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鼓樓

2020-12-20 騰訊網

【詩歌】鼓樓

鼓 樓

潘萬軍

每一層翹簷

都掛著明月

風從遠古吹來

鼓樓的舞

一跳便是千年

鼓樓的歌

一唱便是不可逾越的經典

天籟般的歌聲

從遊方的坡頭

越過山崗

飄到天外

哦!

鼓樓

人間天堂

您----一首動聽的老歌

一壺醇香的老酒

侗家人心中的豐碑

美麗的風景

永遠鐫刻在我的心上!

— — 廣 告 — —

相關焦點

  • 西安鼓樓
    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年),是中國古代遺留下來眾多鼓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鼓樓之一。        西安鼓樓建在方型基座之上,為磚木結構,頂部為重簷形式,總高36米,佔地面積1377平方米,內有樓梯可盤旋而上。在簷上覆蓋有深綠色琉璃瓦,樓內貼金彩繪,畫棟雕梁,頂部有鎏金寶頂,是西安的標誌性建築。
  • 徐州蘇軾文化鼓樓區青少年研究分會、蘇軾詩詞學社(鼓樓分社)成立
    上午,"徐州市蘇軾文化鼓樓區青少年研究分會"、"蘇軾詩詞學社(鼓樓分社)"揭牌儀式在鼓樓圖書館舉行。此次揭牌儀式由徐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指導,鼓樓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徐州市蘇軾文化研究會等單位主辦,鼓樓區圖書館承辦,鼓樓區教育局等協辦。
  • 追思盤縣城關鎮鐘鼓樓
    子午線北端是鍾古樓,南端是政府衙門,中間是北城門樓(鎮遠門),城門是弧形半圓拱圈,上面是清初改修的四方亭閣,在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同知曹昌祺在原四方亭閣遺址上重新進行修繕,把四方亭閣改建為鼓樓。因此鄉梓們稱鎮遠門城樓為北門鼓樓或城鼓樓,這就是把城樓叫作城鼓樓的來源。
  • 700萬寧波人的鼓樓,不亞於西安的鼓樓,被網友評價:不倫不類
    每個城市都有本地的地標建築,這個地方也許反映了本地的文化,也許反映了本地人的生活習慣和態度,至於說寧波,這個浙江僅次於杭州的港口城市,它的地標建築就是寧波的鼓樓,鼓樓是寧波城市的發源地,它是寧波的心臟,當地流傳著一句話來形容這個城市:"天封塔,鼓樓前,東南西北通走走"。
  • 天津只有鼓樓,沒有鐘樓,鼓樓上有鍾無鼓
    天津只有鼓樓,沒有鐘樓,鼓樓上有鍾無鼓。龍貓之所以這樣說,是由於先入為主——西安既有鐘樓,又有鼓樓,鐘樓有鍾,鼓樓有鼓。西安鐘樓就位於西安市中心,是東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和北大街的交匯處。是一個單獨的古建築(1384年,明洪武十七年建),與西邊相隔250米的鼓樓(始建於明洪武十三年)遙相呼應。鐘樓上有一個大鐘,鼓樓上有一個大鼓。
  • 垃圾分類創意展 | 在詩歌中尋找垃圾分類的小竅門(東四街道)
    垃圾分類創意展 | 在詩歌中尋找垃圾分類的小竅門(東四街道) 2020-12-04 1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安鼓樓的風景
    西安鼓樓老年間鼓樓上有一面巨大的鼓,每天擊鼓報時,故名「鼓樓」。在明、清年間,鼓樓周邊有很多陝西省、西安府的各級衙門,衙門上班和周邊百姓一日行做都是依著鼓聲報時而行。鼓樓北匾「聲聞於天」,據說是鹹寧名儒李允寬手書。鼓樓南匾「文武盛地」,對匾額的書寫者卻頗有爭議:一說乃明萬曆十八年(公元1590年)重修鼓樓竣工後,陝西巡撫趙可懷所題。一說是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重修鼓樓後,陝西巡撫張鍇摹仿乾隆皇帝之「御筆」,為鼓樓書寫了南匾「文武盛地」四字。
  • 鼓樓的前世今生
    西安鼓樓是我國古代遺留下來眾多鼓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鼓樓之一。 鼓樓始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和清乾隆五年(1740)先後兩次重修。樓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擊鼓報時,故稱「鼓樓」。歷經歲月滄桑,如今巨鼓早已不存,惟餘鼓樓巍然聳立。 西安鼓樓是目前所存在全國最大的鼓樓。它的建築形式是歇山式重簷三滴水。高臺磚基座東西長52.6米,南北寬38米,高7.7米,南北正中闢有高和寬均為6米的券洞門。
  • 儀徵鼓樓小史
    作者:巫晨鼓樓原在縣衙門前,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知縣陳吉在已廢棄的鼓樓位置新建縣衙大門,將鼓樓改建在北宋建安軍城的寧江門(南門)位置,由於長江漲灘,北宋的南門到明代時已經成了市中心。建成後的鼓樓,臺本高一丈二尺,四面相距一十三丈六寸,樓高一丈六尺六寸。即鼓樓的高度為9.5米。
  • 徐州蘇軾文化鼓樓區青少年研究分會、蘇軾詩詞學社(鼓樓分社)成立
    上午,"徐州市蘇軾文化鼓樓區青少年研究分會"、"蘇軾詩詞學社(鼓樓分社)"揭牌儀式在鼓樓圖書館舉行。此次揭牌儀式由徐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指導,鼓樓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徐州市蘇軾文化研究會等單位主辦,鼓樓區圖書館承辦,鼓樓區教育局等協辦。
  • 民國時期的大同鼓樓
    大同古城以四牌樓為中心,東西南北四方各設有主幹道一條,各街中間各設置有十字穿心樓一座本期,其中和陽街為太平樓、永泰街為鼓樓在第六期中小編曾和大家一起看了鐘樓,所謂「晨鐘暮鼓」,本期咱們再來看一看大同古城之鼓樓。
  • 山西太谷的鼓樓
    太谷鼓樓新刷的外牆引來很多人的圍觀拍照,尤其是紅牆中藍色的石匾額尤其顯眼,但昨天去看卻發現了這匾額落款寫的是歪歪扭扭。 太谷鼓樓南面的 太谷鼓樓東面 太谷鼓樓西面的「眺汾」匾額,眺望鼓樓西面的汾河。
  • 鍾離權與西安鼓樓
    高大雄偉的西安鼓樓建於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乃是西安市的標誌性建築,是我國現存的僅次於北京故宮的明代建築,當地百姓引以為豪。在鼓樓上方的兩塊牌匾被認為是鼓樓的畫龍點睛之筆。
  • 鼓樓造句和解釋_鼓樓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鼓樓(gǔ lóu)。舊時地方上設置大鼓的樓。用以擊鼓報警,或按時敲鼓報告時辰。[沙汀《兇手》:「但在十字口的鼓樓下面,斷腿天兵被幾個拉夫的大兵兜圍住了。」]鼓樓在教材中的例句:1、這條線也是北京城的中軸線,向南從午門到天安門延伸到正陽門、永定門,往北從神武門到地安門、鼓樓、鐘樓,全長約八公裡。(出自:統編版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11、故宮博物院)鼓樓參考例句:1、除了鐘鼓樓保持完整晚清建築風格外。2、經過疾風暴雨的洗禮,鼓樓顯得更加雄偉壯麗了。
  • 老北京的鐘、鼓樓
    提起「暮鼓晨鐘」,不得不提鐘樓和鼓樓。鐘樓和鼓樓是北京古代的報時中心,位於北京中軸線的北部終點,現在北京東城區地安門外大街北端,是一前一後兩座高聳的建築物。元朝時鐘、鼓樓的位置 後反覆毀於火,現在所見到的鼓樓建於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在舊址東面重建的。鼓樓的臺基高達四米,樓高達46.7米。鼓樓二層大廳中原有更鼓25面,1面主鼓(代表一年),24面群鼓(代表二十四個節氣)。現僅存一面殘破的主鼓高2.22米,直徑1.4米為清朝末年使用,牛皮鼓面上的劃痕是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城時刺刀所劃,因主鼓巨大,無法劫走,所以才保留至今。
  • 天津僅存的兩座鼓樓之一,薊州鼓樓,比市區的鼓樓還年長
    薊縣鼓樓是一座體現明代建築風格的古建築。始建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位於天津市薊縣文昌路,該建築目前為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薊縣文物保護單位和重點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鼓樓南邊正面高懸匾額,上書"古漁陽"三個蒼勁渾厚的楷體大字,是清朝康熙年間薊州知州張朝綜題寫。
  • 春夏,在鼓樓東大街
    「一個女孩一座城」 春夏,在鼓樓東大街———————————————
  • 榕江侗族的聚集地——鼓樓
    侗族人民的整個建築以不用一釘一鉚而聞名於世,有疊立壯觀的鼓樓、鱗次櫛比的幹欄式吊腳樓,當然還有最具標誌性的鼓樓。榕江侗族鼓樓為木質結構,以榫頭穿合,不用一釘一鉚,樓頂是連串葫蘆形的頂尖,直逼蒼穹;中間是層層疊樓,形如寶塔的樓身,樓底多是正方形,四周有寬大結實的長凳,供人歇坐,中間是一個或方或圓的大火塘。
  • 寧波鼓樓那些事兒:王安石曾為鼓樓刻漏作銘文
    如今的鼓樓  鼓樓頂層的銅鐘  浙江在線04月24日訊 今年年初,海曙區文物管理所的青年學者周東旭,將辦公室搬到了鼓樓。  一偏頭,就能透過古樸的窗欞,看到鼓樓之下的車水馬龍。  身居巍峨厚重的鼓樓之中,他忽然來了興致,一頭扎進故紙堆,寫下一篇研究文章《海曙樓之謎》。
  • 山西太谷鼓樓老照片
    太谷鼓樓又名「大觀樓」建造於明朝萬曆四十三年,據傳聞說修建鼓樓的起因是當時太谷城南水患頻發,科名寥落,於是經一位高人指點修建這坐風水樓以改風氣,太谷鼓樓建築古樸大方,設計構造精巧體現了古人的高超智慧,是晉汾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