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門關」、「陽關」,這些地方分別都在哪裡,你知道嗎?

2020-12-20 前進旅遊

大家都知道,如今的中國可以用地大物博四個字來形容,但是在古代,我國的很多地方的名字和如今還是不太一樣的,甚至有很多地方在古代並不屬於我們的領土。在古代我們的中國一般指的是黃河中下遊中原地區(河南附近),這裡被視為是華夏民族的發源地和搖籃,而相對應的西部地區一般人跡罕至,也很少有祖先生存過的痕跡,所以也就有了「西出陽關無故人」「春風不度玉門關」這些詩句的由來。那你知道「陽關"、「玉門關」這些地方到底在今天的哪裡嗎?

在解釋這兩個關隘之前,我們得先聊聊絲綢之路。

說起絲綢之路,很多朋友都不陌生,它在中國古代就具有十分特殊的地理意義。絲綢之路最早起源於西漢時期,從當時的首都長安(今西安)為起點,一路向西經過甘肅、新疆,一直延伸到中亞、西亞,又溝通了地中海各國。因為這條道路最初是用來運輸中國古代的絲綢,所以就有了絲綢之路這個名字的由來。

而陽關和玉門關這兩個地方都和絲綢之路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玉門關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它始置於漢武帝開通西域道路、設置河西四郡之時,因西域輸入玉石時取道於此而得名。在漢代就是通往西域各地的門戶,元朝時期修築酒泉至玉門間的長城,玉門關當隨之設立。

而陽關位於甘肅省敦煌西南的古董灘附近,西漢在此置關,地理位置上位於玉門關之南,而我們古代山之南稱為「陽」,故名「陽關」。陽關是中國古代陸路對外交通咽喉之地,也是絲綢之路南路必經的關隘,它同玉門關一起作為西域交通的門戶,兩關一個在南,一個在北,名揚中外,情系古今。玉門關和陽關都是絲綢之路上敦煌段的主要軍事重地和途經驛站,通西域和連歐亞的重要門戶,絲綢之路一路向西,出敦煌後無論如何都必須走兩個關口的其中一個,所以在自然地理的重要性來說不言而喻。

好了,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的內容了,如果關於本文您也有自己獨到見解,歡迎在文章後評論留言,喜歡小編的,也可以點讚關注,小編以後每天都會給大家分享最新的旅遊目的地和旅遊見聞,大家不要錯過。

相關焦點

  • 「玉門關」、「陽關」,這些地方分別都在哪裡,你知道嗎?
    大家都知道,如今的中國可以用地大物博四個字來形容,但是在古代,我國的很多地方的名字和如今還是不太一樣的,甚至有很多地方在古代並不屬於我們的領土。在古代我們的中國一般指的是黃河中下遊中原地區(河南附近),這裡被視為是華夏民族的發源地和搖籃,而相對應的西部地區一般人跡罕至,也很少有祖先生存過的痕跡,所以也就有了「西出陽關無故人」「春風不度玉門關」這些詩句的由來。那你知道「陽關"、「玉門關」這些地方到底在今天的哪裡嗎?在解釋這兩個關隘之前,我們得先聊聊絲綢之路。
  • 位於絲綢之路上的「陽關」「玉門關」分別在哪裡,你知道嗎?
    大家都知道,如今的中國可以用地大物博四個字來形容,但是在古代,我國的很多地方的名字和如今還是不太一樣的,甚至有很多地方在古代並不屬於我們的領土。在古代我們的中國一般指的是黃河中下遊中原地區(河南附近),這裡被視為是華夏民族的發源地和搖籃,而相對應的西部地區一般人跡罕至,也很少有祖先生存過的痕跡,所以也就有了「西出陽關無故人」「春風不度玉門關」這些詩句的由來。那你知道「陽關"、「玉門關」這些地方到底在今天的哪裡嗎?
  • 從玉門關到陽關
    陽關、玉門關已經成為歷史,出關不遠處的樓蘭、且末、若羌、焉耆、龜茲、高昌、烏孫這些古國都已經灰飛煙滅。與這些古國連接的古關隘自然也都沉寂在了歷史的深處,不過這兩個邊塞關隘太重要了,它經歷了漫長的時空演化,成為了中國人心目中一種情緒,一種牽掛,一種意象,乃至最後演變成了一個流派。
  • 秦時明月漢時關 陽關 玉門關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唐朝詩人王昌齡的這首《出塞二首 其一》許多人是朗朗上口,其中的關指陽關和玉門關。陽關和玉門關位於河西走廊最西側。漢武帝時期,衛青、霍去病兩次河西之戰,趕走匈奴人,漢朝在這裡先後設立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鎮,在敦煌西北、西南建立兩個關隘,分別是玉門關和陽關,從此這裡就是西域和關中的分界線。河西走廊是絲綢之路重要路段,長安出發,穿過河西走廊,分別從出玉門關走天山南麓的北路和出陽關走塔克拉瑪幹沙漠周邊而去的南路。
  • 秦時明月漢時關 陽關 玉門關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唐朝詩人王昌齡的這首《出塞二首 其一》許多人是朗朗上口,其中的關指陽關和玉門關。陽關和玉門關位於河西走廊最西側。漢武帝時期,衛青、霍去病兩次河西之戰,趕走匈奴人,漢朝在這裡先後設立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鎮,在敦煌西北、西南建立兩個關隘,分別是玉門關和陽關,從此這裡就是西域和關中的分界線。河西走廊是絲綢之路重要路段,長安出發,穿過河西走廊,分別從出玉門關走天山南麓的北路和出陽關走塔克拉瑪幹沙漠周邊而去的南路。
  • 敦煌縣陽關之謎玉門關
    唐詩人李嶙詩「邊愁離上國, 春夢失陽關七這裡的陽關就是泛指邊遠地方「李商隱詩「紅綻櫻桃含 白雪,斷腸聲裡唱陽關」,這裡的陽關,用語雙關,可能是曲名.也可 能是實指。由此也可以看出當時陽關名氣之大。那麼,陽關究竟在哪裡呢?據巴黎藏石室本《沙州圖經》殘卷記載: 陽關「在縣西十裡,今見毀壞,基跡見存。
  • 陽關,玉門關,絲路古關今安在?
    航拍絲路古關「春風又綠江南岸」「春風得意馬蹄疾」「二月春風似剪刀」當我們吟誦這些名句,眼前出現的是春風送暖、春風拂面、春風化雨的生機勃勃春之景觀,然而,你可曾記起,還有一種風情叫「春風不度玉門關」「西出陽關無故人」!
  • 唐詩中認識的陽關和玉門關,它們的由來你知道嗎?
    玉門關和陽關,這兩個重要的關隘距今已有兩千多年了,玉門關長城沿線是我們國家重點保護的文化遺址。這條沿線保存了漢代的建築,比如防禦設備和規模,交通形式和材料,對現代人們研究漢代文化提供很重要的線索。玉門關在敦煌西北80千米處,這是古代中西交通的主要門戶,絲綢之路南路的必經關隘。因和闐產玉,玉石從這裡輸入中原,所以名玉門關。現關城猶存,平面方形,用黃膠土夯土版築而成。面積約633平方米,城垣東西長24米,南北寬26.4米,現殘餘城牆尚高9.7米。開西、北兩門。
  • 敦煌縣陽關之謎玉門關
    唐詩人李嶙詩「邊愁離上國, 春夢失陽關七這裡的陽關就是泛指邊遠地方「李商隱詩「紅綻櫻桃含 白雪,斷腸聲裡唱陽關」,這裡的陽關,用語雙關,可能是曲名.也可 能是實指。由此也可以看出當時陽關名氣之大。那麼,陽關究竟在哪裡呢?據巴黎藏石室本《沙州圖經》殘卷記載: 陽關「在縣西十裡,今見毀壞,基跡見存。
  • 陽關,玉門關,絲路古關今安在?
    航拍絲路古關「春風又綠江南岸」「春風得意馬蹄疾」「二月春風似剪刀」當我們吟誦這些名句,眼前出現的是春風送暖、春風拂面、春風化雨的生機勃勃春之景觀,然而,你可曾記起,還有一種風情叫「春風不度玉門關」「西出陽關無故人」!
  • 敦煌的輝煌和玉門關、陽關的落寞
    作者:董耀會大家都知道敦煌是著名的旅遊聖地,是絲綢之路上的咽喉要地,其實這裡還是長城重鎮。敦的含義是大,煌的含義是盛,敦煌就是盛大輝煌之意。來到敦煌,你能感受到今天的輝煌依舊。曾經輝煌的玉門關、陽關,則處於很落寞的情形。來到敦煌,莫高窟和鳴沙山、月牙泉還有陽關、玉門關都是要去看看的地方。這些地方強大的文化與自然感染力,可以洗涮心靈。
  • 鄂爾多斯自駕青海甘肅——陽關和玉門關
    清早,趁敦煌的太陽還沒有那麼熾熱,我們再次出發,前往大名鼎鼎的陽關和玉門關。真正的陽關、玉門關早就消失在歷史的沙塵暴中,現在只不過留下土堆和遺址。不過在遺址上重新規劃了景區,遊客只能通過僅剩的遺址來想像漢代時玉門關和陽關的繁忙與壯闊。古通西域,都是取道兩關,即南陽關,北玉門關。
  • 唐詩中認識的陽關和玉門關,它們的由來你知道嗎?
    玉門關和陽關,這兩個重要的關隘距今已有兩千多年了,玉門關長城沿線是我們國家重點保護的文化遺址。這條沿線保存了漢代的建築,比如防禦設備和規模,交通形式和材料,對現代人們研究漢代文化提供很重要的線索。玉門關在敦煌西北80千米處,這是古代中西交通的主要門戶,絲綢之路南路的必經關隘。因和闐產玉,玉石從這裡輸入中原,所以名玉門關。現關城猶存,平面方形,用黃膠土夯土版築而成。面積約633平方米,城垣東西長24米,南北寬26.4米,現殘餘城牆尚高9.7米。開西、北兩門。
  • 第七天:敦煌-陽關-玉門關-敦煌
    昨晚沙漠玩太晚,今天九點半才出發第一程,敦煌-陽關,全程215國道轉303省道,大約一個小時到達,陽關作為歷史上有名的關口,類似於今天的海關,門票五十包電瓶車,進入大門後,導遊會告訴你幾點有免費講解,到時候大家跟著走就行了,到了都護府裡會讓你買通關文碟,有木頭的,紙張還有類似奏摺那種的,最便宜的三十元
  • 陽關和玉門關在唐朝詩人眼中意味著什麼?
    在唐代李吉甫所寫的《元和郡縣誌》中更為詳細的記載到:"陽關,在縣西六裡。以居玉門關之南,故日陽關。本漢置也,謂之南道,西趣都善、莎車。後魏嘗於此置陽關縣,周廢。玉門故關,在縣西北一百一十七裡。謂之北道,西趣車師前庭及疏勒,此西域之門戶也。班超在西域上疏曰:'臣幸得護西域,如自以壽終屯部,誠無所恨,恐後代謂臣沒西域,臣能無依風首丘之思哉!
  • 自駕遊河西走廊,看到玉門關、陽關變成這樣,漢長城早已破敗不堪
    戈壁落日,沙漠駱駝,石窟壁畫,破城遺蹟……這些是我對甘肅的印象。蘭州飛敦煌,鳥瞰下面白茫茫一片,連一丁點綠植都看不到,只有一條公路像一根乾枯的樹枝躺在地上,這就是我嚮往已久的大漠。第二天我們直達玉門關,這是此次敦煌行的首要打卡點。一句「春風不度玉門關」讓這座在失去其軍事作用後被廢棄的邊陲關隘,千百年來依然迴蕩在人們的吟唱中。但它一度消失在歷史長河中,沒有人知道「玉門關」在哪裡?
  • 玉門關在哪裡,為什麼春風不度玉門關?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首唐代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大家都能倒背如流。詩中描繪出塞外的蒼涼以及戍邊士兵的思鄉之情,雖然鄉愁難耐有些哀怨,但為國戍邊也是責任所在,並沒有頹廢之情。因此,這首詩歷來為人們所喜歡的詩詞中的經典。我們今天要說的是玉門關在哪裡,為什麼春風不度玉門關呢?
  • 絲綢之路重要的交通要塞,玉門關與陽關
    漢武帝時,在帝國疆域最西邊設玉門關和陽關,作為西部門戶。絲綢之路西出敦煌、由南道通西域,必經陽關。很多沒去過的都應該聽過唐代詩人王之渙的一首古詩詞。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這次重走絲路有幸來到這個地方,就帶大家來走走看看,感受下這個充滿歷史感的地方。玉門關,位於敦煌市西北約90公裡處,俗稱小方盤城,是中國境內通往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關隘之一,因西域輸入玉石取道於此而得名。
  • 玉門關在哪裡,為什麼春風不度玉門關?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首唐代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大家都能倒背如流。詩中描繪出塞外的蒼涼以及戍邊士兵的思鄉之情,雖然鄉愁難耐有些哀怨,但為國戍邊也是責任所在,並沒有頹廢之情。因此,這首詩歷來為人們所喜歡的詩詞中的經典。我們今天要說的是玉門關在哪裡,為什麼春風不度玉門關呢?
  • 長城的12個關口-玉門關和陽關(三)
    嘉峪關往西,還有兩個著名的長城關口,玉門關和陽關,這是我們從唐詩中熟悉的兩個漢朝的關口。漢武帝大敗匈奴,在河西走廊上設置了河西四郡,敦煌是最西邊的那一郡。漢朝時長城修到了敦煌,在那裡設立了玉門關和陽關。其中,西域玉石進入中國的那個關口,叫做玉門關。玉門關南邊的那個關口,叫陽關。絲綢之路從東而來,到敦煌後分為兩路,一路經玉門關往北,一路出陽關往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