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神話破滅:「小藍杯」會否成為我們最後一個掉進的坑?

2020-12-17 六觀

中國大型連鎖咖啡品牌「瑞幸咖啡」2017年崛起,卻於2020年4月2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自爆財務造假22億元人民幣,隨後股價暴跌!這個掉落神壇的故事到底是怎麼回事?但如果時間重回,僅能從補貼模式裡試圖分辨瑞幸的不適用

如太陽般崛起中國連鎖咖啡店Luckin瑞幸咖啡(俗稱小藍杯),突然之間就偏離軌道、搖搖欲墜,現在看不清是原本的火光在閃爍,還是真的家門著火,正在燃燒資產。

關於小藍杯銷售數字作假的報導已經非常多,作為媒體從業人士讀得有些心慌,因為瑞幸咖啡被包裝好的、一層又一層的神話故事,來自被文飾的、一篇又一篇的媒體報導。作為資訊轉介口的媒體是怎麼掉進了這個坑?瑞幸咖啡能不能成為我們最後一個掉進的坑?

瑞幸咖啡的崛起故事堪稱完美,讓媒體紛紛入坑爭相報!

財經類媒體對於報導露出的判斷標準,理論上應該來自財務數據,包括員工數、資本額、營業額、毛利率……等,來對應其在產業之間的影響力,或說是潛力,同時要進行質化判斷:事業本身有多特別。不過,這些訊息很多時候是問不著的,有時候問到了也得心存懷疑(畢竟也實在是沒看到經過審計的財報),因此也有其他的判斷依據,例如:創辦人過去資歷、得過什麼獎、投資人有誰、曾被哪些媒體報導、團隊裡有誰……等,這個輔助項目的邏輯是有其他更厲害的人先做了背書,受限於資訊取得困難,有時不得不這麼做。

瑞幸在2018年崛起的一年半之間,基本上是完美故事,幾乎無從挑剔:創辦人有頭有臉、投資人有頭有臉、一年之內從無到有開設2000家直營門市、接連登上主流媒體,真的就是閃亮巨星奔向國際舞臺的精彩案例。故事實在太完美,那些店面、那些咖啡、那些廣告,大家確實也都看過、喝過、玩過,實在想不出來如何不掉進這個坑。但如果時間重回,僅能從補貼模式裡試圖分辨瑞幸的不適用。

補貼模式的基本邏輯是「先便宜給你用,你用習慣了就會願意付錢來用,哪天就算我漲價了、我請你看看廣告讓我收收廣告費,你也還是會繼續用」。最成功的是滴滴打車,補貼到見骨的車費,最後寡佔市場、盡收富饒江山,打車生意的前提是門檻高(需申請運營牌照/需招募司機等),這已經向潛在競爭者架起高牆,而且叫車需求相對比較剛性。補貼模式的失敗代表是共享單車OFO,補貼模式養出了大量會員,但收入遠遠無法跟上運營生意的種種支出,終究在資金鍊斷鏈後退出市場。

加拿大網球女將安捷絲古(Bianca Andreescu)去年亦曾到瑞幸咖啡打卡。

加拿大網球女將安捷絲古去年亦曾到瑞幸

狂打補貼戰神話般的商業模式,迫使質疑者沉默!

瑞幸是消費型食品,基本上無法寡佔市場、對競爭對手沒有防禦能力。筆者在蘇州生活時基本也是如此,只有周三有折價券時才買瑞幸,從來不用原價購買(覺得用原價購買的應該是傻子)。所以,簡單說就是瑞幸雖然圈到了會員、但總是圈不住,就算圈住的那幾位、也只願意花少少錢購買。在無法進入「圈得住」正循環下的補貼模式,銷售量、門店數,還是虛華啊(反抗神話的力量極為薄弱,時間倒回,媒體充其量也只能稱其為「挑戰」)。

中國市場的多樣化與發展速度,確實出現很多特別的故事,馬雲與十八羅漢的創業故事、馬化騰從微信創造的社群與支付、各大視頻網站大手筆購買版權圈住訂閱會員等,這些近乎奇幻的神話故事,也成為其他看起來不太合理的模式,能夠撈到資本、媒體資源、大眾投資的原因。

自覺無法不掉進這樣美麗的坑裡,但我們只能在發現那是個坑的時候,儘早、儘快做新的報導披露

相關焦點

  • 新零售的獨角獸:「小藍杯」—瑞幸咖啡背後的營銷秘訣是什麼?
    在平安之夜我們就端起「小藍杯」,從大嘴——一個從事13年營銷培訓人的角度,一起來聊一聊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是如何藉助網際網路新零售迅速崛起的。1.取了個好名字嚴格來講,它有三個名字,一個英文名:luckin coffee,一個中文正式名:瑞幸咖啡,還有一個暱稱:小藍杯。瑞是祥瑞,幸是幸運幸福,都是中國人愛聽的,送人幸運送人幸福,都是非常吉利的。
  • 給自己挖了三個坑,瑞幸咖啡到底想埋誰,有人知道嗎?
    2020年2月1日,渾水(Muddy Waters ) 針對瑞幸咖啡發布了長達89頁的做空報告,瑞幸咖啡股票應聲下跌,跌幅達24%,輿論一片譁然。唱衰聲再次四起。這家年僅一歲半就成功上市、並且成為2019年在納斯達克IPO融資規模最大的亞洲公司,也是全球最快IPO公司,在有些人眼中活成了一個神話,在有些人眼中活成了一個笑話。
  • 瑞幸咖啡神話破滅背後:神州模式推演的一次失利?
    上述公告發布後,瑞幸咖啡的股價暴跌超八成,盤中多次熔斷,市值蒸發超300億人民幣。外部的危機更甚。根據美國的證券法規和《薩班斯法案》,瑞幸咖啡可能會面臨嚴重的處罰,乃至退市,相關負責人可能會面臨一個嚴峻的司法指控。
  • 大折扣優惠券不見蹤影 小藍杯的野心也不止於咖啡
    據預測,瑞幸咖啡在2021年底建成的總門店將超過4500家,成為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在剛剛過去的七月,小藍杯依舊動作頻頻。即便是瑞幸咖啡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郭謹一在面對長槍短炮時,習慣性的那句口頭禪"everyone's everyday start from coffee",也藏不住小藍杯的勃勃野心。
  • 爆紅的瑞幸小藍杯與茶西西小金杯有哪些相似之處?
    近期大火的瑞幸小藍杯咖啡,站在設計的角度,有多少人會有以下的疑問。1、鹿和咖啡有什麼關係?2、咖啡杯為什麼不選擇咖色卻選擇科技藍?無論這個咖啡品牌為什麼要用鹿,也不管為什麼要用科技藍,作為年輕人,問自己,我們會不會被它所吸引?反正我會。我的眼睛和我的好奇心會讓我迫切的想了解這個藍色的咖啡。做品牌形象,越好看越好,還是越不同越好?
  • 武漢醫生喝到「瑞幸無人咖啡」了!
    2月12日,首臺瑞幸無人咖啡機「瑞即購」在武漢六七二醫院投入使用。戰鬥在一線的醫務人員已經喝到暖暖的小藍杯了! 此次特別行動,瑞幸還將陸續進駐武漢協和醫院、同濟醫院、漢南區中醫院、部分方艙醫院等,提供「瑞即購」無人咖啡機💪 在官方宣布疫情徹底結束前 我們持續並免費為醫務工作者供應咖啡 無接觸,全封閉,更安全!
  • 小藍杯瑞幸咖啡:塑造「智慧化」咖啡品牌
    小藍杯就是人們常說的瑞幸咖啡,因為整體包裝以藍色為主調,所以被人們親切地稱之為「小藍杯」。小藍杯瑞幸咖啡成立於2017年,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從咖啡開始,讓瑞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為願景,充分利用移動網際網路和大數據技術的新零售模式,打造「無限場景」模式,在極短時間內就賺足了眼球。  以往的營銷模式都是「人找咖啡」,小藍杯瑞幸咖啡提出「咖啡找人」的 「無限場景」品牌營銷戰略。
  • 咖啡風暴:星巴克「重大改變」 小藍杯瑞幸有圖謀
    而在星巴克與阿里巴巴的合作廣受矚目的同時,9月6日,瑞幸正式上線微信小程序,並與騰訊籤訂戰略合作,共建咖啡「智慧零售」的解決方案。瑞幸始終沒有掩飾過力爭上遊的野心。一個有趣的事件是,很多網際網路咖啡的創始人都來自於出行領域。
  • 瑞幸咖啡火燒連環船 連累香港上市公司
    原標題:《拆局麒想-林嘉麒》瑞幸咖啡火燒連環船,連累香港上市公司    俗語有云「衰開有條路」,用來形容最近的中概股不為過。
  • 瑞幸咖啡|為上市而生的病毒咖啡!
    平心而論,瑞幸雖然坑了不少投資人的錢,但真正造福的卻是我們這些平頭老闆姓,就像滴滴打車伊始燒錢補貼用戶一樣,無車一族切實嘗到了甜頭,這麼說來,瑞幸就並非一無是處,至少,其成功經驗還是值得不少企業借鑑的。
  • 小藍杯不斷給消費者更多驚喜,力爭讓人人都喝上一杯好咖啡
    小藍杯是瑞幸咖啡的簡稱,成立於2017年,致力於打造一杯人人都喝得起、喝得到、喝得值的好咖啡。小藍杯在保證高品質、專業化的基礎上,價格非常親民,因此也受到了更多消費者的青睞。為了滿足消費者的購買需求,小藍杯首先在運營模式上打造出了獨有的形式。
  • 瑞幸咖啡一個店一天賣多少杯咖啡,才會賺錢?
    「爆款法則」為「深響」旗下消費新媒體爆款法則·作者 | 馬小軍一年前《實地蹲守10家店,這裡是關於瑞幸咖啡的一些新觀察》的結尾處曾留下了一個問題「通過上市融資6.95億美元續上了一口氣的瑞幸,狂飆到什麼時候才是個頭?」——當時恐怕誰也並沒有想到,這個問題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就得到了答案。正所謂,「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樓塌了」。
  • 瑞幸有毒,小心入坑
    瑞幸咖啡是2018年的一個現象級品牌,身處北上廣的你一定聽過,或者隱約見過乃至消費過。這麼一個品牌怎麼就橫空出世,讓咖啡界為之震驚,讓營銷界為之痴狂的?瑞幸咖啡的營銷手法極為簡單,卻直接有效。筆者從個人體驗出發,帶你領略這個咖啡攪局者是怎麼攻城略地的。
  • 財務造假坐實,股價崩盤,瑞幸無關咖啡
    從2018年年初開始試運營到「入宮」,從無人知曉到成為故宮唯一入駐的咖啡品牌,瑞幸只用了9個月。 要說起來,瑞幸咖啡雖是故宮的「唯一入駐」,但並非第一個入駐。 早在21世紀初,星巴克接受故宮博物院邀請,在乾清門東側的九卿朝房開了分店,成為入駐故宮的第一個連鎖咖啡品牌。
  • 解構瑞幸咖啡:從單店盈利到無人零售,意味著什麼?
    另一套則是「管理報表」——在收入項更看重訂單(完成)收入而非確認收入;在成本項一般來劃分為前端成本和後端成本,所謂前端成本主要看最小單位經濟模型 UE(Unit Economic),對於瑞幸咖啡來說就是單店模型,細分則包括單店的房租水電、門店員工、原材料成本等與門店運營密切相關的支出。
  • 瑞幸咖啡脫險!中國咖啡還有明天
    沒有了資本的加持,曾經被揶揄為「民族之光」的瑞幸咖啡這七個月過得異常低調,失去了當初2VC經營模式、18個月美股上市的光環。   平平淡淡的瑞幸,也許才是真的。中國咖啡行業在趟過了瑞幸的大雷之後,也沒有如外界論斷,走向消亡。
  • 解碼低端酒店連鎖之王OYO:會成為下一個瑞幸咖啡嗎?
    OYO和瑞幸之間的千絲萬縷OYO和瑞幸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共同點是「快」。2017年10月,瑞幸咖啡成立,隨後快速融資,靠買二贈一的營銷和快速擴張的線下門店讓人記住了「小藍杯」。招股書顯示,截至今年3月31日,瑞幸門店總數已經達到2370家,而星巴克在中國發展20年,門店數量也不過3600多家。
  • 瑞幸兩個月飆漲100%你會因此愛上這杯咖啡嗎?
    原本做多百度之後收益達到60%,可是後來過於相信自己的判斷,在做空了瑞幸咖啡了一個月之後(期間還不斷補倉),結果爆倉了,不僅利潤全無,還虧了一些,損失慘重。只能慶幸自己迷途知返,沒有堅持到底,止損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最後一句忠告就是:沒事別輕易做空。沒錯,瑞幸翻身了。 短短兩個月,到底發生了什麼?
  • 瑞幸不止是咖啡 它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全家?
    03「瑞幸向左,星巴克向右」,我們必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在「非爭太子市場」上不是A很成功,B就無法成功的。什麼是」爭太子市場」?舉個例子:熟人社交。當微信超過30%市場佔有率的時候,他就不可遏制得成為唯一的王者。但是很明顯,餐飲不是,零售也不是。
  • 作為「民族之光」的瑞幸咖啡,這次可能徹底涼了!
    瞬間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當天下午,面對外界的強烈關注,瑞幸咖啡發布了官方消息:「目前,公司正在積極配合市場監管部門對瑞幸咖啡經營情況相關工作的了解。公司及全國門店運營正常。」從營收角度的角度說,會比自爆的還要多。」那麼,為什麼瑞幸咖啡造假,這件事情會如此嚴重?為什麼頂著「民族之光」頭銜的瑞幸咖啡,如今會被冠以「民族之恥」的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