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非洲展商正在接受媒體採訪。新華社發
新華社長沙6月29日電(周瀚陽 陽建 張玉潔)頂級生蠔非洲能不能產?腰果哪國的好吃?乳木果油不是油?
27日至29日,首屆中非經貿博覽會在湖南長沙舉辦,在博覽會現場,不少非洲「推銷員」熱情向到場觀眾推薦非洲產品。
在納米比亞展區,工作人員現場撬開一隻納米比亞鯨灣的翠蠔,汁液包裹下的生蠔豐滿醇厚、色澤通透,只需幾滴檸檬汁調味即可食用,每隻售價從三十元到百餘元不等。
展館人員麗諾告訴記者,生蠔經過嚴格的質量檢驗檢疫把控,可以安心食用。她說,納米比亞是一個毗鄰大西洋的美麗國家,有不少華人開設的商店、餐廳和酒店。她讚賞中國人勤勞肯幹的品質,希望更多中國人來納米比亞投資。
「中國就是我的第二故鄉。」蒲隆地展館的帕斯卡爾與中國的緣分較久。他是上世紀90年代來華的留學生,先後在北京語言大學學習漢語、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就讀視覺傳達系。畢業在京工作兩年後,他回國創立了自己的廣告設計公司。
帕斯卡爾將中國商品進口到蒲隆地,本屆中非經貿博覽會上他又將蒲隆地的高山茶帶到中國。貿易對他而言,不只是工作,也是一項藝術。「我還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蒲隆地參展商。」在他眼中,中國的食品加工技術最值得為蒲隆地借鑑。
來自象牙海岸的多索是第一次來中國,她帶來了自己的腰果品牌,並熱情地向記者介紹腰果和腰果制巧克力。
提到對中國的印象,多索認為,中國的技術很先進,當地人的手機大多是中國生產。象牙海岸應該向中國學習,也希望中國商人能給當地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曾在中山大學學習的加納小夥子丹尼爾來過四次中國,他現在在加納貿易與工業部工作。在展區內,他大力推介種類繁多的加納特色展品,包括可可豆、乳木果油、黑肥皂和加納手鼓等。
丹尼爾對於加納展品的銷路頗有信心。他希望藉助中非經貿博覽會增進加納和中國的經貿往來,獲得更多投資機會,實現互利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