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於2020年8月9日9:53貴陽觀山湖區甲秀北路
在貴陽奮鬥的三位安徽馬鞍山年輕人
在賓館樓下「天津灌湯包」餐館吃早餐,見到了三位從安徽馬鞍山到貴陽做灌湯包的年輕人,他們是祁家旺、朱詠春、朱詠超。
包子都是他們自己手工製作的
他們是姐弟一家人,來自安徽馬鞍山農村,去年到貴陽之前,就在北京做了十多年包子。
小店面積不大,食客也不少
談起到貴陽的原因,朱詠超說是因為他們原來在北京做生意的房子拆了,再加上祁家旺的哥哥在貴陽,所以也就到貴陽。
飯點兒上很忙,他們像在趕趟一樣
做餐飲本身就很辛苦,他們的包子不是買的別人現成的,而是自己做的,所以更辛苦。
鍋貼色香味很誘人
早上3點鐘就要起來發麵、揉面、做餡兒、包包子,熬稀飯,一直要忙到下午5點才歇業,之後還要準備第二天的各種食材。
店裡有十多個品種
雖然店名叫「天津灌湯包」,其實除了灌湯包外,還有香菇白菜包、小籠包、豆漿、各種粥、湯、抄手等14個品種。
灌湯包裡面的肉是實在的,技術是過硬的
包子是現做現蒸的
平時我們進餐館吃飯,享受著「飯來張口」的方便,沒想到做餐飲會這麼辛苦,今天理解到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義,同時,也為他們身上表現出來的中國年輕一代吃苦耐勞,積極向上的奮鬥精神所感動,為三位年輕人點讚。
香菇白菜包
今天,我們一家共消費了35元,豆漿、黑米粥、抄手各一碗,灌湯包、香菇白菜包各一籠,感覺吃得還是很滿意,味道不錯,分量很足。
抄手
本文作者在為三位年輕人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