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接觸草缸,都是被網絡上讓人嘆為觀止的作品以及精品水族店裡讓人流連的精品展示缸所吸引,按捺不住內心的衝動,立馬就網購一套或者直接在店裡抱回家,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後,卻發現自己家裡的缸怎麼都達不到水準,各種問題接踵而來,經久之下,當初的那點喜悅之情被慢慢消磨,最後點滴不剩。
精湛的造景水平,不是一時兩刻就能擁有的,但是在一些基礎的方面,通過一些人人皆可為之的技巧,我想就算是我們這樣的普通草缸愛好者,最起碼也能擁有一個水清魚靚草盛的水草景觀缸。
藻害的防治和治療
缸裡面爆藻,應該是令人最討厭也是最害怕的事情,但往往卻是不可避免的,哪怕是一些經驗老道的玩家。
藻的預防草缸裡,藻和水草其實是一種相互競爭爭奪的狀態,水草的長勢狀態好的話,藻的生長就會被壓制直至褪去,反過來,水草如果狀態不好,各種藻就會乘勢而起,侵佔水草的生存空間,這也是初開缸時特別容易爆藻的原因(剛開缸時,水草剛剛種植,還沒生根適應環境,可以說幾乎沒有長勢)。所以,治療藻害,比較關鍵的一點就是養好水草(這句感覺有點廢話,但是意思就是這麼個意思)。
水草的生長,是在光,肥以及二氧化碳三者相互作用下發生的,當這三者處於相互平衡的狀態下時,水草處於健康成長的狀態,而當這三者中有一方過高,打破了這種隱性的平衡後,就給藻類提供的滋生以及爆發的條件,比如過強的光照,過量的肥。有些朋友會說我並沒有添加任何肥料進去,肥怎麼就過高了呢?那是因為死亡水草或者魚蝦屍體腐爛後,以及魚蝦等生物的排洩物,還有餵食的殘餌等等,經過一系列變化後,轉化為有機養分,這也可以理解為肥的一種,經過長期的積累,從而變的越來越高,成為藻類爆發的重要原因之一。
按照實際情況調整光照的時間,尤其是剛開缸的時候,水草處於適應環境階段,開燈的時間應逐漸增加,依據實際情況,直至到第三第四周的到達光照每日八小時的時間量。合理調整光照的強度。對於燈的選擇,有一個計算標準,按照一升水,0.8W的功率來配置。當然,這並不準確,不同型號不同光源的燈,不同的水深,不同的水草,對光的需求都是不一樣,要根據具體的燈具,具體的水深以及水草的種類來進行瓦數大小的選擇。關於這個,攤開來說的話可能需要一整篇的篇幅,所以,我之後會單獨開一篇來講關於燈對水草的影響以及選擇,敬請期待。按照實際情況比如缸的大小等等調整二氧化碳的供給量,另外陰性草居多適當減少,陽性草居多的話適當增加,調整的量看附帶的記泡器,按秒算,兩秒一泡,一秒一泡,一秒兩泡等等,以120的缸體為例,正常情況二氧化碳的供給量為一秒兩泡到一秒三泡的樣子。定時換水。換水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一個維護工作,對於草缸來講。定時換水,可以有效的降低水體中的有害成分以及過高的有機鹽養料,從根源上解決爆藻的問題。換水的頻率,在開缸初期一般建議兩到三天一次,穩定後一個星期至兩個星期一次,每次三分之一的水量,具體頻率和換水量應以實際情況做出調整。
爆藻後的治理藻類滋生不可避免,那麼就說說一些基本的治藻方法。
在缸內養一些食藻的生物,比如黑殼蝦等觀賞蝦,小精靈等觀賞魚以及一些食藻的觀賞螺。除藻生物只能起到抑制藻類作用以及在藻類滋生的早期起到一定的作用,當藻類開始大量滋生爆發的時候,指望除藻生物來治理藻類是不現實的。另外,並不是所有的藻類都能夠被食藻生物食用的,比如黑毛藻,沒有那種生物喜歡吃它。黑殼蝦對於絲藻有著很好的抑制以及治理效果,對於大量爆發的絲藻也有著一定的效果,但是需要軍團作戰,放入大量的黑殼蝦,然而在第二天的時候你同樣需要清理大量的黑殼蝦屍體並再次添加足量的黑殼蝦去對付剩餘的絲藻,所以也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除絲藻方法。觀賞魚中,小精靈其實是很不穩定的,這裡指的不穩定,指的是會不會吃藻,取決於小精靈個體,有些小精靈寧願餓死,也不會去啃食缸壁或者沉木石頭上的藻類。換水,還是換水,換水的同時,用牙刷等工具刷洗去除清理大部分滋生的藻,和缸內換掉的水一起排出去,這屬於比較笨的辦法,卻配合其他的方法,卻是很有效的。藥物治理。當藻類爆發呈現無法阻擋的趨勢時,如果不想翻缸重來的話,那就只有嘗試著用戊二醛或者一些成品除藻劑來治療了。戊二醛一般都是用長針管對藻滋生的地方進行點射,一般第二天藻就會開始發白死亡,這時候需要換一部分水然後繼續點射,如此循環,直至藻退去。成品除藻劑使用則需要參考包裝上的使用說明,個人建議用量比使用說明的指示用量少一些,看效果再決定是否增加用量。還有就是一般除藻劑在滅藻的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氧氣,所以建議先將魚蝦等生物撈出去隔離飼養,待藻害治理結束後,在分批次逐漸將魚蝦再添到缸裡去。
齊全且適用的設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套完整的合格的設備支持,是一個良好草缸健康運行的基礎。
燈這個就不用講了,植物生長要有光,作為植物一種的水草,自然也是不例外的。水草燈的作用就是在室內沒有直射陽光的地方,代替太陽來給水草提供生長所必須的光。關於燈的選擇,敬請期待之後的推送。
過濾桶等過濾設備草缸的過濾設備,基本上使用的都是過濾桶,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減少水流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從而降低水體中二氧化碳的逸散量和速度。過濾桶依照每小時總水體循環5~10次的標準來選擇檔次,太小了達不到理想效果,太大了則浪費。關於過濾桶的選擇還有一個標註流量和實際流量的問題,但是對於草缸來說,其實影響不是很大,實在擔心的話,選高一擋的即可。
二氧化碳供給設備不加二氧化碳能不能養水草,答案是能。不加二氧化碳能不能養出好狀態的水草,答案是不能。就算是陰性水草,也是一樣。
一套完整的二氧化碳供給設備,包含二氧化碳鋼瓶,減壓閥/電磁閥,止逆閥,記泡器以及細化器,在草缸的推廣中,二氧化碳供給設備其實是一個門檻,對鋼瓶安全性的不確認,二氧化碳充氣的相對不便利等等,都是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但是,同樣一個缸,有二氧化碳和沒有二氧化碳往往是兩種感覺。
但是對於一些小缸,尤其是微缸,你讓配上一套完整的二氧化碳供給設備,實在是有些強人所難。這裡說幾個可以緩解二氧化碳消耗缺乏問題的方法,但是只針對小缸和微缸,對於大尺寸的缸來說,還是建議配上一套完整設備。
二氧化碳片。這玩意,其實是有那麼一點效果的,但是相對的副作用太大,反應後生成白色雜質極難清除,同時還有提升TDS的作用,對於微缸和小缸來說更是明顯。所以個人是不建議用的,有興趣勇於嘗試的可以試試,導致翻缸了可別怪我。換水。換水好像是萬能的,好像不管什麼問題都能夠通過換水來緩解或者解決。對於小缸以及微缸來說,頻率稍高的換水維護,可以補充原水體內逸散以及被消耗的二氧化碳含量,畢竟小缸以及微缸中的水草本就不多,換水帶來的二氧化碳,效果還是有不小的作用的。自製二氧化碳發生器。這個比較考驗動手能力,原理是通過明礬和小蘇打相互反應,產生二氧化碳,具體的製作流程自行搜索,這裡也就不細說了。這種方法的缺點就是二氧化碳的發生有一個衰減的過程,沒那麼穩定,需要及時調整閥門來維持出氣量。
正確的水草修剪維護
水草長勢良好,綠草綠,紅草紅,自然是最好的,但是終有一天,會長滿的,這就需要通過修剪來維持了。
水草的修剪,通常有打頭減密之類的說法,打頭就是將長的過高的水草剪掉上面一部分,或者是長的太厚的前景水草修掉一層,減密就是將長得過於擁簇的水草拔掉一部分。修剪前景草比如趴地矮珍珠的時候,用彎剪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感謝您的支持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