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 ℃!今早的低溫極值讓大家都體驗了一把北京的極寒!很多市民和網友都在呼喊:「怎麼這麼冷!今年冬天怎麼冷成這樣了?」所以今年冬天真的是「冷冬」嗎?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今年冬天如此寒冷?
究竟冷到什麼程度?今冬確實像大家感受到的那麼冷嗎?不僅是北京,全國都冷。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統計,入冬以來(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月5日),全國平均氣溫為-4.4℃,較常年同期氣溫(-3.8℃)偏低0.6℃,為2000年以來第六冷。
實際上,從統計數據來看,與歷史同期相比,今冬以來冷空氣活動的頻次並不多。2020年12月,先後有兩次冷空氣過程影響我國,分別為2020年12月13日至15日(全國型強冷空氣)和2020年12月29日至2021年1月1日(全國型寒潮)。這兩次都是全國型冷空氣過程,影響範圍大,冷空氣強度也較強。
特別是2020年12月29日至2021年1月1日的全國寒潮天氣過程,影響範圍廣、強度強、部分地區風寒效應明顯,過程降溫幅度超過8℃的面積有321萬平方公裡,降幅超過12℃的面積有122.7萬平方公裡,降幅超過14℃的面積有40.7萬平方公裡。綜合考慮其強度和影響面積,為近10年來排名第六的寒潮天氣過程。
而這一次,新年第一冷,一場「王炸」級的強冷空氣席捲中東部。北京地區由於之前基礎氣溫就低,加上再次降溫,也是冷出了新高度。特別是今晨近6時,南郊觀象臺最低氣溫-19.6 ℃,已經明顯超過近20年冬季低溫極值-16.7 ℃,為1966年以後冬季最低值(-27.4℃,1966年2月22日)。
今冬到底為何這麼冷?冷成這樣,究竟是為什麼?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表示,原因主要是「一南一北」。
第一就是北極海冰。北極可以說是冷空氣的老家。「去年秋季,北極海冰為歷史上第二少。」海冰少,就意味著北極溫度高。北極上空的極地渦旋,本來起著將冷空氣鎖定的作用,然而一旦北極溫度升高,海冰減少,極地渦旋就會減弱,冷空氣會隨之南下。而這是強寒潮發生的背景。
第二個原因是赤道中東太平洋目前處於發展盛期的拉尼娜事件,對我國冬季氣候有明顯影響。一般而言,受厄爾尼諾事件影響,全球暖冬概率較高;受拉尼娜事件影響,冬季全球溫度偏低的概率較大。拉尼娜事件會有利於冷空氣從高緯度地區南下,同時,影響我國的副熱帶高壓位置和強度也會發生變化,難以阻擋冷空氣南下。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後期我國還會有冷空氣活動,或達不到過去這幾次全國型寒潮的強度,但冷空氣活動還是會比較頻繁,部分地區的氣溫可能會持續偏低。
今冬是近年來最冷冬季嗎?一到冬天人們就熱衷於討論到底是「暖冬」還是「冷冬」?不過宋連春表示,現在下結論還為時尚早,畢竟冬季還沒有過完,暫不能下定論。
宋連春說,雖然近期經歷了幾次寒潮或強冷空氣,但今年冬季持續低溫天氣在歷史上看並非太極端,且從氣候預測來看,1月下旬開始氣溫會逐漸回暖並轉為較常年同期偏高,2月全國大部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的概率較大,所以目前還不能說這個冬季是近年來最冷的冬季。
從過去幾十年全國冬季平均氣溫的歷史序列來看,我國整體呈增暖趨勢,並且20世紀80年代以來,多數冬季氣溫都較常年同期偏高。在近十年以及2010年、2011年、2012年冬季都比常年同期明顯偏冷,其中最冷的是2011年冬季;2017年和2018年冬季全國平均氣溫基本接近常年同期,這兩年我國北方和南方地區都出現了較大範圍氣溫較常年同期明顯偏低的特徵。
氣象專家張明英表示,冬天冷是正常的。但是最近這些年,由於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所以冬天顯得越來越暖和了,到了冬天感覺好像也不那麼寒冷。而實際上,從長期的氣候資料來看,北京冬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甚至到70年代的時候,都是相當冷的,甚至比現在溫度還要低。在1966年的2月,曾經出現過-27.4℃的最低溫度。
「由於全球氣候變暖,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冬天的溫度都要比常年的平均值偏高一些,被大家稱為暖冬。這個冬天,前期也是偏暖的,但是最近這一段時間,溫度相對偏低一些,大家都感覺到寒冷,又稱為冷冬。實際冬天冷冷暖暖是個非常正常的現象,不可能持續暖冬,也不可能持續冷冬,冷暖交替,也是一種大氣變化規律,很正常。」張明英說。
冷成這樣為什麼沒有雪?下雪,可以說是人們在冬天最大的期盼。接連幾次冷空氣或寒潮都沒有見到雨雪,市民們也忍不住了:「冷成這樣了還不下雪嗎?」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方翀表示,最近由於南支槽比較不活躍,沒有明顯的水汽上來,雖然到了降雪的溫度,沒有水汽就沒法出現降雪。所以這次過程,整體上雖然寒冷,但是雨雪的範圍並不是太大。
北京地區也是,雖然氣溫低出了歷史新高度,但遺憾的是,這次只有來自西伯利亞的強冷空氣,卻沒有暖溼氣流的輸送,所以下雪看來是無望了。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駱倩雯
編輯:匡峰
流程編輯:郭丹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