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臨紅軍翻越過的貓兒山

2020-12-12 廣西新聞網

2019年08月15日 07:09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邊 車 編輯:李香瑩

邊 車

一直想去登上融「泰山之雄,華山之險,黃山之美,峨嵋之秀」海拔2141.5米的越城嶺主峰貓兒山,這是紅軍長徵翻越過的第一座大山。進入天高氣爽的時節,與家人從興安縣城自駕出發,過了山腳下的華江瑤族鄉政府所在地沒多遠,就到達景區停車場,54公裡的路程。終於可以實現登上華南之巔的願望!

買了門票,遊客們統一乘坐景區的中巴觀光車。上山是一條柏油山路,僅容兩輛中巴車交會。山路彎彎,盤旋而上,一邊是陡峭絕壁,一邊是萬丈懸崖;植被茂密,雲霧繚繞,汽車就像一隻小船在飄著白雲的綠海中顛簸航行。

大約開行近50分鐘,汽車停在了貓兒山一座山峰老山界的立碑處。一塊巨石矗立,形如擎天手掌,上刻「老山界」漆紅大字,是長徵途中任紅軍總政治部宣傳部長的陸定一在1987年5月題寫的。另有兩塊高大的石碑並肩而立:一塊是毛主席的詞《十六字令三首》手書,其詞所言「離天三尺三」的山就是貓兒山;一塊是以興安縣委、縣政府名義刻印的《老山界碑記》,記錄一段歷史:1934年12月4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領導人率領中央紅軍,經歷湘江戰役後,進入越城嶺山脈,翻越老山界,西出廣西,轉戰雲貴川。我站在老山界上,俯瞰山巒溝壑,似乎浮現出陸定一《老山界》一文記敘當年紅軍長徵連夜翻越老山界的情形:「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頭頂上一點點排到天空;向下看,簡直是絕壁,火把照著人的臉,就在腳底下。」

上車再往前不遠,是一處高山溼地。這是一片有240公頃的海拔1950米處的高山低洼盆地,盆地內沼澤遍地,匯成八條溝壑,故稱之為八角田溼地。我們順著木棧道走,兩邊是深不可測的大片沼澤。在溼地深處的溝壑上,分別有「灕江源」「潯江源」「資江源」的碑刻,還有一塊《三江之源碑記》的大石碑載明:這裡就是三江的發源地。林木茂密,鳥兒鳴蜩,被稱為植物活化石的南方鐵杉也連綿成片。當地一句民諺曰:「興安高萬丈,水往兩邊淌。」這就是常說的「分水嶺」!出發地點一樣,若方向不一樣,竟有如此大的分野!

從溼地出來,又乘車前行約5公裡,到達貓兒山頂峰下的停車場。這裡有一座科研接待中心的賓館,其後有一個湖泊猶如天池,距華南之巔還有兩公裡。沿水泥路直通山頂一座廣播電視轉播臺,從轉播臺仰望山巔,巨大的石頭活像貓頭,故名貓兒山。如今,貓兒山不但是自治區、國家級的自然保護區,還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加入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網絡。

登上五嶺之一的越城嶺主峰貓兒山頂,舉目四望層巒疊嶂。此刻體會到孟子說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意境,也更體會到毛主席詩詞《七律·長徵》「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的磅礴氣勢。

紅軍長徵翻越過的第一座大山——華南第一峰貓兒山,有著紅軍長徵經過這裡的英勇故事,是一座紅色的山;有著各種珍稀野生動植物,是一座綠色的山;有著高山溼地的三江源頭,是一座滋養桂林母親河黃金水道灕江的山!

相關焦點

  • 2019「冬遊貓兒山 翻越老山界」徒步活動即將舉行
    廣西新聞網南寧11月29日訊(記者 王仕洋)11月29日,記者從2019「冬遊貓兒山 翻越老山界」徒步活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此次徒步活動將於12月7日在桂林市興安縣貓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隆重舉行。
  • 重走紅軍路,千人徒步華南第一高峰貓兒山,場面好壯觀!
    ,發揚紅軍艱苦奮鬥精神,廣西貓兒山原生態旅遊有限公司與八桂網盟合作,舉辦了千人重走紅軍路,翻越貓兒山老山界大型徒步活動。1934年12月中央紅軍在湘江與國民黨軍隊經過慘烈的激戰,損失慘重,退入了山高路險的貓兒山,毛澤東、朱德等領導人開始了翻越老山界的艱難歷程,可以說貓兒山老山界是中國紅軍轉敗為贏的一個新起點。
  • 七天七夜 紅軍翻越大雪山
    6月18日,歷時七天七夜,中央紅軍大部翻越了夾金山。據史料記載,中央紅軍和紅四方面軍會師前後所翻越的大雪山多達19座。2016年9月17日至24日,記者趕赴川西寶興縣,冒著刺骨寒風、克服嚴重的高原反應,翻越夾金山等4座雪山,真切體會到了當年紅軍翻越雪山時的艱險。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楊海濤探訪熊貓故鄉傳頌英雄事跡    9月17日,記者直奔雅安市寶興縣。
  • 廣西最高峰桂林貓兒山與桂平西山的區別感慨
    大概是讀小學的時候就知道廣西的最高峰是貓兒山,桂平的是洪水頂!一直都有個夢想想去登貓兒山,珠穆朗瑪峰是不可能的了,大本營倒是可以去!那還不如現實點,就去貓兒山吧! 九十年代末的時候,我的老妹在桂林讀書,她去了一趟貓兒山露營,我挺羨慕的!
  • 重溫紅色瞬間,銘記長徵精神:紅軍翻越過的幾十座雪山
    從今天開始,我們的「划船重走長徵路」體能大比武要進入第七個賽段、「夾金山段」的賽程了,之所以叫「夾金山賽段」,這是一段翻越重重雪山的艱難歷程——《紅星照耀中國》的作者、美國記者斯諾曾經統計過:紅軍在長徵途中一共翻越了18座山脈,其中5座是終年冰雪覆蓋的雪山。
  • 參觀紅軍翻越夾金山紀念館,正是紅軍翻越雪山的日子,值得紀念
    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這裡有紅軍長徵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夾金山的紀念館和紅軍廣場。廣場在街道的右邊,廣場停車場正在擴建不讓停車。翻開導航地圖,看到280米外有個停車場,急忙開過去一看,是路邊停靠,道路的左邊畫著一排停車位,停滿了車。道路的右邊打著圍裡面不知在修建什麼。在這路邊來回兩趟,總算在離去車的車位上停穩了座駕。
  • 紅軍長徵途中翻越雪山為什麼難?
    三大主力紅軍長徵途中,翻越了夾金山、夢筆山、長板山、打鼓山、拖羅崗、折多山、哈巴雪山等幾十座雪山,很多紅軍戰士犧牲在雪山上。 翻越雪山為什麼難?一是雪山地區惡劣的自然環境,二是紅軍飢餓、身體羸弱和禦寒衣物缺乏等原因。
  • 夾金山:紅軍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翻越夾金山,有三點非常重要。」馬文禮回憶,父親曾告訴過他,翻雪山最好是上午9點之後登山,下午3點之前下山,錯過這個時間,衣服和鞋子容易結冰;因為夾金山海拔高、空氣稀薄,爬山時不能大聲說話和笑,更不能坐下休息;帶上烈酒、辣椒湯和一根木棍,「烈酒可以抵禦寒氣;木棍可以探路,還能為後面的人留下記號。」
  • 貓兒山下,灕江源頭,廣西玩水聖地,桂林版「九寨溝」雷公巖
    這就是貓兒山下,灕江源頭,桂林版「九寨溝」雷公巖。雷公巖是整個大桂林最好的玩水勝地,是戶外活動的絕佳場所,是登山、徒步、溯溪、遊泳、潛水、攝影的好去處。雷公巖在廣西第一高峰貓兒山以南,從雷公巖峽谷可以仰視貓兒山主峰之貓頭雄姿,被稱為貓兒山第一大峽谷。灕江發源於貓兒山,雷公巖峽谷處於灕江源頭處,水質良好。二、雷公巖與老山界沿小路進入峽谷,在這天然氧吧裡,聽著輕風吹過竹林發出的沙沙聲,一定會使人心曠神怡。
  • 華南之巔貓兒山,集泰山之雄,華山之險,卻為何遊客不多?
    廣西第一峰貓兒山,集泰山之雄,華山之險,為什麼遊客很少?貓兒山位於桂林市興安、資源、龍勝三縣交界處,海拔海拔2141.5米,是廣西的最高峰,更是整個華南的最高峰,因山頂峰酷形似蹲伏的貓兒而得名。貓兒山景色秀麗,奇險無比,融「泰山之雄,華山之險,黃山之美,峨嵋之秀」,擁有山門、杜鵑園、鐵杉公園、老山界
  • 探訪華南之巔貓兒山,看星辰雲海,日出日落!
    峰頂為一花崗巖巨石,形似臥貓,故稱貓兒山。貓兒山位於資源縣中峰鄉—興安縣華江瑤族鄉。呈北東—南西走向。 08:30 在廣州南站集合,然後乘坐動車到達桂林北站; 12:30 到達桂林北站,乘車2小時抵達位於桂林市興安縣的【貓兒山】售票處。大家休息一會,換乘景區觀光車上山(包含);沿途經過竹海梯田、廻龍寺、老山界(紅軍長徵翻越的第一座高山)、迎客杉、三江源(灕江、潯江、資江之源頭)、美軍飛機失事紀念碑等,可停車觀賞留影紀念。
  • 六盤山:紅軍長徵翻越的最後一座大山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1935年,紅軍長徵翻越六盤山時,正值仲秋,天高雲淡,毛澤東詩興大發,留下了氣勢磅礴的傳世名作《清平樂·六盤山》,六盤山也因此名揚四海。六盤山紅軍長徵紀念館王鑫介紹,紀念館由「序廳」「紅軍不怕遠徵難」「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捲西風」「不到長城非好漢」5個部分組成,展示了紅軍長徵中的上百件遺物、文物、圖片資料,仿製了毛主席住過的窯洞等,再現了紅軍長徵3次經過六盤山時的鬥爭歷史,以及六盤山兒女在長徵精神鼓舞下建設家園的情景。
  • 解讀長徵(11):紅軍長徵先後翻越了哪些雪山?
    「雪皚皚,野茫茫」,雪山草地,是紅軍長徵中經過的自然環境最為惡劣的地區。「爬雪山,過草地」,是對紅軍長徵艱苦狀況、奮鬥精神最簡潔最生動的描述和概括。 雪山行軍,是紅軍長徵中最艱苦的行軍之一。紅軍翻越的雪山,大都海拔4000米以上,空氣稀薄,人跡罕至,白雪皚皚,山高谷深,氣候變幻無常。
  • 貓兒山雲海+原始森林探秘+山頂酒店看星空,不用請假就能全部玩個遍!
    因峰頂花崗巖巨石形似臥著的巨貓,故名貓兒山。 貓兒山是灕江、潯江、資江的發源地,故被稱為三江之源。 金胸雀鶥 貓兒山老山界是紅軍長徵翻越的第一座高山。翻越老山界貓兒山是紅軍湘江戰役後走向新生的轉折點,被稱為「紅軍再生之地」。
  • 遊記:登頂華南第一峰,興安縣的貓兒山
    又走了一個小時,到了紅軍亭。沿石碑旁的山路上山,紅軍亭,上面有一石碑,上面有陸定一題寫老山界「泰山之雄,華山之險,黃山之幽,峨嵋山之秀」的碑文。,繼續沿公路往上走,轉過幾個陡彎,隱隱約約可以看見前方山脊上有一個豁口,這就是著名的「老山界」。
  • 【0自費0加點】¥299,貓兒山霧凇•超豪華溫泉遊3天,2020貓兒山霧凇節+樂滿地茶花節!登華南第一峰,吃喝玩樂泡溫泉、賞茶花
    貓兒山+樂滿地+陽朔深度遊汽車3天超豪團(全程0自費)華南之巔•貓兒山、南方鐵杉原始森林、灕江源大峽谷、陽朔聚龍潭、遇龍河風光、曼陀羅茶花園、靈湖風雨橋、樂滿地度假村、泡白磺溫泉——獨家定製•全程當地最好五鑽酒店,
  • 貓兒山華南之巔、三江之源、奇峰雲海、紅霞日出
    之所以是叫貓兒山的原因就是,這座山遠遠望去就像一隻睡著了貓,你看著像麼?而每年冬季,貓兒山都會下雪 ,受強冷空氣影響,貓兒山持續降溫,貓兒山會出現霧凇奇觀哦2019年的第一場雪(11月28日)比以往時候來的要早一些~
  • 翻越四川「大雪山」夾金山紅軍山,紅軍不怕遠徵難,踏上歷史之旅
    「翻越大雪山,重走長徵路」學過歷史的朋友一定不會感到陌生。夾金山主以雪山出名,常年可以看到白雲皚皚,像是一片雪山。夾金山主要位置位於四川雅安市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交界處的夾金山,是邛崍山脈南部的高山,是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徵翻越的第一座雪山。
  • [重走長徵路之十五]磽磧——紅軍從這裡開始翻越大雪山
    當年中央紅軍就是從磽磧出發,開始雪山之旅,1935年6月11號,中央紅軍在順利通過寶興縣城後進入磽磧鄉,13號,中央紅軍率領的部隊也到達磽磧,隨後從磽磧出發開始翻越夾金山。夾金山頂海拔是4114米,山頂終年積雪,連鳥都飛不過去,當時中央紅軍多是南方人,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高的大雪山和這麼寒冷的天氣,又加上當時紅軍十分疲勞,衣服單薄,糧食不足,所以翻越夾金山時,紅軍犧牲了不少人。
  • 旅行日記|夾金山(體驗紅軍翻越雪山的艱辛)
    在這四天裡,我們參觀了紅軍廣場,向烈士們敬獻花籃;我們來到了大熊貓起源館,向國寶們表達關愛;我們翻越了夾金山,向紅軍們表達崇高的敬意。夾金山紅軍食堂夾金山之行,讓我最為觸動的是當年長徵時期紅軍們翻越夾金山時的堅強的毅力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