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詩人劉禹錫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去看過汝州蟒川鄉蟒窩村的蜘蛛山,你會更加相信這句話,因為這座蜘蛛山不僅有仙氣,而且特別像蜘蛛。當19日我們在蟒窩村駐村第一書記張萬傑和村民楊增老師的帶領下來到蜘蛛山的時候,我們都驚詫於此山外形極像蜘蛛的逼真性而驚呼。這座蜘蛛山位於蟒窩村中部,下蟒窩村南,西北東南走向,頭朝東南。蜘蛛山前邊就是彌勒佛山,蜘蛛山與彌勒佛山緊密相連。蜘蛛山俯首於彌勒佛山前,仿佛虔誠地在聽彌勒佛講經訓道。
山不在高,蜘蛛山真的不高,海拔僅僅200米。山不在大,蜘蛛山真的不大,長約500米 ,寬約200米,一個大石頭蛋子而已。但蜘蛛山有名,因為該山有仙氣,有一個美麗傳說。相傳遠古時蟒窩這地方是一個大盆地,四面環山,中間有河,蟒窩村正居盆地中央,村四周河流環繞,是一個十足的風水寶地。是寶地自然有神仙來居住,居住此地是一條巨蟒修煉成仙的蟒仙。蟒仙可呼風喚雨,保佑周邊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蟒仙食用狼蟲虎豹,為周邊百姓免除野獸之害。由於蟒仙的善舉,所以蟒仙深受此地百姓的愛戴。為敬蟒仙,此地村民為蟒仙建廟立祠,每月初一、十五上香敬拜。由於蟒仙熱心為民和高強的法術,吸引來東方一名蜘蛛仙慕名來朝拜,來時路過蟒窩東邊田河村邊的一個自然村,因此該村取名過仙莊,即蜘蛛仙過莊而得名。蜘蛛仙見到蟒仙后,在蟒窩和蟒仙親切交談,成為了好朋友。蜘蛛仙聽了蟒仙各類為人做好事的經驗介紹後,也立志為民辦好事。她利用自己的特長,在蟒窩及其周邊架起天羅地網,使要進入蟒窩村害人的蒼蠅、蚊子等害蟲幾乎絕跡,因此,蜘蛛仙也和蟒仙一樣受到了百姓們的敬仰,親切的稱其為蜘蛛仙子。蜘蛛仙受到人們的敬仰後,漸漸的忘乎所以,私心膨脹,先是自己偷偷吃人,後來還唆使蟒仙及其他眾仙吃人。蜘蛛仙后來受到了上天的懲罰,要處死她,但蜘蛛仙跪下苦苦求饒,表示自己願意知錯改錯,立志以後為百姓做好事。後來蜘蛛仙化作一座山峰,這座山就是蜘蛛山。 蜘蛛山是蜘蛛仙所化,因此滿山都是寶藏。此山雖是石頭山,但山上植被茂密,有惹人醉的紅葉林,有青翠欲滴的柏樹林,還有數不清的各類中藥材。蜘蛛山最神奇的是西北邊臨蟒窩河邊,有一大石縫,相傳這是蜘蛛吐絲的地方,石縫中流出一股清泉,常年不斷,可供數千人飲用,且水質極佳,味道甘甜,不僅解渴,還能解暑降溫。莽窩人都認為這是蜘蛛仙為人們流下來的神水,因此莽窩村民都飲用此水。
看著神形酷似蜘蛛的蜘蛛山,聽著蜘蛛仙可愛又可恨,可恨又可愛的傳說,我們對這位蜘蛛仙最終還是敬佩。人有時候會犯錯,神仙當然也會犯錯,但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蜘蛛仙最終願意化作山峰,繼續維護莽窩一方平安,繼續為莽窩村民做好事,讓莽窩的先民們,讓莽窩現代的人們和後代們繼續享受她的好處。她雖然化作了山,但她為人們送上優美的環境,生長了治病救人的藥材,湧出了解暑降溫的泉水。最可貴的是蜘蛛仙知錯就改,回頭是岸,她的傳說教育著犯錯誤的人們,要像蜘蛛仙那樣,知錯就改,用精神和化體繼續為人們做好事。
作者風採
王俊剛 男,1970年生,河南省扶溝縣人,大學畢業後分配到朝川礦工作。1992年開始創作,在《周口日報》《中國平煤神馬報》《中國煤炭報》《陽光雜誌》《光源雜誌》《河南詩詞》《中華詩詞》《詩詞世界》《廣東詩詞》《中國老年報》《潞安文學》等發表散文、詩歌、詩詞九百餘篇首,出版有詩詞集《半農詩詞》。中國煤炭行業協會會員,中國詩詞學會會員,河南省詩詞協會理事,汝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平頂山市作協常務理事,平頂山三蘇詩社常務副社長,朝陽文學社社長,《朝川河》雜誌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