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本文旨在傳遞更多市場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火星財經官方立場。
小編:記得關注哦
來源:鏈得得
原文標題:《回顧 CBDC 元年:中國已經聽牌,歐美日爭相追逐》
撰文:毛利五郎
深圳再發數字紅包,引領世界 CBDC
繼前期「禮享羅湖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後,元旦當天深圳再度派發 2000 萬元數字人民幣紅包。中籤用戶可以在 1 月 7 日 8 時至 1 月 17 日 24 時在深圳市已完成數字人民幣系統改造的 10000 餘家指定商戶無門檻消費,具體商戶名單可至「i 深圳」預約平臺查閱。
深圳一直是數字人民幣試點最前線,2020 年 10 月份,深圳市政府聯合中國人民銀行啟動「禮享羅湖數字人民幣紅包」活動,通過抽籤方式向深圳 5 萬名市民發放了 1000 萬元的數字人民幣紅包,引發市場對於數字人民幣的關注。
2020 年 12 月 5 日,蘇州市進行試點活動,12 月 29 日,為了 2022 年的冬奧會試點順利完成,北京地鐵大興機場線啟動了預熱試點。花樣滑冰世界冠軍申雪等活動體驗者受邀開通數字人民幣錢包,帶動了數字人民幣的熱度。
除了中國,世界各國央行都在積極推進數字貨幣的發行計劃。
2020 年是當之無愧的數字貨幣元年
2020 年 10 月,G7 各國中央銀行和國際清算銀行(BIS)發布數字貨幣可行性報告,《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基本原理和核心特徵》。
該報告評估了 CBDC 在幫助中央銀行實現其公共政策目標方面的可行性,並整理出 CBDC 的基本原理和核心功能。具體請參看鏈得得之前報導:7 大發達國家央行聯合國際清算銀行發布 CBDC 報告,制定 3 大準則。
國際清算銀行 2019 年的調查顯示,在未來 6 年內個人級 CBDC 發行可能性數據顯示,世界上約有 40% 的國家認為可能性較大。
僅僅過了 1 年,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 (WEF) 上,國際清算銀行的最新報告,世界上 80% 的央行已經在評估 CBDC 的採用情況。
根據去年的各項公開官方資料,樹立目標的歐美、日本將會在本月進行項目啟動。而中國已經走在世界前列。
歐美日雷聲大雨點小
根據鏈得得之前文章《日本銀行加速數字日元測試,公布項目細節》中消息,本月日本銀行將藉助日本金融廳的力量,組合民間企業去推進日本的 CBDC 發行,不過,最新消息顯示,至少到 2021 年中後期,日本銀行的實驗才會進行到第二階段,也就是在實際場景中的應用。
歐洲央行也準備在 21 年內開始測試,而瑞典已經在進行試點工作。但是因為體量以及聯動精神,G7 似乎走不出怪圈,10 月 13 日夜,G7 財政部長·央行行長會議舉行緊急會議種發表共同聲明,主要議題為 CBDC 發行的透明度和法律整頓方面。
相反,歐美更激進的民間企業,央行們似乎過度冗餘。
新興國家消息頻頻
10 月 28 日,柬埔寨央行處長謝亞·塞雷(Chia Serey)宣布,巴孔計劃完成試運行,已發行數字貨幣「Bakong 幣」。早在 2016 年 11 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引入了 Ubin 項目,並與 R3 公司展開合作,建立了一個概念驗證項目,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銀行間支付。
今年 7 月已經進入第 5 階段,準備進行商用開發。除此以外,泰國銀行也在 7 月啟動央行數字貨幣試點項目——「Inthanon」項目。
上周,土耳其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的「概念」研究已經完成,並將在 2021 年下半年開始對這種貨幣進行實際測試。
不過,巴哈馬中央銀行已經於 10 月 20 日開始發行數字貨幣 Sand Dollar,雖然是不是世界上第一個正規合法的中央銀行數字貨幣還有待爭議,但是不得不說,在央行數字貨幣發行之路上,新興國家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Facebook 在各國之間遊走
當然,少不了世界級科技公司巨頭的聲音。當擁有近 30 億用戶的 Facebook 在 2019 年推出數字貨幣「天秤座」(後更名為 Diem)的概念時,才是央行數字貨幣發行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隨後天秤座幾經波折,甚至更名改姓消除各種負面印象,但都因為政策原因受到打擊,至今也沒有採取實際行動。最新消息推測,改名之後原定於 2021 年初啟動的 Diem,依舊因為樹大招風,面臨嚴格的政策壓力。
再加上 Facebook 的 Diem 與英國線上抵押平臺 Diem 重名,據 Cointelegraph 消息,雙方目前正因為商標在進行法律交涉。
很明顯,Facebook 佔下風,Libra 更名為 12 月,而在線抵押平臺 Diem 已經運行了一段時間。還沒開始就官司纏身並不是個好兆頭。
除了 Facebook,支付巨頭 PayPal、購物網站 Amazon 也不甘落後,除了時不時的為數字貨幣站臺,更是積極參與各國的 CBDC 項目企圖分一杯羹。
老牌巨頭企業奮勇直追
摩根大通區塊鏈部門負責人 Christine Moy10 月在推特表示,摩根也在考慮發行 JPM Coin,並且很有可能在落地實驗。
而日本國內,數字貨幣交易所 GMO 母公司的穩定幣上市獲批,作為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對標日元的數字貨幣,沒有在母國日本上市,卻獲得了美國的上市批准,殺回馬槍也是箭在弦上。
包括日本 2081 年就開始有爭議的穩定幣 J Coin,也是由日本各大金融巨頭推進,如果日本銀行實證試驗通過,撿起來再用也不是不可能。上個月,NTT Data、三菱、MUFG 銀行、豐田通商等日本公司轟轟烈烈宣布,合資組建團隊建立進出口數字貿易系統,準備利用區塊鏈技術建立一個可直接交易的大物流跨境交易系統。
不過,日本內部一直嘴上說合作,實際行動一直較為遲緩,這一點鏈得得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到過,包括 J Coin 的夭折、CBDC 的艱難推進,都與之有關。具體可參看鏈得得之前報導:日本政府力圖推動 CBDC 進程,為佔領先機呼籲國內合作。
2020 年無疑是 CBDC 最為火熱的概念之年,經過去年的預熱和試水,2021 年,將會是各國央行和科技巨頭以及傳統巨頭們廝殺的一年。
在歐美日一直對中國掌握核心標準有所忌憚的情況下,對於早已聽牌的中國來說,挑戰會有,但更多的是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