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至18日,克羅埃西亞總統基塔羅維奇來華進行為期6天的國事訪問,著力挖掘雙方各領域合作潛力,提升中克全面合作夥伴關係。《第一財經日報》藉此對基塔羅維奇進行了採訪。以下是採訪內容:
第一財經記者 尹凡:
中國的16+計劃中,塞爾維亞經常被緊密關注,籤訂了大量的實質性協定,您有想過改變這種情況嗎?
克羅埃西亞總統 基塔羅維奇:
當然。我認為中國和克羅埃西亞應該在多方面展開合作,比如政治問題上的協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共同努力。你提到了中國的16+計劃,該計劃無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很多都與我個人的想法不謀而合。它連接了波羅的海、亞得裡亞海,以及黑海海域,加強了南歐國家的合作,這當中也包括了塞爾維亞。塞爾維亞是我們的鄰國,我們也對這位鄰居有著特殊的責任,想要它也能夠加入歐盟。加入歐盟意味著更多的財政支持、貸款機會,基礎設施的建設也會得到幫助,尤其是連接南、北、中歐洲的能源、交通以及數位化的基礎設施。
克羅埃西亞總統基塔羅維奇
第一財經記者 尹凡:
在與中國的合作中,克羅埃西亞和其他CEE(中東歐)國家相比。優勢在哪裡?
克羅埃西亞總統 基塔羅維奇:
當然是我們的地理位置,海岸線很長。從我們的地理位置來看,海運交通要通過的蘇伊士運河,也增加了港口,在今年夏天做了延伸,途徑普拉(Pula)、裡耶卡(Rijeka)、扎達爾(Zadar),還有普洛切(Ploce)。其實與歐洲中心很近,離西歐距離也不遠,所以途徑克羅埃西亞的港口要比通過大西洋的港口節省7到10天。這一點也可以為中國和中國投資者提供便利。
第一財經記者 尹凡:
您認為克羅埃西亞需要什麼類型的投資?
克羅埃西亞總統 基塔羅維奇:
我們考慮了幾個領域。克羅埃西亞GDP佔比最高的產業之一是旅遊業,但在我看來,這只是一個附加產業,我們不能依靠它,旅遊業太不穩定了,經濟的支柱必須是製造業。克羅埃西亞正在進行二次工業化,我們需要在技術研發、創新領域的投資,能源產業也是一樣。剛才我們提到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從港口建設到鐵路、公路建設,中國可以在能源以及交通基礎設施上面尋找投資機會。
克羅埃西亞的製藥行業也很發達。我們也希望中國能夠對我們的農產品進行投資。我們的農產品很安全,非轉基因,非常健康。我知道中國市場對此類產品的需求正在增長,還有紅酒、巧克力等地中海特色產品。
第一財經記者 尹凡:
眼下的一個問題是,中國與CEE國家的投資和合作大多是單向的。您有計劃來增加克羅埃西亞在中國的投資據點嗎?
克羅埃西亞總統 基塔羅維奇:
當然。不幸的是,現在中國在克羅埃西亞還沒有大型投資。我認為克羅埃西亞在中國的投資,要比中國在克羅埃西亞的多。貿易放在一邊,中國對世界上每個國家幾乎都有貿易順差,當然也包括克羅埃西亞,但我們現在想出口更多。我很感激中國政府願意幫助我們,把產品和服務推廣到中國。我們也想在中國投資,比如Podvavka公司,一個大型食品廠商,現在他們在用中國當地的設備,但是他們想要的是在中國建立廠房,用自己的設備,直接生產食物,然後在中國市場銷售。
第一財經記者 尹凡:
你怎樣看待中國資本市場和經濟,在CEE國家內造成的影響?
克羅埃西亞總統 基塔羅維奇:
中國的發展成果有目共睹,我很佩服中國政府,在過去幾年的成就。經濟在很長一段時間增長期之後,增速有所下滑是很正常的,但是中國的增速仍然保持在7%,這很不同凡響。中國也在進行投資促進資本流通,同時也擁有可觀的外匯儲備,中國擁有世界上最高的外匯儲備量,也正在進行相關的投資。中國應該充分利用好中歐東歐的基礎設施,增加對其投資,因為這些地區是歐洲的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