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長假收入為去年兩成 但旅遊業已現復甦跡象

2020-12-07 網易新聞

作者| 姚心璐 編輯| 羅麗娟

高鐵緩緩駛入上海虹橋站,還未完全停下,王瑩(化名)已迫不及待地打開手機,點進「隨申碼」,拉下口罩,屏住呼吸,讓手機攝像頭在臉上匆匆一掃。

「人臉識別」的光圈旋轉了兩周,進度條仿佛延遲了很久,綠色的二維碼終於跳了出來。「綠碼!」王瑩長出一口氣,「還好,有驚無險」。

隨申碼是上海的「健康碼」,也是王瑩出行前最擔心的部分。儘管她已經多方確認過,從上海去往非疫區,健康碼不會「變紅」,但網上流傳的許多意外「變紅」案例仍使人顧慮重重:不小心走到兩省交界,健康碼變紅;出差外地,回來即「變紅」隔離,不勝枚舉。

由於還在疫情期間,全國各地相關政策不一,出遊是否百分百順利很難預判,王瑩和朋友糾結到最後一刻,才最終確定了在清明節小長假去往杭州的出遊計劃。

擔心健康碼變色、擔心傳染、景區未開放,種種原因,使得剛剛過去的清明節成為近年來出遊人數最少的小長假。

據中國旅遊研究院綜合測算,2020年清明假日期間全國國內旅遊接待總人數為4325.4萬人次,同比減少61.4%。

但對於停滯已久的旅遊業來說,這樣的出行規模,仍可被稱為疫情發生以來的首次復甦。

位於廣西黃姚古鎮的客棧老闆張亮(化名)也在清明小長假迎來了數月以來的第一波客人,這讓他看到了希望。在連續眼看許多民宿客棧同行破產、退出行業後,張亮給自己打氣說,「要樂觀一點,也許就快挺過去了,下半年會恢復的」。

清明節當天,上海虹橋高鐵站

低價成最大賣點 本地出遊居多

住在廣州的李雨嫣(化名)本來沒有考慮清明出遊,但實在有些按捺不住——機票太便宜了。距離清明節不足一星期時,她發現清明節當天清晨從廣州飛往重慶的機票只需260元,「以往的小長假,這個價格想都不敢想」。

自疫情以來,大多國內機票價格已經降至冰點,在2、3月時,甚至一度出現多個「百元以下」航班。清明前後雖已有所回升,但相對於往年動輒數千元的機票,當下位於數百元價位的機票,仍然讓許多旅遊愛好者蠢蠢欲動。

「近期出遊的最大好處就是便宜,」一位清明期間前往青島旅遊的上海遊客表示,兩張往返機票花費1000元左右,三日住宿也不過800元;此前,他曾在攜程上看過這家酒店的價格,平日價格即達到每日400元以上。

不僅如此,清明前一周,他在低價誘惑下,剛剛前往重慶旅遊了一次,平日裡售價220元的網紅景點奧陶紀,當天門票只需50元,不禁讓他大呼划算。

而在客棧老闆張亮眼中,低價是一種促銷,也是對客人的一種友好示意。疫情期間,他將定價500元左右的房間調價至170元,即使清明假期也未漲價,「總訂單數太少,就算調價,也就多賺幾百上千,不如賣人情給一些老顧客,也算是彼此支持。」

低價策略的確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清明出行。

最近幾天,很多人都被黃山景區人潮洶湧的視頻刷屏。據統計,黃山在清明三天中累計接待遊客5.79萬次,同比去年僅下降14%,且前兩日均達到2萬人次接待上限。景區火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於近期出臺的免費政策:安徽省內居民免票。往日,黃山旺季門票價格為190元/張。

不過整體而言,這仍然是一個「不熱鬧」的小長假。

在出遊人數下降超過60%的大背景下,李雨嫣去往重慶的航班被取消了兩次,「人數太少,航班就取消了,當天早上幾個航班最後合併成一班後,才達到9成滿座率」。那天,她在廣州白雲機場僅用半小時就完成了安檢等全部程序,以往節假日出行,這些流程可能會消耗1個小時以上。

清明期間的重慶八一好吃街,人流適中,受訪者供圖

面對疫情持續、政策限制,也有人選擇放棄出行計劃。「以為只要離開上海,健康碼就會變色,」一位取消出行計劃的上海居民有些遺憾地笑道;另外一些北京居民則表示,由於北京目前規定外地抵京一律隔離14天,因而並未計劃任何異地出遊。

在全天候科技發起的一項清明小長假調研中,有82%參與者表示此次清明並未出行。

在選擇「出行」的參與者中,只有包括李雨嫣在內14%的出行者選擇了較遠距離的飛機出行。而包括前往杭州的王瑩在內,其餘86%的出行者均為近距離周邊遊,乃至在本地的「市內遊」。

「這幾天龍井村的遊客還蠻多的,基本都是杭州本地遊客,看車牌也可以看出來,」王瑩在杭州落腳民宿的老闆說,「選擇1天住宿的居多,有一些是浙江其他地方遊客,上海來的遊客已經算遠距離了。」

「現在還是不太敢坐高鐵和飛機,有點擔心無症狀感染,所以會選擇自駕遊,」一位清明期間從上海前往浙江台州出行的遊客觀察說,儘管高鐵飛機空座率很高,但在離開上海的高速上,已經形成高度擁堵,「清明前一天晚上出發,導航本來顯示是4個小時,但我們用了7小時,抵達台州時已經凌晨1點半」。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其他省份。根據安徽當地統計,在免費門票激勵下,宏景、西遞景區清明三日分別接待遊客5.3萬人次和4.5萬人次,其中省內遊客佔比95.76%和98.8%。

已有復甦跡象

4月6日早上,張亮送走了清明小長假的最後一批客人。

如果是往年,這些客人或許還將停留1、2天,甚至有錯峰出遊的遊客在清明結束時才剛剛抵達,所有房間爆滿的狀態會持續至清明結束後的一周左右,其中不不乏來自廣州,甚至東北的客人。

這裡是廣西賀州的黃姚古鎮,距離廣州約300公裡,時常被當做都市人的後花園。張亮在這裡擁有一家8間房的小客棧,帶一個庭院。其中6間房面朝古鎮外的山林,被他標註為「山景房」。在疫情期間,這些房間空對著山景,無人問津。

今年清明,張亮的客棧僅住了4房客人,有幾間房的客人還是張亮的熟客,家住得離古鎮也不遠,「本來沒想出遊,就算來支持支持生意吧。」他們都僅僅停留了一天,在清明臨近結束時,張亮的客棧又回歸冷清。

在張亮十餘年的從業過程中,這是旅遊業從未經歷過的慘澹時期。

1月底,疫情傳出後,張亮密集地接到一個又一個電話,每一個都是退房,到最後,他已經開始害怕聽到電話鈴聲,「崩潰了」。

在張亮的客棧,2月時沒有一個客人。

不止一家民宿和酒店經營者表示,應上級要求,在3月15日之前並未開放。王瑩居住的民宿老闆也透露,「3月15日之前,我們這裡是封閉的,零生意」。

杭州龍井村民宿,此前,這裡封閉至3月15日

與慘澹生意相對的是無法避免的房租。「我當年一次性交了10年房租,現在壓力還好,就當今年生意不做了,」張亮感慨,「但很多客棧是貸款投建、按年付房租,沒有收入,無論是房租還是貸款都還不上,一個月幾萬乃至十幾萬的硬支出,實在受不了。」

張亮觀察到,在他所在的區域,大約有20%的客棧選擇了關停。

承受房租壓力的不僅是客棧酒店,也有旅行社門店。「天津現在的政策是不允許啟動,」一家天津攜程門店店主表示,「從1月24日起,我們所有團遊退訂後,就是停擺狀態,要等政策下達後,才能恢復營業。」他們同樣承受著每月近萬元的租金。

這名店主表示,已經有些租金到期的同行選擇了不續租,打算待行業復甦後再行決定。

多位客棧經營者、旅行社門店、景點從業者透露,在這個清明,收入大約為去年的2、3成,這與更為宏觀的數字相去不遠: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統計,去年清明期間實現旅遊收入478.9億元,今年則為82.6億元,約為去年的17%。

對復甦的期盼縈繞在每個旅遊從業者心上——而剛剛過去的清明節小長假,儘管比往年慘澹得多,但依舊給予了從業者們一些可以看見的光亮。

在景區開放半個月後,位於杭州龍井村的一家民宿迎來了疫情以來的首位客人。一周之後的清明節,他迎來了前來遊玩的王瑩和另外一組客人,「你們是我重新開業以後的第三組客人,」他告訴王瑩,「這個清明已經很幸運了,另外一組客人定了三間房,我這裡一共7間房,清明第一天售出4間,第二天售出3間。」

3月以來,張亮的客棧也開始迎來復甦跡象。3月前20天,他獲得了4000多元營收,後10天則進帳8000多元,比起房租是杯水車薪,但呈現出的加快復甦現象,已經使張亮燃起了樂觀的希望。

「雖然還不能開業,」前述攜程門店店主表示,「但最近十幾天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遊客來電話諮詢一日遊、周邊遊業務,我們可以看到行業整體有一些恢復跡象。」

境內遊或出現反彈

不願退出的從業者們在想盡辦法撐下去。

「對於旅行社來說,現在不能開展出境遊、跨省遊,可以做的就是省內遊,」一位旅行社從業者分析說,「很多景點、旅行產品都有折扣優惠,這個是當下的賣點之一;其次就是賣預售,用比較優惠的價格,先把未來的酒店、租車產品提前預售出去,先讓行業有些進帳。」

據他透露,在其所在的工作群中,有人「開單」售出了40餘人的周邊自駕遊,獲得近五千元提成,也有人售出了部分酒店訂單,「有少量旅行社門店開始盈利了。」

更多的希望被寄托在五一假期及今年下半年。前述天津攜程門店店主表示,雖然目前還不能開業,但已經和供應商方面協調好,籌劃了河北一帶的周邊遊產品,開始面向遊客宣傳,「只要政策上開放了,我這裡隨時都有產品可以銷售」。

「還是很期待五一的,」前述杭州民宿經營者表示,「冬天的生意不好,我們的旺季基本是春節後到國慶的這8個月,如果到五一都恢復不了,今年大半年的收入都會受損失。」

而作為遊客的李雨嫣等人也觀察到,人們對五一出遊的熱情比清明假期高出不少,「廣州飛重慶,清明時機票還是260元,五一的同航班已經漲到1180元了,」李雨嫣說,「我查了下,住宿價格也比清明要高一些」。

五一當天廣州前往重慶機票

「五一(房間價格)應該會漲點價,」張亮承認,「計劃把定價從170元提到200多元,當然,比過去還是要低很多的。」

根據他的預測,至少要到6月之後,客棧的經營才有可能恢復到平時水平。那時,張亮計劃再僱傭一個保潔員——在疫情期間,他和合伙人剛剛勸退了原本的保潔員,改為親自上陣打掃衛生。

樂觀的從業者對下半年抱有更高期待。「現在大家不認為會有報復性消費和反彈,是因為對未來有太多不確定,如果真的確定了,大家憋太久了,一定會想出來玩的,」旅遊百事通公關負責人表示,「而且,由於今年境外遊的可能性很低,反而是國內遊的機會。」

來自奧緯諮詢的一份調查報告佐證了這一觀點。根據該機構對1000名受訪者調研,有83%受訪者表示,將疫情後的首次出遊選在「中國大陸現存確診病例清零後」及「清零並保持1個月後」;有56%的受訪者表示,相對疫情爆發之前,他們打算增加在旅行上的預算。

同時,有77%的受訪者表示,將首先考慮境內旅遊目的地,其中雲南、北京、重慶、上海和四川位列計劃目的地前五名。

「出遊意願不會消失,如果境外遊暫時無法實行,這些意願就會在國內遊方面釋放,從而促進行業打造一些新產品,倒逼國內遊發展。」前述公關負責人介紹說,目前,公司正在研發更多國內的定製遊產品,以期承接那些原本計劃境外旅行的遊客群體,「國內遊應該抓住這個機會。」

「撐下去」已成為張亮的最大信念。

在最近一兩周,他看到古鎮上開業的店鋪正在增多,遊人也慢慢多了起來,「有些煙火氣了,不是那種死氣沉沉的感覺」。

張亮勸說有些動搖的合伙人,「如果我們能堅持下來,其他一些客棧放棄了,等到行業恢復之後,可能會從原來的10家客棧接待客人,變成5家,我們的競爭就會小一些。」他期待著,到時候,他能夠抓住一些機會,來彌補今天的損失。

(原標題:清明小長假收入為去年兩成,但旅遊業已現復甦跡象!)

(責任編輯:王曉武_NF)

相關焦點

  • 清明小長假,郫都旅遊業穩步復甦
    草長鶯飛春已至 踏青賞花正當時 清明小長假期間 不少人選擇走出戶外放飛心情 祭祖尋根、探春賞花、郊野春遊 遊客出遊意願強烈
  • 清明節無錫旅遊業回暖 自駕遊出現復甦跡象
    作為春節後第一個小長假,清明假期一直是備受關注的旅遊出行高峰期。今年,它更多了一道旅遊行業「試金石」的色彩。此次小長假,無論是交通出行、酒店預訂、景區門票,還是自駕周邊遊,與三月份相比均呈上漲態勢,90後和00後踏青迎春的熱情最高,成為假期出行最主要人群。 出行旅客多為自駕遊 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清明假期景區人流量方面,黿頭渚穩居無錫景區榜首,隨後是南禪寺景區、靈山拈花灣景區,這三家景區單日遊客均破萬。
  • 法國義大利等歐洲多國旅遊業初現回暖跡象 內部遊成行業復甦契機
    來源:第一財經歐洲多國旅遊業初現回暖跡象,內部遊或成行業復甦契機7~8月是歐洲的傳統旅遊旺季,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歐洲得到一定程度控制,歐盟邊境政策逐步放鬆,歐洲的旅遊業出現了初步回暖的跡象。義大利酒店經營者協會(Federalberghi)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稱,今年6月份義大利全境酒店入住率同比下降近八成,外國遊客數量降幅為93.2%,這使得義大利旅遊業損失了近11萬個臨時性工作崗位。據巴黎旅遊局的統計數據,自3月以來,法國的旅遊業至少損失400億歐元。西班牙旅遊業聯合會(Exceltur)預計,該國今年旅遊業營業額將同比下降55%。
  • 清明節小長假期間昆明假日經濟出現復甦跡象
    春節期間,昆明市累計接待遊客184.13萬人,與去年同期向比下降81.84%;旅遊總收入15.12億元,比去年同期相比下降76.52%。通過一系列扶持政策的落地實施和相關文化旅遊單位的復工復業,在清明節小長假期間昆明假日經濟出現復甦跡象。清明節期間,昆明累計接待遊客90.27萬人次,同比下降55.37%;實現旅遊綜合收入6.26億元,同比下降60.11%。
  • 桑島旅遊業呈現強勁復甦跡象
    原標題:桑島旅遊業呈現強勁復甦跡象 來源:駐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坦主流媒體《每日新聞》10月25日報導,24日,一架載有215名烏克蘭遊客的包機降落桑島機場,這是自日前180名波蘭遊客包機到桑後的又一架外國包機,10月30日還將有
  • 全球旅遊業現區域性回暖跡象
    全球旅遊業現區域性回暖跡象 2020年11月25日 10:44   來源:經濟參考報
  • 清明踏青點燃旅遊需求,復工後首個小長假客源戰硝煙四起
    來源:北京商報全文共2302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距離清明小長假還有一周左右的時間,為利用復工後首個小長假刺激旅遊業回溫,國內遊目的地、OTA、景區們紛紛出招攬客源。據飛豬統計數據顯示,3月17日至23日期間,清明假期火車票和景區的預訂量環比1周前增長超100%,酒店預訂量環比增長約30%。飛豬分析認為,以家為中心,半徑200公裡內的本地遊和自駕遊已現復甦跡象。馬蜂窩發布的《2020年春季旅遊回暖趨勢報告》顯示,3月18日開始,全國眾多旅遊目的地和景區熱度都出現明顯回升,全國城市熱門周邊遊景區旅遊熱度平均漲幅達到67%,其中有不少遊客都選擇自駕出行。
  • 清明假期將至 旅遊業一觸即燃
    距離清明小長假還有一周,OTA、景區們的客源爭奪戰已悄然開啟。3月29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多家OTA獲悉,作為復工後的首個小長假,清明假期踏青遊、春遊需求集中釋放。景區紛紛規劃短途自駕遊線路、推出折扣門票,OTA也在通過規劃新型「踏青遊」產品「刷存在感」。窗口期來了復工復產後,旅遊行業迫切期待一個觸底反彈的新契機。
  • 景區復工率超65%,清明小長假帶來旅遊復甦信號
    來源: 南方都市報剛剛過去的清明節,是因新冠疫情而關閉的旅遊景區恢復開放以來迎來的第一個小長假,也可以說是旅遊業在因疫情停擺之後重啟復甦的「風向標」,所以這個假期的遊客出行格外引人關注。而「黃山緊急限制客流」「西湖日接待6.22萬人預約爆滿」等現象也成為假期最火爆的熱點。
  • 人民日報刊文談疫情後旅遊業復甦:景區用心,遊客才能安心
    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旅遊市場整體正呈現「城市休閒復甦,周邊旅遊活躍」的特徵。根據美團研究院的數據,國內酒店旅遊業復甦率不斷攀升,青海、安徽、江蘇、湖南等省份均超過70%。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時,越來越多人開始走出家門踏青賞景。種種回暖跡象,讓受疫情影響較為明顯和直接的旅遊業看到了希望,但也帶來不小的管理壓力。
  • 清明小長假無錫旅遊業有序回暖 三景區人流單日破萬
    作為春節後第一個小長假,清明假期一直是備受關注的旅遊出行高峰期。今年,它更多了一道旅遊行業「試金石」的色彩。此次小長假,無論是交通出行、酒店預訂、景區門票,還是自駕周邊遊,與三月份相比均呈上漲態勢,90後和00後踏青迎春的熱情最高,成為假期出行最主要人群。
  • 法國義大利等歐洲多國旅遊業初現回暖跡象 內部遊成行業復甦契機
    來源:第一財經歐洲多國旅遊業初現回暖跡象,內部遊或成行業復甦契機7~8月是歐洲的傳統旅遊旺季,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歐洲得到一定程度控制,歐盟邊境政策逐步放鬆,歐洲的旅遊業出現了初步回暖的跡象。義大利酒店經營者協會(Federalberghi)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稱,今年6月份義大利全境酒店入住率同比下降近八成,外國遊客數量降幅為93.2%,這使得義大利旅遊業損失了近11萬個臨時性工作崗位。據巴黎旅遊局的統計數據,自3月以來,法國的旅遊業至少損失400億歐元。西班牙旅遊業聯合會(Exceltur)預計,該國今年旅遊業營業額將同比下降55%。
  • 「五一」小長假旅遊業解凍 OTA平臺業務復甦
    來源:中國經營網原標題:「五一」小長假旅遊業解凍 OTA平臺業務復甦本報記者 李甜 北京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後的首個「五一」到來,旅遊行業在經歷了冷凍之後,迎來第一次高峰。5月5日,國家文旅部發布數據顯示,5月1日~5日,全國共計接待國內遊客1.15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75.6億元。《中國經營報》記者從去哪兒網方面了解到,以探親遊、周邊遊、郊區遊為主題的小長假旅遊帶動目的地消費,旅遊信心也穩步恢復。
  • 清明踏青點燃旅遊需求,復工後首個小長假客源戰硝煙四起
    來源:北京商報全文共2302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距離清明小長假還有一周左右的時間,為利用復工後首個小長假刺激旅遊業回溫,國內遊目的地、OTA、景區們紛紛出招攬客源。據飛豬統計數據顯示,3月17日至23日期間,清明假期火車票和景區的預訂量環比1周前增長超100%,酒店預訂量環比增長約30%。飛豬分析認為,以家為中心,半徑200公裡內的本地遊和自駕遊已現復甦跡象。馬蜂窩發布的《2020年春季旅遊回暖趨勢報告》顯示,3月18日開始,全國眾多旅遊目的地和景區熱度都出現明顯回升,全國城市熱門周邊遊景區旅遊熱度平均漲幅達到67%,其中有不少遊客都選擇自駕出行。
  • 清明小長假,民宿熱門城市排行榜成都摘冠
    來源: 紅星新聞受各地旅遊優惠政策的刺激,清明節假期的回暖跡象十分明顯。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數據,清明假期期間,國內旅遊接待總人數為4325.4萬人次,為去年同期的38.6%。4月9日,紅星新聞記者從途家民宿了解到,清明節假期期間民宿訂單環比上周增長了50%,整體恢復至去年同期的30%,成都再次位居民宿熱門城市排行榜榜首!成都民宿熱度依然是NO.1成都民宿在近幾年成績突出,經常在熱門排行榜中位列前三甲,這次清明小長假也不例外,摘得民宿熱門城市桂冠。
  • 聚焦後疫情下的產業復甦 政企合力 柯橋旅遊業「破冰」迎春
    柯巖風景區重點景區已恢復往年70%人流量 柯橋旅遊業恢復生機上午9點多,安昌古鎮內已人頭攢動。在小吃店、小擺件商鋪門口,人們正在挑選心儀的食物或商品,駐足閒談、買賣交易讓昔日冷清的古鎮又充滿了活力和人氣,熱鬧的古鎮又回來了!「前段時間,像這個時間裡人還不太有,現在人已經多起來了。今天我就賣出了好幾十包扯白糖了。」
  • 端午已過,旅遊業復甦態勢良好
    文化和旅遊部的數據顯示,今年端午假期,全國累計接待國內遊客4880.9萬人次,累計實現國內旅遊收入122.8億元。在已經公布的端午假期旅遊收入的14個省份中,2省份旅遊總收入超過50億元,8省份接待遊客總數超過500萬人次。中國旅遊研究院(文旅部數據中心)院長認為,為期三天的端午假期,各地居民出遊還是處於有序復甦進程。
  • 清明小長假,淳安鄉遊旅客恢復至去年同期的93%,省內各生態縣鄉村遊...
    鄉村旅遊迅速復甦「親子+運動」成為亮點據統計,三天時間裡淳安縣共接待遊客20.54萬人次,恢復至去年同期的61.2%,經濟收入2.25億元(千島湖景區門票免票),恢復至去年的51.03%。其中鄉村旅遊接待12.92萬人次,恢復至去年的93.39%,鄉村旅遊收入1657.01萬元,恢復至去年的80.67%。
  • 「五一」小長假過後,旅遊業恢復得怎麼樣?
    根據5日國家文旅部發布的數據,5月1日-5日,全國共計接待國內遊客1.15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75.6億元。2019年「五一」假期的數據則是1.95億人次和1176.7億元。與去年相比,今年「五一」假期出遊人次近六成,旅遊收入約四成,雖然還有差距,但可以看出明顯的復甦跡象。
  • 5月餐飲業復甦跡象明顯,超市成餐企進駐新場景
    新京報訊(記者 張曉榮)隨著疫情的緩解,進入五月以來,北京各大商圈、步行街的餐飲業復甦跡象明顯。多家連鎖餐飲企業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營業額已恢復至去年同期的六成左右,而在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期間,餐飲業也迎來今年以來的客流小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