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大無腦」的翻車魚,卻是海洋醫生

2020-12-16 可為漁業

文章轉載自:水生動物健康評估,作者:陳俊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文(好文共分享)

翻車魚學名叫Mola mola,屬翻車魨科。體型很大,高且側扁,眼小,位於身體的上側位,眼間隔會突起來;尾部很短,沒有尾柄;鼻孔每側兩個,但是很小,位於眼的正前方;口也小,在身體的前位;各鰓蓋骨均埋於皮下,鰓孔比較小,位於胸鰭基底前方;體和鰭均粗糙,具有刺狀或粒狀突起;無側線;體背側面灰褐色,腹面銀灰色,各鰭灰褐色。

翻車魚為大型大洋性魚類,棲息於熱帶和亞熱帶海洋,也見於溫帶或寒帶海洋。單獨或成對遊泳,有時十餘尾成群,小個體魚較活潑,常躍出水面,大個體魚行動遲緩,常側臥於水面,或背鰭露出水面,也能潛入百餘米深水中。攝食海藻、軟體動物、水母、浮遊甲殼類及小魚等。

翻車魚懷卵量極多,是吉尼斯記錄的締造者,可達3億粒,是魚類中懷卵數最多者。雖說翻車魚產卵數量高,可是幼體存活率極低,只有千萬分之一。一場暴風雨或是一次天敵的襲擊,就會讓幼體死傷殆盡。翻車魚有著奇妙的繁育方式。雄魚會先在沙地上挖一個坑,然後雌魚便將自己的卵子排入其中,緊接著雄魚立刻來到坑上,將自己的精子排下,並且開始照顧受精卵。

翻車魚從誕生之日起,就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危險。當它們還是仔魚時,由於太弱小,它們無法禦敵;而當它們好不容易長大後,卻因為遊泳能力的缺陷,常被其他的動物欺負。成年的翻車魚雖然有著異常碩大的體型但實際上卻是個「身大無腦」的傢伙。翻車魚到底有多無腦呢?一般來說,逃生是地球上生物的本能,在遭遇危險時,所有動物的第一本能都是逃走,但是翻車魚卻是個例外。它很多的死亡案例都很奇特,例如,因為過度緊張而死亡、被太陽活活曬死等等。更離譜的是,有些翻車魚被天敵追著啃了一路都還沒反應過來自己的死期將至,依然悠然自得的在海洋裡面遨遊。這是因為翻車魚的皮和其他動物比起來非常的厚實,其中並沒有神經末梢分布,所以在被啃食的時候根本感覺不到疼痛,厚厚的魚肉被白白吃掉。

翻車魚還有一個正經的身份就是海洋醫生。有研究證明,翻車魚會分泌一種物質,這種物質有助於治療其他魚類的傷病。可是翻車魚的皮膚上卻長滿了寄生生物,多達50多種,甚至寄生物的身上還有寄生物。當它浮在海面曬太陽時,一些鳥類就會站在它的身上,替它啄食掉這些寄生物。

參考文獻:

【1】翻車魨.臺灣魚類資料庫

【2】Mola mola.動物世界

【3】周彤萱.造型最奇葩的翻車魚[J].課外生活,2019,(第C3期):86-89

△內容來源:水生動物健康評估,作者:陳俊羲,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文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專業水產知識,去關注可為漁業百家號!

歡迎留言評論,相互交流

相關焦點

  • 翻車魚的死法太殘忍了,它為什麼叫翻車魚
    翻車魚的發現,似乎被很多人喜愛,但是,關於翻車魚的死法,網友們真是想法很獨特,在他們看來,翻車魚的死法都是萌萌噠的,但是其實一點事實依據都沒有,而且據觀察,所謂的翻車魚死法太殘忍了都是人們臆想出來的,其實並不會那樣死亡。麼叫翻車魚?翻車魚的名字由來
  • 翻車魚的死法太殘忍了 翻車魚在拉丁文中譯為「磨盤」
    翻車魚的發現,似乎被很多人喜愛,但是,關於翻車魚的死法,網友們真是想法很獨特,在他們看來,翻車魚的死法都是萌萌噠的,但是其實一點事實依據都沒有,而且據觀察,所謂的翻車魚死法太殘忍了都是人們臆想出來的,其實並不會那樣死亡。麼叫翻車魚?翻車魚的名字由來
  • 翻車魚,為何會被稱為「海洋中最智障的一種生物」?
    然而在這種環境下,有一種魚居然連遊泳都顯得十分生疏,它就是翻車魚,被稱為「海洋中最智障的一種生物」。文/樹莓遊泳「健將」翻車魚生為一條魚,連遊泳都不會,說起來實在是太過可悲。實際上翻車魚不是不會遊泳,只是因為他的體積太過龐大(目前記錄的最大翻車魚體重約2300公斤),頭過高側面卻又扁平,腮孔很小。
  • 翻車魚為什麼叫翻車魚
    翻車魚簡介 翻車魚(學名:Mola mola),又稱翻車魨、曼波魚、頭魚,是硬骨魚綱
  • 巨型醜萌翻車魚 翻車魚能吃嗎
    據《每日郵報》報導,葡萄牙海岸附近發現了高達5米的巨型翻車魚,潛水員只有它的魚鰭那麼大。  翻車魚屬硬骨魚綱,分布棲息於熱帶、亞熱帶海洋,也見於溫帶或寒帶海洋,中國沿海均產。翻車魚為大型大洋性魚類,是河豚科的巨型親戚,是所有多骨魚中最重的魚種,最大體長可達3~5.5 米,重達1.4~3.5噸。  翻車魚單獨或成對遊泳,有時十餘尾成群,小個體魚較活潑,常躍出水面,大個體魚行動遲緩,常側臥於水面,或背鰭露出水面,也能潛入百餘米深水中。  英美地區稱翻車魚為海洋太陽魚、西班牙稱月魚。翻車魚的學名叫做mola mola,意思是「磨子」。
  • 海洋中的智障生物翻車魚,被海獅吃掉一半也不知反抗,為何不滅絕
    翻車魚翻車魚的學名叫做翻車魨。它的體型非常巨大,最大的體長可達3米到5.5米,體重有1400公斤到3500公斤。一頭牛的重量也就是500公斤左右。長得最大的翻車魚可有7頭牛那麼重。這種魚的個頭真的是不小啊。別看這種魚長得很大但是行動遲緩,遊泳速度一秒鐘半米左右。因此它經常被海洋中其它動物的欺負,被稱為海洋中最智障的生物。海獅遇到翻車魚時就會攻擊它們,在它們身上狠狠地咬上一口。
  • 翻車魚被當大餅啃也不逃跑,為什麼還沒滅絕?
    儘管翻車魚生活技能堪憂,但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的名單來看,翻車魚屬於易危。明明很沒用,翻車魚為什麼至今沒有滅絕,反而處於易危狀態?翻車魚是不需要花心思就能捕捉到的魚,漁民們只要再海面上靜靜等它自己浮上來,就可以了,值得慶幸的是,翻車魚雖然可食用,但是味道並不好,人類捕食自然就少了。2、皮厚:不怕痛在網路上經常能看到翻車魚身體被啃了,依然在海洋裡遊蕩的畫面。
  • 被海獅吃了也不跑路的翻車魚,為什麼還沒滅絕?
    所以,翻車魚經常淪為大型動物的欺負對象,比如:海獅經常捉弄它們,慢慢地撕咬它們。不過翻車魚作為遊泳速度慢,又體型巨大的魚類,如果沒有兩把刷子,很容易在弱肉強食的海洋中被屠殺殆盡,之所以至今沒有滅絕,是因為它們的皮膚實在是太厚了。
  • 海釣偶遇噸級翻車魚,此魚被多國人民聯合稱為「海洋浪漫老司機」
    海釣偶遇噸級翻車魚,此魚被多國人民聯合稱為「海洋浪漫老司機」在浩瀚無邊的大海中,生存著數以萬計的生命體,其中不乏那些兇猛可怕的大型魚種,和帶有魔幻色彩的神秘生物,當然還有很多想像不到的奇葩魚類,今天我們就聊一聊海洋中最大的奇特魚種,身長几米的它被多國人民稱為是「海洋浪漫老司機」
  • 一次產卵3億枚,體重翻6000萬倍,翻車魚為何慘變海洋移動肉倉?
    【徐德文科學頻道 || 最有趣科學專欄 || 海洋全民糧倉翻車魚】不管從哪方面來看,莫拉莫拉魚(Mola mola)都是海洋中當仁不讓的奇葩物種。地球上一次產卵最多的脊椎動物翻車魚的第二個極端特徵是產卵多,一次可產3億枚,是已知脊椎動物中產卵最多的。你可能會驚嘆,天吶,一次就產3億枚卵,海洋裡那不全是翻車魚了?嗯,雖然翻車魚媽媽可稱為英雄媽媽,但它產了後就全然不管,當然也沒法管,因為它們的卵是在水中受精的,孵出來能夠成活的只有百萬分之一。
  • 翻車魚真的「翻車」了,長得蠢人人欺負,只能多繁殖保證不被淘汰
    有一種海洋動物,一直是人們爭論的目標,大家爭論的焦點也很奇怪,不是議論它有多麼英勇神武,反而一直在爭論:如此荒謬的生物應不應該生活在地球上?為什麼會這麼認為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地球上最無助的翻車魚吧!翻車魚是金氏世界紀錄中最重、最多產的多骨魚,最大的重達3噸,體長可達5米,在一家水族館曾飼養過一隻翻車魚,在14個月的時間裡體重增加了360千克,導致偌大的水族箱都無法容納它,最後不得不用直升機空運出去,放回海洋。
  • 翻車魚為什麼叫翻車魚?
    翻車魚得名的原因,是由於漁民常常看見它翻躺在水面如在作日光浴,而用「翻車」的名字來形容它。翻車魚是翻車魨科、翻車魨屬大型大洋性魚類。體高而側扁,呈卵圓形,無尾柄。頭高而側扁。眼睛小,上側位,眼間隔突起。吻圓鈍。
  • 被誤解的翻車魚大智若愚的一生
    翻車魚給人留下的印象貌似定格在半截身子,呆呆傻傻和容易去世之間,能搜到的也不外乎是翻車魚奇葩的行為與死亡理由。但實際上有很多行為的解釋是被人們誤解加工過的,接下來就來重新認識下這一種外表呆萌的海洋動物吧。
  • 醜萌的巨型海怪 多半都是翻車魚
    根據海洋科學普查,目前人類已知的海洋魚類已有15000多種,這麼多的海洋魚類,絕大多數你都沒見識過。來,看看這種蠢萌蠢萌的海洋大魚——翻車魚,是不是沒見過?其實,翻車魚經常出現在新聞中,要是你看到「某地又撈出了巨型海怪,漁民表示從未見過」的字眼,很可能就是翻車魚啦。
  • 翻車魚,世界上產卵最多的魚類
    翻車魚是生活在海洋中的一種珍稀魚類,它的形狀就好似切掉後半部的河豚魚,所以美國人又叫它「頭魚"。翻車魚有陰天沉人水下生活、晴天浮上水面生活的.習性,因此,日本人叫它「浮木'美國人叫它「太陽魚」。英美地區稱海洋太陽魚、西班牙稱月魚。德國人稱它「遊泳的頭」。日本人稱為「曼波魚」,法國人叫它「月光魚」。
  • 半山半島外的翻車魚
    原來還真的是碰到了一條大鯊魚,而根據可以長時間靜靜浮水的習性,我們船長判斷這會是大型的鯨鯊,也就是海洋水族館裡面我們見到的性情溫順、全身漂亮斑點的大鯨鯊。對於意外偶遇的這條大魚,我們船長怎會讓大家錯過近距離觀賞的機會啊?伴隨著大鯊魚背鰭的時隱時現,百璐威9釣艇也在慢慢接近這條水中巨物。可是出乎了船上所有人的意料,待我們船靠近大魚,映入我們眼帘的卻是水中一個圓盤型的巨大黑乎乎身影。
  • 新款獨立物種---「騙子」翻車魚,名字也忒。。。
    Mola mola  與Mola mola同屬(mola)但不同種的兩位兄弟是:  拉氏翻車魚  拉丁學名: Mola alexandrini  英文名就很多了, 有: southern sunfish (南方翻車魚), Ramsay's sunfish(拉姆西翻車魚), short sunfish(短翻車魚
  • 不斷「翻車」的苦難生活,慘不忍睹——翻車魚
    根據目擊者的描述和錄像,長白山天池水怪有在水中打轉的習慣,還經常越出水面,這都和翻車魚的特徵極為相似。再者,從地理上分析,長白山天池非常接近於日本海,而日本海海域內又是翻車魚最頻繁的活動區域之一。有科學家認為,在天池的下面有可能有一條通往日本海的隧道,而翻車魚就是從這條通道中進入的天池當中。不過魚如其名,翻車魚的生命旅途也是不斷翻車,令人感慨。
  • 翻車魚為什麼還沒吃滅絕?
    生活在海洋中的翻車魚可能並不為人熟知,但它在被海獅撕咬的時候並不會逃跑的舉動很讓人好奇。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生物呢?被吃的時候真的不會逃跑嗎?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它為什麼還沒被吃光?這一連串的問號在我們真正了解完翻車魚後都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