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道明竹藝村的生活美學:「竹裡只是一個開始」

2020-12-09 成都頻道

 

四川新聞網成都4月13日訊 從成都向西出發,40多公裡處,藏著現代人的理想田園。

一邊是茂林修竹的傳統村落,一邊是藝術氛圍極濃的民宿、酒館、竹藝館.....美術館入村,文化落地生活,以顏值「出圈」,卻憑實力「圈粉」;

2000多年的竹藝傳承,竹編工藝成為「國禮」傳達中國美好;

幾年時間裡,崇州道明竹藝村從成都西邊的一個小村落,一路走上國際展示當代藝術的最高展會——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作為「中國民間藝術(竹編)之鄉」的代表,向世界傳遞中國村落之美。

 

崇州道明竹藝村的生活美學,「竹裡只是一個開始」

崇州道明竹藝村被大眾所熟知,大多是因為「竹裡」,極具特色的建築形態一經出現便迅速引爆社交圈,吸引遊客前往打卡。

如果你在上空俯瞰「竹裡」,它是一個無限符號∞,也是太極圖案的拓撲變形,象徵著崇州道明竹藝村的生活美學:融合與無限。

很多人慕名「竹裡」而來,卻因竹藝村而留下。

竹裡只是一個開始,見外美術館、來去酒館,三徑書院,遵生小院,竹藝坊,青年旅舍.......建築和村落,藝術和人,融合、衍生,誕生崇州道明竹藝村的生活方式:在藝術中生活,在生活裡創造藝術。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在竹藝村閒庭信步,聽蟬叫蟲鳴,走進隨處遇見的美麗建築,去看看竹編工藝品,也可以去當地村民院子裡看看他們的竹編作品,與正在編織的大爺閒話幾句,體味田園牧歌式的生活。

自然生態、產業業態、⽂化形態三態互生的理念在此種情形之下「呼之欲出」,而崇州道明竹藝村進一步發散,基於鄉村發展模式推動傳統手工藝向現代化轉型。

「竹裡房櫳一徑深,靜愔愔。亂紅飛盡綠成陰,有鳴禽。臨罷蘭亭無一事,自修琴。銅爐嫋嫋海南沉,洗塵襟。」這樣的生活在崇州道明竹藝村隨意流淌,陸遊的「詩意生活」仿佛就在眼前。

 

竹藝村傳承,不僅是生活,更是使命

如果說「網紅」是崇州道明竹藝村的氣色,那深厚的文化內涵則是其底色,2000多年的竹藝傳承,對於崇州道明竹藝村來說不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數據顯示,四川超過90%的竹編花籃來自道明鎮。道明竹編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崇州道明竹藝村的傳承卻少了一絲匠氣,多了一縷煙火氣,對於崇州道明竹藝村的傳承者們來說,竹藝本身就是生活,竹籃是他們生活的工具,是與他們日夜相伴的物品。

在崇州道明竹藝村,4300多年的村史,2000多年的竹藝傳承史不曾中斷。

如今,新的傳承人不斷湧現。90後空姐楊隆梅放棄民航的工作,成為了竹編二代,一家三代從事竹編事業,從小對竹編耳濡目染的她將竹編傳承當做終生追求的事業;護士肖瑤在母親身上看到了一名竹編藝人的用心和堅持,以大學生返鄉的身份回家創業,擔起傳承和發展道明竹編的責任;丁春梅的父親就是道明鎮赫赫有名的竹編大師丁志雲,但丁春梅不落窠臼,大膽創新,被當地人稱為最有創意的竹編傳承人,並在2013年與父親一起創建「丁知竹」竹編創意館。

在道明竹藝村,像這樣的竹編新生代傳承人,在時代的洪潮裡,他們守著這小小的村落和手中的竹編,傳承著、創新著.......

 

Dou in 竹藝村,讓竹編藝術走進大眾視野

雖然崇州道明竹藝村已經代表中國走上了國際舞臺,但竹編藝術依然只存在於某個圈層裡。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到崇州道明竹藝村,了解竹編藝術,今日頭條四川分公司聯合中共崇州市委宣傳部、崇州市文旅局、道明鎮政府、崇州市文旅集團發起了「Dou in竹藝村」的活動,通過年輕人喜歡的短視頻來傳播傳承竹編藝術,讓竹編藝術走進大眾視野。

崇州道明竹藝村作為「Dou in美好鄉村 」系列活動的首站可謂意義深遠,它將作為中國美好鄉村的樣本,把遠離大眾視野的村落美好還給人們,同時也將浮躁的人心還給自然。(張靜)

相關焦點

  • 崇州道明竹藝村生活美學「竹裡只是一個開始」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方煒)一邊是茂林修竹的傳統村落,一邊是藝術氛圍極濃的民宿、酒館、竹藝館.....美術館入村,文化落地生活,以顏值「出圈」,卻憑實力「圈粉」。幾年時間裡,崇州道明竹藝村從成都西邊的一個小村落,一路走上國際展示當代藝術的最高展會——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作為「中國民間藝術(竹編)之鄉」的代表,向世界傳遞中國村落之美。
  • 道明竹藝村:一家人,一條狗,一個院子,三分地,這裡有你嚮往的生活
    今年三月,韓冷第一次去「竹裡」。當她走進竹藝村,初見「竹裡」,「要讓藝術在這裡生發」的念頭油然而生。他們團隊的攝影師拍下「竹裡」的照片發在朋友圈,去年在業內名聲大噪的「竹裡」,總算與世人見面,並迅速成為網紅建築。經過近兩個月的籌備,4月28日,道明竹藝村藝術季開幕。藝術家們在「竹裡」與自然相得益彰的表演照片再次在網絡上刷屏。這是竹裡以及道明竹藝村第一次正式的對外亮相。
  • 網紅村:以非遺竹編為特色的道明竹藝村
    素材源自:民宿邦四川崇州有個村子——道明竹藝村,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竹編的所在地,一個曾經沒落過但又開始興盛的竹器之鄉。改變,源於一棟名為「竹裡」的建築民宿,民宿火了之後,連著村子也成了「網紅村」,一到周末,城市裡的人們紛紛驅車來到這裡。
  • 生於十三五⑨|道明竹藝村「變形記」:從普通小村落,到「網紅」鄉村...
    竹林幽幽,青瓦白牆,遠離城市喧囂,於青山綠水間,道明竹藝村就坐落在這樣優美的地方。四年前,崇州道明鎮龍黃村還是成都西邊眾多川西林盤中一個不被人熟知的小村落。而如今,龍黃村搖身一變成為「道明竹藝村」,不僅被全國所熟知,還走上國際展示當代藝術的最高展會——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作為「中國民間藝術(竹編)之鄉」的代表,向世界傳遞著中國村落之美。道明竹藝村「變形記」背後,是成都十三五期間的鄉村振興的一個切口,是成都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一個側面,展開的,是一幅「綠滿蓉城、花重錦官、水潤天府」的畫卷。
  • 崇州竹藝村火了 不僅僅因為這個建築
    「吸引遊客的不再只有花,還有傳統農村與現代生活的有機融合。」崇州市道明鎮黨政辦主任方科說。  嚴格來說,竹藝村並不是一個行政村,目前它指的是崇州市道明鎮龍黃村九、十一、十三組所在區域,包括86戶村民。「在我們看來,竹藝村就是我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抓手、一片試驗田。」方科說。
  • 道明竹藝村開啟全年藝術季,藝術家齊聚,「玩」出竹子的十八般變化!
    在崇州道明竹藝村,一場關於美好生活、美麗鄉村建設的藝術實踐正在悄然發生。以它自身的優勢,詮釋著「創新創造、優雅時尚、樂觀包容、友善公益」 天府文化的十六字精神內核。一座屢獲大獎的建築一副竹藝村的「藥引子」道明竹藝村位於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竹編所在地崇州道明鎮,五位竹編非遺傳承人在這裡居住、生活,傳統的竹編手藝在這裡代代傳承。
  • 竹林美景中的一個藝術村落——道明竹藝村
    「道明竹編」品種繁多,竹筐、竹簍、竹椅、竹扇……造型新穎別致,工藝精細,道明人用竹編傳承匠心。「道明竹編」更是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鎮的特產,同時也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地理標誌性產品。而竹藝村便是以竹編藝術品為生的網紅藝術村落。從高空俯視整個道明鎮,你會發現一個在一片綠色的竹林中有著一座獨特的建築,這裡便是竹藝村了。
  • 在網紅竹林喝酒拍照,成都周邊又一必打卡秘境之地——道明竹藝村
    避暑和避雨,是最近成都人逃不開的兩個話題~這個距成都市區僅1小時車程的國家級非遺竹編小鎮——崇州道明竹藝村!有一棟據說要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網紅"建築。如果不想宅在家裡,那這個成都向西50裡的,網紅竹林村落,絕對是你夏日避暑、觀雨的首選地!
  • 崇州竹裡:一首陸遊的詩和一個入選威尼斯雙年展的建築
    攝影:韓力崇州道明鎮盛產竹子,各種竹編、竹雕成了當地民間藝人們的拿手巧活,素有竹編之鄉的稱號。「道明古鎮已經做了很多年推廣,村裡還住著五位非遺傳人,但由於當地農家的生活竹編大多技術含量不高,所以一直沒得到太多社會關注。我們對這裡的產業結構進行梳理之後,發現它根源上其實缺的是藝術與設計。」中業的策劃小組介紹說。
  • 在成都「蜀國之蜀」的崇州竹裡,我們掀開了未來鄉村模樣的一角
    人們在這裡勞作,用自己的雙手將竹條編織成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原本破舊的房屋,在改造之後成為了一個個充滿文創氣息的活動個空間。這裡,傳承著當地的竹編文化,發揚著獨具特色的民俗風情,讓人們了解到,原來在竹林深處,有這樣一個未來的生活方式。這就是被稱之為「蜀國之蜀」的崇州竹裡。
  • 道明竹藝村,成都周邊喝茶新去處,建築網紅,取名講究
    道明竹藝村的這座標誌性建築,可能很多愛旅遊的朋友都不陌生了。我們也是被這入選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奇特建築所吸引來的。來之前,除了這個8字建築,確實對竹藝村也沒什麼了解。從成都出發,大概1小時10分鐘的車程,就到了這座網紅建築「竹裡」。
  • 演繹「中國鄉村」的美好故事 成都崇州「Dou in竹藝村」項目啟動
    4月21日,「Dou in竹藝村」啟動儀式在成都崇州市道明竹藝村舉行。該項目將通過開展道明竹編非遺傳承人新媒體培養計劃,持續開展針對傳承人的抖音短視頻拍攝、剪輯、直播培訓。同時利用科技深挖竹藝村特有基因,從文化特色、非遺傳承、旅遊生態、經濟振興等方面,講好鄉村傳承故事,讓精美的道明竹編通過抖音從鄉村走向全國,讓「村民帶貨」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為農民增收拓展渠道。
  • 崇州日記——街子古鎮,路之青城,道明竹裡
    七月裡的這個周末,和沁沁一起回家鄉看了街子古鎮的花,路之青城的樹,還有道明竹裡和竹藝村的竹編。每年夏天都有相似的美好,每個暑假都如夏天般絢爛。路之青城路之青城名為Road.s,音譯路之,取到達之意,名字詮釋的是主人對生活的理解和對自然的感悟。在街子古鎮背後的半山腰上,從古鎮背後山路往上,轉過幾道急轉彎,再到水泥小路,大約8公裡的山路,就到了路之。只有10個房間的路之,仿佛世外桃源一般。建築前是兩棵豐水梨樹,掛滿了黃色的梨子。
  • 融合川西林盤與竹編工藝 崇州竹藝村成「網紅」打卡地
    從上往下俯瞰,一個造型獨特、顏值超高的「∞」形建築映入眼帘,充滿藝術氣息。  自打去年,這處建築在崇州道明鎮誕生,讓這座名不見經傳的村子——竹藝村,突然火遍全國。無論周末還是小長假,遊客紛至沓來,帶來人氣的同時,也帶動村裡經濟發展,竹藝村成了名副其實的「網紅村」。  據介紹,作為成都鄉村振興典型示範村,竹藝村是川西林盤與藝術的有機結合體,也是農商文旅融合發展的縮影。
  • 崇州竹裡:一個隱藏在農村的國際頂級建築,最適合周末全家一日遊
    而最近兩年在網上又出現了一個關於竹子的世外桃源,不僅在川內非常火,還火到國際頂級建築展上去了,它的名字叫做「竹裡」。雖然春雨綿綿,但停靠在竹藝村農家小院的私家車卻是絡繹不絕。重慶路兩側的菜花已基本凋謝,但桃花、李花卻競相綻放,五顏六色,美不勝收!
  • 成都不僅有錦裡和寬窄巷子,還有一個蘇軾也要稱讚的竹藝村
    成都一帶景點非常多,除了市區的錦裡、寬窄巷子、武侯祠等,在成都近郊還有一個非常好的去處:竹藝村。竹藝村離成都市區很近,位於崇州市的道明鎮。竹藝村不僅僅是竹林密布,景色優美,它還有一個美輪美奐的建築:竹裡。竹藝村開始出名就是因為這個非常養眼的建築,它由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袁烽設計,在世界上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 道明竹編助力「大竹海」文旅發展聯盟
    四川道明竹藝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作為崇州市委市政府大力推進崇州竹產業鏈建設發展的執行單位,受邀參加本次大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道明竹編吸引了遊客駐足觀看。道明竹藝公司以文創推動鄉村竹產業轉型升級為目的,圍繞「道明竹編」非遺技藝,以共享工廠為載體,運用公司專業化設計及市場化運營推廣優勢,所涉業務範圍:裝飾裝修、景觀裝置、創意家居、文創周邊、非遺研學等。
  • 崇州不可錯過的5家特色民宿!現實版《龍貓》木屋、古典廂房、竹林深處…
    在凡樸生活,你能體會到生活的本真。▷價格:90元/人(膠囊旅舍)起▷預定電話:18980783455「榿木 · 白居」,這個隱藏在崇州的世外桃源,曾是一座清代官宦人家的大宅院。它藏於榿木河溼地公園,隔絕喧囂的山居秘境。若要三個字概括,「原生態」足矣。
  • 崇州竹裡,一種「扭曲」的藝術建築之美,成都前往只需1小時車程
    到竹藝村泊好車已經是下午1點半鐘了。竹藝村地處崇州市道明鎮龍黃村,因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道明竹編得名。用竹根部雕刻的笑面先生憨態可掬,惟妙惟肖;竹子書籤小巧精美,我和舅子按屬相每人挑選了一張,算是來竹藝村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