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金淼
編輯 |
1
1月21日,「京天成生物」在其微信公眾號中宣布公司於1月19日成功研發出新型冠狀病毒的抗體。
「京天成生物技術團隊於1月2日獲悉疫情,馬上配合疾控部門,利用我們保密性的抗原設計軟體和世界領先的抗體製備技術,僅用17天就完成了多肽設計、合成、偶聯和動物免疫,於19日成功研發出可識別2019冠狀病毒N蛋白抗體,為應對突發傳染病重大疫情提供關鍵技術支持。」京天成發布的文章如此描述。
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最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醫院感染控制措施》中冠狀病毒病原學特點中表示,「冠狀病毒有包膜,顆粒呈圓形或橢圓形,經常為多形性,直徑50 200nm。S蛋白位於病毒表面形成棒狀結構,作為病毒的主要抗原蛋白之一,是用於分型的主要基因。N蛋白包裹病毒基因組,可用作診斷抗原。」
對此,一位免疫專家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表示,該公司確可能研發出抗體,但是用抗體進行抗原檢測,不如核酸檢測敏感,且不知道是否與其他冠狀病毒有交叉反應。意義有限。「如果研發出2019-n的特異性抗原檢測抗體,是非常有價值的。」
另一位病理學家表示,根據京天成發布的公開信息,目前其研發出的抗體只能作為檢測試劑,而不能作為治療手段使用。同上述免疫專家觀點類似,該病理學家表示,比較下來,核酸檢測更準確,但是時間較長。而抗體檢測可能檢測時間上更快,但存在假陽性風險。「抗體可能能在幾分鐘之內出結果,但是病毒檢測做不到。」
有檢測行業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解釋,抗體檢測是基於蛋白質層面,而核酸檢測是分子層面。
「就像是RNA病毒穿了一層蛋白質的衣服,整個衣服加RNA構成了抗原。抗體檢測是瞄準衣服的一部分,只要抗體和衣服的部分圖案是一一對應的,通常就認為找到了抗原,但是因為這只是衣服的一部分圖案,所以有可能認錯,」檢測行業業內人士作了一個比喻,「而核酸檢測是脫了蛋白質的衣服,只看RNA本身,RNA是檢測的核心,每個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測RNA是絕對準確,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金標準。」
而前文所說的特異性抗體,一旦被發現,則能夠實現便宜、快速,相對準確的大規模初篩。「現在用的測序和PCR檢測都相當於高射炮。而一旦有了特異性的檢測抗體,我們就有了大規模初篩的辦法。便宜、快速、相對準確,能夠廣覆蓋。」
「如果他們真的合成的是特異性的抗體,經濟利益和社會影響是巨大的。畢竟現在各個廠商都在尋找抗體的原料。」該業內人士表示。
1月21日下午,京天成生物在回復第一財經的採訪時進一步表示,公司聲稱研製出的「可識別2019冠狀病毒N蛋白抗體」僅用於檢測蛋白,是否能識別新型冠狀病毒暫不確定,更不能用於治療,且該產品目前仍處於研發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