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年 四川5大經濟區怎麼建?

2021-01-20 環球網

省政府近日印發的五大經濟區發展規劃,強調圍繞區情特點和發展潛力,提出戰略指引和發展重點,為各個經濟區明確了發展目標和戰略定位

五大經濟區

「十三五」經濟增速和總量目標

成都平原經濟區

GDP年均增長7%以上2020年經濟總量2.68萬億元(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19126億元)

川南經濟區

GDP年均增長7.5%左右2020年經濟總量7500億元(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5221億元)

川東北經濟區

GDP年均增長7%以上2020年經濟總量6900億元(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4979億元)

攀西經濟區

GDP年均增長7%以上2020年經濟總量3100億元(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2240億元)

川西北生態經濟區

GDP年均增長7%左右2020年經濟總量670億元(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478億元)

川西北生態經濟區

建設高原生態安全屏障開建綿陽至九寨溝高速路

生態環境脆弱,卻擁有聞名世界的九寨溝、美麗的納木錯的川西北生態經濟區將如何發展?

根據規劃,川西北生態經濟區將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草場沙化退化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森林和草地生態及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森林覆蓋率和牧區草原綜合覆蓋率分別達到33%和85%,城市汙水集中處理率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85%和70%。

在產業方面,以旅遊、清潔能源和生態農牧業為支柱的生態產業加快發展,基本形成以生態經濟為主導的特色產業體系。

交通方面,將建成汶川至馬爾康、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開工建設綿陽至九寨溝高速公路,開工建設川藏鐵路雅安至康定段、川藏鐵路康定至林芝段和成都至西寧鐵路。同時,川西北生態經濟區將大力發展航空運輸,建成甘孜機場,加快推進與周邊旅遊機場互通。積極推動通用航空發展。

攀西經濟區

建成世界級釩鈦產業基地打造陽光康養旅遊度假勝地

擁有豐富礦產資源的攀西經濟區,「十三五」期間將以釩鈦、稀土等戰略資源綜合利用為核心,突破資源綜合利用關鍵核心技術,加強資源綜合利用,發展精深加工和終端應用產品,建成世界級釩鈦產業基地、國家重要的鐵礦石資源保障基地、國家重要的稀土研發製造基地。

陽光花城、康養勝地。攀西經濟區將運用「網際網路+康養」新模式,以攀枝花、西昌為核心,西攀高速為軸線,打造攀西陽光康養產業帶,著力創建國家級陽光康養產業試驗區,打造全國知名陽光康養旅遊度假勝地。

同時該區域將以此為基礎,發展生態旅遊業,形成四大主要旅遊線路:陽光康養旅遊帶,成都—西昌—攀枝花陽光康養旅遊帶。大香格裡拉環線,迪慶—麗江—大理—攀枝花—西昌—成都大香格裡拉旅遊環線。民族風情觀光走廊,成都—西昌—攀枝花—昆明民族風情觀光旅遊走廊。東南亞旅行大通道,成都—攀枝花—昆明—東南亞「南絲綢之路」東南亞旅行大通道。

建設四川南向門戶有望建設宜賓至西昌鐵路

四川南向門戶,將進一步暢通。根據規劃,攀西經濟區將加強通過廣西北部灣、雲南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和區域的合作;加快推進沿金沙江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打通連接長江中下遊地區的開放通道,改善對外開放區位條件。

交通網將進一步完善。在鐵路方面,攀西經濟區將構築「一縱二橫」的鐵路網。「一縱」為成昆鐵路,「二橫」為宜賓至西昌鐵路、大理(麗江)至攀枝花至昭通至遵義鐵路。加快建設成昆鐵路擴能改造工程,適時啟動宜賓至西昌鐵路的規劃研究,適時啟動昭通經攀枝花至大理鐵路。

公路方面,加快G7611線西昌至香格裡拉段、西昌繞城、永郎至會理、攀枝花至鹽源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重點推進攀枝花至大理等高速公路建設。在航運方面,將加快金沙江攀枝花至水富段航運資源開發,形成約788公裡的深水航道。

成都平原經濟區

到 2020 年經濟總量超 2.68 萬億

形成「一圈兩帶兩區」發展格局

成都平原經濟區有多大?具體來說,它包括成都、德陽、綿陽、樂山、眉山、資陽、遂寧、雅安8個市、65個縣(市、區),幅員面積8.7萬平方公裡,總人口超過3700萬人,經濟總量19126億元,佔據全省的半壁江山。

根據規劃,到2020年,成都平原經濟區經濟總量將達到2.68萬億元以上,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7.2萬元,西部地區核心增長極地位進一步凸顯。

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加快與德資眉等同城化進程

未來五年,成都平原經濟區發展重頭戲在哪裡?

根據規劃,成都平原經濟區定位為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先導區、現代高端產業的集聚區、西部內陸開放的前沿區、區域協同發展的樣板區以及全面小康社會的先行區。具體在發展規劃上,未來的成都平原經濟區,將形成「一圈兩帶兩區」的空間發展格局。

一圈即成都大都市圈。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加快與德陽、資陽、眉山等周邊城市同城化進程,打造帶動全省、輻射西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都市圈。

「兩帶」即成渝發展帶和成德綿樂發展帶,藉助已有的鐵路、公路等交通樞紐,打造兩大經濟發展帶。

「兩區」即天府新區和國際臨空經濟區。未來將把天府新區打造為國家級國際化現代新區。通過積極培育以臨空製造業、航空服務業、高端示範農業等為重點的臨空經濟,將國際臨空經濟區打造成四川省新興增長極。

成都72小時過境免籤有望擴大到德陽綿陽等地

開放的世界,需要開放的發展。成都平原經濟區將不斷構建對外開放通道和平臺,從全球發展中分得一杯羹。

未來,成都平原經濟區將主動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加快構建國際交通物流大通道,積極融入孟中印緬、中巴等國際經濟合作走廊。

依託成都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積極擴展國際國內航線網絡,增加至北美、歐洲、澳洲航線,拓展洲際10小時航程圈和亞洲5小時航程圈,增強對中亞、西亞、東南亞等地區航線輻射能力。

依託樞紐機場、重要鐵路公路站點和快件中心,設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和開放口岸,構建內陸口岸經濟體系。目前,成都已實現72小時過境免籤,未來這一便利有望擴大到德陽、綿陽等更多城市。

以軌道交通為主骨架相鄰中心城市1小時通達

目前,以成都為中心的鐵路大通道和高速公路網正加快完善。

成綿樂城際鐵路、成渝客專建成運營後,目前可實現8小時通江達海。雙流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超過4200萬人次,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開工建設,從成都出發可直達全球。

區域協同發展,交通必須先行。根據規劃,未來,成都平原經濟區將優先發展城際軌道交通,建設綿遂內鐵路、成都經濟區環線高速公路、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高速公路等城際快速通道,構建以軌道交通為主骨架、相鄰中心城市間1小時通達的城際綜合運輸網絡。

區域協同發展,還將釋放民生福利。未來,在成都平原經濟區將規劃建設區域性醫療中心,成都市優質醫療資源向周邊城市輻射,鼓勵優質醫院到各地建立分院或合作辦院。在基本醫療異地就醫結算方面,率先實現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互認和就醫醫療費用聯網結算。

川東北經濟區

地區生產總值超6900億打造連接成都的旅遊環線

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川東北經濟區整體實力將持續提高,經濟增速保持7%以上,地區生產總值達到6900億元以上。

在產業方面,川東北要加快壯大優勢產業,培育發展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而生態文化旅遊業,將是重點發展對象。

根據規劃,川東北將打造成都—廣元—漢中—巴中(萬源)—達州—廣安—南充—成都旅遊大環線,大巴山地鄉村精品遊線、大巴山水生態精品遊線、三國文化精品遊線、紅色文化精品遊線、菖溪河鄉村生態旅遊—觀光農業精品遊線、嘉陵江文化精品遊線、古城鎮主題遊線等區域旅遊精品線。

增加多條出川鐵路新通道論證廣安南充達州城市軌交項目

未來,四川與華中、華東、西北、華北的互聯互通將更加緊密。

在川東北經濟區內,將加快川渝、川陝、川甘之間的快速通道建設,打造連接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灣、歐亞大陸橋的陸上通道。

鐵路方面,將增加多條出川鐵路新通道。西成客專加快建成,規劃建設漢中經巴中至南充鐵路、蓉京高鐵成都經南充至達州段,規劃研究包頭至海口高鐵西安至重慶段等出川鐵路新通道,構建高效便捷、有機銜接的多層次鐵路運輸網絡。

廣安、南充、達州的市民將來或可乘坐洋氣的城市軌道交通,此次規劃中指出,將加快開展廣安、南充、達州城市軌道交通項目論證。

加快巴中恩陽機場建設,開工建設閬中機場,遷建達州機場,改擴建廣元、南充機場,規劃建設廣安機場和一批通用機場。

川南經濟區

融入亞太 對接孟中印緬構建綜合立體交通樞紐

五大經濟區裡,作為2015年GDP增速最快、GDP總量第二的川南經濟區,構建綜合立體交通樞紐,是其未來五年的重要任務之一。

規劃提出,東向,以長江、岷江、沱江航道升級和綜合開發工程,瀘州至榮昌高速公路等建設為重點,提升通江達海能力,構築融入亞太經濟圈出海大通道;南向,以蓉昆高鐵、渝昆高鐵、隆黃鐵路、敘威、宜彝和宜威高速公路建設為重點,對接滇中經濟區和黔北地區,加速融入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西向,以沿江高速公路建設為重點,構築連接攀西—六盤水資源富集區的戰略資源開發大通道;北向,以成貴鐵路、綿遂內自宜鐵路、宜賓到井研高速公路建設,打通川南—成都—西安—環渤海地區和川南—成都—蘭州的運輸走廊為重點,對接中蒙俄經濟走廊和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強化瀘州港、宜賓港樞紐地位,將川南經濟區打造成長江上遊重要的物流樞紐和物流集散地。完成瀘州、宜賓機場遷建工程及自貢鳳鳴通用機場建設。

此外,推進川南城際鐵路建設,形成以城際鐵路、高速公路和城市間高等級公路為骨架的城際快速路網。

加快四大區域中心城市建設探索建川渝合作示範區

自貢、瀘州、內江、宜賓將加快區域中心城市建設,發揮輻射帶動作用,以長江黃金水道和主要陸路交通通道為樞紐,以節點城鎮為依託,以產業園區和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為載體,大力發展通道經濟和開放型臨港經濟。

川南經濟區將利用川渝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打造成渝經濟區新興增長極。推進優勢產業關聯、成鏈、集群發展,探索建立川南產業園、川渝合作示範區。繼續培育壯大自貢高新區、瀘州高新區、宜賓臨港經開區、內江經開區等國家級開發區,推動省級開發區擴區升級。打造川南四市黃金環線和「川南1小時旅遊經濟圈」。加強與重慶、雲南、貴州的旅遊合作,構築以四川為腹地的南向國際旅遊經濟走廊。本組稿件採寫 華西都市報記者張想玲謝燃岸

相關焦點

  • 四川:在環成都經濟圈、川南和川東北經濟區形成省經濟副中心
    全會審議通過《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制定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在未來五年乃至更長一個時期,四川準備怎麼幹?四川日報記者進行了梳理。多位與會代表談到,黨中央把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一項重大舉措,進一步提升了四川在全局中的戰略位勢;此外四川人口多、經濟總量大,具有擴大內需的市場腹地、協同開放的區位優勢、成鏈集群的產業基礎。信號二:促進全省發展主幹由成都拓展為成都都市圈全會明確,將深化拓展「一幹多支、五區協同」戰略部署。
  • 5個新信號告訴你——四川「十四五」我們怎麼幹
    未來五年乃至更長一個時期,四川準備怎麼幹?本次全會傳遞出了一系列新信號。多位與會代表談到,黨中央把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一項重大舉措,進一步提升了四川在全局中的戰略位勢;此外,四川人口多、經濟總量大,具有擴大內需的市場腹地、協同開放的區位優勢、成鏈集群的產業基礎。融入新發展格局,對四川改革開放也提出了新要求。全會指出,將全面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加快建設改革開放新高地。
  • 5個新信號告訴你—— 四川「十四五」我們怎麼幹
    四川在線記者 熊筱偉新目標12月3日至4日,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在成都舉行,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制定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未來五年乃至更長一個時期,四川準備怎麼幹?本次全會傳遞出了一系列新信號。
  • 輕侯新能源潘建:售電模型是未來五年充電樁終極模型
    1月17日,第六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GNEV6)年度開發者大會上,特為創業團隊提供展示舞臺,具有良好成長潛力的5家初創企業隆重揭曉。輕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EO潘建表示,潘建表示,「2015年新能源汽車銷售37.9萬輛,同比翻了3.4倍,這就是我們做充電網絡運營的原因之一。
  • 福州將建黃岐半島漁港經濟區
    福州新聞網5月7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趙錚豔)國家發改委、農業農村部近期對外公布了《全國沿海漁港建設規劃(2018-2025年)》。據悉,福建省要建設15個漁港經濟區,促進海洋漁業持續健康發展。其中,福州將建黃岐半島漁港經濟區。
  • 重慶未來五年計劃建8條軌道交通線路
    重慶未來五年計劃建8條軌道交通線路 2020-12-10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四川」碳排放強度顯著下降 未來五年四川積極探索低碳轉型路徑
    ●「十三五」前四年,四川人均碳排放為3.2噸,是全國最低的兩個省份之一●「十四五」期間,我省將以碳中和願景為引領,圍繞2030年前達峰目標,積極探索符合四川戰略定位、發展階段、產業特點、能源結構和資源稟賦的低碳轉型路徑●推動低碳發展試點示範,建設零碳、近零碳示範區,
  • 廊坊臨空經濟區 智慧城市建設標準發布
    12月18日上午,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廊坊)智慧城市頂層設計、智慧城市建設標準體系正式發布。這標誌著廊坊臨空經濟區向新型化、數位化、智能化建設邁出了歷史性的關鍵一步,以此為起點,拉開了向世界一流航空城闊步前行的序幕。
  •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規劃出爐
    臨空經濟區規劃總面積為298平方公裡  未來臨空經濟區將發展成什麼樣子?在《綱要》中,對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的發展目標和戰略定位做出了明確說明。  四川發布客戶端記者獲悉,《綱要》明確臨空經濟區規劃總面積為298平方公裡,由成都片區和資陽片區組成。規劃期為2016—2020年。
  • 南充順慶區檢察院開展「大討論」,助力南充檢察未來五年發展
    四川新聞網消息(浦實 文/圖)為了更好貫徹落實全會精神,推動檢察工作實現新跨越,近日,南充市順慶區檢察院召開黨組(擴大)會,傳達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市委六屆十三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順慶區委六屆十三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並就貫徹落實中
  • 國家公布最新規劃 福建省要建15個漁港經濟區
    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近日對外公布全國沿海漁港建設規劃(2018-2025年),為促進海洋漁業持續健康發展,加快形成漁港經濟區,福建省這些地方將被委以重任↓↓↓  福建省要建15個漁港經濟區  東南沿海漁港群涉及福建省寧德市
  • 四川廣安:打造川渝合作示範區 建重慶都市圈北部副中心
    四川廣安為何要建成重慶都市圈北部副中心?廣安市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廣安是四川省距離重慶主城區最近、川渝邊界接壤最長的市州,50%的工業為重慶配套,60%的遊客來自重慶,75%的農產品銷往重慶。未來五年,廣安將發展壯大現代產業體系,打造成渝協作共興產業基地,培育更多新的增長點和動力源。工業方面,實施「341」現代工業產業發展行動計劃,深化與成渝地區創建世界級製造業集群協作共興,成鏈發展製造業集群。農業方面,圍繞構建「363」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融入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打造重慶的菜籃子、果園子。
  • 四川新晉網紅打卡地——川東北經濟區
    你記憶中的四川到底是什麼樣?是流淌千年的都江堰,還是風景秀麗的峨眉山?是天高地遠的若爾蓋,還是氣勢磅磗的達古冰川……其實,除了這些熟知的經典景點,四川還有不少好地方逐漸被大家發現。我們一起來到四川的北門戶川東北經濟區的幾個城市↓↓↓在廣元,徘徊人間與仙境—— 廣元——你心中的世外桃源是什麼樣
  • 未來五年泉州擬建19座水庫 保障水資源安全
    閩南網8月18日訊 日前,經泉州市政府研究同意,《泉州市「十三五」水利建設專項規劃》印發實施,對未來五年的水利建設畫出了大綱和藍圖。  海都記者了解到,未來五年,泉州要實現防洪抗旱減災、節水、供水等六大目標,並提出了一系列建設項目,很多跟市民生活息息相關。其中,擬新建白瀨水利樞紐、馬跳水庫、福潭水庫等共19座水庫。
  • 中原經濟區地圖出爐 含5省面積比英國還大
    昨日上午,國家發改委在鄭州召開《中原經濟區規劃》編制啟動會,覆蓋28.9萬平方公裡,約1.7億人口的中原經濟區將統一謀劃發展藍圖。根據國務院批准的2012年區域規劃審批計劃,《中原經濟區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編制工作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會同河南、山西、山東、河北、安徽等省及國務院有關部門共同研究編制。
  • 上周人居規劃一覽:國家發改委通知 廈將建漁港經濟區
    XMHOUSE綜合消息(文/雙木)上周廈門人居規劃在城建、地鐵、醫療、學校等方面都有值得關注的亮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處:  廈將以高崎閩臺中心為基礎建漁港經濟區  廈門漁港建設納入國家規劃 將以高崎閩臺中心漁港為基礎
  • 喀什將建新疆首個臨空經濟區 打造絲綢之路交通物流樞紐
    【區位】  五口(岸)通八國,一路連歐亞  新疆首個臨空經濟區建在喀什不是沒有道理的。通過機場和綜合保稅區為核心的臨空經濟區的聯動,可大範圍配置全球資源,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喀什地區行署副專員王勇智說,現在喀什臨空經濟區明確了發展方向和產業定位,喀什機場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產業布局規劃建設以後都將圍繞臨空經濟區發展規劃而制定,並以『港區』(喀什機場空港、喀什綜合保稅區)聯動的方式建設發展。
  • 奉化象山要建國家級漁港經濟區
    規劃提出,今後,我國要建設遼東半島、渤海灣、山東半島、江蘇、上海-浙江、東南沿海、廣東、北部灣、海南島、南海等10大沿海漁港群、 93個漁港經濟區。帶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形成新增萬億產值的產業規模,成為漁業的增長點和沿海經濟社會發展的增長極。其中,我市奉化、象山將推動形成漁港經濟區,這將給兩地沿海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 四川一條備受期待的高鐵,是川東北經濟區重要通道,達州迎來發展
    四川是中國多山的省,邊境上有許多城市的交通不便,特別是由於資源有限而潛力很大的城市,一些城市不發達,所以讓我們看一下四川目前正在積極建設的新公路,從高速公路的實際發展能力來看,這條高速公路的發展潛力似乎也非常有效。
  • IN視頻|未來五年深圳軌道交通怎麼建?人大代表這樣說
    未來五年,深圳軌道運營歷程達640公裡以上記者了解到,未來五年,深圳將基本建成高品質示範性的國家鐵路樞紐:建設一批對外鐵路通道,建成深茂鐵路深江段,完善深圳與珠江西岸的高快速聯繫;建成贛深鐵路,實現贛州至深圳乘車時間由現在7小時壓縮至2小時;建成深汕鐵路,實現深圳與海峽西岸、長三角城市群的高速聯繫;計劃2025年完成四期調整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