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大上海時代廣場將於5月1日起全面停業裝修,高端百貨連卡佛(需求面積:1000-2000平方米)或於明年回歸。
商業專家分析,六年前,連卡佛的撤離主要歸咎於「時尚買手」模式的水土不服,但近年來隨著市民購買力的提高,個性化的高端買手品牌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
城市超市搬至日月光
記者昨日在大上海時代廣場看到,每層樓面幾乎都有三分之一的店鋪已經關閉,剩下的許多店鋪打出「大減價」的促 銷廣告。商場內的城市超市亦貼出一張《難說再見》的告示,明確表示將從4月23日結束營業。超市工作人員透露,超市將搬遷至日月光購物中心地下一層,從本周六開始試營業。
商場一樓已貼出了整體停業的告示,告示稱:「為引進更多國際知名品牌,提供更加優越的購物環境,大上海時代廣場將於2012年5月1日暫時停業(除 ZARA及 Wagas Express外),並開始全商場的裝修改造工程。」大上海時代廣場方面同時在告示上提醒「若持有各店鋪自行發放的卡券類,或存在寄放、更換等未完成服務,請儘快與相關商鋪聯繫後續事宜。 」
連卡佛或於明年回歸
有知情人士透露,大上海時代廣場裝修後,一到四層將「變身」高端百貨連卡佛,經營面積將達3萬平方米,較六年前翻了十倍。公開資料顯示,2006年末,曾在滬經營6年的頂級百貨連卡佛告別淮海路,對於撤離的原因,業內普遍認為「買手模式」水土不服所致,此外,經營面積小、地理位置不佳也是其黯然離場的間接原因。
對於六年後的回歸,商業地產專家楊詠詩認為:「六年前,市民對於高端品牌的喜好還停留在國際知名品牌,對於連卡佛內的買手品牌認同度不高,但六年後,隨著市民購買力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張揚個性,不盲目追從國際大牌,這也是連卡佛看好市場重新回歸的主要原因。」據透露,連卡佛目前在香港的客單價(每名顧客平均交易金額)約在5000元至2萬元,接近國際一線奢侈品牌。
昨日,記者致電大上海時代廣場公關部有關人士,試圖詢問連卡佛回歸一事,但其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淮海路東段品牌升級
事實上,連卡佛撤離的這六年裡,淮海路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目前,淮海中路已集聚了10多家一線品牌旗艦店,如國內最大的路易威登環球專賣店、國內首家傑尼亞全球概念店、大陸首家寇馳旗艦店、上海第一家蘋果旗艦店以及卡地亞、蒂芙尼旗艦店等紛紛入駐。
在今年的商業結構調整中,淮海路東段也將面臨新一輪升級。香港新世界裙樓將引進Tod’s、巴寶莉等品牌旗艦店,變身集藝術、生活、商業於一體的K11百貨;金鐘廣場引入的瑪莎百貨也將在年內開業;國泰電影院也將引入世界著名品牌 「上海灘」,整體提升商業結構能級。
有商業專家認為,連卡佛的重新回歸,是淮海路商業結構調整逐步成熟的標誌。
本文轉載來自:新聞晚報 滕芙勤,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