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18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由於自2011年以來H-1B工作籤證申請者數量都超過8.5萬個名額限制,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CIS)已連續五年採用抽籤(lottery)方式決定H-1B工作籤證歸屬。2016財年,H-1B工作籤證申請數量更達到創紀錄的23.3萬個,使得競爭更顯激烈,以中國留學生為主的一個留學生群體向白宮請願,希望杜絕那些通過重複申請提高中籤率的手法,讓所有申請者公平競爭。
上月,白宮請願網「我們人民」(We the People)上一則請願消息引發留學生群體關注。請願內容稱,近年許多申請者通過多次申請手法提高自己中籤率;更有甚者,許多申請者公開分享此種方法,讓更多人參與。這種手法降低了正常工作籤證申請者的中籤率,讓美國損失了真正需要的人才。共有22,629人在該網站籤名支持,不過因未達到10萬人基線,白宮並未回應這項請願。
這項請願的推動者,在矽谷工作的工程師劉洪亮說,目前美國的H1B籤證大部分由俗稱「ICC」的諮詢公司控制。這些ICC承接美國公司的外包業務,是外國人,尤其是IT業申請美國工作籤證的主力。一般大型的ICC傾向於幫助員工辦理L1籤證,這些員工多來自印度,在有業務時會來到美國支持。
因為L1籤證需要員工同企業綁定,員工沒有靈活性,員工更傾向於公司幫助申請H1B籤證。因此,大型ICC在一些情況下也會為員工申請H1B籤證,作為對表現優異者的獎勵。劉洪亮說,就他在矽谷的觀察,IT業南亞裔外籍員工持有L1籤證和H1B籤證的比例大致相同。
除了那些名字如雷貫耳的大型ICC之外,市場上還存在大批中小型ICC。這些ICC的營利模式是賺取廠商設定的員工薪資與員工實際拿到的薪水之間的差價。因規模不足,中小型ICC不能申請L1籤證,因此他們會幫助員工申請H1B籤證。所謂重複申請的情形一般在此類公司,一些申請者為提高自己工作籤證的中籤率,會同時籤下多家ICC,同時申請。
劉洪亮說,因每年移民局要處理大量工作籤證申請,這些重複申請被發現的概率非常低。對通過不同公司重複申請工作籤證的申請者來說,重複申請的收益比風險高很多。
目前沒有數據可以顯示有多少申請者重複申請了工作籤證。不過,在工作籤證申請形勢日趨嚴峻的當下,這種現象的出現可能會讓更多人效仿,在短期內H1B籤證擴名額無望的情況下,重複申請工作籤證的爭奪更為激烈。
劉洪亮去年參加了H1B抽籤,但未能抽中。他隨後使用O1傑出人才籤證留在美國工作。
紐約大學的王姓留學生今年參加了H1B籤證抽籤,他第一時間在微信朋友圈裡分享了白宮網站籤名。他對記者表示,他並不知道所謂重複申請的手法是什麼,但如果有人這樣做,肯定會降低他中籤的機率,所以要聲援反對。小王已在上月底收到了H1B籤證中籤通知。(李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