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祭掃方式多 河北各地這樣做……

2020-12-13 長城網

導語:「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又是一年清明將至,國人如何寄託對故人的哀思?近年來,河北各地紛紛倡導「保護環境」「移風易俗」,在小編看來,清明時節是最好的體現,只有文明祭掃,才能讓清明更加「清明」。

清明,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人們慎終追遠、祭奠逝者、緬懷先烈的最重要的祭祀節日。如今,清明被國家確定為法定節日,更賦予這個傳統節日以新意。送一束鮮花祭奠故人,植一株綠樹寄託哀思,讓文明祭掃歸於清明的本位,使清明更加清明,讓思念常在,讓青山常在。

石家莊市:雙鳳山陵園舉行公益花壇葬綠樹花間思故人

位於石家莊西郊的雙鳳山陵園舉行了第十五屆免費公益花壇葬集體安葬儀式並開展了集體公祭活動。本屆花壇葬安葬儀式,共有十位逝者的骨灰選擇以這種生態節地環保的安葬方式長眠於雙鳳山陵園。安葬儀式結束後舉行了集體公祭儀式,本屆和往屆花壇葬安葬逝者親屬以敬獻鮮花、放飛白鴿和在活動背景布上書寫寄語的方式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懷念。

參加花壇葬的逝者家屬們。記者周亞彬 攝。

承德市:文明祭祀過清明

承德市很多掃墓者都用擺放鮮花或紙花替代傳統的燒紙進香,以此懷念先烈和親人。圖為學生在熱河革命烈士紀念館敬獻鮮花,緬懷先烈。

據了解,花壇葬是一種綠色節地環保的安葬方式,以花壇代替墓穴,以特製的可降解骨灰罐代替骨灰盒,直接安葬於花壇中,花壇遍植鮮花。隨著時間的流逝,骨灰罐與逝者的骨灰自然降解,回歸大地。這種安葬方式,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節約了土地,改善了環境,是一種可持續的安葬形式。河北省雙鳳山陵園舉行花壇葬安葬儀式的時間為清明節當天和寒衣節(農曆十月初一)當天,整個安葬過程實行全免費。

張家口市:「請通過獻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樹、誦讀祭文等時尚健康的方式寄託哀思……」

3月23日,主題為「文明祭祀倡新風,綠色低碳美張垣」的文明祭祀宣傳活動在市文化廣場舉行。此次活動號召廣大市民不使用人民幣圖樣的仿紙幣,禁止燃燒紙幣,維護人民幣信譽;提倡鮮花祭祀、植樹祭祀等新型祭祀方式,引導市民爭做綠色環保的踐行者。

秦皇島市:文明祭祀讓環境更「清明」

「祝爸媽在那邊一切安好。」4月4日上午,秦皇島市海港區燕山二社區居民史玉華將寫有祝福語的心願卡掛到了祈福樹上,以此來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懷念,「往年一到清明節,街上到處是燒紙的,空氣中總是有刺鼻的味道。」史玉華說,「今天的活動非常好,引導大伙兒文明祭祀,還環保。」

日前,秦皇島市出臺《秦皇島市祭祀管理辦法》,大力推廣敬獻鮮花、綠化植樹、網上紀念、集體共祭等多種祭掃紀念方式,成為全國首個以立法形式規範祭祀行為的城市。

「現在有了《秦皇島市祭祀管理辦法》,我們可以用法律的手段對祭祀行為進行約束。」秦皇島市殯葬管理處處長戴芳芳說,為倡導文明祭祀,秦皇島市開通了秦皇島祭祀網,自從2006年網站開通以來,網上祭祀的人逐漸增多,到現在已建有900多個靈堂。

唐山市:市民積極響應文明祭掃號召

張北男 攝。

清明臨近,唐山市市民積極響應文明祭掃的號召,以獻花等方式代替了傳統燒紙錢的方式來祭奠親人。這是4月1日,地震紀念牆前市民在親人名字前獻上鮮花。

廊坊市:綠色清明文明祭掃

清明時節,緬懷先人,寄託哀思。日前,記者從廊坊萬桐墓園了解到,目前已有不少人錯峰、錯時祭掃,採取綠色、低碳、文明方式表達對已故親人的哀思。

據介紹,「低碳、綠色、文明」成為清明祭掃新時尚。3月24日至31日,萬桐墓園已接待祭掃客戶約5萬人。同時,為解決焚燒紙錢帶來的汙染問題,萬桐墓園特別購置環保型焚燒爐,免費提供給客戶使用。此外,越來越多的客戶通過「一束鮮花三鞠躬」「祈福帶」「心願卡」等懷念先人。

清明期間人流量、車流量相對集中,萬桐墓園提醒市民錯峰錯時出行,文明祭掃。

保定市:獻花籃種常青樹保定清苑區西林水村文明祭掃寄哀思

村民植下常青樹,緬懷逝者。李剛 攝。

3月27日,保定市清苑區西林水村舉行了清明節文明祭掃活動。360餘位村民通過獻花籃、鞠躬、種植常青樹的方式,緬懷逝者,寄託哀思。

當日,360餘位村民整齊地站在西林水村墓園裡,村黨支部書記孫國明站在人群前列,宣讀祭詞。隨後,村民們脫帽鞠躬,集體祭掃,並種下了常青樹,以緬懷逝者。

孫國明說,「從今年開始,西林水村公墓將摒除焚燒紙錢的舊習俗,統一由村委會敬獻花圈,並確定以後每年的3月27日為集體祭祀的日子。目前,西林水村公墓佔地約5畝,已經又規劃了30畝地用於公共墓地建設。」

滄州市:烈士陵園清明祭祀新變化

清明節期間,市烈士陵園開園時間由8時30分提前至7時。同時,用「鮮花換燒紙」的形式倡導綠色祭奠。

為確保節日期間各界群眾祭掃活動安全、文明、祥和、有序開展,市烈士陵園提前排查隱患,清理園內場館設施衛生,及時修繕損壞的紀念建築物和公共設施等。與往年相比,增加了講解員人數;提前購置了花圈和小白花,為前來祭掃的單位(團體)免費提供,並準備了大量鮮花,在清明節期間以「鮮花換燒紙」的形式宣傳、倡導綠色祭奠、文明祭奠;在大門口設立便民服務站,提供醫療、飲水、諮詢、引導等服務,讓祭掃群眾享受到方便周到的服務。

據悉,圍繞「銘記·2018清明祭英烈」這一主題,市烈士陵園還利用大門口櫥窗、院內展牌、電子屏幕等多種形式,宣傳青滄戰役相關內容及馬本齋、黃驊等多名老一輩革命烈士和張楠等新時期具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現代英雄的事跡。

衡水市:流行鮮花祭讓清明更「清明」

在通往衡水市福壽園公墓的道路上,車輛行人川流不息。衡水市民政局的工作人員在公墓門口忙著給前來掃墓的人免費發放祭祀鮮花和絲帶。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這一天我們會緬懷先人、祭祖思親。近年來,隨著文明祭奠理念不斷深化,衡水市綠色、低碳、環保的文明祭祀新風尚逐漸深入人心。

公墓區懸掛的標語。記者 張千 攝

「鮮花祭祀既莊重節儉,又綠色環保,我們要讓鮮花代替紙錢,讓清明變得更『清明』。」正在發放鮮花的工作人員說,「近幾天祭掃市民每日有2萬多人,我們要全面做好清明節祭掃服務保障工作,努力營造平安、便利、文明、和諧的祭掃氛圍。」

前來祭奠親人的李先生說,如今,焚燒祭品的習俗正逐漸被鮮花、水果等祭品所代替,祭奠理念和形式的轉變更能詮釋清明祭祀的意義所在。

邢臺市:文明祭祀緬懷英烈

3月30日上午,邢臺市第十中學師生懷著對英烈的無限崇敬之情來到歷史文化公園歷史紀念碑前,憑弔烈士的英魂,緬懷烈士的豐功偉績。清明前夕,該校師生通過多種方式緬懷革命先烈,獻上一束鮮花、朗讀一篇祭文,追憶革命精神。

邯鄲市:設祭祀牆祭祀箱倡導文明祭祀

4月4日,邯鄲市叢臺區和平街道建新社區,居民們將鮮花粘貼在社區設置的祭祀牆上,以此方式寄託哀思。

叢臺區和平街道通過在所轄社區設置文明祭祀牆、文明祭祀箱等方式,倡導居民文明祭祀。

【長城評論】文明祭掃,讓「清明」更加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千百年來,清明祭掃一直是人們祭祖掃墓、追念先人的重要內容,值得注意的是,清明可以流下思念的淚水,但不能讓紙屑菸灰滿天飛。在清明祭掃過程中,有些人把這種傳統民俗異化變了「味」,不僅大量燒紙錢、放鞭炮,還購買焚燒「別墅」、「豪車」、「手機」、「液晶電視」等新潮祭品,既浪費錢財、汙染環境,又容易埋下火災隱患,也會滋生攀比揮霍、奢靡浪費之風。很顯然,這完全失去了清明祭掃的傳統意義,更與文明風尚背道而馳,必須堅決說「不」。

時代在發展,傳統民俗需要傳承,更需要更新。在緬懷親人的同時,我們也要一改以往傳統方式,做好「加減法」,以鮮花、黃絲帶、植樹、寄語卡、追思會等文明祭掃方式,替代浪費、汙染、陳舊甚至封建迷信的祭奠方式,在傳承清明追思親人的優良傳統的同時,也有效避免了傳統祭掃帶來的不良影響,這無疑讓清明更為氣清景明,也更符合清明節追思先人、傳遞親情的本義。

文明祭祀,綠色清明。在祭祀的時候,我們提倡簡化形式,祭掃方式多元化、時代化,特別是提倡網絡祭掃方式,通過在微博、微信、QQ朋友圈等媒介上發一段文字、點一根「蠟燭」、獻一束「鮮花」等新形式來寄託對親人的哀思。這是文明祭祀的一個理性回歸,正所謂「上墳不燒紙,獻花表哀思;文明搞祭祀,無火過清明」,值得提倡和期待。

又是一年清明節,讓文明祭掃成為一種自覺、一種習慣、一種常態,就要移風易俗,積極推行文明祭掃方式,既要樹立文明的意識,堅守傳統文化血脈,厚植現代人文精神,又要洞悉傳統祭掃之害,認識文明祭掃之利,時刻提醒自己「燒一片紙,不如添一片綠」,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讓清明節更加「清明」,引領社會文明新風尚。

(長城24小時客戶端據長城網、中國新聞網、河北新聞網、廊坊日報、秦皇島晚報、衡水新聞網、牛城晚報等綜合)

相關焦點

  • 文明祭掃方式多 河北各地這樣做
    此外,越來越多的客戶通過「一束鮮花三鞠躬」「祈福帶」「心願卡」等懷念先人。清明期間人流量、車流量相對集中,萬桐墓園提醒市民錯峰錯時出行,文明祭掃。保定市:獻花籃種常青樹保定清苑區西林水村文明祭掃寄哀思村民植下常青樹,緬懷逝者。李剛 攝。
  • 清明祭掃,貴州各地紛紛有了新舉措!
    清明將至為繼續做好公墓等殯葬服務機構疫情防控工作降低清明期間因人群聚集引發的感染風險貴州各地紛紛有了新舉措快跟著小編一起看看吧倡導市民通過舉辦家庭追思會、撰寫緬懷文章、製作思念卡等文明、時尚的祭奠方式,用真摯的情感緬懷故人。區民政局組織志願者協助獅子山公墓工作人員開展代理祭掃服務,滿足喪屬需求。四是強化黨員幹部示範。黨員幹部、公職人員帶頭遵守《公告》規定,主動糾正和制止不文明祭掃行為,不到公墓開展祭掃活動,凡違反的《公告》行為的,一律依法依規從嚴處理。
  • 2015年清明節小長假群眾祭掃活動文明有序
    2015年清明節小長假群眾祭掃活動文明有序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4-07 13:21 來源: 民政部網站    清明節小長假的最後一天,各地祭掃人數較前兩日明顯減少。根據民政部清明節工作辦公室對全國150個祭掃觀察點數據統計分析,今天觀察點共接待祭掃群眾200.6萬人次,疏導車輛25.3萬輛,分別比4月4日減少55.9%和56.3%,比4月5日減少68.4%和70.2%。參與服務保障的工作人員約2.1萬人。
  • 民政部:2016年清明節假期群眾祭掃活動安全文明有序
    民政部:清明節假期群眾祭掃活動安全文明有序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6-04-05 08:37 來源: 民政部網站 4日是清明節小長假的最後一天,也是清明節當日,各地祭掃人數較前兩日大幅上漲,迎來群眾集中祭掃高峰。
  • 清遠多舉措倡導清明文明祭掃新風尚
    2017年清明節來臨之際,在這緬懷先賢、祭奠逝者、慎終追遠的時節,為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清遠市文明辦多舉措發動全市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活動,倡導清明文明祭掃新風尚。  一是發出文明祭掃倡議。
  • 2019冬至莆田多部門提供便民服務 祭掃顯文明
    隨著這幾年「移風易俗,文明祭掃」活動的深入開展,今年冬至多個公墓幾乎聽不到鞭炮聲。市民用鮮花代替鞭炮,響應文明祭掃。莆仙掃墓時間上有「清明前冬至後」之說。今年冬至逢周末,因此當日掃墓的人尤為多。該陵園總經理黃嘉忠說,以前,逝者安葬時有焚燒物品等一些迷信做法,在陵園裡顯得很突兀,現在以播放音樂、誦念悼詞等充滿儀式感的方式來代替,既移風易俗,又表達了對逝者的尊重,受到市民的歡迎。此外,該陵園還設立醫療點、便民服務處等,現場配備一輛救護車和一名醫生,為一些突發疾病、受傷的人員做救治;多輛純電動車免費運載市民前往山頂,方便市民祭掃。
  • 汕頭設卡嚴查火種,倡導文明祭掃
    為確保山林防火安全,全市各地採取設卡檢查與上山巡查等方式,嚴防群眾帶香燭和火種上山。而為切實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防止疫情反覆和森林火災,自昨天下午5點起,全市各殯葬服務機構暫停祭掃服務,具體開放時間另行通知。金平區鮀蓮街道分布著桑浦山和雞籠山,山林面積近萬畝。今天一大早,上山掃墓的群眾不少。
  • 2019年清明節安全文明祭掃新聞發布會在南昌舉行
    省殯改辦近日印發了《關於做好2019年清明節祭掃工作的通知》,對今年清明節祭掃工作做了具體部署安排,全力保障祭掃安全、文明、低碳、有序。一是強化工作部署,確保安全祭掃。省民政廳轉播了全國清明節安全祭掃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各地殯葬改革領導小組、民政局和相關部門收聽收看了會議。
  • 商丘平安街道辦事處多舉措倡導清明文明祭掃新風尚
    映象網商丘訊(記者 尚海東 通訊員 鄭新勝)清明將至,商丘市示範區平安街道辦事處早部署早安排,多舉措倡導轄區群眾文明祭祀。線上宣傳,線下引導,雙管齊下早部署。3月下旬開始,該街道辦事處結合當前防疫工作,利用「村村通大喇叭」各村居每天召開廣播會,宣傳省市疫情防控期間清明節文明祭掃的有關規定,同時利用電子屏、宣傳欄、微信群等多種方式及時發出疫情期間文明祭掃的提示信息,倡導廣大群眾採取家庭追思、網上祭掃等文明方式祭奠親人。加強巡查,不留死角,嚴查不文明祭掃行為。
  • 千朵鮮花進社區 倡導文明祭掃
    今年冬至期間,市永思園公墓管理處聯合清江浦區府前街道京北社區開展「千朵鮮花進社區」活動,倡導文明祭掃。12月20日,北京新村小區內,永思園公墓管理處和社區志願者向過往居民分發菊花及《文明祭掃樹新風簡約殯葬防疫情倡議書》,倡導居民採用「鮮花祭掃」「黃絲帶祭掃」「網絡祭掃」等綠色文明的方式祭奠逝者。「網絡祭掃作為一種新的祭奠形式,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接受並採用。」
  • 文明祭掃同心戰「疫」 黃樓街道移風易俗助推新時代文明實踐
    疫情尚未結束,為有效防止祭掃聚集引起的疫情風險,保持疫情防控取得的成果,深入推進移風易俗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讓文明祭掃新風尚深入群眾心中,加速新時代文明建設工作與疫情防控工作聯動推進,在清明節前夕,黃樓街道開展了「我以此物寄相思」、網上祭掃等文明祭掃活動。
  • 【文明祭掃】村幹部護林員山口排查,無人機直升機高空巡防
    【文明祭掃】村幹部護林員山口排查,無人機直升機高空巡防金羊網  作者:許悅  2019-04-07 清明節期間,廣東持續加強森林防火工作力度,文明祭掃蔚成風氣
  • 別愁,各地「雲祭掃」指南來了!
    北京網上祭掃頁面北京代為祭掃頁面如需諮詢北京市清明祭掃服務相關問題,可撥打熱線電話0086-10-65723226。其他省、市、自治區清明祭掃服務可通過各地民政部門網站查詢。頁面截圖第二步,用戶實名登錄後,點擊「網絡祭掃」登記祭掃先人的相關信息,包括姓名、生卒年月等,還可以選擇陵園。第三步,選擇需要祭拜的先人名字,就可以進入祭掃頁面,通過獻花、寄語等綠色文明方式緬懷逝者,寄託哀思。
  • 今年清明,祭掃這樣做
    今年,為減少人群聚集風險,清明節期間深圳全市暫停現場祭掃,另外還要提醒大家,弘法寺還未開放,不能入寺參加祭拜活動。在抗疫的特殊時期,為了更好地維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建議大家採用「雲祭掃」的方式,春滿人間,雲寄思念。
  • 文明祭掃!遷安發布系列通告,倡導中元節文明祭祀!
    鼓勵市民採取鮮花祭祀、網絡祭祀等方式減少聚集,市民可通過關注「唐山市殯葬事業服務中心」微信公眾帳號、登錄天堂網、「7.28」紀念網、海葬紀念網等開展網上祭祀,降低實地祭掃活動聚集帶來的感染風險。二、探索和推廣網絡祭祀全市各殯葬服務機構要結合實際,積極推行網上祭掃,通過關注「唐山市殯葬事業服務中心」微信公眾帳號、天堂網等實行網上祭祀,通過小規模家庭追思等新方式,進行祭祀活動。
  • 柳州發文通知,今年清明節這樣祭掃!那麼,農村或私人墓地能掃墓嗎?
    清明節期間,自治區民政廳將通過視頻直播和建設網絡祭祀平臺,積極推廣公益集體代為祭掃、網上祭掃等新型祭掃方式,供廣大群眾進行遠程祭掃和紀念追思。各地要積極組織當地殯葬服務機構開展集體公益代為祭掃活動,結合實際細化活動方案並提前進行實操演練。
  • 民政部:2018清明節假期首日各地群眾祭掃活動安全有序
    人民網北京4月5日電 今天是清明節假期第一天,也是清明節當日,各地迎來群眾集中祭掃高峰。由於各地提前組織部署,強化祭掃安全管理,完善服務保障措施,倡導移風易俗,群眾集中祭掃活動秩序良好,未發生重特大安全責任事故。
  • 便民| 文明祭祀新風尚 中國萬桐園推出「雲祭掃」服務
    ,倡議廣大市民選擇「雲祭掃」等文明祭祀方式。中國萬桐園作為市民政局主管的市級合法公墓,積極響應文明祭掃號召,全力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暫停集中祭祀活動,並推出以「隔疫不隔愛 親情永遠在」為主題的網絡祭掃、代客祭掃、清明公祭等「雲祭掃」及預約安葬、預約祭掃等多項便民服務,推動了疫情期間的文明祭祀新風尚。
  • 周六,十餘萬市民外出祭掃 黃絲帶、卡片、訂製鮮花受青睞,文明祭祀成風尚|明日大風,野外祭掃注意防火
    當天,記者走訪我市各殯儀場館和墓區發現,卡片祭祀等文明祭掃方式受到市民歡迎,已成風尚。清明節期間,市殯葬事務管理所在所屬哈平路殯儀館、向陽山革命公墓、天河園殯儀館、皇山公墓、金山公墓、松北墓區和平房墓區開設音樂祭悼、天堂信箱、黃絲帶寄哀思等公益活動,倡導文明低碳的祭掃方式。
  • 中國萬桐園全面升級「雲祭掃」服務百姓
    圖為中國萬桐園代客祭掃活動現場。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竇廣益、周禹佳)清明節臨近,中國萬桐園作為廊坊市民政局主管的市級合法公墓,積極響應文明祭掃號召,全力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暫停集中祭祀活動,全面升級「雲祭掃」服務,推出以「隔疫不隔愛 親情永遠在」為主題的網絡祭掃、代客祭掃、清明公祭以及預約安葬、預約祭掃等多項便民服務,推動疫情期間的文明祭祀新風尚。