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觀點地產網
觀點地產網訊:3月17日,發改委官方微信披露了《北京市通州區與河北省三河、大廠、香河三縣市協同發展規劃》。《規劃》指出,北京市政府將從產業分工、交通建設、公共服務等多方面推進通州區與北三縣協同發展,構建「城市副中心—發展組團—特色小城鎮(新市鎮)—美麗鄉村」四級聯動城鄉體系,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探索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新機制。
其中,《規劃》範圍包括北京市通州區和河北省廊坊市所轄三河市、大廠回族自治縣、香河縣行政轄區範圍,國土總面積2164平方公裡。規劃近期至2025年,遠期至2035年。
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方面,擬制定通州區與北三縣產業創新協作專項政策、建立重大項目統籌機制,推動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相關政策向北三縣延伸,引導產業和創新資源向北三縣疏解和集聚;計劃打造京哈特色產業帶、京瀋特色產業帶,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高端裝備產業為主導;重點建設五大產業功能區,並布局以人工智慧、高端裝備、節能環保、智慧物流、印刷媒體為主的產業型特色小城鎮。
公共服務方面,將推進通州區與北三縣跨界轉移教育資源,培育區域性醫療養老服務,共享大型文體設施;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嚴控房地產無序開發,制定更加嚴格的房地產項目準入條件和年度開發總量約束機制。
政策保障機制方面,北三縣將參照城市副中心海綿城市試點在主要城區建設海綿城市,統一社會保障標準,實施戶籍制度單列管理,推進實施「人才資源共享工程」,與通州區聯合開展投融資改革試點,推進改革試點政策區域共享。其中,北三縣各行業管理規範,實現在高新技術產業認定、人才評價等方面與北京市保持程序一致、結果互認。
到2025年,協同發展機制建立並有效發揮作用,環境治理、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工程技術等領域形成統一的標準體系。城鄉空間和功能格局進一步優化,重點生態修復與建設工程基本完成,軌道交通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非首都功能疏解和產業園區共建取得實質進展,公共服務落差逐步縮小。
到2035年,協同發展的體制機制更加完善,高效一體的空間格局基本形成,生態環境質量根本改善,智能綠色的交通體系基本形成,創新引領的現代經濟體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務基本實現均等化,綠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綿城市、智慧城市基本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