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貝果麵包,做一個優雅的人~

2020-12-17 YIDCookingStudio

小夥伴們肯定認識甜甜圈,可是你們認識貝果嗎?貝果這東西,乍一看還以為是個「清新脫俗」的甜甜圈。不過吃上一口就會發現,軟萌甜甜圈根本不能與之類比。

有人這麼形容,甜甜圈就是那種很有趣、經常帶著甜美的笑容的美國女孩,招人喜歡的傻大姐。而貝果則是有點嚴肅、規矩得體,甚至可能有點點白領精英feel的典雅女士。

星爺曾經說過:

一個人如果沒有理想的話,

那和一條鹹魚有什麼區別?

這句話現在常常被大家借用來表示做人要有所追求,有些個性。如果這句話要用在麵包上的話,小編認為,一定會是貝果麵包來說的:

一個貝果,如果沒有洞洞,

那和一塊餐包有什麼區別?

一個貝果,

如果沒有在沸水裡煮過,

那和甜甜圈有什麼區別?

別看它貌不驚人,作為唯一在烘烤之前需要水煮的麵包,貝果不僅有著獨特的勁道口感,還有著顯赫的歷史身世,以及多到可怕的無數種變身可能,甚至可說是「西式早餐界的隱藏顏值擔當」。如果一袋麵粉也有夢想的話,它一定會說,寧為貝果,不做吐司!

貝果的名字,最初源自意第緒語的「beygel」,而後經過各種古外語的譯釋演變,才變成今天的「Bagel」。但不管拼寫怎麼變,貝果的意思一直都是「環狀」。

世界上第一個貝果,出現在17世紀的波蘭。傳說,當時的波蘭軍隊,在維也納戰役中贏得勝利,戰勝了土耳其。一位猶太麵包師,用酵母發酵的麵團,做出馬蹬形的圓餅,敬獻給喜愛騎馬的波蘭國王。隨後,貝果便作為主食在歐洲流行起來。20世紀初,猶太移民將貝果的製作方法帶到紐約,迅速受到當地人追捧,逐漸發展成紐約的代表食物之一。

早期的貝果,體型比紐約的標準款要小許多,更堅硬,也更有嚼勁。當時的人們,甚至要將它提前浸泡在茶或其他飲料中軟化後,才會食用。

紐約客喜歡貝果,大概因為它的百搭屬性,和紐約這個「BIG APPLE」的包容萬千,很是相符。貝果能成為這個都市人們共同認可的最大公約數,就是因為這個小有個性的食物,其實吃起來又十分隨性。你可以拿起一個貝果乾吃直接嚼,也可以橫切成兩個圓,搭配喜歡的調味醬、cheese、蔬菜和肉類一起吃。實乃居家過日子,養蛙旅行,「塞人蜜口」的必備良品!

貝果家族種類眾多,目前已有幾十個品種,其中蒙特婁貝果和紐約貝果比較出名。「紐派貝果」含有麥芽糖和食鹽,煮製的熱水也被替換成小蘇打,口味偏甜,體積更大,表皮也更硬。「蒙派貝果」的外形相對醜些,但更耐嚼,品種十分豐富,有肉桂、藍莓、洋蔥、多穀物等多種口味。

小編覺得貝果真的是個寶藏男孩,Q彈的口感,韌性十足的外皮,餡料變換豐富,熱量還低,越看貝果越順眼,越吃貝果越覺得香,而且貝果製作起來真的還蠻容易的,只要注意幾點,你就可以收穫又好吃又漂亮的貝果啦~趕快和小編學起來吧~

貝果配方

貝果配方中含水量一定不能高,佔配方中麵粉量50%~55%之間,這樣才能保證貝果紮實的口感。不要因為揉面困難就多加液體。

酵母量也可以稍微少一些,佔麵粉量的0.8%左右,不需要像吐司一樣達到1%,而且貝果含糖量一般較少,可以使用耐低糖酵母。

揉面程度

貝果因為含水量低,幾乎不可能攪拌到吐司麵團的完全狀態(即手套膜)。貝果麵團攪拌到擴展狀態即可,要求表面光滑有一定筋度。麵團相對較硬,攪拌時間長的話注意面溫。

發酵程度

貝果製作只需要一次發酵,面揉好後直接操作,中間醒發時間也是5分鐘之內,為的是鬆弛麵筋,方便搓長。如果整形成短棍後搓長不受阻力,就不要醒發直接搓長。

烘焙紙剪成正方形,墊在整形好的貝果下邊,發酵後直接連同烘焙紙一起進鍋煮,減少直接用手接觸貝果胚。貝果的最終發酵時間大約半小時,溫度控制在35℃以下,體積不需要2倍大,1~1.5倍即可,千萬不要發酵過度,貝果可以飄在水上就說明發酵好了。

煮製火候

水中加白糖、紅糖、蜂蜜、麥芽精、小蘇打都可以,糖度控制在5%。當水開始冒小泡泡時,就可以開始放貝果,全程小火,保持水冒小泡泡的程度即可,不要讓水一直沸騰,貝果胚會煮過頭!

煮製時間

每面煮30~50秒,煮到貝果胚表面微微有點皺就可以。煮的時間長一些,表皮就厚一些,時間短則表皮薄一些。

烘烤溫度

貝果烘烤需要上火比底火高一些,給大家一個大概的溫度,上火200℃,下火190℃,烘烤時間15-20分鐘。

相關焦點

  • 低脂低糖的貝果麵包早餐吃完不長肉,一次發酵特簡單,用它做更香
    低脂低糖的貝果麵包早餐吃完不長肉,一次發酵特簡單,用它做更香不知道大家對貝果麵包有沒有一些了解,我是特別的喜歡它,因為它低脂低糖,減肥的人也可以常吃,而且吃一個就會特別扛餓,完全不用擔心長肉變胖。剛剛出爐的貝果,外脆裡韌,特別有嚼勁,涼了的話,我們還可以將它做成三明治麵包,再次烤完之後依舊是特別的美味。
  • 好看又好吃的貝果麵包,自己在家也能做
    說到貝果,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麼?它是美國紐約最流行的麵包,有點像炸麵包圈,所以又叫硬麵包圈,臺灣叫做「貝果麵包」,Q彈的口感,韌性十足的外皮,餡料變換豐富,熱量還低,怎麼樣?現在有個初步了解了吧?而且製作起來很簡單,只要注意幾點,你也可以收穫美味,快和小編一起來學習吧?
  • 什麼是貝果?歐洲北美受歡迎的輕食麵包,貝果的做法
    看到標題是不是又有很多人帶著好奇,要來看看這貝果究竟是什麼樣的?這就為你揭曉啦,就是這個。你是不是想說,什麼呀,這不是甜甜圈嗎?非也非也,小編想說貝果是做起來很簡單的麵包,而且是低糖低脂,輕發酵,因為食材簡單,所以操作便捷,非常省時省力,所以是很適合新手做的哦。而且你要知道這款麵包在歐洲北美很受歡迎的。
  • 自製漢堡必備的麵包:簡單好吃的貝果!
    貝果可能是最簡單的麵包。低糖低脂,輕發酵,簡單的材料操作方便,節省時間和精力。也是歐洲北美中最受歡迎的輕質麵包。貝果與普通麵包相比,最大的特點是在烘烤前用沸騰的甜食輕煮。這個階段貝果產生夢幻的味道,外表脆,內部堅韌。烤的有漂亮的糖色的。
  • 讓人慾罷不能的肉桂葡萄乾貝果
    格外迷戀肉桂的味道,肉桂卷、肉桂餅乾、肉桂麵包甚至肉桂拿鐵都是我的愛由其天氣漸涼,感覺秋冬季節和肉桂最搭,會讓人感覺曖曖的貝果是我常做的麵包,很簡單快手,只要一次發酵,吃完晚飯不慌不忙的開始做也不會弄到很晚
  • 純天然植物鹼水煮的貝果你吃過沒? 端午節特供麵包
    端午將至,早在一個月前就開始看到各路粽子廣告,雖說端午節不是「粽子節」,但對我來說,沒有吃到灰水粽就不算端午啊。離開家之後,為了復刻家鄉的灰水粽,試過用小蘇打和食用鹼浸泡,香氣和口感實在相差甚遠。上周做灰水粽,做多了灰水,又正好做貝果,就想到同樣用鹼水煮的貝果和鹼水包,何不試試來個中西土洋結合?換成灰水來煮貝果?(菜菜同學說我去年端午也這麼想過…)灰水貝果不僅色澤金黃,還有一股天然鹼的清香,香而不澀。
  • 果仁貝果——低脂低糖的健康麵包
    貝果最大的特色就是在烘烤之前先用沸糖水將成形的麵團略煮過,經過這道步驟之後貝果就產生一種特殊的韌性和風味。發酵時間短,做起來相當快手!貝果的食用方式也很多樣,可蒸熱,或再烘烤,亦可微波加熱。11、結合處捏緊,成為一個圓圈。如果麵條長度不足26釐米做出來的貝果則在發酵烘烤後不能成為環型。12、四個貝果依次整型成環形。13、烤箱底部放一碗熱水增加溼度,打開發酵功能七八分鐘左右再關掉,關上烤箱門發酵30分鐘。因為大部分烤箱發酵功能溫度偏高,所以開一會後可以關掉。
  • 黑芝麻貝果 波蘭種bagle健康低脂早餐麵包可做漢堡包
    美國紐約流行的麵包之一,外表和炸面圈很相似,但炸面圈是油炸的麵包,而硬麵包圈則是將經過發酵的麵粉團,揉成圈形後,放到水裡去煮過,然後再進行烘烤。外皮烤得越硬脆,裡面的麵包味道就越濃,質地就越韌。除了原味貝果,常見的罌粟籽和芝麻籽貝果以外,外層也有很多口味,像芝麻、蒜蓉、洋蔥、肉桂、黑芝麻等。一般會將它切成兩個圓形,直接塗上奶酪來吃。也有塗果醬、藍莓醬、巧克力、蜜糖、牛油、花生醬等,又或者夾生菜、蕃茄、醃肉、牛肉、雞肉、三文魚等,像三明治那樣夾著配料來吃,口味變化多端。當然,還有混合口味的貝果。 硬麵包圈低脂、低膽固醇、低發酵,被譽為「健康早餐的代表」。 配合波蘭種冷藏發酵做的麵包更柔韌。
  • 蔓越莓貝果,健康又百搭的麵包,怪不得被哄搶一空!自己做真不難
    貝果麵包因含水量比較低,所以口感有點硬,但是越嚼越香,最淳樸的味道。連不喜歡鬆軟麵包的男士也認可這款麵包,男士們就喜歡有嚼勁有回味的,今天做的這款貝果麵包又在高筋麵粉中加入了全麥粉和蔓越莓,口感更豐富,低糖無油,非常健康。
  • 風靡世界幾百年的貝果麵包!教你做出比麵包店更加專業的貝果!
    早在三百年前貝果麵包便被發明出來,此後幾百年間走向了世界。為什麼貝果會這麼受歡迎呢?這與它獨特的口感有關。各種口味貝果不同於甜麵包貝果更多的是低糖低脂,口感柔韌有嚼勁。特別是煮過後的表皮具有一種獨特的風味,越嚼越香。
  • 原味貝果,原來做法簡單,在家也能做
    原味貝果老爸出院後我一直在家照顧,他很喜歡我做的麵包,但是他總嫌我做的麵包過於軟了,這個貝果麵包,一開始是我老公要說吃的,說是在黑河的時候吃過,很有嚼勁,東北人也愛吃這種口感的吧,我嘗試做了幾次,是很不錯的呢,老爸嘗過之後也特別的喜歡,後來我陸續又做過好多口味的
  • 低卡營養早餐貝果麵包,口感柔韌勁道,多吃也不怕長肉,簡單易學
    低卡營養早餐貝果麵包,口感柔韌勁道,多吃也不怕長肉,簡單易學貝果麵包,和一般的日式軟麵包,還有軟歐麵包不太一樣,它沒有柔軟的內心,口感是韌的,非常有嚼頭。它的主要食材非常簡單,只需要麵粉、少量的糖、酵母、鹽、一點點黃油就可以製作,和常見麵包相比,它更低卡健康,口感也柔韌勁道,還會帶有微微的鹹味,如果不夾心,做原味的,還可以對半切開,做成三明治,也是我家經常出現的早餐之一,老公孩子都特別愛吃。以往教大家製作了太多口味的貝果麵包了,因為真的愛吃,每次都記錄下來製作過程,這次我教大家做一款夾心的。
  • 百吃不膩的貝果麵包教程
    據說古代的基督徒社會裡,圓形的麵包(古代的主教石棺畫中常有圓體的麵食)便是貝果最早前身。後來於公元1683年。一位奧地利維也納的焙師為了表達對波蘭皇從土耳其的入侵中解救奧地利的敬意,特別用酵母發酵的麵團做成了最早的貝果圓圈餅。
  • 麵包新手看過來-不用出手套膜也好吃的貝果麵包
    最近好幾個朋友開始喜歡做麵包,看著她們在群裡曬得歡樂,說:雖然做得醜醜的,但是味道無敵好吶!我想:這就是幸福的滋味吧!用心做出來的麵包,味道一定不會差!對於麵包新手來說,需要學習的很多,麵團是否攪打到位、麵團的溫度、發酵的溫度和狀態、烘烤的溫度和時間,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今天的這款貝果,對於揉面的要求沒那麼高,揉到麵團光滑就可以了。
  • 比日式甜麵包更好吃的鹼水鹹貝果麵包,有咬勁更健康,可做三明治
    比日式甜麵包更好吃的鹼水鹹貝果麵包,有咬勁更健康,可做三明治貝果,為什麼會做成這種形狀呢?因為波蘭皇喜歡騎術,所以奧地利烘焙師就把貝果做成像馬蹬的外形,而奧地利文的馬蹬就是Beugel(英文Bagel),意為圓滿之意。
  • 做貝果總是失敗?貝果製作的技巧都在這裡,看看你哪裡做錯了
    臘月裡,做什麼都想和腊味年味兒結合一下。突發奇想的臘腸香蔥貝果,口味驚豔了我。貝果起源於奧地利,說是為了表達對波蘭王的敬意,一位維也納的猶太麵包師傅,用經過酵母發酵的麵粉團,做出馬蹬(Beugal)形的圈餅,獻給喜愛騎馬的波蘭王。
  • 這樣做貝果麵包,外皮焦香酥脆有嚼勁,裡面吃起來非常的鬆軟!
    我是美味叭叭叭,一個喜歡美食、喜歡做美食的姑娘。生活中的煩惱是沒有一頓美食解決不了的,每天與你分享美食的做法,期待與我見面吧!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貝果麵包的做法,首先我們準備300克的高級麵粉,先加入5克鹽,thank加模仿,再加入15克的白糖,然後用筷子先把它們充分攪拌均勻。接著我們。
  • 只需揉光麵團,就能吃到的bagel「黑芝麻貝果」麵包
    貝果也叫bagel百吉餅,因為食材簡單,健康低卡在美國爆火後迅速傳到世界各地。今天這款黑芝麻貝果,是我經過改良後的貝果麵包,在原有的基礎上,添加了黑芝麻,減去了麵包裡添加的油脂成分,讓這款麵包更有食慾,外形更加獨特,更健康低卡,走起來非常簡單快手,用手揉光麵團就能吃到的美味,用來搭配早餐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 教你做超級好吃的麵包,蔓越莓貝果,教科書級的教程,一看便會!
    教你零基礎輕鬆玩烘焙,不用揉出手套膜,簡簡單單做麵包!大家都知道想要烤出柔軟又拉絲的麵包,一個好的配方很重要,最關鍵的是要揉出手套膜。對於烘焙新手來說,揉出完美手套膜有些難度。其實,不必揉出手套膜,一次發酵,也能做出好吃的麵包!今天教大家一款麵包,蔓越莓貝果麵包,鬆軟有彈性,香甜好吃。這款麵包做起來非常簡單,不需要揉出手套膜,一次發酵,做出的麵包一樣鬆軟有彈性,不管是不是新手,只需要按配方和步驟,一步一步輕鬆就做好。一起來看一下這款好吃的蔓越莓貝果麵包的做法吧!
  • 不一樣的麵包,圈住你的心——蔓越莓貝果麵包
    麵包是歐美人的主食,它能提供不少熱量,口味也很豐富。麵包的形態除了常見的圓形、橢圓、長條狀,還有不少形態,比如圈狀。今天小焙給大家帶來一款蔓越莓貝果麵包,它的做法也不複雜,小夥伴們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變化餡料,就能做出更多口味的貝果麵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