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中,小想無疑是異類,在她哀嘆「法海,你不懂愛」的同時,更生出想徹底作為女人追求真愛的想法,並為此辦了變性所需要的相關手續輾轉各地,最終來到廣州求醫。近日,家庭醫生在線的記者在醫院看到了此次事件中的「女主角」小想——這位長頭髮、化淡妝、嗓音嬌柔、舉手投足間女性風情渾然天成得足以以假亂真的「女孩」。
求婚中的晴天霹靂:情侶變兄弟,男友傷心欲絕。
據小想訴說,兩年前「她」通過網絡認識了一位比「她」大10歲的男性朋友,兩人相談甚歡,從網絡到現實,倆人漸漸發展成人人豔羨的一對模範情侶。「我一直都是穿女裝,還會化點淡妝,胸部用魔術文胸墊,所以別人都看不出我是男孩。」
「我們在一起就和所有的普通情侶一樣,看電影、逛街、吃飯,他也會給我送花。看他對我那樣好,我很多次都想告訴他我的真實身份,可每次都怕嚇到他,也怕他會因此而恨我,所以每次都沒說出口。」說起舊事經歷時,小想的臉上扯出一抹淡淡的苦笑。
在他們戀愛半年後,邱先生向「她」求婚了,「他說要和我結婚,先帶我去看他的父母,我覺得以我現在這個樣子不能再欺騙他,所以鼓起勇氣告訴他,我是男的。」知道真相之後的邱先生十分傷心,並為此和小想分手,理由是「他的朋友知道了也會笑他」。
「所以我就想,如果我變成女人,他說不定會和我在一起。」這是小想經過這件事之後,得出的一個重大決定。
靈魂與身體的對立:確診易性病,從小就想做女孩
那麼小想是不是從小就想變成女人,還是只是因為此件事情刺激而產生的想法呢?小想說,她家裡有三個姐姐一個哥哥,在「她」很小的時候,三個姐姐都稱「她」為妹妹,直到現在亦是如此。小時候,三個姐姐還經常會模仿村裡唱戲旦角那樣拿紅綢子、花、披巾等給「她」打扮,玩過家家的遊戲。「我從小時候開始就覺得自己是女孩子,非常討厭男裝,只要一穿上男裝,就會覺得很壓抑,只有換成女裝才會感覺很自然,覺得這個才是真正的我。」
為了圓女人夢,小想曾於兩年前在武漢人民醫院精神科做過檢查,經過一系列檢查後確診為易性病。一年前,小想在某整形醫院做豐胸手術,「我沒有錢,做的是最便宜的手術,用的是最差的假體,所以我很不滿意現在的胸型。雖然不滿意,但好歹不像男孩子那樣平胸了。」據小想的主治醫生,廣州海峽整形醫院雷朝勇介紹,男性身體結構與女性存在著很大差異,由於缺乏乳腺組織,胸壁薄弱。植入普通假體後,無論從視覺或觸感方面都會感覺比較生硬。
基於小想想變為女性的強烈願望,廣州某整形醫院醫生說,目前為「她」確定的手術方案主要分成三部分:1)先從最直觀的部位解決「她」的男性化特徵,比如說胸部曲線,身體部位具有男性特徵的毛髮、面部明顯的男性特徵輪廓等;2)讓「她」在社會交往中有一個社會性別過渡期。在此期間,為「她」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她」確認自己在社會中性別,由於變性手術具有不可逆性,一旦做過之後永無再變為男性的可能,而且完全喪失男性功能及生育能力,所以進行最後一步關鍵手術前,要充分考慮清楚;3)進行陰莖和睪丸切除、尿道移位、人工陰道及外陰成形術。
什麼是易性病:同性戀≠易性病,變性手術要謹慎。
小想所確診的易性病是什麼呢?易性病和易性癖有什麼分別?同性戀是不是就是易性病?專家認為,易性病應以同性戀區別開來,同性戀是性取向為同性,但還是認同自己的性別;而易性病則是從心理上否定自己的性別,在心理上感受到自己是異性,並渴望改變自己的生物學性別。在社會現象中,易性病又稱為易性癖,屬於性別身份識別障礙。
中國變性手術先驅何清濂教授認為這種情況應稱為易性病,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準確表達該疾病的特徵,易性病不是主觀所為,而應該是生物學因素所致;癖則是指後天養成的一種習慣。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易性癖是一種墮落的惡習,是反自然的褻瀆行為,有的患者還被視作「流氓」,甚至受到行政、司法的懲處,這顯然是不公平、不合理的。眾多的病例資料表明,易性病是與生俱來的,並非積久成習,像這樣把常人畏之如虎,避之不及而又遍體鱗傷的手術當成幸福,當成幸運,這也不可能是癖。目前人們對這種疾病尚缺乏足夠了解,儘管聽起來離奇、可怕,但它畢竟屬於疾病的範疇。
整形醫生也表示:「世界上的易性病患者不在少數,其中以男性居多。而由於世界文化、倫理及社會分工等因素決定,世界上很多都對易性病群體有普遍歧視,覺得他們是異類。因此,易性病患者也很難融入社會活動中,很多變性人會在將來的數十年生活當中會因為社會關係的不融合而產生後悔的舉動。所以變性手術需謹慎。」
至於易性癖產生的原因,還不十分清楚,傳統認為與其幼年時期的生活經歷有關。如有的父母生了個男孩,卻偏偏想有女孩,於是違背客觀事實,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打扮、教育孩子,使孩子的性別認知心理被扭曲而導致易性癖;還有另一個說法,胎兒在母體妊期內激素分泌不當,先天易性癖。
記者感言:傳說,上帝始造天地耗時七日,在第六日裡用泥土按自己的形狀捏成個泥人,創造了亞當,為了怕他寂寞,就取下他的一根肋骨,用這根骨頭創造了夏娃,就是說,女人本始於男人之身,自然兩者將來勢必要合二為一,結為連理,構造一個和諧的社會。但是上帝怎麼也沒有想到,科學高度發展的今天,偉大的技術已經能將亞當和夏娃隨手轉換,他可變為「她」,她隨時也可以變成「他」。當然每個人都有選擇生活的權利,我們無權批評這種做法,從某一方面來說,存在即是合理,變不變性也屬於自己私密的事情,但是當求學、求職、結婚等一連串的現實問題無法逃避的襲擊而來的時候,變性卻從來不是屬於一個人的事情。
據悉,在觀念保守的巴基斯坦,變性人的地位非常尷尬。變性人往往很早就被家人逼迫外出賣身掙錢,或者在街頭乞討或為新生兒祈福為生。在印尼,儘管許多變性人可以公開以女性裝扮出現並成為歌手,但社會對她們的歧視依然根深蒂固。即使人們普遍認為對變性態度最寬鬆的泰國,法律上仍舊規定變性人沒有權利結婚。廣州中山大學從事性別研究的柯倩婷說,變性人的日常生活有時候就像「在黑暗中掙扎」,他們在職場、在對父母坦白自己的身份時都面臨巨大壓力。英國最年輕的變性男子利雅·庫帕(Ria Cooper) 成為女人後,遭受了巨大的精神折磨,曾經兩度企圖自殺。她說,變性後,她眾叛親離,孤獨無助,甚至曾經淪為妓女,現在正尋找機會重新手術回歸男兒身。
在我的認知裡面也是如此,變性人最怕遭遇的莫過於別人異樣的眼光,他們盼望有一天能被像正常人那樣看待,可我們的社會目前還缺乏這樣的大環境,變性人對於許多人來說,屬於「新鮮事物」,歧視冷漠嘲諷在所難免。所以每當變性人說起自身的變性經歷,總會帶有一絲自卑、尷尬或不知所措的感覺,但是就記者今天看到的小想,「她」全身充滿著戰鬥力,即使面對媒體一些尖銳問題的時候,也只是一挑眉,一抹微笑就扯過,內心強大的可以用「無懈可擊」來形容,我不知道這種強大是不是真的如她所說的,「因為身心已經做好準備,所以無懼」,還是因為太過害怕所以只能偽裝堅強。但是無論如何,我們只能祝福。而面對變性之後所面對的生活和被媒體曝光之後的紛擾,但願小想真的能做到如「她」所說的:「我選擇面對,不逃避!」我們這些旁人所要做的,其實只有一個詞,那就是「一視同仁」,這對他們來說已是最好的幫助。
小資料:變性手術(男變女)的整形術主要包括:
主要包括:陰莖和睪丸切除、尿道移位、人工陰道成形及諸如乳房增大成形和鼻整形、頦整形、顴頰部等面部骨骼女性化的手術、甲狀軟骨縮小成形、聲調調整、電解或手術除毛等附加手術和療法。當然,對每一個患者來說並不是上述所有手術均需施行,通常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幾項。
手術步驟(男變女)如下:
1、陰莖和睪丸切除、尿道移位、人工陰道及外陰成形術: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下進行手術。1)恥骨上膀胱穿刺造瘻,接無菌尿袋,尿道內插導尿管。2)陰囊、陰莖皮瓣形成。3)睪丸及附睪切除。解剖分離出雙側睪丸及附睪後切除。4)尿道海綿體分離並保留足夠長的尿道以備重新定位。5)保留神經、血管蒂的島狀部分龜頭組織瓣再造陰蒂。6)陰莖海綿體切除。7)再造陰道。8)女性外陰再造與成形。9)陰道內填入碘仿紗條,術區敷料塑形包紮。
2、隆乳,矽膠假體植入術:男—女易性癖者,乳腺組織量少,胸廓寬大,故一般選用較大容量的乳房假體。切口設計於腋前皺襞,以使術後疤痕隱蔽。假體植入胸大肌下。手術步驟與女性隆乳術基本相同。
3、面部輪廓女性化的手術:全顏面的整體設計後,再分步施行:額部整形、鼻整形、頦整形、顴頰部等面部骨骼和軟組織的女性化的手術。
4、甲狀軟骨縮小成形術:在頜底頸部皮膚橫紋處設計切口,皮下分離,充分暴露甲狀軟骨後顯露兩側甲狀軟骨翼板在頸前正中的最突出部分(即喉結),並切除之,分層縫合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