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漁船原要經過大橋進港,目睹大橋在眼前斷裂,緊急停駛才保住一命,而橋上跟在油罐車後方的貨車,也險些上橋,急煞才沒落海。事故造成12人不同程度受傷,6名漁民罹難。目擊者形容:「現場就像是災難片!」
事故發生後,蔡英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是油罐車先發生失火,才造成橋面斷裂,造成漁船損傷。
此言一出隨即引起臺灣網友質疑:"發生油罐車失火,造成橋面斷裂?你可以更離譜一點!"有網友則反諷,"油罐車好大的火呀,把橋都燒斷了?!"還有網友嘲諷,"推卸責任習慣了,這是很自然的反應,油罐車成了替死鬼"
眼看輿論反彈,臺"內政部長"徐國勇隨即跳出來"背鍋"、"滅火",聲稱蔡英文"所有訊息都是他提供",而他之所以提供錯誤信息,是因為"第一時間掌握消息上的疏漏",他以為是油罐車著火後橋梁斷裂,但隨後更新信息湧入,他也向蔡英文更正,蔡辦也立即澄清。
南方澳跨港大橋橫跨蘇澳港與南方澳漁港,於1999年興建完成,也是亞洲第一座雙叉式單拱橋,這種橋全世界只有2座,其中一座位於西班牙馬德裡市、另一座就位於宜蘭蘇澳。
據臺媒報導,這座橋在完工前一年就曾發生過斷橋傷亡意外。1998年6月間,當時正值南方澳跨港大橋完工之際,因此包商正在拆除橋下的便橋,沒想到這時便橋上的鐵板突然滑動,導致部分鐵樁坍塌,挖土機司機、便橋上的3名工作人員不幸落海,造成1死2傷1失蹤的悲劇。
如今時隔21年又出現斷橋事故。經臺媒調查,負責這座大橋維護管理的臺灣港務公司竟然有6年時間沒有對大橋進行維護,在過去21年裡,也僅由宜蘭縣政府委託健行科大進行過2次橋梁檢測,而主管單位「航港局」與港務公司在過去21年中,卻從未對南方澳大橋做過獨立檢測,嚴重玩忽職守。
「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2日晚間也在社交媒體爆料,南方澳大橋進行橋梁檢測的健行科大陳明正團隊,是自己得標、自己監審、自己審查,黃國昌說:「這不是個案,而是系統性的大賺黑心錢。」
在事故發生後,港務公司董事長吳宗榮並未在第一時間露面,被傳「神隱數十小時」。而當其3日就斷橋事故後首度發聲時,則表示口頭請辭獲準。面對媒體追問,吳宗榮不斷推卸責任,以「才剛來一年」作擋箭牌。
淺層次看,造成此次悲劇的主要原因是臺灣港務公司的失職,倒塌大橋的鋼索嚴重鏽蝕,而且過去幾年都沒有經過檢修。
但從深層次看,港務公司董事長吳宗榮,不但沒有相關專業經驗和背景,還被爆出先後是賴清德和陳菊的人馬。而港務局的前任董事長吳宏謀也曾是高雄市副市長,在陳菊擔任市長時經歷氣爆事件,只好黯然下臺,之後很快到交通部門擔任負責人,接著又做到了「中華郵政」的董事長。不僅沒有下臺負責,還能節節升官,受命肥差。
蔡當局三年多來大肆安插綠朝人馬進入公營事業,這些「斷橋上的肥貓」個個血統純正,清一色 「非陳即賴」:不是出自陳菊的 「高雄幫」,就是賴清德的 「臺南幫」。講血統不講專業的結果,註定了港務公司的陷落。
臺「交通部」轄下原有基隆、臺中、高雄、花蓮四個港務局,後來仿效海外「政企分離」經營體制,2012年馬時期將「港務局」一分為二,分拆為港務公司及航港局;前者負責港埠經營及管理,航港局則負責行政業務。
港務公司除管理全臺七個國際商港,更掌握龐大的土地開發利益,其中又以高雄港為最重要的腹地,包括為發展成洲際貨櫃樞紐港、智慧物流運籌港、客運及觀光遊憩港,港務公司總部就設在高雄。
馬時期將港務局「公司化」,原是希望能擺脫官僚束縛,提升服務效率。前兩任董事長都是航港專業出身,未料2016年政黨輪替後,竟因此成了蔡當局安插派系人馬的巧門。蔡當局一上臺,即安排當時的高雄市文化局副局長郭添貴出任港務公司總經理,因專業不符,頗引發業界訾議。
其後,蔡當局安排陳金德代理宜蘭縣長,擠下原代理的吳澤成;一推擠,吳宏謀被迫把政委及工程會主委職位給吳澤成,旋被安排出任港務公司董座。不到一年,賴清德拔擢吳宏謀升任「交通部長」;於是,臺南市副市長、被視為賴清德愛將的吳宗榮,也順利當上港務公司董事長。
可議的是,這些人都是門外漢,不具航港專業。吳宏謀和郭添貴都是工程出身,吳宗榮的專長,則是下水道與資源回收。其中,貫穿高雄氣爆案、普悠瑪翻車與斷橋事件三大案的吳宏謀,去年底雖因普悠瑪事件下臺,但不久又坐上「中華郵政」董事長一職。官運之亨通,堪稱前無古人;只因血統對了,朝中有陳菊一路相護。近三年,港務公司三易董座。但不論走馬燈怎麼轉,都繞不出陳、賴人馬,外人難越雷池一步。蔡當局這種統攬派系酬庸、緊緊掌控資源的人事安排,在航運界早已怨聲載道。航港業務高度專業,尤其臺灣作為出口導向地區,航港業務不僅肩負著港埠經營效能提升,還要藉由促進商港區域的發展帶動區域產業經濟繁榮。但蔡當局用人只從著眼政治利益,從不考慮專業。
從上述分析看,蔡當局對航港部門的人事安排全是出於政治分贓,且由「非陳即賴」通吃。吃相如此難看,足證在蔡當局眼「中航港」工作只是一大塊「肥肉」,根本未曾思考臺灣航運的長遠發展。
正因這次斷橋事件鬧大了,屬於「正國會」派系的「交長」林佳龍欲藉此奪回主導權,這次不再派王國材代理港務公司董座,而改由另一政次黃玉霖代理。黃玉霖是出身「龍市府」的臺中幫,同樣不具航港背景。此一人事是「救火」性質的過渡安排,或是「臺中幫」取代「南臺幫」之前奏,就讓大家看下去。
「斷橋」是一個具象的畫面,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無不透露出內部腐朽、破敗的事實。臺灣過去幾年的公營事業和政府參與的重要的非營利組織負責人位置都成為民進黨政治分贓的職位和民進黨銀髮族的「退休俱樂部」,儘管走了一隻港務公司斷橋肥貓,但無數坐享資源的斷橋肥貓仍在其他部門恣意而行,繼續壯大陣容。臺灣將益發孱弱,臺當局將更失章法,原因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