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城記(一):臺北,臺北

2021-02-19 烏託腮幫

今年年初在越南玩兒的時候,忽然冒出個想法:大家出去旅行,通常一兩個禮拜會去到很多個地方。假如一次就只去某個國家或地區的某一個城市,深度體驗,細細品味,那麼哪些城市最值得我們這樣去做呢?於是就有了這個「尋城記「系列。

第一篇獻給我最愛的臺北。

臺灣如果只去一個地方,我的推薦是臺北。

向來不太喜歡大都市,2013年第一次去臺灣,對臺北沒有太多期待。然後到了那裡之後,先前對大城市的刻板印象卻被徹底顛覆。在我的認知裡,世界上的繁華都市大概都如北京、紐約、香港那樣,高樓林立、人頭攢動、燈紅酒綠。發達、現代化,卻總覺得少了幾分人情味與自然風光。臺北卻不然。

這是一座歷史與現代交錯,人文與自然風光兼得,充滿故事的城市。時光改變了她的容貌,卻沒有磨滅她的氣質。

如果你問我臺北哪裡好玩,我不得不說,哪裡都好玩。這答案似乎很敷衍,但事實的確如此。且不論臺北周邊的九份、野柳等等,僅就臺北市而言,就有太多種玩法。書店、名人故居、大學校園、文創園區、老街、夜市、溫泉、美食,更不要說耳熟能詳的故宮、總統府等知名景點,總有一款適合你。無論你抱著何種期待而來,這座城市,都不會讓你失望。

像北京一樣,臺北也有很多名人故居。士林官邸自不必說,那是蔣介石與宋美齡的官邸。此外,于右任、林語堂、錢穆、梁實秋、胡適、張學良、馬廷英、殷海光等人的舊居也都在臺北。這麼多名人舊居,分布於臺北的各個方位,目前為止我也只去過梁實秋、馬廷英故居和張學良的少帥禪園。

梁實秋的故居就在臺灣師範大學附近,從師大步行幾分鐘即可達到。離梁實秋故居不遠的,還有馬廷英的故居,因位於青田街七巷六號,又名「青田七六」。

(梁實秋舊居)

(梁實秋舊居內部)

少帥禪園坐落於陽明山半山腰,可就餐可泡湯。就餐需提前預約。不妨白天先去陽明山看看,下午早一點到少帥禪園,參觀一下張學良的舊居(如果不就餐也不泡湯,貌似是不能參觀的),泡個湯。晚上再悠閒地享受一頓美味。

(位於陽明山上的「少帥禪園」)

臺北也是愛書之人的天堂。提到臺北,如果你只知道誠品書店,那麼你對它的了解還不夠。真正的書蟲,絕對不會錯過重慶南路。那裡有個書店一條街,街道兩旁是數不清的各種書局,隨便進去一家,都能呆上大半天時間。

而大名鼎鼎的誠品,想必會出現在每個文青的行程單上吧。誠品在臺北有若干家店,最大的是敦南店和信義店。敦南店是第一家,老店,沒有信義店那麼大,好處是24小時營業。而這正是誠品書店的重要特色。去誠品,怎能不體驗一下夜深人靜還泡在書店裡的感覺。

(三年前,北京的三聯書店仿照誠品24小時營業。剛開始試運行的那幾天,我就專程過去體驗了一下。看到晚上十點多鐘之後還有那麼多人在書店裡讀書,有些人還認真地做著筆記,真叫人欣喜。)

信義店是旗艦店,就在臺北101附近。信義店非常大,有好幾層,除了書還有許多文具以及文創作品。

誠品裡的書雖然多,但不必擔心找不到你想要的書。服務臺有專門的查詢機,在上面搜到你要的書,列印出來一張小條,上面清楚標識著書在哪個區域。如此貼心周到的服務,更令人對這裡平添一分好感。

臺北有不少文創區,比較出名是華山1914和松山文創園區。裡面有展覽可以看,還有各種有意思的小店,售賣手工藝品。文藝小清新們一定會喜歡這裡。

特別要提的是,華山1914文創區裡還有個光點電影院。這個光點不知和中山區的光點臺北是什麼關係。上一次去臺北,抵達的當日就去了華山1914,還在光點裡看了場侯孝賢的電影。

(松山文創園區)

(華山1914文創園區內的一家小店)

而光點臺北則是另外一家電影院,位於中山區,就在捷運中山站附近,又叫「臺北之家」。這裡每天都有幾場電影播放。和一般影院不同的是,這裡播放的都是些在國際上獲獎卻未曾公映的影片。如果你熱愛電影,尤其偏好冷門影片,光點臺北是不二之選。

(位於中山區的「光點臺北」電影院)

對我來說,臺北最迷人的地方在於,不管它發展得怎樣現代化,在這座城市的某些角落,總還能感受到舊時光的味道。

四年前因為《讀庫》上的一篇文章,開始了解眷村。隨後又看了賴聲川的話劇《寶島一村》,深深為之感動,之後便對有關眷村的一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幸運的是,在今天的臺北,還有機會一睹當年眷村的模樣。

四四南村,是臺北最早的眷村。它位於臺北市的東邊,距離著名的臺北101非常近。如果你從四四南村的某個特定角度望過去,101像是從這個眷村裡長出來的一樣。沒有那一代人的建設,也就不會有今天的臺北,而101無疑是最能代表當今臺北的一個符號。傳統與現代,歷史與今天,就這樣同時出現在一幅畫面中。細細想來,竟別有一番深意。

(從四四南村長出來的臺北101)

眷村裡早已沒有人住,據說曾險遭拆除,所幸得到各界人士保護,得以完好保留下來。村子裡有個眷村展示館。走進去沒兩步就看到一面牆,上面是余光中的那首《鄉愁》。小時候在課本裡讀到過這首詩,可那時並不能體會作者的心境。而當我在這樣的地方再次讀到這首詩,心中頓時就洶湧了起來,眼眶也不禁跟著溼潤了。

(眷村展示館內,余光中的《鄉愁》)

展示館裡呈現了當時眷村人的生活狀態,和大陸七八十年代很像。透過這個小小的展示館,仿佛穿越時空,去到那個我們這代人只在書裡讀過的,動蕩而流離的年代。

(當年眷村人的生活)

臺北市的建設是自西向東,因此我們現在可以看到這個城市越往東越現代化,比如著名的臺北101就坐落於臺北市的東邊。西邊則更多傳統味道。迪化街上走一走,各種店鋪仍保留著舊時光的味道,令人有種仿佛置身於電影中的錯覺。

(迪化街)

(迪化街)

(迪化街)

如果恰好趕上每周六才有的248農學市集,別忘了去喝一碗紅豆湯。

(每周六才有的「248農學市集」)

沿著迪化街一直向南走,就會到達大稻埕碼頭。這裡是看落日的好地方。一到太陽快落山,無數長槍短炮便早已準備好,等著拍下接下來幾十分鐘裡天空中那奇妙的變幻過程。

說到落日,不得不提到淡水。淡水的夕陽與落日真的值得一看。看多了日出日落,我常覺得這種景在哪裡都看起來差不多,並沒有什麼特別。然而當我在淡水漁人碼頭看到夕陽西下那一幕的瞬間,卻像是摸到電門一般,不知道為什麼,竟看得出了神。

曾有臺北的朋友跟我講,心情不好時開車上陽明山轉轉,就什麼煩惱都沒了。我常想,臺北人可真幸福,有陽明山可以散心,有淡水可以看落日。這些對於大部分生活在大都市裡的人來說,是多麼的奢侈。在臺北,卻唾手可得。

臺北的交通相當方便,而且很多地方相距不遠,步行都可以搞的定。比如,有一天我的行程是這樣的——

吃過早餐直奔總統府,打總統府出來溜達到西門町商區,那裡有家阿宗面線。大名鼎鼎的阿宗面線,味道真是一絕。很簡單的食物,確實那樣美味。最令人訝異的是,這家店只有一個很小的面向街道的店面,店內沒有座位。而慕名而來的顧客卻絡繹不絕,所以你會看到一大群人端著一碗麵線,站在店門口吃的熱火朝天。

(樸實無華卻無比美味的「阿宗面線」)

吃完面線很是滿足,再一路走到自由廣場,中正紀念堂便坐落於這裡。紀念堂本身不大,但如果趕在整點附件的時間過去,可以看到每個整點都有的衛兵交接儀式。看著衛兵們有板有眼的動作,後面是面帶微笑的蔣公相以及牆壁上他的主張,叫人看得頗有些感動。

(每個整點都會有衛兵交接儀式)

打自由廣場出來,步行到牯嶺街,這裡曾經是舊書一條街,然而後來舊書店大都搬走,所剩者寥寥。附近有兩家美味一定要去嘗嘗,一家是林家乾麵,還有一家是建中黑砂糖刨冰,都在同一條街。牯嶺街上還有個小劇場。

(牯嶺街小劇場)

如果從這裡再去到師大和臺大,也是不太遠的。如果你喜歡走路,這條線路不妨一試。

師大的校門和我的中學有幾分相似,所以頗有些親切感。校園不大,不一會兒就轉完一圈。

(師大校門,和我中學的校訓僅一字之差)

相比之下,臺大就大多了。臺北最有名的高校莫過於臺灣大學。這麼有名的大學,校門卻低調得很,非常不起眼。沒有高高的圍牆,從外面馬路上就能望見校園裡邊。一進門便是那條椰林大道,一眼望不到頭的寬敞大道,兩旁全是筆直高聳的椰樹,美得叫人想哭。看見這條大道的那一瞬間,我就愛上了臺大。第一個念頭便是:這樣的校園叫人怎麼讀書嘛,簡直太適合談戀愛了啦。

(臺大的「椰林大道」)

對臺北的喜愛,道不盡說不完。這座城市有太多東西可以去發現,去感受。

(無論去多早都要排長隊的早餐店「阜杭豆漿」)

(吃過了「阜杭豆漿」的早點,就知道排多長的隊都是值得的)

早起找條清淨馬路跑個步,去阜杭豆漿吃上一頓豐實的早餐。飽餐過後,到重慶南路泡一天書店,傍晚去淡水看夕陽餘暉。晚上逛夜市,吃美了再去光點電影院看個電影。這是我對自己晚年生活的憧憬。

擇一城終老,大概我會選臺北。 

——————黃金分割線——————

哇!臺北這麼好,躍躍欲試了是不是?那麼,什麼季節去最好?需要辦什麼手續?怎麼換錢?怎麼上網?帶啥行李?...

關於赴臺旅行的各種實用信息,詳見今天的二條。

相關焦點

  • 尋城記 | 夏雲滿郊甸,明月照河洲
    芳原綠野恣行事,夏入遙山碧四圍在告別了帝都北京和禪城佛山之後7月25日北京越野&去哪兒旅行聯合打造的「趣野聯盟」北京越野尋城記享悠然自得與2020款BJ40城市獵人版一起造訪特色民宿、體驗城野生活探索城市夏天,發現未知之地避暑之都,林城貴陽山巒環繞,翠意連綿綠林與城市的完美結合天然氧吧,避暑勝地「爽爽貴陽」由此而來北京越野「尋城記
  • 第五季vivo影像尋城記 從心出發 發現更多美
    伴隨著vivo X23正式發布,第五季「vivo影像尋城記」也宣告正式開啟。「vivo影像尋城記」活動是由vivo與《國家地理》攜手打造,已歷經四季,旨在鼓勵消費者通過手機鏡頭去捕捉身邊更多的美,讓更多人愛上攝影、發現更多美。
  • 尋城記|城野皆遊曳,南北各相宜
    「趣野聯盟」北京越野尋城記·熱獵之旅來到了「帝都」北京以及「禪城」佛山擺脫在工作中沉浸的倦意擁抱自然光下的城市山川與2020款BJ40城市獵人版令人心生嚮往北京越野「尋城記」來到北京與2020款BJ40城市獵人版一起體驗雁棲湖雲端蓮馨谷,進行趣味試駕於胡同小巷中尋找人間美味在皇家故居中回味歷史時光
  • 尋城記|城野皆遊曳,南北各相宜
    &去哪兒旅行聯合打造的「趣野聯盟」北京越野尋城記·熱獵之旅來到了「帝都」北京以及「禪城」佛山擺脫在工作中沉浸的倦意擁抱自然光下的城市山川與2020款BJ40城市獵人版一起通過造訪特色民宿令人心生嚮往北京越野「尋城記」來到北京與2020款BJ40城市獵人版一起體驗雁棲湖雲端蓮馨谷,進行趣味試駕於胡同小巷中尋找人間美味在皇家故居中回味歷史時光感受越野的樂趣與自由
  • 臺北,臺北(一)
    這個匆匆忙忙的旅行是在三姐的威逼利誘下決定的,為了趕上三姐的節奏,我從北京到濟南、濟南到曲阜、曲阜到濟南、濟南到無錫這一堆行程只用了一天半時間。但當我灰頭土臉趕到浦東時,再孤零零地站在臺灣桃園機場時,我覺得人生就跟做夢一樣,一切都不在計劃之內。是的。三姐沒能登機。那個糊塗蛋吆喝得整天價響去民國,出門卻沒有帶大通證,何止是豈有此理!簡直是豈有此理!
  • 臺北尋茶
    臺北茶香哪裡尋?用臺灣知名茶人曾至賢的說法,首推永康商圈,其次是迪化街商圈,貓空則是臺灣觀光茶業的一個縮影。臺北永康街、麗水街一帶交通便利,近十幾年來成為特色茶坊的集聚地。  臺北大稻埕迪化街商圈尚存一些老字號茶行。迪化街歷史風貌保留完整,如今是當地市民和遊客造訪的熱地。中新社記者 畢永光 攝  迪化街:「老」中有新意  臺北大稻埕比鄰淡水河,在清代就是臺灣茶葉加工集散中心。臺灣文史學家莊永明在《臺北老街》一書中指出,日據時期,大稻埕共有252家茶行。
  • 臺灣寫真:臺北尋茶-中新網
    中新社臺北4月7日電 題:臺北尋茶  中新社記者 畢永光 路梅  臺北茶香哪裡尋?用臺灣知名茶人曾至賢的說法,首推永康商圈,其次是迪化街商圈,貓空則是臺灣觀光茶業的一個縮影。臺北永康街、麗水街一帶交通便利,近十幾年來成為特色茶坊的集聚地。
  • 臺北陽明山尋芳徑
    臺北陽明山尋芳徑 2014年08月04日 11:45:28  來源:新華網 春節期間,朵朵櫻花早已開滿陽明公園;你可以沿著公路蜿蜒上山,一旁粉紅、桃紅、粉白各色櫻花喜迎新年也迎客,還有百年楓香相伴,雄偉美麗,與櫻花相映襯,更能一睹櫻花優雅風採。  佔地125公頃的陽明公園共有兩千株櫻花,早生種的山櫻花、八重櫻等已盛情綻放。中、晚生品種的吉野櫻、昭和櫻、大島櫻及關山櫻等,也正含苞待放,春節期間只待民眾上山「尋芳」。
  • vivo影像尋城記攜手挪威國家旅遊局,開啟尋城之旅
    「vivo影像尋城記」是vivo聯合美國《國家地理》中文版共同發起的手機攝影類活動,旨在帶領消費者通過手機攝影來發現城市之美。 近期,「vivo影像尋城記」第五季聯合挪威國家旅遊局,來到被稱為「峽灣之國」的挪威,在旅行達人及專業攝影師的帶領下開啟一段奇幻的尋城之旅。
  • 臺北 | 文青尋食記
    去臺北沒有101也沒有故宮,走哪算哪。
  • 臺北像南鑼鼓巷集合的小村莊
    曾花了10年時間寫出了《城記》新華社記者王軍掀開了京城的城市記憶,也為大家揭開今日北京成為尷尬「首堵」的歷史根源。王軍介紹,當年梁思成認為,如果選擇對老城區改造,會導致大量居住人口跑到郊區,他們必須到市中心上班,以後會導致大量的「出城睡覺、進城上班」的問題。「他的擔心今天變成了事實。如果大家都開車,北京就變成『首堵』,如果大家不開車,就成為『首擠』。
  • 【美食】臺北 | 文青尋食記
    三花日式料理臺北市中山建國北路二段9-2號,1F臨時決定去的地方都七零八落的分布在臺北,並且遠離了百貨公司,我們頑強的用著Googlemap實現了用腳步去丈量這個城市的一部分。我一趟下來只買了三張貼紙,還有的報銷,文青之旅是相當的環保省錢。下次還約。
  • 「臺北臺北,你有沒有聽到,」在臺北重拾沉寂的那些流行音樂
    「臺北臺北,你有沒有聽到,」在臺北重拾沉寂的那些流行音樂你也是離開家鄉,來到臺北打拼的莊腳仔嗎?這座城市,是否已經應許了你當初到來的那一刻,所許下的願望呢?流行音樂從來離不開社會脈動。流行音樂裡的臺北流浪,同樣展開於前文述及的 1960 年代。那時剛剛在南臺灣歌壇躥紅的文夏,幾乎成了各種流浪經驗的代言者。兩首你一定聽過的經典名作──《媽媽請你也保重》、《黃昏的故鄉》,歌曲裡的悠長吟哦一如鄉愁,無數旅行在外的臺灣人(特別是那些流離海外的政治受難者),都曾經沉陷於這兩首曲子的情緒跌宕之中,久久不能自已。
  • 行走臺灣(十六):臺北 臺北
    臺北印象「我生活在臺北這村莊上,每日起床後,只在直直橫橫十幾二十條街巷穿梭,吃餛飩的攤子
  • 跟著電影《一頁臺北》,體驗地道的臺北生活
    -如果你的下一站是臺北,不妨先看看電影《一頁臺北》,看完這頁再去書寫你的那頁。
  • 臺北哪裡好玩兒 臺北故宮博物館值得一去
    世上好玩兒的地方那麼多,那在臺北,什麼地方值得一去呢?要說到臺北值得一去的地方,臺北故宮博物館一定是其中之一。下面就來為大家說說故宮博物館為什麼值得一去!「臺北故宮博物院」又被叫做「國立故宮博物院」,它的原始名字是中山博物院。臺北故宮於1962年開始建造,於1965年正式完工,1966年以「中山博物院」為名正式投入使用,最後定名為「臺北故宮博物院」。
  • 至少涉嫌三大搶劫案 臺北警方尋獲雨衣大盜摩託車
    至少涉嫌三大搶劫案 臺北警方尋獲雨衣大盜摩託車 2009年03月09日 06:39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北汐止 尋幽境
    坐擁青綠山巒、溪河蜿蜒而過的汐止,雖僅在臺北近郊,卻有許多清新脫俗的動人勝境。在往來汐止、萬裡的汐萬路上,就藏有不少自然與人文風光,不論新山、夢湖,或是洋溢和風的古寺、禪韻十足的食坊,都足以令旅人驚嘆,遠離都會喧囂擾嚷,原來竟是如此容易的一件事。    即使住在臺北城內,與青山綠水之間的距離,也遠比想像中來得短。
  • 讀書|《臺北人》
    很久之前,我看過一遍白先勇的短篇小說集《臺北人》,具體內容記不太清了,只記得當時熬夜一口氣看完,實在是太好看了。
  • 「一分鐘臺北」 | 歐文‧沃姆打造的臺北奇趣時刻
    歐文‧沃姆: 一分鐘臺北One Minute in Taipei: Erw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