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以德治黨與黨員幹部 道德修養的新要求
■ 沈小勇
合格黨員既要是遵紀守法的模範,又要是道德品質的標杆,這是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必然要求。為推進黨的事業全面發展,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創新管黨治黨新理論,探索從嚴治黨新實踐,堅持法治與德治的和諧統一,把黨的建設推向了更高水平、更高境界。習近平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指出:"我們深入研究探索,汲取全黨智慧,堅持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相統一,堅持高標準和守底線相結合,把從嚴治黨實踐成果轉化為道德規範和紀律要求。
在新的形勢下,全面從嚴治黨要堅持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相結合,以德治黨的「德」,就是黨的理想信念宗旨、優良傳統作風,體現了執政黨的道德宣示和行動的高標準,強調黨員幹部要立根固本,樹立高尚精神追求,築牢思想道德防線。當前,許多黨員幹部依然存在著「大德」不明,「公德」不講,「私德」不修等諸種道德失範現象,從「以德治黨」的高度來看,要堅持高標準,倡導廉潔從政、廉潔用權、廉潔修身、廉潔齊家,以新的內涵和時代要求自覺提升黨員幹部的道德修養。
當前黨員幹部的道德失範及其主要表現
德治黨的「德」,就是黨的理想信念宗旨、優良傳統作風,體現了執政黨的道德宣示和行動的高標準。由於黨處於長期執政的狀態下,同時加上近幾十年的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影響,黨員幹部中背離「以德治黨」要求的道德失範現象不少。這既損壞了黨員幹部的整體形象,更影響了黨的政治威望和執政地位。總體來看,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大德」不明,理想信念喪失,精神懈怠脫離群眾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領導幹部一旦動搖和喪失了正確的理想信念,就會導致政治上的變質、經濟上的貪婪、道德上的墮落、生活上的腐化。」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在領導幹部中,存在著各種各樣形式的信仰危機,如:有的人不信馬列信鬼神,從封建迷信中尋找寄託;有的人是非觀念喪失,原則性喪失,稀裡糊塗當官;有的人非常嚮往西方社會制度和政治價值觀念;有的人在政治挑釁面前退縮,不敢亮劍,立場模糊。這些危機和表現,不僅是道德修養的缺失,更是黨性修養的缺失,喪失了一個普通共產黨員基本的政治品德。共產黨人要樹立堅強的黨性,明大德,求大道,做黨性強的人,做好黨員、好公僕。
(二)「公德」不講,正義感退化,屈服於糖衣炮彈
黨員領導幹部的「公德」就是要愛崗敬業,恪守公心,維護正義,清正廉潔,用好手中的公權力。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黨員領導幹部「公德」不講,有的是非觀念淡薄,正義感退化,對社會上的不良風氣、不道德行為不願、不敢挺身抵制。有的黨員幹部喪失了清廉、勤政的為官品格,反而濫用職權,以權謀私,本位主義,法治淡化,公正缺失。以對黨和人民極不負責的形式主義譁眾取寵,嚴重脫離實際。不求作為,不動腦筋,不肯學習,浮在面上,熱衷於「政績工程」、「形象工程」等。最終屈服於糖衣炮彈,以權謀財、謀色和各種非法利益,利用手中人民賦予的公共權力滿足一己私慾,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甚至有的黨員領導幹部忘乎所以,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眼裡沒有群眾、沒有同事、沒有下級,妄自尊大,自以為是等等。服務群眾不積極、不主動、不自覺、不到位,門好進了,但事情還是難辦,有時還找出種種藉口磨磨蹭蹭不給辦事。
(三)「私德」不修,貪圖享樂安逸,放棄主觀世界改造
黨員領導幹部的私德是個人之德,私德涉及到個人品德、作風、修養和習慣以及如何處理家庭關係、婚姻關係、鄰裡關係等。私德影響著黨風、政風、民風、社風。官員家風敗壞、個人品德淪喪,上梁不正下梁歪,社會影響很壞。幹部私德不修,說到底與他們放鬆了主觀世界的改造緊密相關,追求腐朽的生活方式和低級趣味,沉溺於燈紅酒綠,紙醉金迷,貪圖享樂。黨員領導幹部的私德是為官之德的基礎。可以說,一些幹部出問題,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因此,有的庸懶散,玩物喪志,上班時間消極怠工,勤政不夠,下班後風花雪月,情趣低俗。很多官員正是因為私德首先出現問題,才導致公德淪陷。
堅持高標準,以新的時代內涵提升黨員幹部道德修養
從以德治黨的高度來看,要堅持高標準,特別要深刻理解廉潔從政、廉潔用權、廉潔修身、廉潔齊家的整體性與辯證性關係,特別要將「四大廉潔」的要求與黨員幹部自身的政治品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相互融通,突出新的時代內涵和要求,彰顯做人為官、齊家治國的「官德」境界,塑造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的道德修養新內涵。
(一)踐行以「忠誠、為民」為核心要素的政治品德
會「做人」和會「做事」是對一般公民或從業者的要求,講政治品德則是對黨員特別是黨的領導幹部的政治要求。德才兼備是前提,以德為先是要求,強調政治品德是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幹部崗位特定的要求。對於黨員幹部而言,首要的政治品格就是忠誠、為民。忠誠、為民是黨員幹部的核心政治品質。在當代中國,中國共產黨人要仰望星空,忠誠於黨的事業,忠誠於黨的宗旨,堅定理想,心系夢想,追求崇高政治信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面對中國問題,解決中國問題,實現中國現代化,正是中國共產黨人忠誠於黨,忠誠於民,踐行信仰,實現強國夢、復興夢的實踐起點。
(二)踐行以「廉潔、勤政」為核心要素的職業道德
對於黨員幹部而言,職業道德就是廉潔用權的「為官之德」。對於黨員領導幹部而言,其職業道德的核心要求就是要廉潔奉公、勤政為民。廉潔奉公是現代行政倫理的首要之義。黨員幹部要懂得正確運用權力,掌權為公,執政為民,就能使權力造福人民。如果濫用權力,掌權為己,以權謀私,就會使權力禍及人民。因此,領導幹部一定要深入理解鄧小平同志關於「領導就是服務」這一重要命題的深刻倫理含義,從而真正懂得「官德」的根本點在於擺正主僕關係。所謂勤政為民,強調的是黨員領導幹部在職業生涯中要突出忠於職守、務實擔當的職業品德。勤政是黨員幹部職業道德大廈的基石,要求幹部必須有熱愛本職崗位、忠於職守的敬業意識;在工作中保有高度的職業責任感、高度負責、忘我工作的責任意識;不尚空談、直面現實的務實精神;不怕困難、勇於挑戰、敢於付出的擔當精神。在當代中國,共產黨人要更加崇尚勤政、務實的職業風格,關鍵要多一些「真功實招」,少一些「花拳繡腿」。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為政之道,貴在實幹。
(三)踐行以「守法、公正」為核心要素的社會公德
廉潔從政和廉潔用權離不開黨員幹部的社會公德。黨員同志特別是領導幹部要切實遵守社會公德,這不僅是社會公共秩序維護的需要,也是基於黨員領導幹部的特殊形象的需要。當前,黨員幹部的社會公德核心要素就是遵紀守法、維護公正,這也是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社會公德的集中體現。在公共生活中,黨員幹部要擺正自己的形象,平易近人,遵守社會基本秩序規範,不擾民害民,關愛他人,維護形象和聲譽,尊老攜幼、扶危濟困,保護環境。不能見義不為、缺乏愛心,不能鄙視平民百姓,不體恤民眾疾苦,甚至思維簡單,作風粗暴,要多一些人道主義的精神,多一些領導幹部的溫情。更不能發生不遵守社會公共秩序等惡劣行為。越是身居高位的領導幹部,更要注意維護自身良好形象,不能高高在上,官本位意識、官僚意識、等級意識惡性膨脹,要強化公民權利意識、平等意識、法律意識、責任意識。在當前,領導幹部更應具有維護公平正義的公共道德精神。
(四)踐行以「齊家、和諧」為核心要素的家庭美德
家庭是領導幹部的立身之本,家庭環境連著從政環境,「家德」折射「官德」。中國自古主張「修身、齊家」為基礎,然後拓展至「治國、平天下」,就是強調了家庭美德的重要性。對於黨員幹部而言,家庭道德作為「八小時外」的私下表現,也是官德的真實展現。在紀律和法律的約束下,一個無德之人可能會在工作崗位上取得出色的成績,但在「八小時外」的家庭、作風問題上,往往因為不檢點,其本質會暴露無遺。習近平同志曾指出,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這就要求黨員幹部不僅在八小時內認真負責地工作,還拓展至八小時外的家庭、作風等生活細節表現,不僅「守土有責」,還要「守家有責」,要自覺樹立良好家風。家庭美德的核心特徵在於「齊家」、「和諧」。一方面要黨員幹部認真處理各種各樣的家庭倫理角色關係,和諧為本,「家和萬事興」;另一方面,黨員幹部更要注重教育引導好家庭成員的權力觀、政績觀、金錢觀、處世觀等,以優良的家規庭訓影響家人,特別是要教育好子女。
(五)踐行以「修身、主敬」為核心要素的個人品德
黨員幹部的個人品德,屬於私德的範疇,但是在整個官德體系中,卻起著基礎性,甚至決定性的作用。古人常說,個人無私德便「無以立」,無公德則「不能群」,正是強調了私德和公德的重要性。個人品德的主要特徵就是「修身」和「主敬」。踐行「三嚴三實」,首要之點就是「嚴於修身」,追求的正是一種私德的崇高、做人的格調、生命的境界。嚴於修身根本在於主敬。主敬是一種敬重、敬畏、敬仰。領導幹部要乾乾淨淨辦事,本本分分做人,不僅要樹立信仰意識、公僕意識,還要樹立自省意識、敬畏意識。黨員幹部的敬畏意識就是「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就是「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嚴於修身,必然要求嚴於用權,嚴於律己,樹立正確的權力觀、金錢觀、交往觀等。在當前,黨員領導幹部要堅持「正人必先正己」,用嚴格的尺子衡量自己,用很高的標準要求自己,表裡如一,知行合一,用權講官德,交往有原則,常修為政之德,常懷律己之心。
(作者系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博士後流動站研究人員,杭州市委黨校教授,哲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