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媒體報導,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可能痛失兩岸SOGO百貨的經營權,該案自上月20日發酵開始,遠東集團市值減少約10%左右,市值蒸發近600億元,雖然同期大盤也直直落,摔落7500點,但以遠東集團目前約49萬的股東來算,10天左右平均損失就12萬元,小股東仍擔心後續股價是否還會挫。
據報導,針對SOGO百貨股權爭議,導致主要持有SOGO的遠東百貨過去幾年財報是否有重編需要?臺「證交所」主管表示,事涉複雜,暫時不會有相關動作。後續將密切關注遠百提起訴願及該公司與會計師討論結果。
「證交所」主管指出,該事涉及複雜,暫時還不到需要重新編列財報,且遠百強調將依法1個月內提出訴願,並聲請停止執行,「證交所」也會先觀察該訴願動作及結果。
市場人士分析,一旦遠百對SOGO經營權生變,過去幾年遠百年報恐重新編列,亞東集團透過交叉持股,包括遠東新、亞泥、裕民等持有遠百股權部分獲利認列,也可能需重新調整,對於集團影響程度相當深遠。
一紙偽造紀錄 撼動SOGO經營權
攸關SOGO經營權的2002年「九二一」會議紀錄被視為偽造,經濟部昨天撤銷了太平洋流通的多項公司登記。這張會議紀錄當初讓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吃下SOGO,現在卻讓徐旭東傷透腦筋。
遠東集團透過各種關係,在2002年九月確定取得增資太平洋流通公司的資格。02年九月廿日,太平洋流通董事長李恆隆到遠東集團,找董事長特助黃茂德、財務長李冠軍討論增資太流計畫,李恆隆也告知黃茂德,將在九二一當天上、下午,分別舉行太流的股東臨時會和董事會,決議讓遠東參與太流的增資案。
九二一當天,黃茂德派遠紡副理郭明宗到李的住家,結果發現股東臨時會、董事會都只有李一人主導,應出席的SOGO董事長賴永吉也未出席。李恆隆要求郭明宗當會議記錄,郭明宗也「製作」了一份股東臨時會和董事會的會議紀錄,交給黃茂德過目。
李恆隆與賴永吉當天下午碰面,李恆隆拿了董事會籤到表,要賴永吉補籤「出席」。
隨後幾天,李、賴與黃茂德等人繼續討論增資太流的計畫,並且以此會議紀錄,作為隨後遠東陸續增資太流,併到經濟部申請變更法人代表、取得SOGO經營權等等的根據。
但事後太設提出告訴,指出這筆關鍵的會議紀錄,「賴永吉事後補籤、根本沒開會」,郭明宗坦承造假,最後被高院判定是「偽造」,郭明宗因此吃上偽造文書的罪名,09年底,郭被法院判決偽造文書並判刑定讞、不得上訴。
遠東持股轉為零 SOGO恐變天
經濟部昨天撤銷多項遠東集團投資SOGO百貨時所做的公司登記變更,強調遠東對SOGO零持股,讓遠東經營權出現變數。
遠東集團對此強烈反彈,強調「太流的股東會、董事會都是扎紮實實召開」,在法律上有效,遠東集團將提行政訴訟,爭回應有權益。
太設集團則打算向法院聲請,凍結太流、SOGO百貨兩家公司董事會職權,在太設拿回兩公司主導權之前,由法院指定的「善良管理人」監督公司營運,避免遠東集團的董監事繼續「染指」太流與SOGO。
眼看SOGO經營權又可能變天,已經有一堆金主找上太設,爭取未來「合作」。不過太設總經理章啟明表示,太設章家持有的六成太流股票,信託登記給李恆隆,無法直接控制,先前已向法院聲請假處分,等高等法院訴訟結果出爐,才能有進一步動作。
2002年九月廿一日,太流舉行股東臨時會通過分次辦理共四十億元現金增資,提高額定資本額至四十億一千萬元;不料,高等法院判定這分股東臨時會的會議紀錄「不實」,因此,太流後來根據這次股東臨時會決議,辦理增資、變更股本、改選董監事等,統統違法。去年底,高檢署行文商業司依法撤銷或廢止太流的變更登記。
李鎂表示,接獲高檢署函文後,商業司經過二周研商,決定撤銷九十一年十一月十叄日的公司登記,及後續五次公司變更登記。董、監事恢復九十二年一月廿八日的登記,即董事為李恆隆、李冠軍、鄭澄宇;資本額則回到九十一年九月廿一日前的狀況。
李鎂表示,如果遠東集團或太流等公司有異議,可在卅日內提出訴願或行政訴訟。
徐旭東 苦心經營卻失算
遠東集團最近正沈浸在成立一甲子的歡欣氣氛中,但經濟部商業司撤銷太平洋流通公司的一連串登記,讓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很難依照塬定計畫,在農曆新年和家人好好團聚。
遠東集團主管坦承,原來只擔心當初和扁嫂的糾葛,卻「忽視那張會議紀錄的殺傷力」。
2002年,爆發財務危機的太平洋建設岌岌可危,但太設掌握的SOGO卻是年年獲利的金雞母,引發各方覬覦。包括當時太設章家請到的國票前董事長林華德、李恆隆,還有遠東百貨徐家、新光叄越吳家、微風廣場廖家,甚至直銷業者仙妮蕾德集團都充滿興趣。
微風廣場廖家接近SOGO,長期被「SOGO條款」牽制,是最早出手的企業,從SOGO子公司取得了五趴SOGO股票,但卻因為取得過程不合程序被迫放棄。
林華德等人一度想要自己吃下SOGO,但發現檯面下的財團角力,並非自己可以控制,就到處找買家,將SOGO當成自家企業買賣了起來。
原本最積極爭取SOGO者,是寒舍集團負責人蔡辰洋和仙妮蕾德集團總裁陳德福,但對李恆隆來說,蔡「無利可圖」,遂找上徐旭東。
徐旭東為SOGO煞費苦心,派出旗下大將黃茂德與李冠軍,與李恆隆周旋;又怕輸給政商實力好的蔡辰洋,親自帶著筆記型電腦跑去找第一夫人吳淑珍「報告」,還爆發送禮券風波。徐旭東和不夠誠信的林華德、李恆隆打交道,得罪了寒舍蔡家及其他眼紅的企業集團,砸了大錢還被起訴。
扁嫂收受各方獻金賄款,官司纏身,集團內部沙盤推演,讓徐旭東在SOGO案相關司法訴訟中,堅持和扁嫂超完美切割。遠東集團或許知道會議紀錄有問題,但認定已經派駐人馬,又有增資事實,一直只當是小事一樁,還認為郭明宗被判輕刑,可易科罰金。
沒想到就像渾沌理論一樣,一張小小的會議紀錄被判偽造,如今竟撼動了遠東下了苦心的SOGO經營權。徐旭東昨天緊急召開相關會議,雖然仍強調經營權不變,但相關主管已經大感不妙。
李恆隆:章家別想拿回SOGO
經濟部商業司撤銷太平洋流通公司在2003年後一連串的增資登記,等於太流主導權又回歸到當時持股六成的董事長李恆隆。李恆隆昨天批太設章家「別想拿回SOGO、不要再炒股價」,要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把拿到SOGO過程講清楚」、「最好面對現實」。
但對於關鍵的九二一股東臨時會、董事會的會議紀錄被判為偽造,李恆隆避談此事,只說後來他與徐旭東籤訂的各項合約都有效,大家要注意這一點。對於未來是否和徐旭東再合作,他說「感覺很沉重」,一切靜觀其變。
遠東百貨昨天到交易所舉行重大訊息說明會,強調經濟部公告將太流資本額恢復為一千萬元,與SOGO經營權無關,且依經濟部認可的太流董監事名單,遠東集團代表人才是董事,經營權不會易主;遠百會提訴願。
太流聲明也指出,九二一的增資會議,決定遠東集團參與增資,之後資金也已到位,這些程序經臺北地方法院認定是合法。太流也將提出訴願。
李恆隆說,太設總裁章民強早在2002年關鍵的九二一會議前,就已經被解任董事,已經失去所有股權,即使法院再判決,「章家絕對要不回SOGO,別再炒股價了!」
不過,針對李恆隆的說法,太設總經理章啟明表示,高院去年十月已經判決,章家確實有把六成的太流股權信託給李恆隆,李恆隆所言不實。太設律師更表示,未來取回股權後,一定還會有進一步鞏固經營權的計劃。
李恆隆說,徐只有一條路,就是自己講清楚走了什麼關係,依哪一分合約取得太百和太流股權,拿出交易證明以多少錢買到SOGO經營權。
新聞幕後/章家找上李恆隆 開啟紛爭
納莉風災,讓太設集團的財務雪上加霜,章家為撐住SOGO百貨,透過李恆隆引介進總統府「吃水餃」、見財政部長,原欲借李恆隆之力爭取紓困,沒想到卻是「請鬼拿藥單」,金雞母SOGO百貨就這樣飛了。
李恆隆仲介SOGO臺北敦南店的土地,與太設的章民強、章啟明因為這筆生意往來而有交情。
90年,全球金融風暴、房地產蕭條,太設集團財務發生困難,只能從天天有大量現金湧入的SOGO百貨調度資金。不料90年九月,納莉颱風讓SOGO停業數日,債權銀行又雨天收傘、緊縮銀根,章家不知如何是好。
李恆隆得知太設遭遇的財務問題後,向章民強父子表示可提供協助,九十年十月八日,他引介章啟明到總統府拜會當時的副秘書長陳哲男,在總統府吃水餃午餐,下午便由陳哲男陪同前往財政部拜會顏慶章部長。
在陳哲男出面下,顏慶章允諾於同月十五日召開太設集團紓困會議,提供溝通平臺,由債權銀行與太設集團協商清償方式與時間。章民強、章啟明因此認為,李恆隆有能力幫太設集團過關。
九十年十月十九日,章家委任李恆隆處理太設集團的財務紓困事宜,期望獲得資金挹注,應李恆隆要求,聘任他擔任太設集團副董事長。章家沒想到,太設集團的厄夢才要開始。
李恆隆指導章家,向當時的國票公司董事長林華德尋求協助,在林華德建議下進行企業切割,將塬本握有SOGO經營權的太流股分,改登記在李恆隆名下;章民強的SOGO董事長身分,也被拔除。
財務防線失守,章家只得尋求買家,蔡辰洋與章家父子原協議以一百億元成交;沒想到遠東用十億元增資資本額只有一千萬元的太流公司,取得太流多數股權,輕而易舉拿到SOGO經營權。章家父子這才知道:當初看錯人了!
新聞分析/SOGO花落誰家 司法路漫長
SOGO實際經營權究竟花落誰家,遠東集團入主過程是否違法,都須等待漫長司法路。
(聯合報╱記者朱婉寧、陸倩瑤、彭慧明、蕭白雪)
Sogo百貨經營權之爭始末
SOGO百貨經營權塬本由太平洋建設集團章家所擁有,後來由於太平洋建設集團有財團危機,尋求政府紓困;但消息曝光後,銀行抽銀根,財務困題更緊張,遂更需要外援。
李恆隆是章家求助的對象之一,李表示有人脈可以取得銀行融資協定,遂在當時的總統府副秘書陳哲男的引介下,與部長級官員見面,讓章家認為李恆隆有辦法。
章家被建議,太平洋百貨要與太平洋建設切割,而且也不要與章家有關連,才容易取得銀行團融資,所以才用「太平洋流通(原始登記資本額100萬元)」作為名義投資人,並且資本額增為1000萬元。
當時,太流持有SOGO股權60%,另外40%由太百(經營由太流掌控)持有。而太流的持有人也變更為李恆隆。
02年9月21日太流股東會決議增資,太百放棄增資,讓李恆隆可以找特定人增資,最後遂由遠東集團旗下有9家公司各出資9900萬元增資,讓遠東集團取得SOGO經營權。
03年7月檢方偵結太設掏空案,起訴章民強、李恆隆等人;章家則告徐旭東、李恆隆涉背信等罪。
04年2月26日,立委李全教質疑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哲男介入SOGO經營權。
06年10月2日,檢方依背信等罪起訴徐旭東等人;吳淑珍則因罪證不足籤結。
08年8月29日,地院判徐旭東無罪,但言明遠東集團不能以10億元入主,需另付款。
去年10月26日法院判決91年9月21日會議紀錄偽造,12月26日高檢署行文經濟部,要求根據公司法第9條第4項規定,撤銷相關的登記變更;但遠東集團不服判決,再提上訴中。
根據高檢署的來函,經濟部邀集法律專家研商後,今天(2月3日)做成撤銷太流資本額及董監改選變更登記的決定,並對當事人送達通知公文書。
(聯合晚報)
遠百兩岸業外收益認列 受矚目
SOGO經營權恐生變,遠百副總葉清水表示,對相關訊息錯愕,目前仍在深入了解中,但遠百透過轉投資太平洋流通持股SOGO達48%,若商業司撤銷當初的資本額變更登記,確實會影響轉投資收益的認列,此外,臺灣SOGO持股大陸SOGO40%,因此一旦臺灣SOGO之前的增資不成立,也將影響到遠百對大陸SOGO收益的認列。
遠百發言人葉清水表示,遠百持股太平洋流通60%的股權,太平洋流通持股臺灣SOGO80%的股權,等於遠百間接持有臺灣SOGO48%的股權; 在大陸SOGO方面,先前40%的股權已由遠百直接吃下,另外60%則由臺灣SOGO持股。因此,若商業司撤銷塬先的變更登記,將影響遠百兩岸業外收益的認列。不過,對財報的實質影響到底如何,還需要洽會計師與律師的意見-
(聯合晚報╱記者嚴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