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古城:打造傳統文化教育「研學樣板」

2020-12-12 齊魯晚報數字報刊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宋祖鋒
  遊走在即墨古城,亭臺樓榭雕梁畫棟,處處充滿詩情畫意。置身其中,感受著一磚一瓦的文化底蘊,聆聽著一牌一坊背後的歷史故事。穿梭於學宮、文廟、縣衙、城牆、街巷、墨園……這座千年古城無不在傳承弘揚著優秀傳統文化,見證著歷史文化的變遷。即墨,這座2500年前齊建置,2200年前秦代設縣,現址建城擁有1400多歷史的古城成為島城獨樹一幟的新文化聚落,文旅新地標,自開放之初其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便吸引著莘莘學子的目光,打造以「傳統文化」教育為主的研學樣板。
  傳承悠久歷史文化
即墨古城成首批研學旅行基地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2000多年前,先賢孔子便杏壇設教,開啟了體驗式教學的新篇章,成為我國研學旅行的奠基人。即墨古城傳承千年歷史文脈,成為開展研學教育的首選,感知傳統文化,接受文脈薰陶。
  即墨,始載於《戰國策》《史記》等典籍,秦代置縣,隋朝遷現址建城,至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棚戶區改造中誕生的即墨古城,成為青島歷史文化演變的重要見證。即墨文廟始建於元代,至清同治十年,歷經23次修葺和擴建,形成完整的儒學文化建築群,1929年毀於戰火,重修後於2017年5月開廟,並持續舉辦開筆禮、成人禮、祭孔典禮等傳統儀式,不斷發揮其在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教化作用。經過持續六年的精工細作,即墨古城復建完成,全部對外開放。
  2019年,青島市教育局公示了《青島市首批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基地名錄》,即墨古城赫然在列,至此,一場歷史與現代交融,傳統與文化碰撞的研學之旅拉開帷幕。
千年古建重現
研學之旅感受文化薰陶

  走入即墨古城,學生們入欞星門,過泮橋,經鄉賢、名宦祠,整冠肅立於大成殿前,「俯心、高揖、拜、興」,伴隨著莊嚴的禮樂,在習儒拜聖中,深刻感悟國學文化,牢記尊師重教、求真向善的傳統美德。「走進古城,讓我們了解到即墨厚重的歷史,也讓我們看到了家鄉的未來。」參加「研學遊」的中學生在老師帶領下來到即墨古城,牌坊街上聆聽歷史典故,即墨文廟參加拜師禮,體驗一次歷史與現代交融之旅。
  即墨古城學宮將南方園林風格與北方建築模式巧妙融於一身,在古城復建時,古時的「學署園」也重現了人間,學宮連同「一池、一邱、一亭」墨園三景一起落成。走進漆梁畫柱的學宮明倫堂,《即墨古城宣傳片》《即墨文廟學童開筆禮》《成人禮》等介紹即墨古城的影像資料,吸引學生們認真觀看。「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出自《孟子·滕文公上》的「明倫」二字,激勵著學生們知書識禮。
  總督三邊坊、世步青雲坊、湖廣總督坊……穿梭於高聳的牌坊群間,學生們聆聽著黃嘉善戍守功績,楊氏父子勤政愛民,郭清廉風骨的歷史典故,在這場穿越千年之旅中,即墨先賢的高貴品格深刻心間。
古城成學校「第二課堂」
去年接待近5000名學生

  今年7月,修繕後的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即墨縣衙正式對外開放。即墨縣衙是目前山東省唯一保存至今、三堂俱存的衙署。縣衙建築群、楹聯匾額、內部展陳以及德廉文化街,彰顯著衙署文化的豐富內涵。隨著即墨縣衙開放,還將在縣衙常態化演繹童恢訓虎、郭洗堂、康霖生斷案等歷史典故,這些優秀的歷史文化資源無不深深吸引著學生們,體驗一場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據悉,僅2019年,即墨古城全年接待研學活動15批次,共計4835人次。
  即墨區第一實驗小學、即墨長江中學……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即墨古城成為即墨當地許多中小學校的「第二課堂」,它的魅力就連外國留學生也為之傾倒。2019年3月,即墨古城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山東大學青島校區留學生研學團,來自巴基斯坦、加納等國家的留學生走進古城,謁文廟、拜孔子、習書法、賞非遺,聆聽即墨歷史典故,體驗傳統文化。留學生們身著漢服,至文廟大成殿前肅立,向至聖先師行拜師禮,通過親身體驗,感受中華傳統文化之美。在古城美術館,書法志願者從握筆方法到寫字的姿勢,對留學生們進行細心的指導,留學生們現場「揮毫臨墨」,感受中國書法的奧妙。漫步東西門裡大街,講解員繪聲繪色地「普及」牌坊歷史典故,這些遠道而來的留學生們收穫滿滿。
依託傳統文化資源
打造傳統文化教育「研學樣板」

  近年來,國家層面多次出臺相關政策鼓勵支持研學遊快速發展。其中,2017年8月,教育部發布《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該指南是指導中小學德育工作的規範性文件,強調了中小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要性。指南中明確指出:組織研學旅行。把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促進研學旅行與學校課程、德育體驗、實踐鍛鍊有機融合,利用好研學實踐基地,有針對性地開展自然類、歷史類、地理類、科技類、人文類、體驗類等多種類型的研學旅行活動。
  復建開放的即墨古城,也以其傳統優秀的文化資源,賦予這座城市更加深厚的文化韻脈和基因,成為傳統歷史文化教育研學旅行的典範。打造傳統文化教育「研學樣板」的即墨古城,自然有它的考量。學宮、文廟、書院這些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場所都蘊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即墨古城也是傳承和弘揚即墨優秀歷史文化的有力載體和平臺。在傳統文化研學旅行產品開發的過程中,即墨古城依託於傳統文化資源和產品,樹立品牌意識,在拓展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市場的同時傳承與發展優秀傳統文化。
  開筆禮、成人禮……一項項傳統文化給參加研學遊的學生們帶來前所未有的課外體驗,並使他們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也讓傳統文化得到傳承弘揚。2020年6月,即墨古城獲得青島市教育局與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聯合頒發的青島市中小學生社會課堂(研學旅行基地)證書。
  正如參加「研學遊」的老師所說,即墨古城「研學遊」讓學生們走出了「從學校到學校」,從「課堂到課堂」的封閉圈,即墨古城給學生們上了意義非凡的一課,近距離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從小培養尊師孝親,篤實好學的優秀品質。
  即墨區充分利用好即墨古城這些資源,把課堂延伸至區域發展的最前沿,適時出臺中小學研學旅行工作管理辦法,探索打造以即墨古城為中心,以樂都國際音樂小鎮、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發展中心及國家深海基地為兩條主線,以華盛太陽能農莊、寶湖馬術小鎮、豐城雄崖所古城等基地為補充的「一體兩翼多元輻射」研學旅行路線,建設開發成本低、價值高、開放性的「科技+海洋」「歷史+傳統」等研學旅行課程體系,充分釋放研學旅行對學生成長發展的推動力。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

齊魯晚報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焦點

  • 即墨古城啟動「研學遊」,迎來首批500餘莘莘學子
    趁春光正好,3月15日上午,長江中學500餘學生在老師帶領下來到即墨古城,開展「研學遊」,牌坊街上聆聽歷史典故,即墨文廟參加拜師禮,體驗一次有意義的文化之旅。即墨,始載於《戰國策》《史記》等典籍,秦代置縣,隋朝遷現址建城,至今已有 1400 多年歷史,棚戶區改造中誕生的即墨古城,成為青島歷史文化演變的重要見證。▲資料圖片「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 「文化即墨」彰顯城市底蘊
    作為即墨文化產業發展的另一「雙子星」,即墨經濟開發區依託「樂都音樂谷」,深耕音樂產業,打造生產、生活、生態相融合的音樂特色產業新興地,積極爭創國家音樂產業基地園區,把產、學、研、教等音樂產業要素匯聚一起,打造一座全產業鏈的音樂之城。
  • 紅色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的打造經驗和思路
    紅色研學實踐教育「革命傳統資源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每一個紅色旅遊景點都是一個常學常新的生動課堂,蘊含著豐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養。」 作為傳播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載體,紅色旅遊景區(點)應該如何打造成為紅色研學實踐教育基(營)地?
  • 青島市即墨古城成為文化名人的詩意棲居
    初冬的即墨古城是明麗的,陽光溫暖,冰雪未至,似乎還是深秋時的樣子。即墨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它具有先天的文化稟賦,春秋戰國時期便是齊國通商名衢,如今涅槃重生後的即墨古城,復活了歷史的記憶,形成「一城、兩街、十景、十三坊」的恢弘布局。
  • 即墨古城系列活動過大年
    即墨古城系列活動過大年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01.22 星期三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楊琪琪    本報1月21日訊 歡慶的鑼鼓,熱鬧的年貨大集,精彩的舞龍舞獅表演
  • 來即墨古城,優雅並豪放著
    如今的即墨古城,在一城、兩街、十景、十三坊的基礎之上,將即墨古城大講堂、民謠季、酒吧街等元素串聯其中,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也打開了另一種全新的讀城方式。即墨縣治自公元596年遷至現址,至今已有 1400 多年歷史,棚戶區改造中誕生的即墨古城項目作為一種城市「再造」,成為青島歷史文化演變的重要見證。步入即墨古城,巍峨的城牆,復古的街巷和十餘座牌坊,讓人仿佛穿越千年。東西門裡大街橫貫全城,省內保存最完整的三堂老縣衙,儒家傳統文化承載地即墨文廟,原址保護的近百年建築即墨萬字會見證歷史滄桑。
  • 2020即墨古城開放時間
    2020即墨古城開放時間為每天09:00-19:00,受疫情影響,即墨古城自2020年3月17日起已經有序恢復對外開放。但為確保安全遊覽,古城內即時流量將限制在1000人次,超過流量時將進行管控,暫不接待旅遊團體。
  • 建設研學實踐教育營地 打造紅色韶山研學IP
    2020年1月13日,韶山市人民政府與世紀明德在北京世紀明德教育科技產業園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根據協議,共同建設研學實踐教育營地,攜手打造紅色韶山研學IP,以紅色研學實踐教育發展為契機,塑造青少年愛國主義價值觀。
  • 教育品牌打造與建設主題沙龍——研學與營地教育專場隆重舉行
    9月19日,教育品牌打造與建設主題沙龍——研學與營地教育專場在北京鳳凰中心圓滿舉行,此次沙龍由鳳凰教育主辦,營地教育網協辦。出席此次會議的嘉賓有鳳凰教育活動部總監郭麗娜,中國營銷協會教育委員會主任、鳳凰教育營銷顧問應承龍,營地教育網創始人劉勝海。
  • 國慶假期去即墨古城聽民謠 2020即墨古城民謠季10月3日啟幕
    聽民謠、賞美景、享美食,將成為即墨古城的一種全新打開方式。圍繞打造「文化聚落·時尚之都」區域文化承載地的目標,遵循「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理念,2020即墨古城民謠季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打造與古城風格相融合的音樂文化活動。「古城年輕化」、「音樂生活化」、「越中國越時尚」將會是2020即墨古城民謠季最大的特色。
  • 即墨古城
    是齊國東部著名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僅次於當時的臨淄的一大重鎮。《史記》中蘇秦曾贊曰:「齊有琅琊、即墨之饒。」即墨故城雄偉壯觀,富庶繁榮。整個古城核心區集古文化、特色小吃和展覽館為一體,打造文化商都的概念,即墨古城項目重點復建縣衙、展館、文廟、城隍廟、財神廟、
  • 明天,500歲即墨大集文化板塊在即墨古城開市
    8月23日,即墨大集文化板塊將在即墨古城開市,重現即墨大集繁榮景象,成為市民遊客感受集市文化、豐富購物體驗的又一新去處。這裡不僅有種類豐富的古董文玩,有精美別致的手工藝品,還有柳腔、大鼓書、舞龍等豐富多彩的非遺展演和民俗文化活動,歡迎市民和遊客前來觀賞遊玩。
  • 2020「來即墨古城過大年」!50餘商家集體開業
    1月17日上午,2020「來即墨古城過大年」啟動暨古城50餘商家集體開業儀式在青島市即墨區啟動。當日是中國傳統節日「小年」,即墨古城張燈結彩,熱鬧非凡,財神廟小吃街開街,古城年貨大集、文化大集開市,舞龍巡遊、舞獅點睛、鑼鼓助威,處處洋溢著濃鬱的年味。
  • 【關注】「民謠如風、醉沐古城」2020即墨古城民謠季圓滿落幕
    遊客在即墨古城遊玩民謠如風,醉沐古城。在即墨古城,音樂喚出古城活力與溫度。樂迷們可以在戲臺欣賞民謠演出,街巷邂逅民謠彈唱,感受「民謠家」裡談笑風生;可以邂逅快閃《即墨等你來》、柳腔展演、古典舞蹈演出、嫦娥拜月演繹、木偶戲、古裝巡遊、電光舞等各式表演;可以於牌坊街上品讀先賢的典故,於墨園賞月,感受中秋的詩情畫意;可以在古城眾多商鋪裡品嘗來自天南地北的美食、體驗統技藝手工。這不僅是一場以「民謠風、醉古城」為主題的民謠盛宴,更是一次愜意休閒的歷史文化體驗之旅。
  • 2020即墨古城民謠季圓滿落幕,原創、非遺、黑膠,音樂節全新體驗
    多場景立體化音樂節 圍繞打造「文化聚落·時尚之都」區域文化承載地的目標,遵循「開放、現代、 活力、時尚」的理念,2020即墨古城民謠季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打造與古城風格相融合的音樂文化活動
  • 2020「來即墨古城過大年」啟幕 50餘商家「集體」開業
    當日是中國傳統節日「小年」,即墨古城張燈結彩,熱鬧非凡,財神廟小吃街開街,古城年貨大集、文化大集開市,舞龍巡遊、舞獅點睛、鑼鼓助威,處處洋溢著濃鬱的年味。據了解,自1月17日到2月9日,2020即墨古城新春燈會、傳統民俗非遺展演、除夕夜撞鐘祈福、南城門光影秀、時尚網紅節目演繹、學宮文廟文化體驗、「鼠」你幸福中國年圖片展……20多項系列活動持續舉行,打造一場融合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元素的過大年盛宴。
  • 2020「來即墨古城過大年」啟幕 50餘商家「集體開業」
    此外,即墨古城年貨大集匯集了乾果水果、肉類海鮮、日用百貨、福字春聯、非遺工藝等多種品類的年貨,以滿足市民和遊客的採購需求。、傳統民俗非遺展演、除夕夜撞鐘祈福、南城門光影秀、時尚網紅節目演繹、學宮文廟文化體驗、「鼠」你幸福中國年圖片展等20多項系列活動將持續舉行,旨在打造一場融合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元素的「饕餮盛宴」。
  • 趕年集賞民俗品年味……即墨古城喜迎八方客(圖)
    紅燈籠、冰雪嘉年華、新春燈會……當我們感嘆傳統習俗逐漸消失的時候,有一些地方依舊保留著最傳統最熱烈的迎新年方式。這裡,有最濃鬱的年味,這裡,有最熱鬧的新春,這裡,就是即墨古城。1月12日到2月19日,即墨古城將盛大啟動「2019來即墨古城過大年」活動,市民、遊客可以在古城內參與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讓你重新感受一下「熱鬧中國年」。
  • 舞龍舞獅、花燈…年味襲來 即墨古城喊你過大年!
    當日是中國傳統節日「小年」,即墨古城張燈結彩,熱鬧非凡,財神廟小吃街開街,古城年貨大集、文化大集開市,舞龍巡遊、舞獅點睛、鑼鼓助威,處處洋溢著濃鬱的年味。據了解,自1月17日到2月9日,2020即墨古城新春燈會、傳統民俗非遺展演、除夕夜撞鐘祈福、南城門光影秀、時尚網紅節目演繹、學宮文廟文化體驗、「鼠」你幸福中國年圖片展……20多項系列活動持續舉行,打造一場融合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元素的過大年盛宴
  • 2019"齊魯金秋美食月"在即墨古城啟幕 打造美食盛宴
    半島記者 楊陽 報導本報9月8日訊 9月7日,由山東省商務廳主辦的2019「齊魯金秋美食月」暨首屆齊魯廚師藝術節在即墨古城正式啟幕。傳統孔府燕禮展示、烹飪大師絕技絕活表演、綠色食材展覽、老字號特色美食街、名廚師現場教做菜、網紅小吃國際美食、文藝專場演出……精彩紛呈的活動及美食,將打造一場為期一個月的美食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