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區駐村第一書記賀茂龍:「困難群眾的事就是我的事」

2020-12-11 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東營3月24日訊(記者 李夢雨 通訊員 喬雲梅)「前幾天賀書記就來告訴我,可以來咱們村地裡修剪樹枝,離家近,活也輕快,工資也不低。」在東營市河口區新戶鎮東風村「新美柳」種植基地裡,低保戶李平路(化名)正在對樹枝進行裁剪。李平路口中的賀書記就是河口區審計局派駐新戶鎮東風村第一書記賀茂龍。

疫情防控是特殊大考,脫貧攻堅是時代使命,今年是脫貧攻堅「交卷之年」,怎麼實現貧困戶脫貧、生活幸福、農民增收是賀茂龍最近思考的問題。脫貧攻堅離不開實地調研,為掌握第一手脫貧攻堅資料,賀茂龍幾乎每天都走訪貧困戶、低保戶,詳細了解勞動力情況、「兩不愁三保障」情況,為脫貧攻堅精準施策提供第一手資料。針對貧困學生及貧困農戶等不同群體需求,制定幫扶清單,構建幫扶方案,用實際行動架起黨支部與貧困群眾的之間的「連心橋」。

為確保貧困戶低保戶富裕勞動力能充分就業,賀茂龍帶領東風村黨支部編制了貧困戶低保戶富裕勞動力臺帳,詳細記錄了貧困戶低保戶年齡、傷病、往年就業情況等資料,克服疫情不利影響,幫助村內種植企業復工復產,結合種植企業勞動力需求,系統梳理、嚴格甄別能與貧困戶低保戶勞動能力相當的工作崗位。村黨支部按需下單,貧困戶低保戶點單,為9戶困難群眾找到心儀工作崗位,提高了收入水平。「今天的作業完成了呀,樂樂真棒,好好學習,每天都要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賀茂龍非常關心貧困學生樂樂(化名)的學習生活。教育脫貧,贏在未來,貴在持久,教育扶貧是脫貧攻堅戰中重點一環。為保障每名貧困學生在防疫期間能正常上網課,賀茂龍同志帶領黨支部對貧困學生的網絡學習設備及用網情況進行了全面排查,確保東風村沒有一名學生因為設備或網絡而影響了學習,並為貧困學生購置了必需的學習用品。為呵護學生的心理健康和提升學習成績,賀茂龍添加了學生老師微信,了解這些特殊家庭的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性開展心理疏解、學習輔導,為貧困學生構建家、校、村一體化健康的成長環境。貧困學生學習的成績普遍取得明顯成步,性格也變得開朗起來。

「大娘,您吃這個藥應該能通過慢性病政策購買,能便宜很多。」賀茂龍仔細查看王大娘所吃的各種藥之後,當天下午就聯繫新戶鎮勞保所落實相關政策。脫貧攻堅,政策落實是核心,生活保障是基礎。特別是防疫期間,工作生活都有諸多不便,困難群眾的生活時刻牽動著駐村幹部賀茂龍的心。房屋漏不漏雨、家裡米麵油夠用不夠用、有沒有身體不舒服.....事無巨細,解決群眾的生活困難。夯實脫貧攻堅工作基礎,守住「兩不愁三保障」底線、抓住政策兌現核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路上一個也不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也不掉隊。「我帶領東風村黨支部將拿出『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拼勁,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建設美麗東風貢獻青春力量。」賀茂龍說道。

相關焦點

  • 駐村第一書記的小舉動,暖了上期城村困難群眾的心
    8月3日上午,博愛縣柏山鎮上期城村村委院內熱鬧非凡,群眾都拿著社保卡排隊辦理社保卡激活業務。原來,為了方便群眾,尤其是解決貧困戶、留守老人激活社保卡不便的問題,焦作市醫保局駐上期城村工作隊聯合博愛縣農商銀行,開展「進村激活社保卡」活動。
  • ...辦群眾需要的事|織金縣官寨鄉白馬村駐村第一書記袁勇
    我叫袁勇,是2018年3月織金縣文體廣電旅遊局選派下鄉駐官寨鄉白馬村的第一書記,轉眼3年過去,回首駐村點滴,有辛酸,有欣喜,有過彷徨,更多的卻是感動。從局機關黨委書記到駐村幹部,角色的轉變,一開始,讓我有些難以適應。學會說話,學會說讓群眾感興趣的話,成為了我駐村開始做好群眾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在熟悉政策、熟悉脫貧攻堅知識的基礎上,我要求村裡的工作人員學會換為思考,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分析和解釋清楚問題是對、為什麼對?是錯,為什麼錯?
  • 「能為貧困群眾做點實事,我心裡就踏實」,這位駐村第一書記了解一...
    「能為貧困群眾做點實事,我心裡就踏實」,這位駐村第一書記了解一下...我們有困難,他都會盡力幫。」說起龔宇兵在村上幫助自己解決的困難事,大屯營鎮靳興村貧困戶數都數不過來。現年48歲的龔宇兵是原三仙坳中學校長。2018年9月,三仙坳中學和石家灣中學合併為周南靳江中學。2019年2月,根據市委組織部的安排,龔宇兵被選派到靳興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 陳波:「村民的事就是我的事」
    2016年8月12日,四川省喜德縣公安局李子派出所所長陳波到喜德縣北山鄉自日莫村擔任第一書記,在任職期間,陳波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村民的事就是我的事」。初進入自日莫村,陳波深知「脫貧幫扶」這一任務的重要性,始終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貫穿於對貧困戶的整個幫扶工作中,和大多數駐村幹部一樣懷著對群眾的深厚感情走進這個小村莊。為了儘快適應角色轉變,駐村以後,陳波經常深入農戶,開展調研,充分了解村情民意,為群眾排憂解難。
  • 「我的扶貧故事」駐村那些事丨鳳岡縣天橋鎮天橋村駐村第一書記楊衝
    駐村前,我曾在心裡做過無數遇到困難後的假設,加上自己又是生長在農村,對農村熟悉得再不能熟悉的我出發了,帶著滿滿信心。 然而,當我卷上鋪蓋入駐這個山村之初,我驚覺到自己其實對於農民、農村、農業是如此的知之甚少,頓有「井底之蛙」感覺! 想像中村裡慈祥的老奶奶哪裡去了?
  • 記湯陰縣五陵鎮南小章村駐村第一書記杜文波甘於奉獻為群眾
    抓黨建促脫貧 第一書記在行動——記湯陰縣五陵鎮南小章村駐村第一書記杜文波甘於奉獻為群眾 (通訊員 劉保華)「自從來了杜書記這位『擺渡人』,俺村變化可真不小!路平了,燈亮了,生活汙水也不再到處亂流了,貧困戶生活得到明顯改善了。想想今後的好日子,俺真是越過越有勁兒。」
  • 北投扶貧故事④ | 沿海高速分公司4任駐村第一書記接續奮鬥的那些事
    他們前赴後繼、堅守初心,接續奮鬥……﹀﹀﹀「錙銖必較」將百豪村精準扶貧落到實處「要想真正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辦成事,深入調查研究以熟悉村情民情是基礎。」2013年初,來到革命老區河池市東蘭縣百豪村(集團公司對口幫扶點)這片紅色土地一年後,蘇和家在日記本上認真地寫下這樣一句話,這句話成為了後來分公司選派的每一任扶貧第一書記的工作信條。2013年5月份,東蘭鎮啟動「清潔鄉村」活動,工作推進困難。村民韋光說到:「蘇書記,不是我不配合。活動要搞,但前門後院都是石山,我們能把垃圾扔哪兒去呢?」
  • 稅務駐村第一書記黃朝偉:我把長路奉獻給遠方
    廣西新聞網防城港9月29日訊(通訊員 黃玫潔 劉建軍)「駐村工作就是要務實事、解難題。」這是國家稅務總局防城港市港口區稅務局派駐防城港市光坡鎮光坡村的第一書記黃朝偉寫在扶貧筆記扉頁上的話。從市區裡的行政崗位扎進村鎮裡的田間地頭,800多個日夜裡,黃朝偉以沉下心、撲下身、紮下根的姿態傾情幫扶光坡鎮困難群眾,解決群眾所急所盼,帶領村民奔向致富新生活,選擇為決戰脫貧攻堅和推進鄉村振興的事業貢獻自己的青年力量。黃朝偉(右一)走訪了解貧困戶家庭成員務工情況,幫助貧困戶申報鄉村護林員崗位。
  • 虎跳峽鎮金星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長張麗虹
    這是香格裡拉市虎跳峽鎮金星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長張麗虹擔任金星村駐村工作隊長及第一書記以來常說的話。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2019年,張麗虹原來的單位法制辦合併到了香格裡拉市司法局,當年因司法局原派駐金星村的工作隊長履職時間到期,需要重新派人到金星村擔任工作隊長兼第一書記,剛合併到司法局不久的張麗虹便「自告奮勇」到金星村駐村。
  • ...解決百姓頭疼的事丨道真自治縣大磏鎮文家壩村第一書記滕憲靈
    兩年多了,這些話一直在我耳邊。但是,我這個來自平原地區的第一書記已經用行動徹底推翻了大家對我的最初印象。滕憲靈和徐也涵驗收茅臺集團幫扶文家壩村500萬食用菌大棚工程(飛地經濟:洛龍鎮五一村)我叫滕憲靈,2018年3月,我在茅臺集團進行駐村幹部輪換時,來到道真自治縣大磏鎮文家壩村駐村。
  • 「我的扶貧故事」我幫群眾解難題丨桐梓縣風水鎮坪子村駐村第一...
    「大家好,我是桐梓縣水務局下派到坪子村的駐村書記,我叫王登,我的電話是……」還記得剛來時,為了讓群眾記住我,每次開會我都會這樣自我介紹。  一個背包、一個筆記本、一輛摩託車是我駐村以來的標配。每天騎著摩託車走訪群眾,筆記本裡記滿了群眾的一言一語,也記錄著這些年村裡發生的變化。  2016年6月,我到桐梓縣風水鎮坪子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不知不覺,駐村已經有四年多的時間了,這四年多以來,我從信心滿滿到忐忑不安,再到如今的樂在其中,經歷了許多,改變了許多,更收穫了許多。
  • 寧鄉:駐村第一書記的「硬核」擔當
    嚴瓊是寧鄉市委辦派駐煤炭壩鎮雙龍村第一書記,為該村群眾脫貧致富做了不少實事,深受當地群眾擁戴。今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爆發,雖未有工作任務,但他在1月25日(大年初一)就主動趕到村部,與支村「兩委」一起開展疫情宣傳和防控工作。當談起自己的「戰績」時,嚴瓊靦腆地笑著說,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能做的事。
  • 小史店強莊村駐村第一書記張祺:把群眾裝在心底的「拼命三郎」
    張祺,原任方城醫藥公司業務科長,2016年4月被派駐到小史店鎮強莊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四年來,他與群眾打成一片、抱成一團,以耐心、誠心、愛心開展工作,也見證了一個貧困村脫貧摘帽的美麗蛻變,見證了黨的扶貧政策在鄉村開花結果。
  • 我的駐村故事——富平縣薛鎮盤石村第一書記 師官兵
    殷殷囑託在耳畔 初心不改志不移——富平縣薛鎮盤石村第一書記 師官兵2017年五月我來到薛鎮盤石村擔任第一書記。5月27日,縣上召開了脫貧攻堅整改工作推進會,之後,全縣上下不分晝夜,全力攻堅,而我的母親,也在這個時候住進了醫院,母親知道我去農村扶貧,認為我幹的是大事、是好事、是最有價值也最有意義的事,她不斷的叮囑我的兄弟姐妹:「你哥這次是組織安排到村上當第一書記,這個第一書記很重要,主要是幫助村裡貧困戶脫貧哩,你們兄妹幾個千萬不要因為我住院而幹擾你哥的工作!」
  • 小鄉村成就大事業——駐村第一書記的新春感悟
    國務院研究室駐淅川縣毛堂鄉銀杏樹溝村第一書記王濤說,他入村抓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村黨支部建設,探索讓老支書、老黨員、老教師和鄉賢在自家庭院建立「鄰家支部」,實現大事小情有人管、有人幫,黨群關係融洽了、心齊了、勁也足了。「黨建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王濤說。  「辦好村裡的事,得先讓支部成為群眾的主心骨。」
  • 夏河縣阿木去乎鎮黑力寧巴村第一書記後尕俊二三事
    黑力寧巴村就是我的家 ——夏河縣阿木去乎鎮黑力寧巴村第一書記後尕俊二三事 周璇 後尕俊是甘南州農技站農藝師,2018年3月30日甘南州委組織部下派到夏河縣阿木去乎鎮黑力寧巴村任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
  • ...人」、致富的「領航員」丨仁懷市長崗鎮茅坡村駐村第一書記袁廷富
    「哪個家裡沒有困難?我這主動請纓下去,不是說單位因村派人不精準,而是要落實盡銳出戰精神。」  就這樣,我當上了「第一書記」。現在就連精神有點障礙的羅吉臾夫婦、眼花耳背的84歲獨居老人張顯均等都能聽聲音就問「你是那個袁書記吧、你們是駐村工作隊吧,快進屋裡坐」,有的群眾乾脆說「袁書記就是額頭高、頭髮少,戴眼鏡那個啊」;有的群眾還會說「因為脫貧攻堅,你們市裡工作的黨員和幹部都走到我這樣遠的家頭了,不容易,是黨的好政策培育了你們這樣腳踏實地、爬山涉水為民幹事的好幹部」。
  • 為了這件事,焦作這位駐村第一書記雪夜出行……
    1月16日,我市北部太行山區海拔800多米的中站區龍翔街道桑園村,30多戶村民雙手接過大米、食用油,喜上眉梢。此時,市供銷社駐該村第一書記喬偉,揉一揉惺忪的雙眼,望著窗外漫天飛雪,總算舒了一口氣。春節將至,市供銷社為其幫扶村莊桑園村的30多戶村民準備了一大車大米和食用油。
  • ...這就是我們的目標」?臨潭縣古戰鎮甘尼村駐村第一書記道吉才讓...
    作為一名駐村幫扶幹部,他腦海中浮現的,全是甘尼村的群眾。道吉才讓(右二)和幫扶幹部為群眾講解疫情防護知識疫情襲來,臨潭縣各地駐村第一書記和幫扶工作隊員們紛紛放棄休假,義無反顧奔赴鄉村一線,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一邊是春節團圓的溫暖,一邊是幫扶幹部的責任,那幾天,道吉才讓坐立不安。
  • 腳上沾泥土 駐村更「駐心」——走近德州市派禹城第一書記群體
    「那一刻,我的心揪得疼。一連好多天,心裡沉甸甸的。 」楊登雷回憶。在幫助唐洪軍解決生活困難的同時,先後多次幫助他前往禹城市人民醫院、禹城市中醫院就醫。通過半年多的治療,唐洪軍的病情得到了控制,楊登雷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駐村1年多來,楊登雷走遍了村裡的大道小路。每位黨員幹部,他都交了底、談了心。村裡的貧困戶,他逐一走訪,因戶施策、精準幫扶,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