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美食
作為寶島的臺灣,除了各具特色的風景和民風民俗,臺灣的美食也是鼎鼎有名的。除卻很久之前就傳入的的珍珠奶茶,前幾年傳入大陸的小吃「雞排」也很受大陸民眾歡迎,以致大陸內部也興起了不少與珍珠奶茶和雞排相關的飲食行業。
雖然前幾期給大家介紹了不少的臺灣著名景點,但是臺灣有意思的可遠遠不止小編文章內所寫的,例如還有臺北101大樓、北回歸線紀念碑、西門町等。但是太多了就不一 一說明了,因為今天的重點,是美食~
蚵仔煎
臺灣最知名的風味小吃之一,因《轉角遇到愛》而備受兩岸粉絲追捧。如今從臺灣頭走到臺灣尾,每到一地都可尋到蚵仔煎的芳影。食材選用新鮮的海蠣,澆上稀薄的太白粉漿,再搭配好青菜和雞蛋,將其入鍋煎至周邊成金黃色,最後淋上酸酸甜甜的特製醬,吃起來鮮美無比,細嫩柔滑。
豬血膏
被英國旅遊網站評選為全球十大最怪食物之首。豬血糕又名米血糕,用新鮮的豬血加入糯米、鹽及其它材料,然後蒸熟成為凝固的塊狀,口感比一般的糯米糕還硬一些。吃的時候沾點辣椒醬、花生粉、香菜,或者煮湯都行。最受歡迎的花生豬血糕切得又大又薄,先浸入醬汁中,再裹上厚厚的花生粉,是夜市必吃的美食之一。
鳳梨酥
臺灣最受歡迎的伴手禮之一。相傳最早起源於三國時期,鳳梨閩南話發音又稱「旺來」,象徵子孫旺旺來的意思,所以在當代臺灣婚禮習俗中廣為應用,深受民眾喜愛。其外皮香酥,內在柔軟。內陷主要有兩種,一種為傳統內陷,把鳳梨和冬瓜剁成蓉製成,另一種只用鳳梨作為材料。
棺材板
原名雞肝板,為赤崁食堂創始人許一六先生所改良的美食。把土司麵包炸成金黃色,挖空內裡成酥盒,再把雞肝,雞肉,墨魚,胡蘿蔔等配料放進去,用熱牛奶勾芡。吃法類似西餐中的沙拉麵包,使用刀叉進食,由於食客戲稱其形狀似棺材,由此得名棺材板,頗具有恐怖氣息的名字。因其形狀和偏甜的口味都很特殊,所以一炮而紅。
甜不辣
有50多年歷史的賽門甜不辣一直穩坐在臺灣本地小吃甜不辣的第一把交椅上。不光是因為它的年頭長,更重要的是這種風味獨特的小吃充滿了變化與想像。賽門甜不辣的全手工製作工藝也是保證口感的重要因素,多少年來不曾改變,一碗甜辣醬混雜的美食就在這裡多年如一日地任憑風霜改變。
薑母鴨
薑母鴨起源於福建泉州。是80年代後期在臺灣開始流行起來的進補小食,既能氣血雙補,又有滋陰降火的功效,是美食中的藥膳,適合於秋冬季食用。其製作時將臺灣特產的紅面番鴨煮熟,取鴨肉和老薑,搭配上胡麻油、米酒、中藥的藥材包,混合放在客人面前熬煮,炭火更佳,好似鴨湯火鍋一般。
除了以上這些,還有更多的其它美食,例如臺灣肉圓、碗粿、擔仔麵 、蚵仔面線、刈包等等。是不是想想都流口水呢?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去嘗試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