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山的「廣州天路」》

2020-08-30 新史觀及衛星考古

從廣州五千年的歷史來講,廣州從越秀公園北門到登峰社區,然後轉折往北一直到最高峰,這就是「廣州天路」(下圖紅線)。

那是廣州城最早時祭天的艮位,在「連山易」,艮位就是盤古之位,就是天位。

這個歷史在河南登封告成鎮那裡是有傳說的,這就是「鴻鵠」的傳說,而「成」就是盤古,盤古生於「成紀」,「鴻鵠」是盤古的親隨傳送,要不然廣州的艮位也不會同樣立著「鴻鵠樓」。

除了「登峰、鴻鵠」等,越秀山北門岀去對著的「西勝街」,明顯也是相關的線索,這是祭天的主路,再加登峰上山之後一直往北的主路,這條路前幾年修路時己被半途截斷,不過現在認真看還能看得岀來。

從以前的衛星地圖上看,被截斷的前半段路似乎還存在一個不及最高的祭臺,也許可以叫初祭臺,凡不及最高的祭祀,應該不用每次都上最高。

最高山上現在很少有人上去,說不定還真可能有幸找到所說的相關線索。

在以前的衛星地圖上,「鴻鵠」二字一直是時隱時現,好多年我都不知其是官是商,還是高爾夫,一直到前不久我看清了並去登上了「鴻鵠樓」,這才真正的落實了。

廣州現在交付體驗的「空中步道」,竟有很長一段與之接近相疊(越秀公園北門——最高祭臺山腳——鴻鵠樓),或者乾脆就把「雲道」稱為「廣州天路」吧。

(完)

參考:http://blog.sina.com.cn/gzddg

相關焦點

  • 越秀山:守望廣州2000多年,尚能飯否?
    從越秀山上南望廣州城其中,「負山」的「山」,就包括越秀山和與它相連的白雲山等山體。因此,秦人選擇在山前海水無法浸沒的臺地上建起了城池。但在民間,它被視為明朝皇帝為斬斷廣州龍脈而出的戰術行為。但無論哪個視點,都彰顯了越秀山無出其右的重要地理位置。02王宮的後花園歷史上,廣州遠離中原,偏居嶺南一隅,從未出現過大一統的政權。這是必然的。
  • 廣州越秀山公園(2020 07 13)
    我很早就有計劃要重遊廣州所以,早上起來,馬上收拾了行裝,去了湖心路,等上了8:30去廣州的45元大巴。約在10:30便到了獵德地鐵站。(本來下車的地方是在珠江新城)然後,馬上坐了地鐵去了越秀公園。還在進園之前吃了一個雜醬面。這個雜醬面,雖然份量少了一點,但在食在廣州競爭激烈的地方,才賣12元。
  • 廣州越秀山旅遊指南,穿越兩千年羊城
    「越秀山」即古代觀音山和越王山,是廣州市北部白雲山的支脈,歷來是廣州的旅遊勝地。其主要景點有鎮海樓、中山碑、太子墳、四方區炮臺等,是廣州最大的綜合性公園和著名景點。中山陵位于越秀山南麓。鎮海樓建於明初,俗稱五層樓」,現為廣州博物館舊址。越秀山內到處是花草,木棉,鳳凰木等棕櫚爭奇鬥豔,爭相盛開。涼亭,分外高雅,一年四季,遊人不絕。越秀山,又名粵秀山,堯山,越王山,觀音山,海拔73米,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歷盡千辛萬苦。山羊雕像山頂,雕刻得還不錯,可惜沒有藝術細菌,看不懂。
  • 2020年重陽節廣州越秀山開放時間是幾點?
    廣州越秀山重陽節  開放時間:晚上22:00至次日6:00不開放  越秀山,亦稱粵秀山、越王山,位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海拔70米,是白雲山的餘脈。越秀山是古代的海上戰略要地,山頂上建有鎮海樓,現為廣州的城市標誌之一。  廣州重陽節登山點  10月25日(農曆九月初九,星期日)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為保證群眾登高活動安全,廣州市安排白雲山、越秀公園、廣州塔、火爐山等11個開放登高點,按照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各登高點接待遊客量按照不超過最大承載量的70%控制。
  • 越秀山與廣州隊的故事
    觀音山足球場在越秀山的半山腰上,獨特的地理形勢讓廣州政府確定了將觀音山足球場作為此項計劃的選址。由於觀音山足球場地處越秀山的半山腰上,呈盤地形狀。只要向下深挖,三面的山體就能形成看臺的階梯,省去了搭建看臺的時間與人力。廣州政府希望社會各大青年能幫助政府一起建造新的體育場。
  • 海哥遊世界,廣州的名勝與風俗,越秀山與鎮海樓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講下越秀山與鎮海樓。越秀山位於廣州城北,又稱越王山、觀音山。越秀山海拔僅70餘米,方圓面積達92萬平方米,內有三個人工湖。區內岡巒起伏,樹木蔥蘢,山光水色,景色迷人。越秀山於1921年孫中山出任臨時大總統時闢為公園,現已成為一個有悠久史跡的新型園林。
  • 冬天的第一場迷你馬拉松,「燃」爆廣州越秀山!
    今日上午8點,「2020活力工行·悅跑越秀啟動儀式暨越秀山迷你馬拉松」在越秀公園舉行。這是首次在越秀公園舉辦的迷你馬拉松,現場吸引了近千名運動好手和親子家庭參與,在越秀公園青山綠水、湖光水色中穿梭,趣味感十足。活動由中國工商銀行廣州分行主辦,廣東廣播電視臺珠江經濟臺、廣州市越秀公園承辦。
  • 朱亮祖與越秀山五層樓
    如果跑到大街上詢問過往行人:「為什麼你會選擇留在廣州這座城市生活和創業?」我相信,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的答案。    許多人來廣州旅遊觀光過後,會由衷地對當地人發出感慨:「真是羨慕你們廣州市民,在繁華熱鬧的城市中心能擁有健身與休閒娛樂的兩座山,越秀山與白雲山。」     越秀山與白雲山,山上風光旖旎,一派南國氣象,處處花海如潮,鳥語花香。
  • 在越秀山古城牆內,嶺南第一勝覽鎮海樓,如今改名為廣州博物館
    在廣州,如果提到越秀山,可謂是家喻戶曉。因為越秀山在廣州人的心目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越秀山的名氣,並不是因為越秀山高高聳立在鬧市中心,傲視廣州。論高度,論植被,論負離子含量,它不及白雲山九牛之一毛,就如廣州的城中村和珠江新城,一個在地,一個在天。越秀山的名氣,來源於高高聳立在越秀山蟠龍崗上的鎮海樓。
  • 《越秀山秀》
    滿懷著突如其來的惆悵感情,上個坡,轉個彎,行幾步路,就來到了五羊石像,廣州新地標,坐落於一個山崗的平地上。上鎮海樓,站在越秀山之巔越秀山上倖存有一段千米的廣州明代古城牆它們一家自明朝起就一直擔任保衛廣州城區百姓安全的重任,後來國泰民安,它的兄弟姐妹因為經濟發展的需要相繼被拆除。只有它憑著它位置的優勢與運氣,躲過了經濟開發的利刃,才有了它的苟延殘喘向世人展現光輝。作為倖存者它也沒有自甘墮落,給人們放射了它的光芒,遊人撫摸它的滄桑和傷痕累累,當年鏖戰的場景似乎就發生在眼前。它似乎想要跟來客傾訴自己數百年來所經歷過的心酸往事以及分享它豐功偉績!
  • 廣州四大名山,除了白雲山和越秀山,你還知道哪幾個?
    羊城廣州,簡稱「穗」,別稱羊城、花城,是廣東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作為「北上廣深」四小花旦的一員,如今它被全球權威機構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以及人類發展指數居中國第一位、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居第三位。
  • 富力杯城市更新村際足球賽決賽燃爆越秀山
    10月17日下午,2020富力杯——城市更新村際足球賽決賽日在越秀山體育場進行了最後兩場決戰,陳田村成功問鼎本屆賽事冠軍!吉山村、筆崗村、長湴村分獲第二至第四名。
  • 地理賞析 | 越秀山旁五羊城——這裡是廣州
    繼續往南海拔降至75米是為越秀山(越秀山,攝影師@沈智恆)▼(五羊傳說發生時代已無法考證,下圖為越秀山的五羊雕塑,攝影師@鄭樹強)▼內地連接了廣州廣州又連接了海洋(唐代廣州與北方陸路交通示意,製圖@張靖/星球研究所)▼
  • 遺憾未能在越秀山見過你,但你已留下印記
    遺憾未能在越秀山見過你,但你已留下印記 原標題:遺憾未能在越秀山見過你,但你已留下印記
  • 越秀山連續7次氣走舜天 廣藥延續主場逢蘇必勝
    廣藥在豪取主場三連勝的同時也讓江蘇舜天四輪不敗的記錄作古,從而也是在越秀山延續了主場逢蘇必勝的佳績。在主帥裴恩才和助教楊晨的帶領下,舜天今年的表現令人耳目一新,在新賽季展現出了"黑馬"本色,在此前的6輪聯賽中,已經取得了8分,在這8分中有4分是來自中超豪門天津泰達和北京國安,1分來自於聯賽"領頭羊"河南建業。
  • 越秀山下(一)
    如果你到過羊城,一定會知道有座越秀山。如果你到過越秀山,一定能見到過山上的五羊雕像。如果你順著五羊指引的方向向山下眺望,你一定能看到滔滔不絕的珠江水。如果你順著珠江水漂洋過海到天涯海角,你一定能看到一個美麗富饒的海南島。我要講的正是四十二年前海南學子在越秀山下發生的故事。
  • 《秋喜》炸的海珠橋,北邊越秀山仍在,南邊海珠石已無
    影片以女主人公「秋喜」在廣州解放前十天的生活為切入點,再現了「國軍」退敗時炸毀海珠橋的真實歷史。當時,炸橋的歷史戲份總共進行了三個小時的拍攝,一共拍了三場戲:第一場是國民黨士兵運送一車車炸藥。越秀區就是歷史上的廣州城,因城內有一座越秀山而得名,後來廣州擴大就變成了一個區。那麼,越秀區是因越秀山得名,海珠區呢,是不是也由地名得名的呢?還真是,只不過這個地名今天已經看不到了。
  • 廣州踏青旅遊,連接越秀山與白雲山,超美空中步道預約方法請拿走
    4月16日起,廣州連通越秀山—麓湖—白雲山的空中步道,因疫情防控需要,開始實行分時段預約制度。有需要去遊玩的朋友,記得預約前往,千萬不要不預約就安排出行哦。預約的方式很簡單,幾個步驟搞定。小市民還要提醒遊客,疫情防控期間廣州空中步道開放時間是上午9:00-下午17:00,請合理安排遊玩時間。遊客朋友們要注意在預約時間,拿著身份證,出示二維碼和測量體溫才能進入遊玩。
  • 3公裡步道串聯白雲山、越秀山、麓湖 空中步道將連通紀念堂直達...
    白雲山、越秀山、麓湖是老城區的後花園,是中心區休閒散步的好去處。今日,廣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白雲山麓湖越秀山連通工程(一期)勘察設計施工總承包招標公告。招標公告顯示,項目通過空中步道的打造,實現從中山紀念堂直達白雲山。
  • 廣州有四座山:除越秀山和白雲山,另兩山是羊城地名源頭,在哪?
    在遠古的時候,由於地殼運動,海陸變化,珠江三角洲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海進海退,即使是數千年前,廣州大部分地區仍是一片茫茫的大海,然後,經歷了「滄海桑田」,才漸漸形成陸地,才漸漸有了部落與村舍,才開始了廣州兩千多年的建城歷史,即使到了宋代,廣州城下仍被稱「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