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XUZHOU.CN 分享徐州生活之美
徐州人愛吃麵,安徽的板面、陝西的臊子麵、四川的擔擔麵或是重慶小面在吃貨的心中都有著自己的席位。吃夠了麵食徐州人就會選擇米飯,無論是原汁原味的把子肉、一菜一飯的蓋澆飯、以米為主的石鍋拌飯、只有一道菜的黃燜雞米飯又或是連菜帶湯的排骨米飯,都因其物美價廉,方便快捷深受吃貨的喜愛,有那麼幾家在徐州吃貨中有著自己的一席之地。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不管物價怎樣上漲,徐州老味道的把子肉卻一直沒有改變。我們不去追本溯源,也不管把子肉如何製成,提到徐州的把子肉除卻物美價廉外,給人印象最深的便是那一口大鍋,裡面燉煮著把子肉以及各式素菜,油放的素雞、捲成卷的海帶、捆成一條的黃花菜、編成花的豆蔻、炸制而成的虎皮雞蛋以及肥瘦相間的把子肉再配上一碗米飯,無論你是將燙頭澆在米飯上,還是一口米飯一口菜的吃,這便是徐州的把子肉,這便是徐州的味道。
雲龍山東坡泰山路上的鳳岐把子肉這是一家很神奇的店,雖然距離彭園不遠,但也算人跡罕至的地方,四周除卻幾家徐州市內小有名氣的飯店外幾乎沒有什麼匯集人氣的地方,這樣的位置本應門可羅雀,但鳳歧把子肉卻招來了大量的食客,把子肉的燒的肥而不膩,海帶每一段都是厚厚的,吃起來也很有嚼勁,這便是鳳歧招攬顧客的根源。
要是評選徐州最好的把子肉,便不得不說吳莊路與湖北路的周記把子肉,中午去過吳莊路的人都會記得,只因為這家小店便將吳莊路堵得水洩不通的盛況,所以在廣大食客眼中,周記和鳳歧真的很難分出高下,一是兩者味道基本相同,把子肉都是醬香濃鬱,肥而不膩,配菜也全都燉煮的剛剛好,又浸泡在把子肉的湯汁中,充分吸收了湯汁的味道,就味道而言真的是難分高下,若說美中不足的話,周記的把子肉醬油加的略微多了些,顏色不是非常好看,菜因此也有點偏鹹,不過這僅僅是個人的看法罷了。
下澱的孫學明把子肉與上兩家不同,肉和素菜是分開的,把子肉和菜永遠在不同的鍋裡,菜湯也不混用,對於討厭油膩又想吃點把子肉中的菜的人來說是最好不過的了
對於熱愛美食的吃貨們來說,徐州街邊的蓋澆飯自然是不能輕易錯過的一道美味。哪一家蓋澆飯品類豐富,哪一家蓋澆飯最具特色,哪一家蓋澆飯最美味,哪一家蓋澆飯最受食客歡迎……這些指標在吃貨心中是最清楚也是最公道不過的了。蓋澆飯顧名思義,便是將燒好或是炒熟的菜蓋在米飯上,無論是用碗還是用盤,本質上都沒有區別,都是一飯一菜的式樣,無論是喱土豆飯,咖喱雞飯,麻婆豆腐飯,番茄蛋飯,番茄牛肉飯究竟哪個更好吃,那只能看食客自己的選擇了。
不看門頭店名,只看裝修,便會讓你眼前一亮。藍色的主基調讓你心曠神怡舒適至極。地中海風格特色鮮明,格調明朗,這就是夾河街一中對面的阿戴蓋澆飯。店雖然不大,但是蓋澆飯的品種卻不少,客人也很多,做出來的菜味更是象店面一樣讓你印象深刻。肥而不膩的紅燒肉蓋澆飯是招牌菜,除卻蓋澆飯還有焗飯和意面給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神一般的蓋澆飯根據地,在吃貨們的心目中永遠神聖不可侵犯。沒有招牌,就在和平路江蘇師大斜對過帝都大廈隔壁的巷子裡,所以吃貨們給取了「師大蓋澆飯」之名。從和平路帝都大廈飄過,你的眼神只要往北邊一瞅,哪裡排的大長隊哪裡就是師大蓋澆飯。點上三兩個菜蓋在米飯上,無論是辣子雞還是燒茄子都是徐州菜的風格,油大味道重配米飯簡直是再好不過了,不過菜都是提前做好的,所以對於我來說,稱其為蓋澆飯真的不如叫做師大快餐。
豐儲街的柳記蓋澆飯乍看之下是一個破攤子,仔細一看,這攤子真是破,不過徐州的美食往往就集中在這裡,柳記蓋澆飯從地攤到門店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著實的不容易。蓋澆飯的種類還算是挺全的香腸土豆、幹煸菜花、宮保雞丁市面上常見的蓋澆飯應有盡有,柳記的分量倒是大的驚人,反正我是從來沒有吃玩過的,而柳記最厲害的是老闆上菜速度非常快,即使是中午飯點的時候老闆也不會讓你等上太久。
步行街黑貓在徐州的名氣不用多提,喜歡吃蓋澆飯的應該沒有不知道的,與阿戴相同都是非常注重店面氛圍的小店,黑色的做舊牆面,還掛著畫框,紅格子的桌布。蓋澆飯擺盤很漂亮,反扣的米飯混著玉米粒,上面還有小番茄點綴,每隔一段時間還會推出特色蓋澆飯,不過米的數量有點小,一個大男人很難吃飽就是了。
相對於徐州的把子肉,以肉為主米飯為主食的排骨米飯來說,排骨米飯卻是清爽了很多。事先準備好的排骨配上蔬菜一同煮,骨頭的香氣全部都包含在透明的湯中,再配上醃製好的小白菜去除油膩,拿著排骨大口吃肉的快感對於愛吃肉食的徐州人絕對是不能錯過的一道美食。
建國東路上的百碗香排骨米飯,確實是百吃不厭的一家排骨米飯排骨很香徐州曾經一度冒出過很多家排骨米飯,基本上都去嘗試過,但是始終不如百碗香那般的經典,雖然菜品單一,但是隨便配上點蘿蔔白菜之類的卻是格外的誘人,無論怎麼吃都是百吃不厭,大口吃肉的誘惑實在是太誘人了。
二中附近一直都是美食的誕生地,這裡雖只有排骨米飯一種,但是吃不厭。一份就是排骨+米飯+米粥+泡菜,分大中小份。一般要個中份就好,米飯不夠還可以再盛。加一兩元還能加一碗海帶蘿蔔白菜之類的小菜。其實我最喜歡的還是送的一小碟酸白菜,就著飯很香~不過中午12:30左右去的話要等位子,這家店生意真的很好,所以要是趕時間一定要早去。
來自於韓國石鍋拌飯是在是美味的難以言喻。熱騰的石鍋端上桌上面磕傷一顆半熟蛋,配上特質的醬汁,用筷子忽悠忽悠的在鍋裡攪拌,石鍋中的熱量讓雞蛋完全成熟,醬料和雞蛋液與米飯充分的混合預熱時的茲拉茲拉的聲音簡直是一種不可言喻的享受,石鍋的配菜很少,全靠著醬汁和米飯自身的美味,尤其是吃到最後,剩下的乾乾的鍋巴味道好的沒話說。
貴邦財富大廈負一樓的思密達的石鍋味道挺好的,那個醬味很正宗,就是店鋪卻比想像中的小,拐進巷子的時候,還以為找錯地方了呢!魷魚石鍋拌飯,料也挺足,和朋友一起去,裡面還有很多漫畫書,可以一起消遣,若是自己還是個動漫迷,那進入這家店一定會超激動的!畢竟對於二次元的愛真的是難以和別人分享。
二中附近從來就沒有缺乏過美食,無論是以前的烤肉筋還是現在的石鍋拌飯,五花肉肥而不膩,大醬湯醬香濃鬱,炒年糕韓式辣醬的味道香甜無比,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店面實在是太小了,中午去不僅要和學生搶做,去的稍微晚一點想吃的就被人點完了。
醒獅小區內的小石宮的石鍋拌飯中規中矩,分量卻是徐州石鍋拌飯中最足的一家了,不僅菜多肉多,醬汁也要豐富許多,完全不必擔心會吃不飽這樣的問題,值得一提的是小石宮除了石鍋拌飯,還有最拿手的冷麵,假若幾個人一起去除了點石鍋外再點上一份冷麵分著吃絕對驚豔的非比尋常。
人們喜歡選擇多樣的店,因為可以不斷改變口味,有的時候卻又討厭選擇,因為太傷腦筋。就在某一天徐州的大街小巷一下子充滿了黃燜雞米飯,僅有一菜一飯,卻在徐州的土地上佔據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味美、分量足、便捷對於懶得選擇的吃貨來說實在是太方便不過了。
一種對面巷內福宇記黃燜雞米飯可以說是最貼近徐州人口味的黃燜雞了,味道夠辣夠重,對於喜歡吃辣的人來說絕對是天堂一般的存在,大塊的雞肉,大塊的蔬菜配上米飯,美味的難以言喻,經濟實惠,上菜速度還快,才是在學校周邊生存下去的法則呀。
開始的時候,大街小巷上的黃燜雞全部都叫做楊銘宇黃燜雞米飯,後來莫名其妙的全部都改了名字,青年路上的算是少數還保持原來的名字的店了,與徐州味道融合後的黃燜雞不同,楊銘宇黃燜雞米飯味道不像其他家那麼重,也沒有那麼油,雞肉燉的也要更爛一些,說是入口即化一點都不誇張,不按照本地人的口味做出改變,維持傳統味道,對於喜歡追尋原味的食客來說也是一種幸福。
回復「老味」查看徐州9大鮮為人知的老店!難覓的老味道!繼續勾引你的口水回復「吃辣」查看徐州最辣的菜全在這裡,嗜辣如命的,千萬別錯過回復「吃麵」查看徐州16家最有故事的傳奇麵館!每一家都超級好吃回復「地圖」查看2015徐州最霸氣小龍蝦地圖!冰鎮、十三香、麻辣……回復「上癮」查看徐州讓人上癮的最重口味地鍋!絕對讓你欲罷不能!回復「冰品」查看夏天來啦!一條微信帶你吃遍徐州城好吃到爆的冰淇淋回復「意外」查看徐州這7家餐廳,明明拼美食就夠了,卻偏偏要拼才藝回復「奇葩」查看徐州那些讓人聞風喪膽的奇葩美食!不只是好吃而已回復「魷魚」查看徐州最辣、最香的鐵板魷魚,一定有你愛吃的回覆「世貿」查看世貿廣場超好吃美食攻略,強烈推薦吃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