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冰島,大家首先聯想到的大概會是離北極圈很近的一個小島國。是的,它位於北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交匯處,是歐洲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全國人口只有35萬。
冰島自然風光獨特,有很多只有冰島才有的特色旅行項目,冬季冰島還是熱門的看北極光的目的地。它曾多次被著名媒體評為最佳旅行目的地,包括《動物星球》、《國家地理雜誌》、《衛報》等。
那裡還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大教堂,叫哈爾格林姆斯教堂,因其標新立異的外形而被評為全世界最壯美的十座教堂之一。
去的當天,天公不作美,是個陰雨天。為了避免相機鏡頭受潮,沒有進行遠距離全景拍攝,只在近處用手機拍攝了教堂外觀。我找了教堂大晴天和夜景的照片,大家可以看看:
哈爾格林姆斯教堂日景和夜景,圖片來自網絡
哈爾格林姆斯教堂(Hallgrimskirkja),又叫雷克雅未克教堂,位於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的市中心,高74.5米,是冰島最大的教堂。教堂以冰島著名的牧師及詩人Hallgrímur Pétursson的名字命名。由建築師Guðjón Samúelsson在1937年設計,建設工作始於1945年,於1986年結束。
第一眼看到哈爾格林姆斯大教堂,還是有點小震撼的。不僅因為它巨大的尺度,還因為它那極其獨特、帶有韻律感的造型。寬闊的教堂廣場由石灰巖與地磚拼接成粗曠而簡潔的紋飾,配合著這座高大的教堂,散發著清冷的氣質。來看下現場的手機版照片:
同時,還讓我想起了北宋蘇軾的《題西林壁》中的一句詩詞叫:「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教堂,你會發現有各種不同的形狀,非常有趣,每個角度是不是很不一樣:
這是教堂的大門,非常的低調:
教堂內部主廳高30多米,可容納1200人。和歐洲很多教堂不同的是,這座教堂內部沒有繁複的裝飾和神秘的色彩,只給人以簡潔和純美的感受。沒有華美的雕刻、沒有斑斕的玻璃窗,幾乎素淨與毫無裝飾的空間。
除了教堂主體建築外,還有另外3個值得注意的看點:
教堂前的人物雕像
第一眼看到教堂前方的這個人物雕像,以為和教堂大有關係,因為他實在是太搶眼了,其實它們完全是兩碼子事。這座雕像是美國於1930年為紀念冰島建國1000周年而贈送的禮物。該雕像所刻畫的人物是冰島獨立之父雷弗爾·西格松(Leifur Eiriksson)。19世紀中葉,冰島民族獨立運動就是在西格松的領導下逐漸高漲起來,並最終取得成功的。
教堂內管風琴
教堂內部有一巨大的管風琴,高15米,重達25噸。教堂每小時都會奏響管風琴。
教堂頂部的觀景臺
通過教堂內部的電梯可以到達頂部的觀景臺,在這裡可以欣賞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的市景,所見蔚為壯觀。大家可以看到冰島的房子都是彩色的,就像童話故事裡的小鎮一樣。
在頂上還能看到教堂廣場的鋪地式樣和西格松的雕像:
參觀結束時,暮色已降臨,教堂的燈也逐漸亮起,最後再來張暮色朦朧中的教堂景色結束這次的行程。
小燕視點:
哈爾格林姆斯大教堂這種奇特的造型到底是什麼結構的?
現在很多人說這個教堂是管風琴結構的,我想說,「管風琴」的造型只是它的建築表現形式(裝飾形式),建築真正的結構其實是鋼筋混凝土。
另外,國家建築師Guðjón Samuelsson在設計這個教堂的時候,真正的概念是玄武巖熔巖流景觀。先看看玄武巖柱長啥樣:
柱狀玄武巖,圖片來自網絡
教堂的這種玄武巖柱造型是模仿火山噴發後冷凝留下的六邊形柱狀體。教堂正面這些灰白色的玄武巖柱是構成這面巨大幅面的基礎,它們由短到長、由兩邊到中央,層層堆起,在教堂兩翼以舒展平緩的弧形向中間集中,然後坡度猛然陡峭起來,直至最中央74.5米高的鐘樓。
教堂頂部用的也是玄武巖柱這種裝飾手法:
從哈爾格林姆斯教堂的外型設計,可見冰島人民對於火山的敬畏和崇拜。
至於現在大家都稱它為管風琴教堂,一方面是這種玄武巖柱造型的確挺像管風琴的,另一方面可能是因教堂內那每小時都會奏響的巨大管風琴而得名吧。
感謝大家瀏覽,我是小燕,我們下次再見。喜歡的朋友可以掃下面的二維碼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