三個縣(村鎮)打造標杆,以點帶面,將「信用鄉、信用村、信用戶」評定與服務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和普惠金融發展相結合,創建了具有呂梁特色的鄉村信用生態模式。
「以信為質」的新方式
「惠農貸」是柳林農商銀行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推出的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新方案。柳林縣留譽鎮民風淳樸,盛產茯苓、遠志、黃芪等中藥材,在柳林農商銀行推出整村授信和「惠農貸」政策之後,留譽鎮被確定為第一批信用村,並及時收到發放的「惠農貸」。很多從事藥材種植、收購、加工等行業的村民,藉機擴大生產,收益喜人。
為了推行「惠農貸」,人行柳林支行牽頭與柳林縣農商銀行對農戶、個體工商戶、工薪階層確定了相應的參考授信額度,遵循「小額授信看信用、重人品、輕資產」的授信思路,極大地解決了老百姓融資難問題。
目前,授信戶、授信金額、用信戶、用信金額、用信率各項指標均排在全區乃至全省前列。在整村授信和「惠農貸」雙輪驅動下,柳林縣逐漸打造出了「棗香天下」的產品效應和「誠信柳林」的口碑效應,在鄉村振興道路上獲得了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十戶聯體」立誠信
人行交口縣支行結合實際,將交口縣「十戶聯體」互助發展模式與農村信用社整村授信有機結合,建立起以產業共做、信用共維、風險共防、利益共享為互助發展方式的信用共同體。「十戶聯體」信用體系的建設,創立了金融與農戶的傳播紐帶,重點解決了農戶貸款難、貸款貴、無擔保、純信用的融資問題。張建福是尚家溝「十戶聯體」中的一名貧困成員,他靠著扶貧貸款5萬元建起了大棚,種上了香菇,每年收入六七萬元,後來成立了新的聯體,當上了戶長,又帶動了其他成員發展致富,現在的張建福不僅僅自己的腰包鼓起來了,還幫助村裡的其他貧困戶也一起脫了貧。
實施「十戶聯體」信用共同體信用積分制和守信者增額度降利率的優惠政策,農戶信用意識得到極大提升,「人人守信用,戶戶講誠信」的良好社會氛圍逐漸形成。現在,講誠信已成為交口群眾恪盡職守、誠贏未來的自覺行動。
統籌協調 規範信用評價機制
汾陽市農村信用建設工作始終堅持「政府主導、人行牽頭、各方參與、服務社會」的工作總思路,採取「統一部署、健全機制、先行試點、穩步推進」的工作模式。2018年,人行汾陽市支行推動汾陽市政府印發了《汾陽市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汾陽市「百村萬戶」農村信用工程建設三年規劃》等規範性文件。2020年,在「百村萬戶」信用體系建設的基礎上,重新制定了《汾陽市「助力鄉村振興提升信用工程」2020-2022年實施方案》,完善了聯評機制,出臺了《農戶信用等級評價辦法》,建立了「三級聯評」信用評價機制。通過信用評定,演武鎮北辛莊村AA級信用戶張鮮獲得了更多的信用貸款,將原來自產自銷的汾陽特產——核桃,送到了全國各地。現在,很多像張鮮這樣的信用戶共同將核桃產業做成了汾陽的招牌。
北辛莊村是被人行汾陽支行與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汾陽支行聯合授予的信用村,也是汾陽市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一個縮影。目前,汾陽市共評定信用農戶17151戶,評定掛牌信用村146個。信用工程建設在土地流轉、特色種植、家庭養殖、勞務就業等方面也產生了極大的助力作用。
此外,依託已經開展的整村授信及網格化營銷等方式,汾陽市支行進一步引導金融機構合理收集農村市場主體信息資料,完善信用檔案,加快推進高質量授信,提升用信覆蓋面,提高金融機構信用貸款佔比,努力增加信用村、信用鄉鎮的創建數量,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同時,進一步完善金融知識宣傳體系,結合評級授信工作,開展金融、徵信知識「進村莊、進社區、進企業、進校園」等宣傳教育活動,建立起常態化、多渠道、廣覆蓋的金融宣傳體系,搭好了信用體系建設的新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