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4月10日訊 一部電影《巨額來電》,生動地反映了公安機關偵破一起特大詐騙案的驚險故事。其實,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接到一些「可疑」電話,一不小心,可能就著了犯罪分子的道。近日,東海警方公布了幾起較為典型的詐騙案件,通過他們的故事告訴大家如何防範幾種電信詐騙。
網購中獎彩票被騙巨額資金
3月26日,市民王女士收到一條簡訊:如果購買澳門彩票,只需支付一定的費用,就可以提前獲取彩票中獎號碼。王女士平時喜歡購買彩票,經不起誘惑,先後通過微信轉帳1萬多元給對方。之後卻聯繫不上對方,才知道自己受騙了。
據辦案民警介紹,隨著網絡技術日漸成熟,詐騙手段也不斷翻新,網絡彩票詐騙尤其讓人眼花繚亂、防不勝防。警方在此提醒廣大市民,一定要提高警惕,增強自我防範意識。任何以「事前提供中獎彩票號碼」的信息均為詐騙信息,收到後要立即刪除;當看到類似預測中獎號碼的字樣時,一定要擦亮眼睛,看好錢包,不要被所謂的「中大獎」迷惑。
以辦理免息貸款為由騙取高額手續費
「您如有貸款需要,我們可以為您免息貸款,手續很簡單。」近日,家住東海縣牛山街道的張先生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自稱是貸款公司經理,能辦理免息貸款。手頭正缺錢的張先生很快答應對方辦理業務。「貸款經理」登記了張先生的個人信息,並以辦理貸款需要交納保險費、激活帳號為由,讓其通過轉帳支付13400元。事後,張先生發現自己被騙。
辦案民警表示,遇到此類情況,市民在無法確定對方身份時,一定不要輕易洩露帳戶信息,特別是簡訊驗證碼。「如果把驗證碼告訴對方,等於給了騙子進出銀行卡帳戶的『鑰匙』。除了辦理貸款詐騙,騙子還會以提高信用卡額度、代辦信用卡等為由進行詐騙。」騙子先利用改號軟體,冒充銀行客服熱線發送簡訊,讓市民降低防範意識,然後由所謂的「銀行客服經理」用「QQ遠程協作」功能,關掉受害人電腦中的防病毒軟體,並植入木馬軟體,當受害人登錄網銀帳號時,木馬軟體會將個人信息包括銀行卡帳號、密碼等全部盜取,網銀內的資金也就不安全了。
冒充公檢法恐嚇誘騙群眾轉移資金
2017年12月底,家住東海縣的李先生突然接到一名自稱是「湖北省公安廳陳警官」的男子打來的電話,對方說李先生涉嫌洗錢犯罪並非法獲利,警方已介入調查,要求李先生老實交代。剛掛電話,一位自稱是「湖北省人民檢察院趙檢察官」來電,要求李先生配合檢察機關調查。
兩個「公職人員」的電話,嚇得李先生亂了陣腳,他驚恐地辯解:「我最近沒離開過家,也不認識洗錢的人」。「趙檢察官」聲色俱厲,恐嚇李先生所涉案情重大,影響惡劣,想要證明自己的清白,必須將個人存款轉移到他們提供的一個「安全帳戶」上,查驗資金來源後就退回去。李先生便將巨額資金轉入對方指定帳戶,隨後發現被騙。
「公檢法機關不會使用電話對涉嫌犯罪等問題進行調查處理,公檢法機關之間也不會相互轉接電話;公檢法等部門不存在所謂的『安全帳戶』。」民警稱,犯罪分子利用特殊計算機軟體,能模擬各類電話號碼,凡通過電話、簡訊要求對自己的存款進行銀行轉帳的,或聲稱進行資金審查的,請立即掛斷電話並報警。
警方提醒市民,遇到疑似電信詐騙,記住「三不一多」———陌生連結不點擊,陌生來電不輕信,個人信息不透露,轉帳匯款多核實,謹防上當受騙。(王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