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水環境建設的重要目標。
隨著城市副中心建設持續推進,一幅水草豐茂、魚遊鳥翔的溼地畫卷,將在通州東南部徐徐展開。備受關注的延芳澱溼地工程,有了最新進展!
北京通州發布了解到:
日前,北京市招投標公共服務平臺,發布了延芳澱溼地工程施工招標公告!預示著此項工程開工在即!
招標公告顯示,延芳澱溼地工程處理對象,主要為兩河水網退水,總設計處理規模40萬m3/d。工期計劃:426日曆天。
主要工程內容包括:
(1)左岸主要構築物包括引水涵洞約3km、雍水閘3座、涵閘3座、28.5公頃前置庫1座、40萬m3/d提升泵站1座、林下溼地32.26公頃及相關配套設施。
(2)右岸主要構築物包括潛流溼地195公頃,表流溼地132.78公頃及相關配套設施。
(3)溼地公園景觀工程:建設以北運河河道水質淨化為主要核心功能目標,兼顧河道生態,集水質淨化、溼地景觀、科普教育、娛樂休閒於一體的溼地景觀工程。
整體溼地景區分為四個區域。分別是:溼地保育區、溼地科普展示區、溼地遊覽區和管理服務區。
(4)針對溼地工程建設實施與運營維護業務管理需求,綜合運用物聯網、3S、模擬仿真、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構造延芳澱溼地自動化控制系統。為實現溼地區域內防洪排澇調度、水質提升與保護、生態環境修復以及溼地景觀維護等過程的精細化與自動化控制管理,提供科學有效的信息化平臺工具。
——本項目建設內容,最終以政府部門立項批覆為準。
本施工項目共分為四個標段:
第1標段:
北運河主河槽中心線北側,起點樁號:北運河支溝小老溝入口上樁號:25+400;終點樁號:楊窪閘上36+105。
第2標段:
北運河主河槽中心線南側小老溝入口至密涿高速,起點樁號:北運河支溝小老溝入口上樁號:25+400;終點樁號:密涿高速30+950。
第3標段:
北運河主河槽中心線南側密涿高速至覓西新線,起點樁號:密涿高速30+950;終點樁號:覓西新線33+390。
第4標段:
北運河主河槽中心線南側覓西新線至楊窪閘,起點樁號:覓西新線33+390;終點樁號:楊窪閘上36+105。
延芳澱溼地歷史上曾為皇家狩獵之地,元代後漸漸消失。
此次重建後,凌亂的河灘將華麗變身為1480公頃(22200畝)的溼地水泊,並承擔蓄洪和淨化河水的功能。
延芳澱溼地沿北運河而建,北起榆林莊閘,南至北京市界,呈帶狀延伸,全長約12公裡,最寬處能達到3公裡。
溼地主體在漷縣鎮,也恰是北運河「九曲十八彎」的下遊河段。
古韻延芳澱,澤國任鳥飛。「延芳澱」三字頗有古韻,實則亦有千年歷史。
通州位於九河下梢,東南部的漷縣鎮又是全市地勢最低的地區,海拔僅20米,易儲水成湖。
據考證,早在遼代就已經有方圓百裡的延芳澱溼地,每到春秋兩季,「水鳥億萬成群」。
當時的延芳澱,是皇家狩獵之地。《遼史·地理志》和明代出版的《燕山叢錄》都曾描寫遼代皇家貴胄到延芳澱打獵的情景。漷縣於遼代正式設縣,漷的本義即「四面環水的城郭」——也就是說,如今的漷縣鎮,正得名於延芳澱溼地。
此次重建,還將恢復古時的碼頭遺蹟,讓延芳澱在波光中蕩漾出通州古韻。
千年舊景重現京東南,但延芳澱絕不僅是用於賞玩的溼地湖泊,也是北運河上重要的淨化器和蓄洪池。
「北運河流至榆林莊閘,將在溼地外的沉澱區稍作預處理。」建設方北控水務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延芳澱溼地的海拔比北運河高2米左右,預處理後的河水須經過泵站提升,方能夠流入南側的溼地。
河水依次流經表流溼地、潛流溼地,轉了整整一圈兒後,再憑藉原本的地勢高差,自流回北運河河道中。
溼地中的植物、微生物,以及野鴨、遊魚等動物,會把河水中的懸浮物和氮、磷等有機物一一吞噬,化河水為清流。
延芳澱溼地建成後,將與運河森林公園、運河奧體公園、運河文化廣場依次相接,構成一條自西北至東南,斜穿通州的溼地森林帶。
(原題為《大手筆!通州將打造2萬畝皇家溼地!長達12公裡,這些地方都受益!》)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