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衛健人的海關戰疫24小時:守護國門 守護青島

2020-12-10 青島新聞網

青島新聞網5月8日訊(記者 孫志文)隨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不斷嚴峻,外防輸入壓力不斷增大。為全力阻止疫情由出入境通道向國內傳播,青島市對由所有國家(地區)入境旅客實施專區查驗,守護廣大出入境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自3月份開始,青島市衛生健康委緊急抽調青島市、區(市)疾控中心和市級醫療機構共57名專業人員進駐機場海關,與海關、邊檢、機場等部門協同作戰,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守護青島、守護國門。

他們看不到制服,遮住了面容,白色的防護服就是所有應急隊員的統一裝備;他們根據專業和防控需求分成3支應急行動隊,輪流24小時在崗值守;他們始終奮戰在一線,在流調、採樣等高風險崗位與入境旅客「親密接觸」;他們任勞任怨完成各項流調、採樣工作,出色的完成每一次航班的檢疫任務。因為他們深知,他們的一言一行,不僅僅代表個人,還代表衛健系統的形象,他們肩負著信任和認可,只有竭盡全力的迎疫而上,才能不負囑託。

五一假期,對於這些堅守在海關的疾控人和醫務工作者並沒有什麼不一樣。每天24小時值守,依舊專注、依舊忙碌、依舊嚴防,確保著青島的安全。 

讓我們跟隨市衛生健康委海關駐點2組的24小時值守,一起感受一下快樂而充實的五一勞動節:

5月1日上午09:00

市衛生健康委海關駐點2組從酒店出發,全員到達機場,領取防護裝備、討論工作不足和經驗、為即將開始的檢疫工作做好一切前期準備。

5月1日上午11:00

全體隊員開始食用午餐,但卻只能限量而食,水就更不敢多喝,因為接下來的6個小時內,他們要迎接2個入境航班,近300人的檢疫任務。為了節約防護裝備,也為了避免傳染風險,他們將穿著厚重的防護服一直工作5、6個小時。呼吸不暢、胸悶頭暈、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但肩上的責任卻讓大家都忘記了這些困難。

5月1日中午12:00

今天第一個入境航班SC4618即將到達,根據工作需要,2組組員分布在流調、採樣、送醫等環節。

全體組員已經開始準備上崗,防護服、工作帽、過膝鞋套、醫用口罩、手套、護目鏡、面屏,這身裝備穿一次就需要20分鐘。由於防護服的密閉性,剛穿上沒多久就覺得呼吸不暢,再加上口罩、面罩和護目鏡等一套防護裝備,讓人頓感胸悶憋氣,但再難受也只能忍著。防護服又白又肥,顯得有些笨重,但也很可愛。準備就緒,上崗!

5月1日中午12:30

二組全員穿好厚厚的防護服抵達室溫28℃的檢疫工作區,迎接入境人員的到來。

5月1日中午12:55

由仁川到青島的SC4618和CA124兩個航班分別於12:55和15:00先後入境,共計300餘人,二組人員對航班所有人員全部進行流調和鼻咽拭子採樣,對有症狀乘客採血樣並送醫。

流調隊員上崗前沒敢喝水,防護服不透氣,只是穿著就已經悶熱憋氣,再不斷跟旅客講話,兩個多小時嗓子就開始「冒煙」了,但他們仍堅持仔細詢問,他們知道,自己在現場流調採集的信息,是精準防控疫情輸入管理閉環中的重要一環,來不得半點馬虎。

鼻咽拭子採集被認為是傳染風險極高的操作之一。採樣的過程需要採樣工作人員近距離接觸入境人員,被採集者每一個張嘴的動作可能產生大量攜帶病毒的氣溶膠,採集過程中引起的打噴嚏、乾嘔、咳嗽等反應,會導致大量帶有病毒的飛沫,直接噴在防護面罩上、衣服上,這個高風險的操作給採集人員帶來極大的心理挑戰和感染風險。採集多少次樣本,就代表她們面臨了多少次的風險。

5月1日下午17:40

終於完成2個航班的檢疫工作,此時組員們已經在自己的崗位上連續工作了5個多小時,由於長時間戴手套、護目鏡和口罩,每個人的臉上、鼻梁常常被勒出道道紅痕,雙手還會因為過敏而發紅,這已成為我們工作的常態。

5月1日晚上19:00

「@所有人,北京分流航班QW9902明天凌晨00:30到達,所有人21:30出發,能睡著的睡會,做好通宵準備。」看到這條「振奮人心」的消息,大家紛紛抓緊時間休息,今天的最後一個航班仁川—青島QW9902是個硬骨頭,很多從世界各地轉機的旅客搭乘此架航班回國,查驗難度和強度都非常之大。

5月1日晚上21:30

全員再次出發,準備次日凌晨仁川到青島的QW9902航班進行檢疫工作。喧囂了一天的候檢大廳終於迎來短暫的平靜,「大白」們各就各位,在大廳內活動一下身體、聊一聊天。

5月2日凌晨00:30

QW9902航班順利抵達青島機場,組員們早已整裝就位,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等待所有乘客入境。在完成全部入境人員體溫檢測、流調、採樣、送醫等一系列工作後,不知不覺已經凌晨02:40了。

「這次任務,我們的效率又提高了不少。」隊員們開心地交流著,原本預估3個小時的工作量提前了1個小時就順利完成了。

5月2日凌晨03:00

組員們拖著疲憊的身軀,脫下厚厚的防護服。應海關的要求,由3名採樣組員對全體檢疫工作人員進行鼻咽拭子採樣。

5月2日凌晨03:28

五一值守任務順利完成後,全員返回酒店,結束了長達18個小時的檢疫任務。望著凌晨3點多零星燈火閃耀而寂靜的街道,聽著隊員們開心的交談,一種守護國門、家門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截止到5月2日,2組全員已經完成了20多個航班, 3000餘人的入境檢疫工作。幾乎每名隊員都和確診或疑似病例有過「零距離」接觸,因檢疫出陽性人員較多,被戲稱為「最毒二組」,而我們自稱「幸運二組」,我們越幸運,身後的島城人越安全。

對所有青島市衛生健康委海關應急隊員來說,他們在這裡迎接了無數海外歸家遊子,見證了無數次久別重逢和無數個熱淚盈眶的瞬間。有人問他們」怕嗎?」「怕,當然怕。」「但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能為全市人民站國門、守健康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榮幸」。這次疫情讓他們更堅定了一種信念。身邊是並肩的戰友,身後是強大的祖國。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我們已身處抗疫火線,守護家園,義無反顧!防護服是我們的戰袍,口罩勒痕是我們的勳章,疫情不退,我們不退!」

相關焦點

  • 微笑青島|青島流亭機場吳俊卿:恪盡職守,築起國門的「防護牆」
    2020年伊始,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青島流亭機場作為山東省最主要的空港口岸,堅守防控最前線。作為旅檢三科黨支部書記,吳俊卿毫不猶豫地投身到疫情防控中來,迅速組織召開全體黨員大會,在吳俊卿的帶領下,一名名海關「戰士」高舉右拳,字字鏗鏘地重溫了入黨誓詞。「守護好祖國國門安全的那份成就感是我最喜歡的,也是我作為一名海關人一直堅守的信念。」
  • 「先期機檢」顯威力——青島海關打造「國門利器」
    這裡是青島前灣港港區,是中國北方最大的貨櫃碼頭。一排排橋吊圍繞著偌大的「U型」港口排開,氣勢恢宏。貨櫃車穿梭其中,有序地將進出口貨物運上船舶或拉出港口。「我做物流運輸這行已經15年了,今年到海關場地報到的次數比以前少了很多。」
  • 嶗山區五百機關幹部組建突擊隊,24小時輪流守護「青島東大門」
    黨員時刻要衝在一線蔓延的疫情,讓憂慮取代了新春的歡笑,總有那麼一些人逆行而前,戰鬥在抗疫一線,他們用初心和擔當守護著一方群眾的平安。1月20日,嶗山區召開了全區疫情防控工作會議,對全區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具體部署,成立了疫情防控指揮部,下設疫情防控、醫療救治、交通運輸等8個工作組,明確了各工作組和相關部門職責,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建立了聯防聯控機制,紮實推進疫情防控相關工作。
  • 青島嶗山用「慧眼」科技24小時守護森林
    山東青島嶗山風景區30萬畝的廣闊森林將由「慧眼」衛星守護,小到幾平米的明火點只要入了衛星遙感的「慧眼」,技術人員就會在第一時間提取火點、過火區、火勢強度大小等信息,通過電腦和手機APP發出預警信息。  4月15日,青島市嶗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與青島浩海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籤訂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 金澤志願者:從守護上海「西大門」到守護「國門」
    金澤志願者:從守護上海「西大門」到守護「國門」 2020-03-27 2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榮譽|市三醫支援青島海關護士張莉被評為2020年第二季度「青島好...
    隨著第三個中國醫師節的到來,2020年第二季度「青島好醫生、青島好護士」評選結果揭曉。青島市第三人民醫院靜配中心的護士張莉榜上有名。張莉是市三醫支援青島海關的醫護團隊中的一員,自3月18日接到即將赴青島流亭國際機場的任務開始,張莉就義無反顧地投身到守護國門的抗疫戰線中。
  • 記者實拍青島機場!守護出入境安全,他們是這樣做的!(視頻)
    作為重要的出入境口岸,青島流亭國際機場成為疫情輸入防控重點,為此,青島海關和青島疾控中心嚴格落實各項防疫要求,這些奮戰在防控一線的海關和疾控工作人員,是怎樣來守護出入境安全的?記者進行了探訪!△吳書帆 平度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厚厚的防護服,緊密的口罩,既悶又熱,讓人呼吸困難,而對於工作人員來說,每天都要身穿這樣一身裝備,精力高度集中地工作七八個小時,平均每人每天檢測五六十名旅客。
  • 德陽海關啟動「輪戰」 出徵雙流機場守護國門
    「外防輸入」海關防線持續繃緊。5月7日起,德陽海關出徵隊從「突擊」升級為「輪戰」。數名關員將在協調好德陽地區本職工作的同時,陸續進入雙流機場海關,守護「國門安全」。何坤澤是德陽海關此次出徵「輪戰」的首位關員。3月起,何坤澤已在雙流機場海關堅守一個多月,對「守關」工作駕輕就熟。
  • 青島海關:開通「綠色通道」在國門一線堅決打好疫情防控攻堅戰
    疫情防控關鍵時刻,海關加班加點,全力做好監管通關服務保障,用絕對忠誠和專業執法,築牢國門檢疫防線。在這個特殊的時刻,青島流亭機場海關旅檢一科黨支部召開特殊的支部大會,結合疫情防控工作形勢,憶初心、表決心、立信心,重溫入黨誓詞。目的就是通過「誓師」,把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發揮出來,堅守崗位、盡忠職守, 在國門第一線,堅決打好疫情防控攻堅戰。也正是在這一天,青島海關關長賀水山到青島流亭機場海關旅檢現場看望慰問現場關員,並對疫情防控工作提出要求。
  • 「戰疫童謠」:守護千萬家、護衛青少年!
    「戰疫童謠」:守護千萬家、護衛青少年!嚴防嚴控、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守護每一個家庭,關懷每一個孩子!▶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曾光在接受央視記者採訪時說:不排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青少年,保護兒童青少年非常重要。
  • 【平安青島】守護市民錢袋子,青島警察這麼做
    【平安青島】守護市民錢袋子,青島警察這麼做 2020-12-18 10: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圳灣口岸、深圳機場守門人:防疫閉環,24小時守護!
    隨著疫情在全球多點暴發,我國輸入性病例呈現增多的態勢,截至3月24日,深圳境外輸入病例達24例,嚴防境外輸入,依然是目前疫情防控的重點。防疫閉環,24小時守護深圳灣口岸戰疫一線有近百名工作人員,他們來自南山區委政法委、南山區應急管理局、蛇口街道辦、招商街道辦、南山區衛生健康局、南山區城管和綜合執法局、南山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深圳市交通運輸局南山管理局、深圳灣派出所、蛇口交警中隊等部門。
  • 青春戰疫 守護國門:我在浦東機場做志願者
    短短的8天時間裡,突擊隊員們與浦東機場海關的關員隨時適應新規,堅守崗位,調整自己的工作。此次,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也有幸參與其中。到底我們做了什麼,留下了什麼,又帶走了什麼?這份守護國門的「大白故事」,我來說,你,也許有興趣聽。
  • 極寒天氣裡的溫暖守護 這是青島供熱人的「十二時辰」
    青島新聞網1月7日訊(記者 李倍 通訊員 姚安川)「霸王級」降溫!2021年的第一波寒潮天氣就刷新了青島氣象站建站以來的歷史最低極值。1月6日戌時、亥時19:00—23:00華燈初上,在那些隱秘的角落,供熱人正在做著降溫大考前的最後準備。巡檢班長周希斌進行著下井前準備工作,將根據閥門井室檢查情況,調整疏水閥開度,做好應對低溫防凍保供措施。
  • 戰疫| 全力以赴 溫暖守護: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心醫院核酸檢測工作紀實
    有60後、70後、80後、90後、00後他們中最頑強的一組連夜奮戰14個小時幾天以來,她看到全體醫護人員以及行政後勤的志願者們都處於高負荷運轉狀態,有的同事連續奮戰14小時不下火線,儘管很累,但在採集點上,大家都是互相鼓勁,儘量壓縮休息時間,吃飯喝水的時間都是能省則省,儘可能延長工作時間,早日完成全民篩查任務。
  • 青島新增核酸陽性9人,國家衛健委派工作組指導疫情防控,張文宏稱...
    截至10月12日12時,全市已採樣277968份進行核酸檢測,已排查到密切接觸者132人,全部實行集中隔離觀察,完成核酸檢測,其中9人核酸檢測結果陽性,其餘均為陰性。 10月12日下午,北京市召開第168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會上通報,10月11日0時至24時,北京市新增報告1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 青島機場:「鏗鏘玫瑰」綻放在防疫最前線
    疫情發生以來,按照省市統一部署,青島機場嚴格落實各項防疫措施,壓實責任,細化方案,積極協調航空公司與駐場單位實施聯防聯控,全力守好島城連通內外的「關口」,築牢島城疫情防控的「天路」。關鍵時刻衝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在青島機場上萬名員工組成的戰疫隊伍中,青島國際機場管理公司副總經理、地面服務部部長兼黨支部書記王玉倩是一名馳騁戰場的驍勇女將。
  • 大白,一直在守護!
    說到戰疫英雄 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醫護人員 還有社區工作者、公安幹警 基層幹部、志願者和駐丹部隊官兵 但還有這麼一群「大白」 他們不在臨床一線
  • 身著防護服、舉著拭子……海關人的「戰疫」故事 被他畫在了石頭上
    石頭上「中國海關」和「衛生檢疫」的字樣,說明了他的身份。6月21日,四川博物院正在展出的「戰疫——四川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以下簡稱「戰疫展」)中,有這樣一副特殊的繪畫作品。玻璃櫥窗外,湯智鵬和兒子的腳步停在石頭繪畫前——那是他的作品,創作於疫情防控形勢最為嚴峻的階段。
  • 青島市北區臺東「夜行人」守護商圈「夜經濟」
    據悉,臺東三路步行街屬於傳統商業街,特色小吃街更是涵蓋了青島所有的特色小吃,傍晚開始營業,屬於年輕人逛街吃喝之首選。小吃街周邊作為歷史上的商業集聚地,百年之前這裡就一派繁華,尤其是春節前更是一派繁華景象,是清末年間市區內最大的交易市場。受疫情影響,臺東商圈人流減少,小吃街商戶停產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