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當你仰望月亮時,可曾想過,她正以每年3.8釐米的速度離我們遠去?總有一天,她會脫離地球的引力,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前後幾天,著名的錢塘江大潮,就會吸引著全國各地的遊客前往觀看這一奇景。
錢塘江遠處先出現一個細小的白點,轉眼即變成了一縷銀線,並伴隨著一陣陣悶雷般的潮水聲,白線翻滾而至。幾乎不給人們反應的時間,洶湧澎湃的潮水馬上呼嘯而來,後浪推前浪,一層疊一層,宛如一條長長的白色帶子,呼嘯而來。
這就是月球給我們帶來最直觀的景象,引力引起的潮汐。
生於熱帶海洋裡,有一種叫腦珊瑚的生物,奇怪的是,每隔29天,滿月的前後幾日,腦珊瑚就會快速長出一層新的」骨骼「,根據這些」骨骼「的數量,就能知道腦珊瑚的生長時間,並準確的算出月份來。
百慕達海洋科學研究所的科學家發現,距今4億年前的一塊珊瑚化石,不僅很清晰看到月份的突痕,四季變化的突痕,每一年的突痕都是清楚,每一天的條紋都能看見。
科學家們在統計珊瑚化石日條紋的時候,發現每一年變化的突痕不是365條,而是400條。這就說明了,4億年前,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比現在多出35天。
地球公轉一年共有8544個小時,除以400天,當時的一天為21小時55分鐘。現在一天為24個小時,說明,現在和4億年前相比,地球自轉變慢了。
是什麼原因讓地球自轉變慢了呢?
是因為月球!
一方面,月球對地球引力的增強,減緩了地球自轉的速度;另一方面,潮汐現象,增大了海水和海底表面的摩擦力,也減緩了地球自轉的速度,於是一天的時間將被拉長。
相反,月球受地球自轉的影響,月球的自轉速度加快了。
大家知道,在一個軌道上運動的物體,速度變快了,向心力變大,物體會以圓心以外運動。就這樣,月球離地球越來越遠了。
當月球遠到一定距離時,日全食這一景象將消失。
太陽比月亮大400倍,太陽離地球的距離也是月亮距離地球的400倍,所以,我們看到太陽和月亮的大小差不多。
這時候,在地球的某個位置,就可以看到月亮剛好把太陽遮住,白天變暗,就是日全食現象,當月亮離地球越來越遠,月亮就遮擋不住太陽,日全食就會消失。
月球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幫助我們維持平衡。
打籃球的人都喜歡做一件事情,就是把籃球在一個手指上轉動,看誰轉動的時間長。當籃球快速轉動時,籃球在手指上是很穩定的,但是,當籃球轉速變慢了,籃球就會傾斜歪倒,或者直接掉下來。
地球也像快速轉動的籃球一樣,保持著穩定的狀態。
大家都知道,地球自轉是有個角度的,地球自轉角度能夠保持不變,完全是因為月球引力的拉動。如果,月球離我們遠去,地球的自轉角度,就會毫無規律的變化。
當地球毫無規律的自轉,那地球就亂了套了。
月球的軌道以每年接近3.8釐米的速度增加,10億年以後,漂移現在距離的十分之一,雖然到時候對地球有一定的影響,但是,人類的歷史跟10億年相比,太微不足道了。
所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了解人類在宇宙中的渺小,珍惜眼前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