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音-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2020-12-11 中國軍網

我喜歡自己的口音,喜歡我這來自西北涼州鄉村的口音。我一直固執地認為,涼州的口音是最好聽的口音,我家鄉口音的話,是我最能表達自如的話。我甚至曾傲慢地認為,村以外的口音,都是外地口音。外地口音,很難聽。我埋怨別人的口音難聽,可別人說我的口音更難聽,還說聽不懂我的話,讓我感到莫大的嘲諷。

我為什麼不服別人對我的嘲諷,因為那時我已有傲氣,早已把自己看成超凡脫俗之人。我的文章偶爾見報,我的鋼筆字十裡八鄉秀美,我是家鄉的「秀才」,我自感比誰都有文化,我不懷疑我的口音土。還有,我自豪我們村是出土世上無雙的馬踏飛燕的老家,我的故鄉涼州是「葡萄美酒夜光杯」名詩《涼州詞》的名城,我的家鄉是古絲綢之路的重鎮,有著天下少有的文物和傳說,還有全村人堅信的「涼州話是最好聽的話」的自信,我便夜郎自大般堅信涼州話是最好聽的話,外地人的口音是最難聽的口音。

帶著這偏執來到軍營,面對南腔北調的口音,沒有哪個口音讓我聽來順耳。連裡挑文化教員,我因一手好文和好字,被推薦上臺試講,結果泡湯了,因為大多人說我口音重而且聽不懂。我不服,後來營裡選書記員、團裡選演講員,指導員照例推薦我,還是因我說話口音太重,都被淘汰了。

文化教員、書記員在連隊裡是最有文化的人,不僅受尊重且前途光明。失去這樣的機會,就失去了今後上面選拔骨幹的諸多機會。我因「口音太重」的理由被淘汰,很懊惱。指導員教我說普通話,我覺得難為情。學普通話得舌頭拐彎,我打心眼裡不想舌頭拐彎。不願學,口音就很頑固,張口便是老家村裡人的「味道」。指導員無奈地說,你的口音不僅沒改,反倒重了,你是沒救了。

淘汰與選擇的結果,不久就有了讓我揪心的感受。這幾次不管是選上當連隊文化教員的,還是選上做了營部書記員的,不是半考試半推薦地上了軍校,就是轉了志願兵。連裡集合列隊敲鑼打鼓歡送他們上軍校,歡送他們調到營團志願兵的新崗位去,他們的臉上綻成一朵花,可我在歡送他們時眉頭和嘴巴卻皺成了難看的包子,我真心羨慕他們。但我私下裡也想不通,就因我有「口音」,便失去了不少進步的機會。想到自己因口音錯失了大好前途,我後悔自己沒把指導員的話當回事,也開始痛恨自己這有脾氣的舌頭。

年底臨近,我要復員回鄉了,想到學了普通話回家也用不上,開口又回到了老家口音上。沒想到宣布復員人員名單,竟然沒了我的名字,原來是團政治處副主任王彥夫把我的名字從復員人員名單中去掉了。他對連長說,這小夥子文章寫得好,得把這個人才留下來。我被調到了團政治處做了新聞報導員。當了報導員,就是全團士兵中的第一「筆桿子」。

多少年為普通話而吃虧,學了多年普通話竟然沒有學會。我為何學不會普通話?因為說普通話得「變」舌頭,舌頭受累,學出的「洋」腔常讓自己臉紅;老家話輕鬆,舌頭不累。後來前途走順了,能寫一手好文章,還有啥必要讓舌頭受那個累呢,不學了。

我以老家的口音說話,我在報上刊登文字漂亮的文章,並沒有影響我的發展,後來我去了師裡,又被王彥夫和師政治部組織科長劉軍推薦,調到了武警總隊機關,之後當了幹部。當了幹部少不了上臺講話,那是我最打怵的時候。講短話,不緊張,我能說幾句生硬的普通話;講多了,一緊張,又變成了老家話。我漸漸大了的女兒,用我的一腔老家話學諷我,嫌我太土。

感受到口音的恥辱,我逼著自己學會了說普通話。我終於練得說話讓別人聽得懂了,可別人仍說,我的口音太重。我聽了自己講話的錄音,人家說的一點也沒錯,我的話還是拖著老家的口音,聽起來很土。我發現自己的口音,好像不是來自口腔,而是來自鼻腔,也就是鼻音很重。鼻音怎麼變?醫生說改變鼻音,得改變鼻息肉。鼻息肉是如何生出來的?原來是說老家話少用鼻孔發音,所以長出了鼻息肉。總不能為改變鼻音,做手術吧?我只能接受令我厭惡的這鼻音,也只好與這頑固的老家口音妥協。

打那以後,有人再說我有口音,我就不在乎了。我還為口音的存在找到了一個理由。城鄉的鳥兒都各有各的口音,這是它母親傳給它的,是母親的「影子」,人怎能輕易地把母親的影子扔掉呢。口音是母親的聲音,回想起母親那暖心的口音,我不覺得這口音土,反而覺得很神聖。一個沒了母音的口音,好似氣球飄在空中,落不到地上,是讓人最不踏實的。

相關焦點

  • 解放軍報評出2019年度十大國際軍事新聞,速覽!
    近日,在系統梳理2019年國際軍事熱點基礎上,解放軍報國際新聞編輯室邀請軍內外知名專家、權威媒體人士,並聯合中國軍網進行網上投票,評選出2019年度十大國際軍事新聞
  • 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試行)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第四條 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中國共產黨締造和領導的,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的人民軍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裝力量,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堅強柱石。緊緊地和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是這支軍隊的唯一宗旨。
  • 習主席關注的《解放軍報》是一份什麼樣的報紙
    它在長徵途中成為了黨中央和中國工農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唯一喉舌,這份報紙,便是《紅星報》。短短九個月,堪堪二十八期,《紅星報》卻將一段段珍貴的史料,一聲聲振奮的鼓與呼,濃縮在一張張四四方方的油印紙上。這一篇篇新聞稿的背後,是歷史,也是號令;是對紅軍的有力指導,也是保證部隊完成長徵的精神鼓舞。
  • 解放軍報副總編輯張海平:媒體融合是場大考
    今天假如有人問:什麼是解放軍報?你得到的回答已不是僅僅每天早晨呈現在眼前的帶著油墨清香的報紙。當下的軍報有代表中國軍隊在網際網路上權威發聲的「中國軍網」,有作為中央政府網站之一的「國防部網」,而這兩個網站的旗下已經擁有包括中國人民解放軍人才網、中國國防動員網、西太平洋海軍論壇網以及軍報記者網、總後勤部網、總裝備部網、中國海軍網、中國空軍網、中國武警網和解放軍七大軍區網在內的橫跨總部與部隊、囊括我軍各軍兵種、涵蓋我國全部武裝力量的官方軍事新聞網群「家族」。
  • 軍報原社長孫曉青:靠內功擦亮解放軍報金字招牌
    > 靠內功擦亮金字招牌■孫曉青參與解放軍報社發展史的編撰,對軍報這個品牌有了新的認知。
  • 中國軍網「兩會雲端會客廳」獲中國人大新聞獎二等獎
    12月1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在京舉辦第30屆中國人大新聞獎評選結果發布會。中國軍網作品《雲端會客廳——異地「面對面」話抗疫》(作者:李鵬 欒寶玲 李小琳 李照琦 蘇鶴 楊殿基 樊斌 趙雷)獲第30屆中國人大新聞獎二等獎!
  • 李秀寶任《解放軍報》社長
    2014年冬季將領例行調整:擔任南京政治學院政委不到半年的李秀寶接棒禹光,出任《解放軍報》社長。禹光日前已轉任總政部宣傳部部長。據財新記者獲悉,這是李秀寶兩年內第二次接棒禹光。2013年,李秀寶接替禹光任總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
  • 揭秘:猴年春節,軍網在做什麼?
    微場景《軍報記者新春走基層路線圖》「回家!」天下遊子春節往家走,軍報記者過年往部隊走,部隊就是他們的「家」!猴年春節,伴隨解放軍報記者「新春走軍營」的腳步,中國軍網製作的大型專題、H5微場景,為億萬網友描繪出軍報記者「回家探親」的路線圖。「人海茫茫,你不會認識我,我在遙遠的路上風雨兼程。霓紅閃閃,你不會發現我,我在高高的山上戴月披星……」歌聲中,軍網「新春走軍營」系列報導大幕徐徐拉開。
  • 臺媒:解放軍軍機沿「海峽中線」飛行,來回至少6趟
    本文轉自【中國臺灣網】;臺媒稱解放軍軍機17日沿「海峽中線」飛行,來回至少6趟。(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7月18日訊 為期5天的臺軍「漢光36號演習」實兵科目於17日落幕,臺灣《中國時報》報導稱,當天一架解放軍軍機自福州出海,沿所謂「海峽中線」來回飛行,疑似進行偵察任務。臺「空軍司令部」聲稱,演習前已做好相關電子參數管制措施,沒有洩密的疑慮,並稱演習期間解放軍軍機持續出海搜集相關情報,但未越過所謂「海峽中線」。
  • 寫作是心與心的交流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那時候,常把一些新聞前輩的作品當作範文來研讀,身上揣的「口袋書」是《解放軍報通訊》。1979年某期通訊上刊登過全軍新聞評選獲獎作品《直升機代替了馬拉爬犁》,至今還記得文中的一些句子:「下午三時,從新疆北部哈巴河起飛的一架直升機,在扎馬納什邊防站緩緩降落。邊防站指導員在電話裡高興地告訴記者,戰士們看到祖國的飛機第一次在邊防降落,無不歡喜若狂。」
  • 軍報披露:解放軍編制調整,合成營編配「最小參謀長」
    軍報披露:解放軍編制調整,合成營編配「最小參謀長」 解放軍報 2016-04-27 19:31 來源:澎湃新聞
  • 媒體披露解放軍陸軍番號演變 38軍被譽萬歲軍
    近日,中國人民解放軍18個集團軍的番號正式解密。從此,我陸軍集團軍番號可以對外公開使用,集團軍番號不再以「某」替代。官方表示,這將「展示中國軍隊更加開放透明」。百萬大裁軍同步的軍升級為集團軍,標誌著中國陸軍正式走向現代化軍兵種合成。  90年代的海灣戰爭,給中國軍人又上了一課,信息化戰爭成為關注點。我軍再次開始小型化、多樣化方面的改革,再撤併了3個集團軍,並將一批師縮編為旅。2003年,我軍再次撤銷3個集團軍。至此,我軍的集團軍個數為18個。
  • 解放軍報原社長禹光任總政宣傳部長,曾力推解辛平和謝正平
    近日,解放軍報原社長禹光少將履新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部長。       據中國青年網12月29日報導,中國軍視網是目前軍隊唯一的專業視頻網站,由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獨立建設運營。當日下午的上線儀式中,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主任孫繼煉、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信息服務管理局負責人範力、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部長禹光等嘉賓出席並致辭。       這是禹光第一次以總政宣傳部長的身份亮相。       12月18日,《解放軍報》官方微信帳號@軍報記者頭條刊發報導——《解放軍報社社長:在強國強軍徵程中發出時代強音》。
  • 《解放軍報》創刊初期的編委會
    同年7月底,中央調時任中南軍區公安部隊政委兼廣東省軍區政委歐陽文到北京,主持《解放軍報》的籌辦工作。一、一個年富力強的班子1955年9月8日,經總政治部批准,正式宣布由歐陽文、趙易亞、邱崗、李希庚、唐平鑄、胡痴6位同志組成「解放軍報編輯委員會」。這是解放軍報社第一屆編委會,也是唯一的一屆編委會(後來從1961年起改為黨委會制)。
  • 解放軍報社「融合新聞」發展探析
    這一時期經歷了由「報為網用」到「報網互用」的兩個階段。「報為網用」階段以《解放軍報》網絡版開通為開端,即將傳統正報的新聞資源供網站所用。自中國軍網成立之後,自辦網站被作為獨立的媒體投入到新聞宣傳活動中,軍報的「報」與「網」可以協同開展新聞生產和傳播,由此進入了「報網互用」階段。「報網互用」是「報網互動」的重要一步,也是「報」與「網」走向融合的開端。
  • 解放軍軍機集中在臺灣西南海域,是何用意?
    近些年來,兩岸關係持續緊張,民進黨當局在島內施行所謂的「去中國化」政策,試圖謀取「實質性臺獨」,不斷在島內傳播「臺獨」言論,破壞兩岸間正常的經貿文化交流,限制兩岸人員往來,利用兩岸正規的交流合作平臺開展破壞兩岸安全穩定的間諜活動。
  • 答澎友|徐才厚為何被軍報稱為「國妖」
    答澎友|徐才厚為何被軍報稱為「國妖」 澎湃新聞記者 蔣曦 2014-12-10 18:48 來源:澎湃新聞
  • 軍報6件作品分獲中國新聞獎一二三等獎 劉業勇獲長江韜奮獎
    >本報6件作品分獲一二三等獎,編輯劉業勇獲長江韜奮獎本報北京11月2日電 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的第26屆中國新聞獎、第14屆長江韜奮獎評選2日揭曉。人民海軍報、原前進報有2件作品分獲二、三等獎。本報編輯劉業勇獲長江韜奮獎。
  • H5丨解放軍報國慶70周年閱兵專號
    H5丨解放軍報國慶
  • 軍報發文:別了,七大軍區報
    雖然7家軍區報紙停刊了,但《解放軍報》更要看到自身責任,俯下身段、多下基層,切實反映部隊官兵強軍興軍偉大實踐,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提供強大輿論支持。  ——編者  前進報從晉察冀軍區的《抗敵報》《抗敵三日刊》《子弟兵》,到華北軍區的《華北解放軍》,再到北京軍區的《戰友報》,在半個多世紀的歷史長河中,這張從抗戰烽火中走來的戰地快報,伴隨著人民軍隊的強軍步伐發展,以鮮明的辦報特色書寫著我軍新聞史上的華彩篇章。  奮楫者先,改革者強。正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樣,一張報紙有一張報紙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