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號稱地球上最難寫的字,讀「biang」,第二聲,是西安的一種美食——biang biang 面。
跟我學習硬筆書法的孩子們,都對這個神奇的「biang」字十分敬仰,我偶爾也會讓他們到小黑板上去寫著玩,看誰寫得好。
能把這個「biang」字寫得比較好看的時候,就說明你對字的「結構」已經具備很好的「感覺」了。
「感覺」是個很神奇的東西,學外語需要練出很好的「語感」;學打球需要練出很好的「球感」……於是我也把寫字的這種感覺稱為「字感」。
「字感」對學寫字的人有什麼用?
用處太大了,中國漢字光常用字就有3500個,挨個去把他們練好,花費的時間、精力都是巨大的。
所以,通常我們都會遵循「筆畫——偏旁部首——結構——整體效果」的方式來進行練字。練出來的是什麼?練出來的其實就是一種寫字的「字感」。
「字感」練好了,完全不需要把所有漢字都去學、去練一遍,照樣能寫好絕大部分漢字。
「字感」可以引導我們,哪怕是去寫一個從來沒有寫過的字,一個很生僻的字,甚至一個憑空新造出來的字,也能把他寫得好看。
而硬筆書法中的「字感」,主要體現在這兩點上:
1、均勻。2、平衡。
均勻,如何理解?
寫一個字,它所有筆畫的布置,基本上都是均勻分布的。
如果某個地方很多筆畫擠成一團,而某個地方的筆畫又很鬆散,顯出大量空白,那這樣的字肯定顯得難看。
「biang」這個字,筆畫共有60多畫。
「字感」良好的人,從開始寫前幾個筆畫的時候,心裡就已經做好了對全局的預判了。
「穴寶蓋」寫多大,下面的「言」字橫寫多長,幾橫之間的距離如何安排等,都會順著自己對「均勻」的預判而自然進行……
而字感不好的人,只能一個筆畫、一個筆畫,或者一個偏旁、一個偏旁地「死磕」。寫完之後發現,所有部分都寫出來了,雖沒什麼錯誤,但是組合在一起就是七扭八歪的,很難看。
做好「均勻」的訣竅,就是注意好筆畫的「距離分布」和「角度分布」。
也就是說,比如一個有很多橫畫的字,橫之間的距離都應該差不多大;
而比如類似「木」這樣的字,左邊有撇,右邊有捺,那麼撇和豎之間的夾角、捺和豎之間的夾角,應該差不多一致。
做好這兩點的預判,寫字就會均勻很多。當然,這種預判能力,也是要靠大量認真練習才能獲得。
平衡,又如何理解?
每個字都是由筆畫拼裝起來的,想像一下把它從紙上挖出來,立在桌上,會不會明顯歪倒?
如果能放穩,就說明字是比較「平衡」的;如果倒向一邊,就說明它不夠「平衡」,自然也不會好看。
做好「平衡」的訣竅,主要是控制好字當中的「長豎」,要寫得硬朗且垂直(以後我們會作專門闡述),然後其他筆畫也該遵循「均勻」原則來進行分布。
上面幾個圖,是我寫的「biang」字。完成得最好的是左邊的「月」和右邊的「立刀旁」。
這兩個偏旁筆畫少,卻又要從字上方貫穿到下方,所以只能把它處理得很瘦,才能貼合到整個結構上。
而寫得不好的地方,估計大家也看出來了,是在「心」字的位置,空白太多,顯得鬆散。
好了,對寫字而言,所有的「訣竅」,都是建立在認真練習的基礎上的。
來碗biangbiang面,一起解解饞,大家加油!
對寫字還有什麼問題?或者想看什麼字的演示?歡迎留言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