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搶跑」等於「笨鳥先飛」?開什麼玩笑

2020-12-20 鷹媽護航

昨天同事小陳接到了她兒子數學老師兼班主任的電話,說孩子同一道數學題錯了3次,拼寫也不好,基礎太差,理解力也比其他學生差,建議家長最好帶孩子到校外補習一下。

小陳也非常無奈,孩子才剛上一年級,怎麼就被老師下了「學渣」的斷言?她一直奉行的是絕不超前教育的理念,也沒有學其他家長在兒子上一年之前從來沒有帶孩子去上過任何「幼小銜接」的課程。結果到了一年級,兒子的數學和語文比別的孩子差了很多,老師電話裡的語氣也一次比一次嚴厲。

小陳開始懷疑自己的想法錯了?

前不久,《讀庫》主編張立憲和羅輯思維CEO 脫不花在最近一次對話中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

上海有一對夫妻在孩子幼升小的時候,想給孩子申請一所「優質」民辦小學。而學校的要求不僅孩子要面試,家長也要參加面試。

面試完,他們發現這所學校對孩子的默認要求是:一年級的孩子需要達到三年級的學業水平才能獲得入學資格。

這簡直顛覆了我的傳統價值觀,如果一年級的孩子已經達到三年級的學業水平,那要麼這孩子具備神童的資質;要麼是家長帶著孩子提前完成了相關的學業教育。

那麼問題來了,請問如果孩子在一年級已經達到了3年級的水平,那麼4年級之前學校都打算帶孩子學習什麼課程?玩嗎?還是要繼續超前地學習,讓所有的孩子在小學時候就早早達到初中的學業水平?

但從小就表現與眾不同的孩子,還的確存在。

一 「神童」一直都存在

年僅9歲的比利時小男孩勞倫·西蒙斯今年12月本科畢業,10歲本科畢業的美國人麥可·基尼,16歲考入北航讀博的中國人張炘煬以及17歲考取中科院碩博連讀的魏永康。

這些年,國內外關於「神童」的報導並不少見。但這些最多讓家長們讚嘆下「別人家的孩子」,並不會給大多數家長帶來什麼震撼。

真正會對家長有影響產生直接危機感的就是身邊的「別人家的孩子」。

當家長們看到身邊的有孩子在幼兒園就會4位數的加減借位算法,或者一年級的孩子就已經寫出一篇像樣的作文的時候,家長們能夠感受到切身的恐慌。

因為牛蛙帶來的震撼是最直接的,往往會讓家長們從深深的恐慌陷入極度的焦慮中。而這個時候,校外輔導機構無縫地介入仿佛像一道曙光照亮了老母親的內心。於是,幼小銜、課外輔導班比如英語、數學、寫作紛紛填滿了孩子的時間表。

但是這種基於父母焦慮的「幼小銜接」,超前教育真的好嗎?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真的是這個意思嗎?

二 「教育搶跑」就是笨鳥先飛?

1 自古就有笨鳥先飛的說法

從小,我們這一代就是在長輩們常常說「笨鳥先飛」中長大的,大部分父母都認為自己的孩子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

但到了現在,笨鳥先飛這個本應該是鼓勵大家需要更加努力的成語卻成了超前教育的外衣。

不少幼兒園的孩子表現得比學齡兒童更為成熟,展現出來的學業水平達到了學齡兒童,就像是開頭張立憲所說的那個故事中,那所魔都的私校裡的孩子們。

遍地的牛蛙讓我懷疑這是一個製造神童的時代。但擁有了神童般的童年就一定造就不平凡的人生麼?

2 不平凡往往是在平凡中造就的

冷靜下來,認真分析,其實超前教育與成功其實並無直接的關係。

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Angela Duckworth, 曾在TED論壇發表了關於Grit(堅毅)的演講,她指出Grit 是指對長期目標的持久熱情與堅持。根據 Angela 的研究,Grit 是決定一個人的成功的最關鍵因素,比 IQ、考試成績、家庭收入或者社交能力等其他因素的影響都更大。

無論是天資聰穎或者資質平平的人,只要能夠持久地堅持做下去,並保持足夠的熱情,獲取成功的機率大於任何一種情況。

前面提到的幾位神童,除了勞倫今年才畢業以外,其它的幾位最終的結局都並不怎麼好,甚至不如很多小時候普通的孩子長大後取得的成就。

荀子《勸學》中云:「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擁有天資的同時能夠朝著目標努力,如鋼琴演奏家郎朗也是在無數次的苦練中才獲得今天的成就。

世界冠軍鄧亞萍,網球女王李娜都是經歷了無數次枯燥的揮球動作夜以繼日地訓練,邁上了冠軍的領獎臺。

我們國家有幾位年紀輕輕就當選科學院院士的張亞平院士、支志明院士、任詠華院士、麻生明院士。他們小時候都不是神童,也沒有進行過任何早培,也從普通走向成功,在平凡中造就了不平凡。

三 超前教育、搶跑,父母掌控下的人生

很多孩子在父母的安排下,從小就走著父母規劃好的路線,穿父母搭配好的衣服;上父母報好的興趣班、輔導班;擁有的是父母同意之後的朋友,報考父母指定的學校……

有一位女博士從小就在她媽媽的安排下努力學習,大學、讀博士、工作包括相親。當這位女孩發現外面的世界完全不同於她媽媽給她編織的世界之後,想要掌控自己的人生卻已經完全沒有了方向,而這位母親的觀點就是「我都是為了你好,沒有我你怎麼能成為博士?」

在這個媽媽的眼裡,只有讀了博士就是成功的,卻完全忽視了擁有一個健全的人格才是真正健康的人,才有討論什麼是成功的資格。

父母剝奪了孩子體驗人生的權利,剝奪了孩子決定人生方向的權利,控制了孩子的人生。

大約50年前,在德國的政府支持下,德國的研究者在100個幼兒園進行了一場大規模比較試驗。

德國研究者將50個以遊戲為中心的幼兒園與50個以教授知識為中心的幼兒園進行了比較。

結果發現以教授知識為中心的幼兒園畢業的孩子的學習優勢只能保持到孩子4年級,從4年級開始,提前學習的孩子成績出現直線下滑,特別是在閱讀和數學方面有明顯的劣勢,並且在社交和情感方面不如同齡的孩子。

這個大規模實驗也讓德國政府緊急叫停了學前教育改革計劃,要求所有的幼兒園必須以遊戲為中心,不得提前教授知識。

在美國,也有類似的實驗。Marcon Rebecca研究了貧困地區的非洲裔美國家庭的343個孩子。這個群體的父母更加傾向於送孩子去以教授知識為中心的幼兒園。結果同樣發現,這些孩子在前四年有明顯的優勢,但是到了四年級就出現了嚴重的成績滑坡,從而導致他們社會以及情感方面的發展都比同齡人差。

由此可見,真正令父母們感到焦慮的「三、四年級現象」並不是一個正常的現象,而是由於人為的,超前教育引發的。很多父母為了彌補成績倒退,只能繼續讓孩子參加課外輔導,培優,企圖通過補習能夠讓孩子一直維持在超前的優勢狀態。

卻不知道造成的傷害是永久性的:

(1)讓孩子過早感受到壓力,甚至產生厭學的情緒,現在越來越多的低齡兒童出現抑鬱障礙,表現為厭學、有自殺傾向

(2)扼殺孩子的天性,剝奪孩子的快樂。

前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愛玩本就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孩子就是通過玩來認識、發現、探索這個世界,他們願意去主動獲取各類信息,這點遠超過比一個被早早禁錮在書桌前孩子,這就是孩子迸發出來的原始的內驅力。

良好的內驅力、主動思考可以幫助孩子持續不斷地獲得學習興趣,未來社會將會發展到怎樣的一種程度使我們無法預知的,但是一個能擁有獨立思考能力、會持續終生學習的人,一定會始終保持足夠的競爭力。

超前教育抹殺了這一規律,剝奪了孩子認知世界的快樂,讓孩子的內驅力消失不見。

四 反思

股神巴菲特的兒子彼得曾說過「書本和學校可能是教育的工具,但並非教育的本質,教育的本質是對人性的理解。」

人生的道路漫長而又曲折,作為父母能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莫過於健康的體魄、健全的人格以及一顆求知慾旺盛的心。不要去剝奪孩子體驗人生的權利,讓他自己決定自己的人生。

如果說人生是馬拉松的賽道,那麼在這個賽道上,會有很多領跑者、搶跑者和優勝者。作為父母,需要做的應該是坦然接受孩子可能會出現的落後、不足,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在今後的人生裡,孩子會被各類人群貼上各類標籤,也會經歷各種考核,所有的一切,我們都應該教會孩子和我們自己坦然面對。

不要被前面「搶跑」的孩子和家長所迷惑,也不必為此焦慮。我們學會和孩子一起回頭看看昨天的那個自己,看看自己是否比昨天更進步了。然後按此步伐,在屬於自己賽道上努力前行!

相關焦點

  • 老人言——笨鳥先飛早入林
    面對這種情況,智力超群的人做事情當然會輕而易舉的,然而笨的人甚至是有缺陷的人就會落後別人一步了,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不被淘法,這些人就應該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正所謂「笨鳥先飛早人林」。一個人的條件如果比其他人差的話,那麼他就應該付出比別人多數倍的努力,勤能補拙,只有靠著不懈的努力才不會被這個世界拋棄,才能讓自己成功。
  • 幼小銜接班「搶跑」有了新障眼法
    然而,報幼升小銜接班、「搶跑」學習的現象依然存在。記者走訪發現,更具迷惑性的銜接班培訓與家長對幼升小的擔憂纏繞在一起,形成了幼小銜接新圖景。  培訓內容「摻著」來  機構以興趣包裝增加迷惑性  目前,市場化機構是幼升小銜接教學內容的主要提供方。  銜接機構都教些什麼?
  • 真的是笨鳥先飛?……
    真的是笨鳥先飛,孩子你醒醒吧。我很不認同這個觀點,因為我覺得不是笨鳥先飛,而是笨鳥,它就不飛。真的,你仔細想想,在你們日常生活中是不是這樣?所以我現在想告訴那些還在為自己奮鬥努力的同學,現在這個社會,並不是笨鳥先飛,而是笨鳥,他就不飛。先飛的人,他從來都不笨,因為他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 笨鳥先飛是種智慧,從零開始,需要勇氣
    笨鳥先飛是種智慧,而從零開始,需要莫大的勇氣。小嶽有個外號,叫六妮,因為他有五個姐姐,無奈家裡實在太窮,沒錢買新衣服就只能穿姐姐們穿不下的舊衣服,因此經常被同學嘲笑。對於童年,小嶽沒什麼太美好的回憶,只有穿不暖吃不飽的苦澀,所以十四歲那年,他決定輟學,外出打工賺錢,是他唯一的路。
  • 玩笑低保戶什麼意思什麼梗?這梗指被說「開不起玩笑」的人
    玩笑低保戶什麼意思什麼梗?這梗指被說「開不起玩笑」的人時間:2020-07-01 18:32   來源:禮儀之家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玩笑低保戶什麼意思什麼梗?這梗指被說開不起玩笑的人 指被說開不起玩笑的人。
  • 家長花錢戰「焦慮」早教「搶跑」何時休?
    家長花錢戰「焦慮」 早教「搶跑」何時休?新華社上海8月27日電題:家長花錢戰「焦慮」 早教「搶跑」何時休?新華社記者吳振東、周琳夏天就快過去,5歲半的上海小朋友陳衡(化名)還沒上完補習班的課。「基本上一星期都沒有休息時間。」他對記者說。
  • 淺談「笨鳥先飛」
    今天談一下「笨鳥先飛」。 有些說法多是自謙之詞,在實際中卻並不成立,所謂的笨鳥先飛就是一例。首先,敢於承認自己笨的鳥,無論是當眾還是私下,都絕對稱不上笨鳥。一個敢於承認並直面自身不足和缺陷的鳥,怎麼可能是笨鳥呢?
  • 大家一起開個玩笑,你怎麼就當真了?
    大家一起開個玩笑,你怎麼就當真了呢」「開個玩笑,就生氣了,真是翻臉比翻書還快」「開個玩笑就當真,還真是玩不起」不知道你聽到過這些話嗎?遇到過說這些話的人嗎?今天就來說一說我身邊的例子,平常在公司同事們一起開開玩笑,樂呵樂呵也無傷大雅,緩和緩和氣氛,但是有一天有一個同事小許開了同事小宋的玩笑,當時小宋聽了之後就很生氣,立馬臉色就變了,小許還在那巴拉巴拉的說,未察覺小宋的不對勁,兩個人就發生了爭執,在同事的勸解下兩個人才沒有一直吵下去,小許說:「我就跟你開個玩笑,你至於嗎?
  • 笨鳥先飛早入林,笨人勤學早成才,天道也會酬勤人
    做人不怕笨,就怕當懶漢,笨鳥可以先飛,人懶了即使天賦再好也沒有用,做人不管是聰明還是愚笨都要有笨鳥先飛的人生思維,有了這個思維,人生就不會懈怠,更不會懶惰,凡事早動手、早謀劃做好自己需要做的事,人勤春來早,一勤天下無難事,做人只要勤快了,先飛了就會比別人先到達終點。古人云:「笨鳥先飛早入林,笨人勤學早成才。
  • 玩笑不能開
    這不,國慶假期剛一結束,貴陽一酒店就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唱了一出別開生面的兒戲。有個叫華美達神奇大酒店,還真的有些神奇,一分錢廣告費不用花,輕輕鬆鬆,不動聲色,就在國慶節後立馬火了一把,登上了熱搜的寶座。
  • 董路:笨鳥先飛和無為而治
    細想起來,國奧隊距離參加12強賽比國家隊投入世界盃外圍賽從時間上還富裕的兩周,沈祥福的備戰似乎以笨鳥先飛的姿態遠遠地走在了漢的前面。  有一點很值得玩味,漢執教的國家隊儘管熱身賽表現平平,但明顯感覺一個相對穩定的主力陣容已經出來;而人人奮勇、個個爭先的國奧隊的主力陣容出臺似乎還不敢說這幾天就完全確定。
  • 笨鳥先飛早入林x瑪莎拉蒂形象大使專訪
    想力爭上遊,就要有笨鳥先飛的精神張杰峰26歲江西意難忘科技有限公司 CEO瑪莎拉蒂Levante車主笨鳥有重擔大多數人眼裡,以為他開得起瑪莎拉蒂就是一富二代,但其實早期家裡一貧如洗,沒有任何資源和資本,完全靠著自己的蠻勁一步一腳印走到今日。
  • 開什麼國際玩笑
    繼橙汁被「紙巾」吸成「雪碧」的視頻流傳之後,又一輪關於食品的熱門視頻正在網絡上流傳開來。近段時間網上流傳著幾段視頻,全部都是質疑有些紫菜是塑料做的。視頻中的紫菜真的是「塑料」製成的嗎?黑色塑膠袋與紫菜的區別究竟有哪些?
  • 老師常說:笨鳥先飛、勤能補拙,這些句話是真的嗎?
    作為一名學生,在學校期間免不了總會聽到老師鼓勵說:大家要勤奮學習,即使你不聰明,難道沒聽過笨鳥先飛嗎?在學生時代聽過老師這樣鼓勵,免不了心中澎湃、熱血沸騰。但是作為過來人,我想對大家說雞湯喝多了也會吐,如果不能真正的清楚的認識自己,笨鳥也不能先飛!
  • 「校園欺凌」不是「過分玩笑」這麼簡單[長城時評]
    老師將其定性為「就是開了一個過分的玩笑」。學校認為此事並非霸凌,不希望家長矛盾升級。  其實各方都是出於保護孩子的目的。兒子被同學欺負了,家長生氣、擔心,要與對方家長、與學校講講理,希望對方賠禮道歉並保證不會再出現此類事件。作為母親,希望孩子健康平安快樂成長,希望孩子在學校養成健康的人格、豐富文化知識,這些我們都能理解。
  • 編程培訓大熱幼兒園娃娃也「搶跑」,專家:過早學事倍功半
    編程培訓大熱幼兒園娃娃也「搶跑」,專家:過早學事倍功半 劉曉星/廣州日報 2019-05-16 09:42
  • 衡水中學平湖學校涉嫌招生搶跑 浙江省教育廳提醒要依法辦學
    一條教育的鯰魚遊進浙江,近日似乎出現水土不服的跡象,其教育模式再遭質疑。  4月9日上午,衡水第一中學平湖學校法人代表、執行董事肖家興博士對記者表示,衡水第一中學在浙江開分校並不是第一家,樂清學校就辦得很成功。言下之意,開分校水土不服的理由站不住腳。對於招生問題,他此時不便回應,等事情稍微緩一緩,該校會統一發布消息。省教育廳再次強調,民辦學校特別要注意依法辦學、規範辦學。
  • 女人跟你開某些「玩笑」,其實是願意被你追的意思,別傻傻不懂
    所以,這時候「玩笑」就發揮了它該有的作用。「我做你女朋友吧?」,聽到這種「玩笑」男生可能並不會在意,覺得對方絕對不會是認真的。但一個女人如果經常跟你開這種玩笑,不是說要做你女朋友,就是覺得你和她很合適,或者說「反正你也沒人要,不如我們倆湊一對吧」之類的話時,她的心裡肯定裝著你。因為有些「玩笑」也是要喜歡才能說得出口的。
  • 笨鳥先飛早入林
    笨鳥先飛早入林以前晚報咳嗽一聲,客戶就把廣告送上門來,市場份額的大棒一掄什麼都解決的時代正在遠去。因此我們必須改變。  來廣告六年,這三年我本人的改變有很多,一是定位的改變。愉快地工作是人生的一種態度,晚報是集團的晚報,我做的金融板塊是集團事業的一個小小部分,但是集團和晚報交給我了,我必須認真負責。有了這個定位,我努力做好本職工作,榮辱不驚。面對榮譽,得到當然高興,得不到也不太在意,不再患得患失。
  • 深圳網友:開什麼玩笑?
    網上有不少的網友也是紛紛調侃到,深圳哪有什麼遊玩景點啊,不都是現代所建立的一些樓房嗎?對此,深圳的網友也是表示開什麼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