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高一選課,物化生和物化地哪個組合賦分高?這種可以考慮

2020-12-18 教育是一場修行

這種問法本身就看得出來對選課一竅不通,問得很不科學,不會問。

不管哪個組合都有可能賦高分,也有可能賦低分,高分還是低分要看誰選擇這樣的組合。

一、哪種組合比較容易「考」高分

客觀的學科比較容易考高分,什麼意思呢?

高中同學都知道,高中政治容易學,老師講課都能聽懂,但是每次考試考不了高分。

歷史也是這樣,能考80就是高手,但是,物理,化學,經常有同學考滿分,甚至數學也容易考高分,這是為什麼呢?

客觀,答案具備唯一性。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沒有其它。

政治和歷史不一樣,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主觀性太強,所以不容易考出高分。

二、哪種組合容易「賦」高分

對你來講,優勢的學科組合有利於你賦高分。這又是什麼意思?

有的同學喜歡物化生,因為覺得物化生有面子,男孩子學文科丟人,於是選擇物化生。

但是,平時成績物理,化學經常不及格,學得吃力不說,聽課有時候都聽不懂。

這種學生選的組合好不好?很好,但是不適合自己,面對其它選擇同樣組合的同學全面處於劣勢。

沒有自己的強勢學科,都是劣勢學科,但是礙於面子還是選了,這就是傻。

也許這種同學歷史很好,地理也很好,都比物理和化學強,那麼最正確的選擇就是選地理和歷史。因為強強組合可以賦高分。

記住一點:選課不能將就,不能覺得某一科學得好可以彌補另一科薄弱,等級賦分制度下這種想法是嚴重錯誤的。

只有強強聯合,或者相對強的學科組合才有利於賦高分。

三、物化生和物化地有可比性嗎?

沒有,不同組合對於同一個人可能會產生不同影響,有的同學適合物化生,比如學霸,有的適合物化地,比如準學霸。

生物和地理屬於理科,兩者學習難度差不多,但是由於學科內容特點,考試命題難易程度不一樣,所以比較起來不具有客觀性,只能從感覺上去對比。

假如高考結束之後,選擇這兩個組合的同學同時報考同濟大學的機械專業,那麼,如果都按照原始分比較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合理的,儘管物理和化學是一樣的難度,但是地理和生物內容不一樣,難度不一樣,有的同學就會吃虧,有的佔便宜。

為了解決這個不公平的問題才需要進行等級賦分,看地理和生物在選擇人數中的名次。這兩個組合非要一較高下的話,建議家長和學生可以關注自己這兩個學科在每次考試中的排名情況,如果那個更靠前說明優勢更大,可以考慮選擇。

選課沒有最有隻有更優,都說適合才是最好的,可問題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怎麼才算適合,其實選課只是高考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選課之後你應該怎麼做,現在不少學生問我怎麼學高中課程。

李老師建議高二的學生現在就可以做高考題,做必刷題,很多高質量的題目必須做,低質量的試題儘量不要做,耽誤時間,浪費生命。

高中時間有限,必須提高學習效率,怎麼辦?買高質量的試題,最好是接近於高考試題的題,這樣可以在短期內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

相關焦點

  • 高一選科,選物化生或物化地考985概率大嗎?老師:概率比較大
    引言剛放假就有不少家長給我打電話,有的是我上一屆同學的妹妹,也有的是親戚朋友孩子,因為放假之前學校就已經下通知了,說寒假過後就要選課走班了,讓學生和家長在假期裡好好考慮考慮,等開學之後就進行選科開始走班。
  • 物化生、物化政、物生政哪種組合更好?
    物化生、物化政、物政地哪種組合好呢?」這是一位高一家長問老酒的一句話。選科的時候,很多家長容易走入一個誤區,到處諮詢哪種選科組合是最好的。老酒首先必須要強調,沒有誰能說清哪種組合是最好的。選科的第一原則,應該是根據孩子的職業興趣類型、多元智能情況、性格特點選擇科目組合。
  • 3+1+2地區考生選課,物政地,物政生,物生地有什麼優缺點?
    寒假過後,有些地方新高一的同學就要開始進行選課走班了,雖然江蘇省已經通過官方規定不允許高一階段進行選課走班,但是別的省份沒有規定,所以,還是有很多學校提前在高一階段就完成了選課走班。一、3+1+2地區選課特點在實行3+1+2新課改的地區,學生進行選課走班一共有12種組合,分別是:物化生,物化政,物化地,物生政,物生地,物政地,史化生,史化政,史化地,史生政,史生地,政史地。
  • 高一女生想學師範,政史地和政史化組合哪個更好?老師:政史地!
    有高一女生, 打算以後當老師,對於政史地和政史化組合,她有點猶豫不決,不知道選擇哪個組合。「贏在高中」建議:選政史地組合!為什麼提供這個建議呢?一、該女生更適合選政史地組合!看看她選擇的兩個組合,一個是政史地,一個是政史化組合,可以斷定,該女生是偏文的學生,因為選擇的文科比理科多。那麼她為什麼要選擇化學呢?
  • 侄子上高一理化生史地政都很優秀,語數一般英語偏科,該怎麼選科
    孩子上高一,政史地,理化生成績都非常優秀,但是語數外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針對你侄子這種情況,你不需要任何擔心,因為選課不選語數外。也就是說,不管孩子語數外成績怎麼樣,到高三參加高考的時候都得學都得考。一、優中選優如果您的侄子理化生和政史地成績都非常好,您需要注意一種情況,那就是孩子平時考試成績都是這樣嗎?還是偶爾這樣?如果他的成績一直都這麼穩定的話,我建議你可以讓他選擇在將來專業和就業都很好的偏理科的組合。
  • 新高考選科,你希望孩子在物化生政史地6科中選哪幾科?由孩子定
    關於新高考如何選科,最希望孩子能夠學習哪三門?在以前文理分科的時候,兩大學科組合有很明顯的文理科和特徵,比如物化生組合,政史地組合,新高考政策推行以後,一部分省市可以在六門科目當中隨意的搭配組合,而另一部分省市物理、歷史兩門科目當中選擇一門,其他的任意搭配。不管哪一種新高考政策,個人都希望孩子能夠選擇物理、化學、生物三門作為必考科目。
  • 高一孩子數理化不好,選課非要選數理化,家長應該怎麼辦?
    高一選課,數學是不參與選課的,所以無論數學成績好與不好都得學。物理和化學是要進行選課的,如果孩子物理和化學成績非常差,可以考慮放棄。但是李老師想問問你幾句話:1、你孩子的物理和化學到底差到什麼程度?是經常不及格嗎?
  • 新高考下,中等生選擇政史地和政史生,哪個更好?聽老師怎麼分析
    新高考採取賦分模式,這種模式對於哪個層次的學生影響最大?我認為是中等生!因為賦分模式下,選擇對手很重要,對於成績好的學生而言,可選的組合很多,每個組合,他們都可能成為「分子」,這部分學生,一般會選擇物理,然後加上其他科進行組合,其中最優秀的那部分學生,以物化生和物化地為主。
  • 數學只有100分左右,新高考選課能選擇理化生組合嗎?
    有網友諮詢:女孩數學在100分左右,能否選擇理化生組合?一般來說, 數學成績並不直接影響選課。但是,考慮到題主所說的情況:女孩、數學100分左右,我覺著選擇理化生這個組合可能不太合適,為什麼呢?一、孩子的數學是一個什麼水平?為了幫您了解孩子的水平,我找到了我班期末考試成績作參考:雖然題目難度不太一樣,但是我們也要認識到高一的題目怎麼也不會太難,孩子考到100分,在我班就是數學倒數第二名,這只是重點高中的平行班的成績。所以,這麼一個數學成績,應該說明理性思維並不是很好,選擇理化生組合,難度較大。
  • 我女兒高一選擇物化政組合,這個組合將來大學好報專業嗎?
    一、什麼樣的學生會選這個組合?一般頂尖學霸會選擇物化生組合,其次在班裡成績也比較靠前,但還達不到學霸級別的同學,往往會選擇物化政或者物化地和物化史組合。為什麼這些準學霸會選擇這樣的組合呢?物化政組合的學習難度其實不比物化生小,有的同學覺得政治學科好學,但實際上政治學科的思維含量是非常大的。二、這個組合有什麼風險?這個組合的最大風險就是和物化生的同學有相同的物理和生物化學兩個學科。雖然不在一個組合裡面,但實際上高考填報專業的時候,他們面臨的競爭力是一樣的。
  • 「史地生」組合,是不是「最佔便宜」的組合?老師:不要想當然了
    刷到一個視頻,看到有個「規劃師」給高一學生和家長推薦「最佔便宜」的選課組合,忍不住點進去看了一下,果然沒有令我失望,又是一個「紙上談兵」的高手,關鍵播放量還很大,下面的評論和諮詢也很多,我覺著這個推薦,值得探討,因為我有切身的體驗。
  • 高一學生馬上要選課,怎麼選課?說得好懂、具體一點好嗎?
    高一期中考試後馬上臨選課,確實時間非常緊張,越是緊張的時候,同學們一定不要慌亂,家長也不要干著急。下面李老師給你們提供幾點好理解、易操作的選課方法,很多老師講的方法比較晦澀難懂,也不太好操作,今天李老師講乾貨。
  • 新高考「3+1+2」模式來臨,高一新生該怎麼選科目?
    過完這個暑假,一批高一新生即將迎來高中學習生活。高中階段非常重要,高考成績更是關係到大學和專業,關係到未來的前程。今年部分省份的高一新生要面對新高考「3+1+2」模式的改革,面對全新陌生的選課模式,高一新生應該怎麼選科目?
  • 新高考3+1+2模式選科推薦,物化生是最佳組合,理科生仍然佔優勢
    3+1+2模式就是,語文數學英語必修,物理歷史選一個,地理政治化學生物選兩個,這樣的選科方式豐富了學生的選擇,避免了只有物化生和歷政地兩種上課模式。很多家長和學生也都十分贊同該選科模式的執行。說到新高考,就不得不提到3+3模式,所謂的3+3,就是語數英必修,在剩餘六門課程中選修三門。雖然豐富了學生的選擇,但是缺點也顯而易見。
  • 高一選課選擇物化政好不好?老師:學霸不喜歡,但是適合這類學生
    能選物理和化學的學生,很少有選擇政治的,所以選擇這個組合的學生相對比較少。如果問學霸多還是學渣多,毫無疑問是學霸多,但是一般也不是真正的學霸,真學霸喜歡的組合是理化生的老理綜組合。一、選擇物化政的人數多不多?
  • 新高考:高一的女兒成績不好,在6選3的模式下,如何選科?
    新高考:高一的女兒成績不好,在6選3的模式下,如何選科?新高考在即,也是急壞了很多的家長和考生。成績到底好不好,需要同學去真實的感受,最後再做一個定奪。不搞清楚這個問題,很難給說合理的建議。如果確定是真不好,首先建議選政治、歷史、地理的組合,也就是大文科!一、怎樣判斷成績是真不好還是假不好?1、看學校的檔次:如果是重點高中,成績不好的也不一定是真不好,有可能是「鳳尾」而已;如果在一般高中,在班裡成績墊底,那就去真不好了。
  • 選擇政史地組合的學生成績較差,但是這個組合併不差!
    新高考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根據山東省的方案,學生一共有20種組合,因為是一所省重點高中,我們學校可以給學生提供所有的組合,所以學生的選課就變得五花八門。因為生源較好,選擇理化生的「純理科」組合的學生較多,選擇政史地「純文科」組合的學生很少,其餘的學生各種組合都有。
  • 高一「預選課」後,對於不選的科目,是否可以放棄?
    高一下學期,實行新高考的學校,基本上都可以準備選課分班了!年後開學,明顯感覺到班裡有些學生的學習態度發生了變化,對於他們來說,雖然還沒有完全分班,但是選課就代表著已經分班了,對於不打算選擇的科目,可以放鬆甚至放棄學習了!
  • 理科不好,政史地排名級部前10名,選擇政史地合理嗎?
    有學生諮詢:高一學生馬上面臨3+3選科,理科不算好,政史地能排級部前十,選政史地可以嗎?我班有52個學生, 選擇政史地組合的只有2個學生,那麼是不是說選擇政史地就不好呢?未必!在2017年山東選課數據中可以看到,選擇政史地組合的學生,在所有組合中人數排名第1位。也就是說對於成績不是很好的學生來說,選課首先看的是學習的難度,連學都學不會,考不上大學,還要什麼專業?這也是比較現實的考慮!所有,政史地組合雖然被專家認為是最不被推薦的組合,但實際上成了選擇最多的組合,這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