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蠔、腰果、乳木果油:中非經貿博覽會上的非洲「推銷員」

2020-12-23 新華社新媒體

一位非洲展商正在接受媒體採訪。新華社發

新華社長沙6月29日電(周瀚陽 陽建 張玉潔)頂級生蠔非洲能不能產?腰果哪國的好吃?乳木果油不是油?

27日至29日,首屆中非經貿博覽會在湖南長沙舉辦,在博覽會現場,不少非洲「推銷員」熱情向到場觀眾推薦非洲產品。

在納米比亞展區,工作人員現場撬開一隻納米比亞鯨灣的翠蠔,汁液包裹下的生蠔豐滿醇厚、色澤通透,只需幾滴檸檬汁調味即可食用,每隻售價從三十元到百餘元不等。

展館人員麗諾告訴記者,生蠔經過嚴格的質量檢驗檢疫把控,可以安心食用。她說,納米比亞是一個毗鄰大西洋的美麗國家,有不少華人開設的商店、餐廳和酒店。她讚賞中國人勤勞肯幹的品質,希望更多中國人來納米比亞投資。

「中國就是我的第二故鄉。」蒲隆地展館的帕斯卡爾與中國的緣分較久。他是上世紀90年代來華的留學生,先後在北京語言大學學習漢語、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就讀視覺傳達系。畢業在京工作兩年後,他回國創立了自己的廣告設計公司。

帕斯卡爾將中國商品進口到蒲隆地,本屆中非經貿博覽會上他又將蒲隆地的高山茶帶到中國。貿易對他而言,不只是工作,也是一項藝術。「我還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蒲隆地參展商。」在他眼中,中國的食品加工技術最值得為蒲隆地借鑑。

來自象牙海岸的多索是第一次來中國,她帶來了自己的腰果品牌,並熱情地向記者介紹腰果和腰果制巧克力。

提到對中國的印象,多索認為,中國的技術很先進,當地人的手機大多是中國生產。象牙海岸應該向中國學習,也希望中國商人能給當地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曾在中山大學學習的加納小夥子丹尼爾來過四次中國,他現在在加納貿易與工業部工作。在展區內,他大力推介種類繁多的加納特色展品,包括可可豆、乳木果油、黑肥皂和加納手鼓等。

丹尼爾對於加納展品的銷路頗有信心。他希望藉助中非經貿博覽會增進加納和中國的經貿往來,獲得更多投資機會,實現互利雙贏。

相關焦點

  • 非洲乳木果油,是怎樣的一個存在
    300年樹齡的乳油木,15歲才第一次開花結果,而一棵30歲樹齡的乳油木只產1公斤的乳木果油,所以乳木果油從生長上就十足珍貴。乳木果油的功效也非常神奇,具有多種且明顯的功效。乳木果油對皮膚進行深層次滲透,促進皮膚角質層細胞的再水合,同時能在肌膚表層形成防護膜,防止皮膚水分揮發,對皮膚具有極佳的保溼效果。它與皮脂分泌的油脂接近,不會有任何的刺激作用,也不會引起粉刺,即使是敏感皮膚都可以使用,並能消除敏感皮膚引起的皮膚泛紅。
  • 首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27日開幕 開啟中非經貿合作新徵程
    首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於6月27日在湖南長沙拉開帷幕。首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是對非合作「八大行動」第一大行動的第一條舉措,是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的實際行動。這也是湖南省首個國家級、國際性、常態化經貿平臺,將成為湖南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建設開放強省的重大機遇。
  • 榨油機製取乳木果油工藝說明
    乳木果原產地為西非國家,是非洲特有的一種木本油料植物,據百科介紹,乳木樹從種子發芽到開花結果需要至少十五年的生長周期,所結的果實每100斤可以獲得25斤乾燥的果核,可以加工出5斤左右的乳木果油。乳木果榨油機乳木果油加工工藝乳木果油在非洲使用的加工方式多數都是比較落後的,大部分工序都是由人來完成的,製取方式還是古老的水代法,通過煮沸攪拌來獲得乳木果清油
  • 首屆中非經貿博覽會非洲各國特色產品吸引長沙市民關注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汪渝、阿赫邁德):首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6月27日至29日在湖南省長沙市舉行。本屆中非經貿博覽會以「合作共贏,務實推進中非經貿關係」為主題,聚焦貿易促進、投資推介、農業技術、能源電力、合作園區、基礎設施及融資合作等重點領域開展系列活動,吸引了53個非洲國家以及聯合國工發組織、糧食計劃署、世貿組織、非洲聯盟等國際組織參會,成為見證中非經貿未來合作的重要窗口。
  • 第一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開幕
    6月27日,第一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在湖南長沙開幕。這是落實中非合作「八大行動」的重要舉措,搭建了中非經貿合作的新平臺。本屆博覽會以「合作共贏,務實推進中非經貿關係」為主題,聚焦貿易、農業、投融資、合作園區、基礎設施等領域,將舉辦14場活動和1場展覽展示,多角度、深層次探討中非經貿合作的新路徑、新措施,包括開幕式、4場專題研討會、3項經貿洽談會、3場專業論壇和3個配套活動。
  • 中非經貿博覽會 咖啡之翼贏得知名咖啡產地認可
    6月27-29日首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在長沙成功舉行,來自非洲國家的萬餘名嘉賓在湘,共赴一場中非共贏的經貿盛宴。53個非洲國家參會,1600餘名外賓,3500餘名境內外參展商、採購商和專業觀眾參會參展;14場活動、5大板塊展覽,人氣火爆,觀展突破10萬人次。
  • 主辦方發來感謝信 靖州楊梅汁飲中非經貿博覽會上獲好評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7月17日訊(劉傑華)「作為博覽會指定飲品供應商,貴司提供的楊梅汁等飲品得到了包括非洲嘉賓在內的各方一致好評。」7月16日,湖南省商務廳代表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組委會秘書處致信感謝靖州「一品東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參與大會,並提供飲品贊助。2019年6月27-29日,中非經貿博覽會將在湖南國際會展中心(芒果館)舉行。中國和非洲各國政要、使節、州省(郡、市)長、國際組織代表、企業家、金融機構、商協會、採購商、參展商、專家學者及媒體代表等數千人齊聚長沙,共襄盛會。
  • 非洲特產賣脫銷,烏幹達玫瑰空運長沙
    6月28日,湖南國際會展中心,觀眾在第一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非洲國家展區選購特色商品。記者 徐行 攝6月28日,首屆中非經貿博覽會展館正式對公眾免費開放。館內,53個國家的特色商品散發出非洲大陸的神秘氣息;館外,前來觀展的市民和客商早已排起長龍。
  • 積極對接中非經貿博覽會 2019年力爭開通長沙直飛非洲航線
    華聲在線1月21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鄧晶璡 通訊員 鄧竹君)隨著中非經貿博覽會長期落戶湖南,湘非兩地交流將更頻繁。今天在長沙召開的省機場管理集團工作會議透露,我省力爭今年新開通1至2條直飛非洲客運航線,更好服務湖南與非洲兩地往來。
  • 第二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明年九月在長沙舉辦!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1月5日下午,由商務部和湖南省政府主辦的第二屆中非經貿博覽會推介會暨對非經貿合作機制對接會在上海舉行。衣索比亞、肯亞、盧安達、貝寧等國家駐華大使,塞內加爾、坦尚尼亞、奈及利亞等非洲國家駐華使節出席會議。活動現場,工行湖南省分行、湖南高橋大市場、湖南中非經貿合作研究會作了推介發言,12個項目現場籤約。
  • 中非貿易博覽會丨非洲小夥用流利中文把咖啡賣脫銷
    6月29日一大早,中非貿易博覽會芒果館門口就排起了隊。紅網時刻記者 劉璇 實習生 鄔麗 長沙報導酌一杯南非的香甜紅酒,品一口烏幹達的醇香咖啡,嘗一滴坦尚尼亞的原生蜂蜜,賞一支盧安達的性感舞蹈……6月29日,中非經貿博覽會公眾開放日的第二天,恰逢周末,一大早湖南國際會展中心芒果館就排起了長隊。
  • 時小刻非洲遊丨全球腰果生產大國:幾內亞比索
    編者按:6月底,中非經貿博覽會將在長沙拉開序幕。為讓大家更宏觀、更細緻地了解非洲國家的風土人情、志物風貌,5月30日起,紅網·時刻特推出《時小刻非洲遊》欄目,帶大家遊遍既神秘又狂野的非洲大陸。有著海岸線長約300公裡,國土面積36125平方公裡;有著高溫,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約25℃;作為一個農業國,還有著眾多的腰果。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幾比2016年腰果產量15.4萬噸,為世界第八、非洲第五大腰果生產國……
  • 袁隆平為首屆中非經貿博覽會發來英語致辭:超級雜交水稻目標產量18...
    圖說:袁隆平在致辭 來源/視頻截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羅水元)首屆中非經貿博覽會正在湖南長沙舉行,「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向中非農業合作發展研討會獻上了一段視頻致辭。以下為致辭全文(中文譯文):最尊敬的非洲朋友們,你們好!我們熱情地歡迎各位來到長沙,來參加中非農業合作發展研討會。我是袁隆平。我主要是在雜交水稻方面工作。眾所周知,雜交水稻的產量比常規稻高很多。現在,雜交水稻在中國的種植面積達到了1700萬公斤公頃,平均產量達到了八噸每公頃。
  • 非洲兄弟請你來喝咖啡
    自第一屆中非經貿博覽會舉辦以來,湖南與非洲在平臺、經貿合作方面取得新成果,非洲咖啡街、非洲可可中國營銷中心在高橋大市場正式開業運營,正在探索從原料進口到產品消費的全產業鏈合作模式。  可可油、乳木果油、瓶裝酒、手工香皂……記者在非洲可可中國營銷中心展廳看到了近50種來自非洲的天然原生態產品。
  • 中國社科院發布非洲黃皮書:疫情之下 中非應推動經貿合作高質量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11月24日發布《非洲黃皮書:非洲發展報告(2019~2020)》。報告指出,疫情之下,中非經貿合作需要加快創新和升級,邁向高質量發展。報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對非洲國家產生了嚴重衝擊,加劇了非洲經濟「低增長、高債務」困境,進一步暴露了非洲長期以來單一經濟結構和外部依賴型經濟模式的脆弱性。報告同時指出,疫情並未改變中非深化合作的內在動力,反而凸顯了非洲在中國經濟外交中的重要地位,同時也進一步促使中非經貿合作加快轉型升級。
  • 《中非經貿合作案例方案集》出版 「撒哈拉的故事」將續寫新篇
    星辰全媒體記者 羅建勳/攝)  星辰在線7月1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羅建勳)6月29日,為期三天的首屆中非經貿博覽會在長沙完美落幕。在首屆中非經貿博覽會期間,湖南人民出版社以中英法三種語言出版發行的《中非經貿合作案例方案集》書籍格外引人關注。那麼,湖南出版界與非洲還有哪些情誼值得紀念呢?
  • 今明兩天快來這裡買非洲特產
    中非經貿博覽會第一天,專業觀眾入場日,很多非洲特產熱賣,其中來自烏幹達的乳木果油保溼霜當天就賣斷了貨。 今明兩天,普通市民可到湖南國際會展中心盡情選購非洲特色產品,不要錯過哦。△6月27日,第一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現場,安哥拉館的舞蹈演員正和國內客商一起跳舞。
  • 湖南-非洲商品展銷館開館 優質商貿平臺助力中非交流
    人民網長沙6月29日電(記者林洛\)「我宣布:湖南(高橋)非洲商品展銷館正式開館。」今天,隨著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何報翔的宣布,標誌著中國-非洲優質商品互通互惠的經貿交流平臺正式啟航。湖南高橋大市場作為第一屆中非經貿博覽會分會場,承擔著聯通中非商品貿易的樞紐作用,伴隨著湖南(高橋)非洲商品展銷館正式開館,將為非洲優質商品進入中國流通市場搭建展示貿易大平臺,推動中國-非洲的經濟、商貿、文化的交流融合。
  • 標準銀行攜手銀聯國際助力中非經貿無現金化
    標準銀行與銀聯國際近日在南非約翰尼斯堡達成合作協議,銀聯國際將藉助標行在非洲市場的渠道網絡,深入推廣銀聯卡支付服務,從而為中非間的經貿往來提供更大便利。標準銀行由此成為非洲大陸首家獲許發行銀聯卡資質的金融機構。
  • 「中非人民有著天然的親近感」——非洲人眼中的中非關係
    中非之間有互利互惠、親如手足的兄弟情誼。  法烏茲(埃及《共和國報》外事部主任):非洲與中國是真正共存共榮,互利共贏的關係。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與非洲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領域的關係日益緊密。中國基於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等原則與非洲國家開展互動,中國人尊重每一個非洲國家的社會制度、發展方式、主權和領土完整。  在非洲,中國的印記可謂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