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成才小花,每天都會為你推薦不一樣的景點
國內一些旅遊指南網站有一些很好的關於華山和它的各種各樣的山峰的更多細節。裡面有一張華山地圖照片,顯示了所有的山峰和大部分連接山峰的小徑。走華山古道對於那些想通過最傳統的路線來探索華山的遊客來說,從山腳下艱難的徒步旅行無疑是一種獲得巨大滿足和讓小腿酸痛的方式。
這條路線包括啟動從玉泉院(玉泉院)在山的底部,和北峰到達華山附近的頂部。我們從華山的信息板上了解到,此次登山約需3800步(6.5公裡),耗時約3-4小時。不過,我們認為,對於普通遊客來說,這個時機有點樂觀。最傳統(也是最流行)的徒步方式是在天黑後開始爬山。一開始到達北峰,然後繼續向上到達東峰,以便能及時看到日出。
但是有個有趣的事實:在天黑後開始徒步旅行的傳統是因為某些路段太陡峭了,在黑暗中攀登被認為更安全,這樣徒步旅行者就不會被山路的極端坡度嚇倒。這就是為什麼華山經常被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徒步旅行路線」的原因。著名的木板路(空中的木板路)對於典型的社交媒體達人來說,最能讓人聯想到華山的是一條狹窄得可笑的木板路,它坐落在陡峭得離譜的巖石表面。嗯,至少這是我們旅行前對華山的印象。特別是華山的空中棧道(又名空中棧道、空中步道),它靠近南峰。
在過去,華山可能有更多這樣不穩定的棧道。然而,近年來,修建良好的小徑和樓梯已經取代了其中的大部分。幸運的是,為了讓痴迷於微博和朋友圈的現代遊客體驗到古代遊客不得不忍受的危險環境,當局保留了一小段棧道。並向公眾開放探險活動,並免費提供全套安全帶。不幸的是(或者幸運的是,我們有恐高症),帶著一個年幼的孩子,我們很自然地選擇了忽略這一點。
最初的計劃是按照上面提到的西峰上升,北峰下降的方式,都是通過纜車。然而,在到達華山遊客中心後,我們得知強風已導致西山頂纜車服務暫停一天。幸運的是,北山頂纜車繼續正常運作。可能是因為它比西峰短很多。沒有太多的選擇,我們乘坐了北峰的纜車,登上了華山的山頂。
帶著一個小孩,我們覺得我們沒有機會從北峰到西峰再回來(乘坐回程纜車)。因此,新的計劃是集中精力探索北峰,看看下午三點左右我們能走多遠。經過5-10分鐘的纜車到達北峰後,我們本能地跟著指示牌來到北峰的最高點。
爬了一小段後,我們發現自己站在北峰最高點一個擁擠不堪的平臺上。人群如此擁擠,以至於要拍到任何有關這個地方的有意義的照片都是徒勞的。這也許是我的這次古道探險的一個小小遺憾吧!
祝各位閱讀者生活愉快,歡迎大家評論,關注,轉發咱們下期再見!!(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