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從一碗麵開始品讀的江南小城(組圖)

2020-08-10 中國網

【點睛】這是一座被時光精雕細刻的小城,千年相傳的文脈在這裡烙印出內涵的底氣,青青的虞山、泱泱的尚湖、拙樸的菜餚、出世的清茶……

(作者特供中國網旅遊,版權所有,請勿擅自轉載)

這是一座需要慢慢品讀的小城,城中有山,山下有湖,湖山相映勾畫出的江南韻致,讓世代居住在這裡的人們與自然相和;這是一座被時光精雕細刻的小城,千年相傳的文脈在這裡烙印出內涵的底氣,青青的虞山、泱泱的尚湖、拙樸的菜餚、出世的清茶……這便是常熟。

踏上虞山生態步道,我的常熟之旅便正式開始了。「一城山水,自在生活」,常熟虞山文化旅遊度假區擎根吳地風雅,相守閒情逸緻,春看尚湖牡丹、夏摘寶巖楊梅、秋賞虞山紅楓、冬聽古剎鐘聲是這裡的「四季歌」。此時正當春末夏初,綠樹成蔭,滿目青翠,路口街邊不時可見方便遊客的景點分布圖、指示牌,這讓我這個初來乍到的外地人在這個已有些悶熱的季節裡心中有了一絲清涼的感覺。

虞山因吳文化始祖虞仲長眠於此而得名,「七溪流水皆通海,十裡青山半入城」,這入城的青山便是虞山。虞山狀如蝸牛,東伸入城的古城牆騰山而築,登城遠眺,青山綠水、古城巷陌盡收眼底。

尚湖與虞山相依,所謂「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尚湖便是因姜尚在此隱居垂釣而得名。尚湖山光水色相映,溫婉宜人,渲染出一派迷人的江南韻味。湖中有著「水上森林」之稱的數百畝池杉林則是萬千鷺鳥棲息的樂園。

尚湖之濱的高爾夫球場依山傍水,容山川與湖泊為一體,球道間綠樹成蔭、錯落有致,樹裡草間兔蹦鳥歡,揮桿間湖光山色盡收眼底。

常熟古稱琴川,古城融山、水、城為一體,詩曰:「七水流香穿郭過,半山飛綠進城來」,城內古河貫穿南北,小橋流水舉步可見,商鋪民居枕河而築,雅園深巷引人入勝。琴川河水清澈幽靜,河畔民居白牆黑瓦,間或長廊涼亭,好一幅江南水鄉風情畫卷。

人說蘇州園林甲天下,文化底蘊深厚的常熟古城秉承蘇州園林的雅韻,曾園、趙園、燕園等古典園林星羅棋布於城市山水之間,堪稱古代建築的傑作。曾園原名虛廓園,俗稱曾家花園,晚清著名小說家、法文翻譯家、《孽海花》作者曾樸的故居。清光緒年間,曾樸之父於明代萬曆年間「小輞川」園林部分遺址上營為家園,距今一百二十多年。曾園依山傍水,環境澄澈明朗,向有「半城半野,半山半水」之美譽。

趙園與曾園毗鄰,亦為「小輞川」園林部分遺址,原系私家園林,清同治、光緒年間,常州人趙烈文得此園後大興土木造園,稱「趙園」、「趙吾園」、「趙壺園」。民國時期,趙園被常州人盛宣懷購得,作為常州天寧寺的下院,取名「寧靜蓮社」。趙園以水景取勝,景點皆環池而構,參差錯落,布局得宜,實為典型的蘇式園林建築。如今為了便於遊人參觀,將一牆之隔的曾園和趙園打通,合併為曾趙園。

這是一座雅致的園林,燕園,又稱「蔣園」,清乾隆臺灣知府蔣元樞所建。園子不是很大,裡面建築可是精巧秀雅,花木扶疏,步移景異,典型的江南園林特色。院內景致以「燕谷」為最,這是個以虞山黃石疊成的假山,據說出自清代疊山名師戈裕良之手,為戈氏傳世僅存的兩座堆石佳作之一。

虞山城牆下依山而建的虞山公園東入口處的倚晴園是一座結構精緻、小巧優美的微型園林。倚晴園由上海同濟大學建築學司馬銓教授設計,青牆黛瓦圍以倚晴樓、晚翠亭、歸飛亭、假山、古樹等景致。坐於亭臺樓閣處邀三兩好友飲茶清心,雅致之極。或到公園裡古樹名木參天的百年古建挹秀園環翠小築的兩岸書院去瞧一瞧,這裡還珍藏有元、明兩代珍石呢。

七溪流水皆通海,十裡青山半入城;禪房通曲徑,方塔落日圓。常熟,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蘊深厚,文化名人輩出……

常熟古稱「琴川」,因古城內有七條自南向北平行排列的河道,仿佛古琴的七根琴弦,更有明代人嚴天池創立的虞山琴派,所以到常熟一定要來聽一曲古琴。古琴藝術(虞山琴派)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朱晞繼承了虞山派「清微淡遠、博大和平」傳統,其琴曲風格自然天成,既有魏晉風度,又有宋詞意境,其瀟灑情真,變化多端的演奏,把虞山琴風演繹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享譽當今琴壇。

赭石是一種天然礦物顏料,是中國畫中的主要顏料之一。虞山之赭石,質地細膩、色澤豐富,是傳統國畫的理想顏料。歷代畫家均視虞山赭石為顏料珍品,取赭石制硯,代不乏人,如元代畫家黃公望生於常熟,長於常熟,對虞山赭石有深入的研究,虞山赭石亦成就了黃公望輝煌的人生。「清六家」、吳昌碩等大家均對虞山赭石硯珍愛有加。

常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宗洪興,秉承家傳,製作的虞山赭石硯,融顏料與工藝品為一身,深受畫家的喜愛。

常熟花邊又稱常熟雕繡,有7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著名的手工雕繡抽紗製品之一。常熟花邊以棉、麻、化纖等織物為原料,運用繡花針,有60多種針法,運用雕繡、貼布繡、抽紗繡、影針繡、鑲嵌繡等工藝技法。常熟花邊曾是外貿明星產品,精工細巧,色彩絢麗,素雅大方,花色繁多,既是生活用品,又是藝術裝飾品。在燕園遇到並目睹了常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謝燕月老師展示花邊技藝,實是有幸。

旗袍,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也唯有旗袍能詮釋出東方女性的優雅和風情萬種。位於尚湖景區水街的常熟鳳禧文化藝術中心以旗袍為起點,集「文化尋根、創意索源、參與體驗」為一體,以身心互動和深度體旅為主要創意,沿著地方傳統文化旗袍製作的脈絡,衍生出了茶藝、香道、插畫等相關旅遊業態和文化產品。在鳳禧文化藝術中心,於博物館了解一下旗袍文化,或是乾脆來一次手作體驗,再泡上一杯清茶與好友暢談,江南的慢時光就這樣悄然流逝。

擇一城安居,共一人白首;覓一山終老,開一店荒度。在常熟,七溪流水算是一家小資店,主要經營咖啡、茶、甜品,還會提供一些圖書等。正所謂一城山水,自在生活!常熟人喜歡休閒,喜歡到湖邊、到山上放鬆,於是七溪流水和虞山相結合,打造出一個放鬆心靈的處所。

七溪流水西城樓閣店,即大石山房, 位於虞山西城樓閣景區之半山腰,亭臺樓閣,綠樹環抱,景色秀麗。尋著琴聲而至,品一杯茶,讀半卷書,確是偷得浮生半日閒。老闆娘侍碧嵐說,她希望「開一家溫暖的店,溫暖這一座山」,她做到了。

常熟是個慢生活的城市,泡泡茶樓,逛逛老城,探尋一下當地人的生活,悠哉。在深藏於小巷之中的老房子喝茶的感覺在大城市裡是比較難尋的,隱於虞山腳下菱塘堰的「南蘇院文創空間」就是這樣一個所在。古樸的院落裡小橋流水花草茂盛,這裡不僅是喝茶的好地方,還經常組織開展各類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沙龍雅集,茶會分享,為各行業提供會務、文創、空間規劃設計、影像文化拍攝等文化創意服務,打造屬於常熟的文創品牌和人文會客廳。這裡還有一隻好客的貓,當客人離開時會依依不捨送客至門外。

走過千山和萬水,心安即是歸處,這裡離家不遠,這裡足可靜心沉澱,在南蘇院總有一杯茶為你而留。

其實,常熟的一天是從一碗蕈油麵開始的。蕈,真菌的一類,《吳菌譜》中說「出於樹者為蕈,生於地者為菌。」蕈油來自虞山上的野生菌,只有在常熟本地才吃得到。「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蕈油麵始自興福寺廚房,上世紀八十年代從興福寺廚間傳到寺外,所以要吃最正宗的蕈油麵就要去從寺裡走出來的那家叫「望嶽樓」的老麵館。清晨的望嶽樓林間熙熙攘攘,找個空位坐下稍等片刻,面來了,混合著野蕈獨特的香氣撲面而來,配上肉排魚排和香椿、筍尖等小菜,一大碗面就這麼一掃而光,再喝上一杯綠茶,安逸!

地處魚米之鄉的常熟食材豐富,飲食講究時令、營養,各種菜餚點心,從選材到加工乃至裝盤都別具匠心,飲食文化精彩紛呈。比如那家叫做「9019玖靈藝玖」的餐廳,除了常熟本地菜,還有很多創意菜餚,如花雕醉膏蟹、盱眙小龍蝦、清蒸老虎斑、手抓茶香黑豬排、生態蝦餅拼荔枝蝦球;而位於尚湖拂水堤的「望虞臺」,坐擁湖光山色美景,在青山綠水間賞旖旎風光,品特色湖鮮佳餚,如芋頭扣肉、燻魚、糖醋小排、龍蝦雞頭米,安逸的不得了。除了這些特色餐廳,常熟的農家樂多依山傍水,風景秀麗,比如那家通過茶園和竹林中的健康步道來到的「清風小院」,在這兒可以吃到桂花鴨血糯、香酥小魚、野山筍面、紅燒花鴨等美味,餐後再來一份正當時的枇杷,幸福!

漫遊於虞山尚湖,徜徉於自然,留宿於山野或市井的驛站、民宿,更能體驗到江南古城的溫柔……比如坐落於虞山腳下,以吳文化為背景、以虞山文化為主題,頗具中國東風文化氣質的精品酒店「閱山軒」,酒店裡還有一方小小的蘇式園林,凸顯出江南古典園林的秀美;而設備完善的生態型度假村「寶武尚湖村」則坐落於尚湖之畔,植被茂密,優美高雅,文體設施齊全,是家庭休閒、朋友聚會等小型活動的絕佳場所;若喜歡民宿,那城市中心一條小巷裡由老建築改造的那家名為「日斜林西」的精品民宿,既有家居的味道,還能充分體驗常熟本地人文生活狀態,坐在樓上的露天平臺伴著花香吃茶飲酒,愜意無比。

常熟就像是一本厚厚的書,需要慢慢品讀,短暫的走馬觀花實難體味到其神韻,且不同的人亦會有不同的解讀,若有緣,定會再來細品。

(張春華)

相關焦點

  • 一城山水,自在生活|常熟,從一碗麵開始品讀的江南小城
    這是一座需要慢慢品讀的小城,城中有山,山下有湖,湖山相映勾畫出的江南韻致,讓世代居住在這裡的人們與自然相和;這是一座被時光精雕細刻的小城,千年相傳的文脈在這裡烙印出內涵的底氣,青青的虞山、泱泱的尚湖、拙樸的菜餚、出世的清茶……這便是常熟。
  • 常熟| 這座小城滿足了對江南所有的想像,美的不像話
    有些小城值得經常去,常熟去過了好幾次,遇見過春日裡的虞城(春滿虞城,一抹小城裡的煙火氣息),遇見過秋染的虞山公園(拼盡了這一生,只為深秋裡你的一次回眸),每一次都像一次全新的偶遇,小城裡總是很有多平淡卻不平凡的故事和風景,讓人感動,讓人流連忘返。
  • 江南常熟將「複製」臺灣妖怪村
    新華網南京9月21日電(記者劉巍巍)臺灣溪頭妖怪村受到大陸遊客青睞,不過,今後大陸民眾不用去臺灣亦能領略妖怪村的風採。記者20日從江蘇常熟舉行的中國江南文化節上獲悉,借鑑臺灣經驗的妖怪村旅遊文創項目正式籤約,落戶江南小城常熟。
  • 從一杯茶一碗麵的早晨開始,體驗常熟人的三天
    3、數碼類:包括手機,充電寶,插線板(特別是攝影人,各種亂七八糟的設備比較多),各種充電器,攝影器材),USB數據線,如果攝影師想要當天出片發的話建議可以帶電腦,最好帶輕薄本,不然有些沉。5、化妝品類:乳液、洗面奶、噴霧等大隻的東西建議分裝,噴霧建議放棄,飛機還可以託運,但是火車可能有地方會被查(本地瓜的親身經歷)。女孩子提前準備墨鏡,雨傘,防曬霜(小隻)等。
  • 那一夜,春風吹綠了小城常熟
    一夜,春風襲人,櫻花落盡小城。一襲春色染盡半城山三月末月的常熟進入了初春,很是喜歡這個時節的色彩,尤其是在第一抹春色裡剛剛好。只因為,那裡寫滿江南的韻味。沙家浜轉角處,一磚一瓦訴說著自己的故事。回眸間,一顰一笑綻放著自己的風景。一路走來,長街小巷,歲月悠長,而我在南方的小城裡,留下一段抹不去的記憶。
  • 北方人談江南旅行,常熟不在其列!可老常熟人表示不服,為何?
    ,首先想到的就是從南京南站再往南的無錫和蘇州打榜,而對於江南地帶的一些有些偏遠的水鄉城市譬如說鎮江、張家港以及我每年都要去的常熟,在許多人的心目中算不上江南,這些地方只不過隸屬於江南地帶,卻不夠足以代表江南元素的最江南的畫面。
  • 常吃常熟,一個江南小城能挖出多少寶藏美食?
    在江南,被稱為「魚米之鄉」的地方不少,出鏡《風味人間》的常熟恐怕是最能擔得起這個名頭的城市之一。常熟地處長江邊,境內河港交叉,又有浩渺大湖,水產資源豐富自不用說;而有著「歲歲多收常熟田」之稱的開闊平原,從古至今都是優質大米的產地。▲ 唐宋後,江南水利快速發展,讓常熟很早就成為富庶的魚米之鄉。
  • 今日推薦:常來常熟,常熟二日遊
    常熟市,簡稱虞,因「土壤膏沃,歲無水旱之災」得名「常熟」,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常熟地處江南水鄉,素有「江南福地」之稱。沙家浜風景名勝區保留了過去江南的韻味,河湖相連,水網稠密,河水穿過人家,門前屋後,都是一片溫潤的水鄉風光。晚住常熟。
  • 臺灣妖怪村受大陸遊客青睞 江南常熟將「複製」
    記者20日從江蘇常熟舉行的中國江南文化節上獲悉,借鑑臺灣經驗的妖怪村旅遊文創項目正式籤約,落戶江南小城常熟。  江蘇常熟即將建設的妖怪村位於國家5A級景區「常熟沙家浜·虞山尚湖旅遊區」。項目將利用現有尚湖花街進行改造,開啟以妖怪村為主題的集旅遊、購物、休閒於一體的運營模式。
  • 常熟這座城,不簡單
    :蠟梅市樹:紅楓人口:151.26萬(2016年常住人口)語言:常熟話、普通話佔地:1264平方千米據1988年發掘的常熟境內最早原始文化遺址錢底巷新石器文化遺址證實,早在5000多年前南北朝時期,南齊永泰元年(498年),海虞縣北境設海陽縣,隸於晉陵郡。唐代武德七年(624年),常熟縣治移至海虞城即現之虞山鎮,隸於吳郡。宋代,常熟屬兩浙路平江府。常熟境內設9鄉,鄉下設都、裡、村。清雍正四年(1726年),劃常熟縣東境置昭文縣,兩縣治同城。重溫歷史,重走常熟,三千多年的歷史就在那裡!仲雍,言子,巫鹹的傳奇至今被傳頌,他們是常熟的一種象徵,是常熟人的靈魂所在!
  • 花樣常熟,別樣江南.
    (咋們還是個孩子,總要給大人們留點面子)【旅行小貼士】:【地址】:蘇州市常熟市環湖南路西端(尚湖主入口)【門票】:旺季(3月-5月,9月-11月)成人票80元,淡季(6月-8月,12月-次年2月)成人票60元。
  • 失意之旅遊常熟 — 一說堂隨思錄(216)
    所購「2020懶虎門票」裡有常熟尚湖門票一張,4月份可用。人間四月,春滿乾坤花滿園,尚湖每年舉辦的牡丹花會,據說為江南規模之最。  出站前,自然先購買回程票(在上海站不能買),免得當日有去無回。買好末班車,下午四點多,算算有六個多小時能玩,正可心呢,卻諸事不順,接踵而來,規劃打亂,鎩羽而歸。  在家臨行前,翻自助遊書,有條建議是先遊虞山,再去尚湖。指點迷津,翔實內容,不妨一試。
  • 坐高鐵去旅遊,第二站常熟
    滬蘇通鐵路開通之後,從上海虹橋火車站出發,1小時不到即可抵達常熟咯!常熟古城歷史悠久,人文古蹟豐富、園林薈萃得厚,素有「魚米之鄉」、「江南福地」的美稱,一直吸引著眾多上海及其周邊遊客。七月的常熟,展露出更加醉人的風情。
  • 常熟推出4條高鐵遊攻略
    常熟依山傍水,有著極其豐富的旅遊資源,這座小城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始終給人以清新脫俗的感覺。高鐵開通以後,為更好滿足不同遊客的出行需求,常熟專門推出了4條高鐵遊攻略。高鐵遊攻略一:「水鄉常熟經典之旅」早上,到新古裡知旅文化街區,品讀書香故裡,體驗白茆山歌非遺魅力。午後,在沙家浜體驗蘆葦溼地,感受紅色經典。伴隨著夏日晚風,徜徉在尚湖風景區,感受一城山水,自在生活,這是專屬於常熟的悠然與愜意。
  • 如果你來江南古城常熟,我會帶你去這裡……
    我的家鄉江南古城江蘇常熟,也被入選「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候選縣級城市。每一次從外地回到常熟,都覺得這座小城真的很適合生活,也常常為出生在這裡感到驕傲。常熟,簡稱虞,因「土壤膏沃,歲無水旱之災」得名「常熟」。不過我更喜歡它的另一個名字:琴川。
  • 如果你來江南古城常熟,我會帶你去這裡
    我的家鄉江南古城常熟,也被入選「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候選縣級城市。每一次從外地回到常熟,都覺得這座小城真的很適合生活,也常常為出生在這裡感到驕傲。這是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地處江南水鄉,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譽,是吳文化發祥地之一。早在五千多年前,就有人類在常熟這方沃土聚居生息。
  • 品蟹遊引發深圳老饕江南「度周末」
    金秋十月,往往是一年中品蟹的高潮,除了深圳各酒樓、蟹行紛紛推出大閘蟹,到江南各地的短線品蟹遊,竟然也成為今年深圳秋季一股出遊風潮。記者從本地幾家旅行社及旅遊網站了解到,不少散客通過預訂團險或半自由行等方式,利用周末+1(或+2)天的時間,前往江南部分城市「度周末」,而其中最重要的核心賣點,當然是品嘗地道的太湖或者陽澄湖大閘蟹。
  • 蘇州人每天的生活是從一碗麵開始的……
    有人說,蘇州人每天的生活是從一碗麵開始的,這話說出了蘇州人美食生活的基源。蘇州面業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類餅饅店以供應大餅、油條、饅頭等早點為主,自成一業;一類為面餛店,以花色麵條、餛飩為主;再有一類為茶食糕餅店,小食為主。這三類麵食店中著名者不亞於蘇幫名菜館,有其深厚地域文化,又與百姓生活密切關聯,品其風味不失為一種文化享受。
  • 兩天四十八小時,在天下常熟會遇見怎樣的風景
    江南獨有的水鄉之韻,此時此刻,一切剛剛好。春來茶館(第一代茶館)位於蘆葦迷宮中,近代典型的江南水鄉茶樓建築,廊簷下「春來茶館」四字系新四軍老首長夏光所提。虞山蕈油麵是江蘇常熟傳統的特色面點,有「素中之王」之稱。蕈(xùn)是一種野生菌,而松樹蕈則是常熟虞山的一種特產。清晨步行至興福寺的望嶽樓老麵館,一杯虞山綠茶,一碗虞山野蕈面,配上幾種澆頭......常熟的慢生活,如此恬靜優雅。
  • 走江南水鄉,玩古城常熟
    說起常熟,人們首先想到熟悉的口號「常來常熟」。常熟位於江南水鄉,古城因其「肥沃的土壤,無水旱」而得名。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常熟以其悠久的文化歷史、優美的山川景觀和豐富的資源而聞名。一千年的歷史常熟被稱為「人文昌盛之邦,文物著於江南」,擁有文明史而城建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