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不起眼城中村,藏有「中國名人大營救紀念館」,村民稱作寶地
都說深圳由「小漁村」變成如今的「國際大都市」,沒多少文化底蘊,但其實細細發掘,還是能發現不少歷史遺蹟。在深圳龍華新區白石龍村,一個著名的「城中村」,名為「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的院落偏居小巷深處。從大門進入紀念館後,就可看到文化名人的石像雕塑。
-
這是一場偉大的「搶救」 粵港秘密大營救保護中國文脈和精英
這裡,是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的所在地。8月27日,「重走東縱抗戰路」採訪團一行到此重溫歷史。據了解,1941年年底,香港淪陷後,一批愛國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被困香港,廣東地方黨組織和抗日遊擊隊克服重重困難,將諸多愛國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從日軍虎口中順利營救出來,上演了一場偉大的「搶救」,保護了中國的「文脈」和精英。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記錄了諸多被營救人士從香港轉往內地的動人故事。
-
每周學黨史第61期│日照市部分黨史教育基地概況(一)
近年來,日照市各級各部門立足實際,相繼建設了一批黨史教育場館,為全市的黨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開展搭建了較好的宣傳教育平臺。在黨的生日即將來臨之際,市委黨史研究院選取了15處黨史教育基地向外推介,力求通過這種形式,讓人們更多地了解日照的紅色資源,便於開展各項活動。
-
喜訊:大埔縣博物館被定為梅州市中共黨史教育基地
大埔縣博物館為縣級綜合性博物館,內設大埔縣總體規劃意向模型沙盤、閩粵贛邊區革命歷史紀念館和千年古邑、人文秀區、民居大觀、客風奇葩、粵東瓷都、華僑之鄉、綠色崛起7個主題展廳、1個臨時展區以及羅明、李光耀、田家炳、張弼士4個名人展室,以圖文、實物、模型、聲像等形式充分展示大埔深厚的人文歷史和文化積澱
-
首批南寧市中共黨史教育基地正式授牌
本報訊(記者莫俊 通訊員鄧海燕)11月10日,第一批南寧市中共黨史教育基地在南寧博物館授牌,鄧穎超紀念館、南寧市博物館等12處場所位列其中。 第一批南寧市中共黨史教育基地包括中國共產黨領導南寧人民在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中所形成的黨史人物紀念館和故居、重要會議和重大事件舊址、重要機構遺址、紀念碑、烈士陵園、革命歷史陳列館(室)等。
-
惠民石廟歸化黨性教育基地入選「山東省黨史教育基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董澤元 劉建林 記者 邊浩玥近日,山東省委黨史研究室公布了《關於命名第四批山東省黨史教育基地的通知》,確定全省55個黨史教育基地為「第四批山東省黨史教育基地」,濱州市共入選2處,惠民縣石廟鎮歸化黨性教育基地榮列其中。
-
他們是上海紅色文化地標的守護者-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 黨課 黨史...
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黨支部成員定期開展黨課學習、集體備課。記者 葉辰亮攝 坐落於老成都北路上的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也是上海紅色文化的重要地標,僅在2017年7月—2018年6月,紀念館參觀人數達31.2萬人次,參觀團隊達4286批次。在這個神聖而莊嚴的場所,黨員們發揮著先鋒模範作用,他們銳意創新,不斷進取,當好場館的守護者、黨史的研究員和理論的宣傳兵。
-
紅色文化壯東江 革命老區煥新顏
2013年,松齡圍被列為廣東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2017年,松齡圍被公布為惠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多年來,白芒坑是龍門紅色旅遊的重要景點,也是開展紅色教育的重要場所,寄託了山下村鄉村振興的夢想。
-
威海馬石山紅色教育基地榮膺「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於涵近日,從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傳來喜訊,威海馬石山紅色教育基地已經成功獲批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這是該基地繼成功爭創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以來,年內再次榮獲國家級榮譽稱號
-
威海馬石山紅色教育基地成功爭創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
近日,從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傳來喜訊,威海馬石山紅色教育基地已經成功獲批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這是該基地繼成功爭創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以來,年內再次榮獲國家級榮譽稱號,此舉標誌著乳山市發揮紅色教育基地作用創新推進關心下一代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
-
琿春大荒溝黨史教育基地入選延邊州首批「紅色打卡地」
延邊州近期確定了首批「紅色打卡地」名單,共包含17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旅遊景區景點等。琿春市大荒溝黨史教育基地榜上有名。2004年起,大荒溝黨史教育基地先後建設修復了縣委機關、十三烈士陵園、偽軍起義紀念廣場、兵工廠、被服廠、醫院等十餘處遺址遺蹟。2017年7月,建築面積3700平方米的琿春黨史展覽館新館投入使用。
-
武義縣黨史教育進課堂的實踐與啟示
利用每周教師例會或每周教師夜學時間,組織黨員教師以及全體教師認真學習十九大報告和新黨章內容,黨支部進行師德師風點評,以不同形式對黨員教師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幫助廣大教師特別是黨員教師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為推進黨史教育進課堂提供強大的組織和師資保障。 (二)教材編寫特色化。一是主題鮮明。
-
宜賓趙一曼紀念館,入選全國婦女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僅13座
8月4日,記者從宜賓市趙一曼紀念館獲悉,全國婦聯命名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趙一曼紀念館、劉胡蘭紀念館、李林烈士陵園、「八女投江」遺址紀念館5場館為全國婦女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據悉,全國婦女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僅13座。趙一曼、劉胡蘭、李林、八女投江——這些在戰爭年代創造不朽傳奇的巾幗英雄,已鐫刻在中國革命的歷史豐碑上。趙一曼紀念館位於四川省宜賓市,1997年被確定為首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據該館館長陳懷忠介紹,預計8月底全國婦聯將在宜賓舉行授牌儀式。
-
江蘇省黨史教育基地電子「紅色地圖」正式上線啟動
9月29日,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江蘇省自然資源廳、新華日報社聯合主辦的江蘇省黨史教育基地電子「紅色地圖」上線啟動儀式在南京市六合區竹鎮抗日民主政府舊址舉行。「紅色地圖」的點亮,從此讓「雲尋訪」「雲講解」的黨史教育「飛入尋常百姓人家」。
-
廣東湛江:紅色教育基地成網紅打卡點
遂溪縣遂城鎮下洋村,是原粵桂邊區人民解放軍東徵支部誓師首發地,也是黨史教育和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記者 李嘉斌 攝(資料圖)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山底紅色革命教育基地、雷州青年運河紀念館、黃學增故居等一個個紅色教育基地內,一批批黨員幹部堅定地舉起右拳,大聲重溫著入黨誓詞。近年來,廣東省湛江市持續深挖紅色文化資源,加強對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吸引了大批黨員幹部和遊客參觀學習遊覽,讓湛江各大紅色教育基地也成網紅打卡點。
-
南昌將建一批名人紀念館美術館
本報南昌訊 信息日報/信息日報客戶端記者左陽天報導:記者2日從南昌市政府等多個部門獲悉,南昌今年將建設一批名人紀念館、美術館,涉及王陽明、傅抱石、梁書等文化名人。中國的中等收入人口將近4億人,在未來10年、15年,人們對美好生活需求中的文化需求從哪裡來?我覺得和文旅息息相關,文旅發展不可限量,在文旅各種發展當中,我們發現文化就是它的靈魂所在。」
-
龍巖七景區——名人故裡文化之旅
、張鼎丞故居、中共永定縣委成立舊址、中央紅色交通線紀念館、閩西交通大站——永昌樓、張錦輝紀念園等景點,紅色旅遊資源豐富、人文特色鮮明、觀賞遊憩價值高,具備綜合類旅遊景區的功能,是集教育、科研、收藏、旅遊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紅色旅遊景區。
-
探訪新中國首個名人紀念館上海魯迅紀念館
上海魯迅紀念館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名人紀念館,收藏大量許廣平、周海嬰等家人朋友捐贈的遺物、史料照片、所著重要文章的出版物等文物展品,展示出偉大文學家、思想家魯迅先生弘揚「民族魂、愛國心」的文化力量,對凝聚當時社會中國人尤其時代進步青年團結奮進所做的貢獻,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