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14時許,青銀高速正常開通。張曉鵬 高開元 攝 |
本報記者 呂璐
1月以來島城多次遭遇霧霾天,14日,多日不見藍天的島城再次遭遇大霧,能見度最差時只有一兩百米,14日7時市氣象臺發布了大霧黃色預警。15日島城霧霾天氣仍將持續,不過,16日開始,一股南下冷空氣將趕走霧霾,讓島城重見藍天。
濃霧繞城,能見度不高14日早上,青島市天氣陰冷,濃霧籠罩,許多人都戴上了口罩或圍巾。14日10時左右,沒有藍天和陽光的冬日裡,市區部分地區飄起了一陣小雪花。下午下班時間,濃霧還沒有散去,島城沿海一線的高樓林立在濃霧中。
為了提醒人們防範大霧,青島市氣象臺14日7時發布了大霧黃色預警信號。首席預報員凌藝介紹,14日青島市多雲間晴,大部地區有濃霧,大部分地區都出現了霧或輕霧。14日早晨,市區沿海和膠州灣附近地區的能見度最差時只有一兩百米。除了能見度不高,14日青島市溼度較大,上午的大霧讓青島市相對溼度都保持在95%以上,下午相對溼度也維持在80%以上。
另外,14日市區和沿海地區的氣溫明顯偏低,白天青島市市區的最低氣溫僅為-4.0℃,較13日降溫幅度達到了5.6℃。白天氣溫略有回升,市區最高氣溫為0.3℃。
16日冷空氣駕到,或攆跑霧霾根據氣象臺預報,14日夜間到15日白天,我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的冷空氣勢力仍然較弱,大氣環流形勢有利於霧霾天氣出現和維持,因此影響青島地區的霧霾天氣仍將持續,14日夜間到15日上午仍會出現能見度不足1000米的霧,部分地區能見度可能會不足200米,應注意交通安全。
16日新一輪中等強度冷空氣東移南下,將使青島市北風明顯增大,而霧氣也會逐漸消散。受冷空氣的影響,在15日和16日兩天,青島市局部地區可能還會出現短時性的小雨雪天氣。16—17日,青島市北風3—4級轉5—6級,陣風風力達到7級,氣溫有所下降,市區白天的最高氣溫在0—-2℃左右。17日青島市多雲轉晴,早晨市區最低氣溫為-6℃左右,郊區最低氣溫降至-10℃。18日白天冷空氣影響結束,北風轉西南風3—4級,氣溫小幅回升。
本月島城兩遇大霧六遭「霾伏」根據氣象部門統計,1月1日至1月14日,青島市市區有1天為霧天,5天為霾天,1天霧霾同時出現,其中有霾出現的時間為1日、6日、7日、8日、11日和12日。
青島市氣象臺氣候科副科長郭麗娜介紹,像1月上旬這樣半個月市區有6天為霾天的情況在青島市氣象記錄中並不算異常。2011年僅3月一個月市區出現了18日的霾天,從近年來的統計數據看,去年一年中出現霾的天數為74天,2011年中出現霾的天數最多,一年內出現127天,2010年出現霾的天數為88天。
郭麗娜介紹,青島市出現霾的天氣集中在春、秋、冬三季,夏季雨水相對較多,對空氣有一定的淨化作用。
大霧為何來?14日,青島市氣象局專家介紹,最近一段時間北方南下的冷空氣勢力較弱,暖溼氣團相對就比較活躍,因此青島地區風力較小,大氣層結也相對穩定;一些地區有降水和地面水汽蒸發的影響,再加上連日的南風從海上吹到青島陸地上,使得近地面空氣的相對溼度越來越大;特別是在夜間天空晴朗少雲,輻射降溫的幅度比較明顯,這些都有利於溼空氣飽和凝結,形成大霧。
據了解,現在出現的低能見度的情況,基本上都是霧和霾混合形成的。在早上或夜間相對溼度較大的時候,形成的是霧或是輕霧;在白天氣溫上升、溼度下降的時候,逐漸轉化成霾。在這種穩定的天氣形勢下,空氣中的汙染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不容易向外擴散,使得汙染物在大氣的淺層積聚,從而導致汙染的狀況越來越嚴重,這也是導致中東部地區出現大範圍霾的重要原因。 (來源:齊魯晚報)
【熱帖推薦】
曝青島基隆路老師辱罵並"潛規則"小學生 山東棗莊78歲老漢竟被小夥子性侵致死(圖)
女叫獸!駕豪車撞老人後 亮人大代表證 唉呀媽呀,上海地鐵老外公然脫光褲子(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