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的「鼓浪嶼」,面積不足鼓浪嶼1/8,卻曾有十幾家領事館

2020-12-12 river2014大河

廈門的鼓浪嶼,是一座海中的小島,島上因建有許多異域風情的建築而知名,去年還成了世界文化遺產,是廈門人氣最旺的旅遊景區。不過在廣州,也有一座美麗的小島。

廣州的這座小島叫沙面,跟鼓浪嶼不同的是,沙面這座小島位於珠江中,同樣也保留有許多異域風情的建築,堪稱廣州最洋氣的地方。

鼓浪嶼很小,不足2平方公裡,但是沙面更小,只有300多畝,大約是鼓浪嶼的1/8大。小島上有八條街巷,鴉片戰爭後這座小島成了英法租界。

在百餘年的時間裡,曾有十多個國家在沙面設立領事館,九家外國銀行、四十多家洋行在沙面經營,是廣州重要的商埠。島上的歐陸風情建築成了一座露天博物館。

現在的沙面是個免費開放的景區,許多當地人來這裡拍婚紗,這一點跟鼓浪嶼很像,遊客在這裡拍拍照也是不錯的,假裝到了國外。

清朝時在沙面設有炮臺,現在島上還有兩門大炮,供遊客參觀。沙面本來並不是個小島,跟陸地連在一起的,鴉片戰爭後英國人強迫清政府人工挖了一條沙基湧,從此沙面變成了一座小島。

沙面面積雖然不大,卻像是一個功能齊全的小鎮,有教堂、銀行、領事館、郵局、醫院等設施,現在是個風景優美的公園,到廣州旅遊沙面是必去的景點之一。

相關焦點

  • 鼓浪嶼上的首座領事館! 曾一度空置,如今變這樣
    思明區文體出版局 廈門新聞廣播聯合奉獻 記者劉普音頻報導 面積不足2平方公裡的鼓浪嶼,曾經是歷史上的」萬國租界「,十多個國家在這裡設立領事館。其中,位於鼓浪嶼鹿礁路16號的「英國領事館」是鼓浪嶼上第一座領事館,也是廈門首個外國領事館。
  • 鼓浪嶼8處原外國領事館或官邸將陸續對外開放
    8處原領事館或官邸將被開發成博物館小小的鼓浪嶼,曾有13個國家在此設立領事館或領事代辦業務。目前,島上仍有8處原領事館或官邸。據了解,對這部分遺產,市政府已專門進行研究布置,美國領事館、西班牙領事館、日本領事館等8家原領事館或官邸已做好功能定位。「接下來將騰遷置換,並不斷細化保護與開發利用方案,儘快進行推進項目建設,使其成為紀念館、博物館等公共場館。」鼓浪嶼管委會副主任葉細緻說。
  • 鼓浪嶼管委會「搬家」 原英國領事館擬建成博物館
    今後,這裡或將變得大不同,建「鼓浪嶼歷史文化博物館」。  導報記者從鼓浪嶼管委會獲悉,為加強鼓浪嶼文化建設,持續推進鼓浪嶼申遺工作,鼓浪嶼管委會機關近日從思明區鼓浪嶼鹿礁路16號(原英國領事館)搬遷至鼓浪嶼復興路28號,鹿礁路16號(原英國領事館)擬建成「鼓浪嶼歷史文化博物館」。
  • 廣州有個5A景區,免費對外開放!媲美鼓浪嶼,又比它清靜!
    提到島嶼、5A景點等關鍵詞,很多朋友可能會想到廈門鼓浪嶼。實際上沙面確實和鼓浪嶼有幾分相似之處,它們都有著眾多歐式建築,都十分文藝小清新,也都非常適合拍照。兩者不同的地方在於,鼓浪嶼已經成為國內最著名的景點之一,而沙面則冷清多了,也清靜多了。不像鼓浪嶼必須坐船才能抵達,來沙面則非常方便。
  • 僅300畝的「鼓浪嶼」你見過嗎?十多個國家曾在此設立領事館!
    其實小島相信大家都能想到峇里島的浪漫,鼓浪嶼的的異域風情,但是今天要說的這座小島卻一點也不輸鼓浪嶼,而且被遊客們稱為最「洋氣」的島嶼,到底這小島有什麼特別的呢?
  • 來廣州必打卡景點,面積是鼓浪嶼的六分之一,景色可與之相媲美
    廣州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多樣的城市,有很多好吃的地方, 如果大家都來旅行,有很多選擇, 今天向大家推薦的這個地方是免費開放的5A旅遊勝地, 這裡非常美麗,有「格調」,是可以拍照的休閒觀光地, 就像「鼓浪嶼」,有人說比鼓浪嶼安靜, 總之值得去。
  • 在「英國領事館」讀鼓浪嶼滄桑
    原文連結:《在「英國領事館」讀鼓浪嶼滄桑
  • 鼓浪嶼原荷蘭領事館舊址:125年前6000銀元建樓
    今天開始,本報推出「百年滄桑,追尋『萬國領事館』」系列報導,希望能讓這些靜默的小樓重新拾起被遺忘的記憶,掀開被歲月覆蓋的驚鴻,回歸文化遺產的地位。鼓浪嶼,黃家花園的綠茵草坪旁。這裡是原荷蘭領事館舊址。125歲的小白樓,成為島上8處原領事館或官邸中,最先對公眾開放的一處。濃鬱的哥德式建築風格,寫盡小樓見證的故事。
  • 組圖:鼓浪嶼風光
    鼓浪嶼日光巖   在海濱城市廈門的西南海面上佇立著一個小小的海島,面積僅1.84平方公裡,平面近似橢圓形,它就是著名的海上花園——鼓浪嶼
  • 鼓浪嶼舊領事館變身展館 推藝術師工作室項目
    廈門晚報訊 「鼓浪嶼對我而言最大的魅力在於它近百年來所創造的人文價值。我最憂心的是它的活態傳承的弱化,也就是所謂人才斷層。」新年後上班第一天,鼓浪嶼管委會主任曹放和記者談到鼓浪嶼的「回歸和振興」時說,今年將大力推動藝術大師工作室項目,並利用舊領事館做各類展館。
  • 鼓浪嶼原領事館或將變身博物館
    鼓浪嶼將籌劃遺產地綜合博物館(鼓浪嶼歷史博物館)、申遺檔案館和社會博物館的建設,展現鼓浪嶼的文化內涵。   鼓浪嶼的原領事館是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的見證。
  • 鼓浪嶼管委會「搬家」 原英國領事館擬建成博物館【2】
    原標題:鼓浪嶼管委會「搬家」 原英國領事館擬建成博物館 1844年11月,阿禮國成為駐廈門第二任領事,他在鼓浪嶼鹿礁頂建了一座辦公樓,就是現在的原英國領事館。   1936年,英國領事館升格為總領事館,曾經代領過義大利、丹麥、挪威、比利時、西班牙等國家的領事。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英國領事館被日軍封閉,二戰結束後復辦,1949年又停辦。
  • 鼓浪嶼原日本領事館
    1896年,日本政府強迫清政府允許其在廈門設立領事館,選址在緊靠英國領事館的鹿礁路26號,該建築由中國設計師設計,於1897年建成。1928年,日本在領事館側面建立兩棟紅樓作為其警察本部,抗戰期間,這裡的地下室監獄關押了很多抗日誌士,至今,牆壁上仍可看到當時被關押的抗日誌士留下的抗日標語和斑斑血跡。
  • 鼓浪嶼申遺列入預備名單 將啟動原領事館保護利用
    昨天上午,市長劉可清到鼓浪嶼調研,他指出,要儘快啟動原外國領事館建築等鼓浪嶼文化遺產地的保護與開發利用,更好地推進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  副市長林國耀、國桂榮等參加調研。  據了解,十九世紀中葉至二十世紀初的近一百年間,共有十三個國家在鼓浪嶼設立領事館或領事代辦業務,目前仍有八處原領事館或館邸保留有建築遺存,並可供利用。
  • 原荷蘭領事館成為鼓浪嶼最先對公眾開放的官邸
    東南網4月29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詹文 崔曉旭/文 吳曉平/圖 老照片由龔潔、白樺提供)在鼓浪嶼,有許多小樓。掩在古榕之下,立於小山之旁。它們往往都有上百歲,看盡樓前人來人往,看盡世事更迭、歷史滄桑。這些小樓,和小島上眾多的私家別墅一起,構成了鼓浪嶼建築最別樣的風華。歷經百多年,褪盡往事,它們依然靜立在那,守候著小島悄然的時光。
  • 廈門鼓浪嶼住哪好?廈門鼓浪嶼住宿推薦有哪些?
    2019鼓浪嶼官方「最美庭院」名單來啦  除了酒店這些庭院式住宿也可以考慮一下~  遇見·鼓浪嶼上的最美庭院  1、畫苑花園  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復興路96號  畫苑花園正如其名,一走進門就能看到一幅幅充滿藝術氣息的畫。在這座花園裡,綠葉和花相互交映,畫裡的世界畫外的美景。
  • 鼓浪嶼新景點:昔日英國領事館建成錢幣博物館
    :昔日英國領事館建成錢幣博物館   2003年1月2日22:08  新華網   新華網福州1月2日電(記者 禹志明)位於廈門鼓浪嶼漳州路五號的原英國駐廈門領事館官邸是一座掩映在綠樹中的美麗宅院,如今這裡已經成為廈門金泉錢幣博物館的展廳。
  • 曾有多個國家領事館,40多家洋行的小島,成為廣州必打卡地之一
    人說廣州是吃的天堂,其實廣州也有著許多值得打卡的地方。還未到廣州就一直聽說沙面,有著「小鼓浪嶼」之稱,因為那裡曾有著10多個國家領事館、多個銀行、40多家洋行,與鼓浪嶼真的很相似。既然去了廣州當然要去沙面走走了,只是夏日的廣州,天氣真是多變的臉,剛才還是陽光明媚,一會就暴雨傾盆,不過既然已經到了地方,有雨也不能讓我退縮,雨中漫步,當它是別樣浪漫吧。交通:到沙面地鐵就非常方便,地鐵黃沙站F出口下,地鐵文化公園站A出口下。這次是從文化公園站下地,走過馬路,再過個小橋就到了。
  • 曾有多個國家領事館,40多家洋行的小島,成為廣州必打卡地之一
    人說廣州是吃的天堂,其實廣州也有著許多值得打卡的地方。還未到廣州就一直聽說沙面,有著「小鼓浪嶼」之稱,因為那裡曾有著10多個國家領事館、多個銀行、40多家洋行,與鼓浪嶼真的很相似。既然去了廣州當然要去沙面走走了,只是夏日的廣州,天氣真是多變的臉,剛才還是陽光明媚,一會就暴雨傾盆,不過既然已經到了地方,有雨也不能讓我退縮,雨中漫步,當它是別樣浪漫吧。
  • 廈門鼓浪嶼領德國領事館改造成酒店,沉穩大氣的「盒子」
    今日WUD伍曦設計給大家分享的是:廈門鼓浪嶼聆感酒店。聆感酒店原身是德國領事館,是「聆感SOULTOUCH」品牌旗下的酒店之一。上溯至18世紀鴉片戰爭時期,廈門成為戰爭要塞,島上因此建造了許多歐洲貴族建造的領事館、領事公館和稅務司的花園式住宅,德國領事館便是其中的歐派建築之一。聆感酒店坐落於廈門海島鼓浪嶼上,距離碼頭不遠,毗鄰英國領事館和日本領事館,所在位置是繁華的遊客集中區。本著傳承、保護、修繕歷史的初心,聆感酒店延承了德式建築一貫的硬朗嚴謹風格,並在此之上融入現代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